古琴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瑞典] 林西莉  页数:326  译者:许岚,熊彪  
Tag标签:无  

前言

1961年冬春之交,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中国古琴。它出现在我的面前,是在北京大学一问空荡荡的教室里的一张木桌上。七根丝弦紧紧地绷在一个黑色的漆木音盒上。颇费一番周折之后,我才找到一个中国学生答应教我一些弹奏古琴的基本方法。开始上第一堂课那天,他带着琴来了。这是一把明代(1368-1644)的琴,是他的家族传承下来的。我轻轻地拨动其中的一根弦,它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那音色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它竟还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正是这音色让我着迷。从最轻弱细腻的泛晋——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低音颤动的深沉。后来,我尝试着学习的曲子都是些古曲,音色简单,不像欧洲钢琴曲有丰富的音符,大多是单一的调子,有时在两根弦上同时弹奏八度,音调旋律交错共鸣。古琴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里一直作为中国文人的重要乐器。许多优秀的琴师不是高僧就是哲人,弹奏古琴之于他们乃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正如参禅,是解脱自我、求索智慧的一种途径。而对于满怀疲惫的官宦、贬谪流放的官员或者贫寒的诗人们来说,弹琴又能帮助他们逃避冷酷的现实,回归平静祥和,接近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这种乐器所受的崇尚之深,在中国无数的诗歌里被传唱。许多有关琴师命运的动人故事一直脍炙人口。而这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乐器至今仍被弹奏着。这是一段奇长而又充满生命力的传统。但是,古琴的弹奏后来渐渐地被赋予了繁多的规则和要求,诸如何时可弹,何时不可掸,应当如何弹,衣着如何,坐姿如何以及琴房的布置等等。并非你随心所欲,边烧饭边抓张琴谱跑进屋里,想弹就弹的。弹古琴需要做准备工作,既是具体的细节准备,又是精神上的准备,在某种意义上,弹古琴是一件相当神圣的事情。近几十年来古琴的神圣感确实有所降低,但它仍被视为稀罕之物,当作传家宝为人们所珍藏,即便家中已无人再弹奏它。不过我相信后继有人,琴声一定会有的。古琴不好弹,总是一个接一个单调的乐音。如何把握这些单调的音,表达和传递它们的羡是关键。它一共有二十六种颤音和五十四种明确区分的指法,含糊不得。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是一个瑞典汉学家深入古琴世界的经历和体会。它不仅有对古琴本身的描写,更有关于古琴之于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关于古琴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相互关联,甚至是我们应当怎样生活的解读。  我轻轻地拨动其中的一根弦,它便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那音色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它竞也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在以后的很多年,正是这音色让我入迷。从最轻弱细腻的泛音——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低音颤动的深沉。

作者简介

作者:(瑞典)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译者:许岚 熊彪林西莉,瑞典文的名字是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教授、作家、摄影家和汉学家。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学读书,同时在北京古琴研究会学习古琴。师从王迪等人,并得到管平湖、查阜西等著名古琴演奏家的指导。1971年起在瑞典担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曾数十次访问中国。现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多部。1989年出版《汉字王国》,深受关注;2006年出版的《古琴》,是她的又一部耗费多年心血的精心之作。

书籍目录

目录序另一个世界莫斯科的一个晚上关于乐器的名称北京1961北京古琴研究会古琴课、动物以及人的命运乐器琴体龙、凤、雁漆与断纹张建华的古琴作坊琴弦和调音铭文春雷和秋笛九霄环佩各种琴式十四种普通的琴式远古及传说古琴和远古时代传说中的皇帝古琴神奇的起源和魅力仙鹤、鸥鹭及事物的转变空城计稀世珍宝的发现仪式和郊游墓中的嬉戏聂政、嵇康和《广陵散》竹林七贤琴道《幽兰》和正仓院桃源梦汴梁御园静心堂室内室外的桌子四艺和四宝印章九日行庵文宴关于孤独和友情象牙塔苏州的一个星期天琴谱和弹奏技巧音调、指法和图画音乐识谱音与调“琴”字图片来源CD碟注解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另一个世界莫斯科的一个晚上当初我并非一开始就认定在中国要学的东西是古琴。因为自己曾经学过鲁特琴,所以本来打算学习琵琶。琵琶的样子使人联想到文艺复兴时的鲁特琴。在艺术画册上看到的中国8世纪以来的浮雕和壁画,也让我对这种乐器充满神往。画面上总有些体态优美、发髻高耸的女人在弹一种看似鲁特琴的乐器,整个画面相当动人。虽然我对这种乐器的音色一无所知,但心里想,中国式的鲁特琴应该不错吧?可是,这一误解在我前往中国的路上就消除了。我从当时斯德哥尔摩音乐历史博物馆的馆长恩斯特.恩合墨尔(Ernst Emsheimer)那里得到了一封信,介绍我去见在莫斯科的一位俄国音乐教授。1961年1月,隆冬时节,我不期而至,出现在这位教授的寓所。他以让人难忘的方式接待了我。对于多年来深受俄国经典文化熏陶的我来说,与他的会面如同直接进入了19世纪。破旧的房子、狭窄的楼梯和更狭窄的过道,通向他的工作室。满目是巨大的书架,高高的书堆。到处摆着乐器——古钢琴、三角钢琴,最里面靠窗的地方是两张巨大的黑色木桌,桌上堆满了稿件、不计其数的杂志、打开的书、烟灰缸和磨损的笔头。昏暗的灯泡下弥漫着灰尘、纸张、烟草、煤炭以及俄国甜茶的气味。阿伦德教授(A1ende)是恩斯特的老朋友,他以俄国知识分子对待朋友的热情和爱心接待了我。我们长时间谈论我随身携带的鲁特琴以及各种中国弦乐器,他为我一一翻看相关文字资料。我们用德语交谈,他坚决反对我学琵琶。“一个简单乐器,音色还算得上漂亮。”他说。对于学过鲁特琴的我来说,唯一的选择即古琴。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的鲁特琴,古琴亦是用来反思和感受心灵的乐器。天晚了,我要回我下榻的大都市酒店。他送我。开始下雪了,我们走在雪白安静的大街上。雪花大片大片地飘落下来,飘在我们的头顶上肩上。那么静。仿佛所有的声音都被埋在雪下消失了,如此洁净,不真实的静。当我们走到通往我住的酒店的那条路时,他做了个手势,我们就拐进一个小小的公园,公园里有个静坐的男人雕塑,也被雪覆盖着。“普希金,”他说,声音很严肃,然后笑了,能让雪融化的那种笑。“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脱下头上那顶大皮帽。灰色蓬乱的头发,宽大的额头。他站在雪地里,背诵了一首长诗。一句俄语都不懂的我,却似乎听懂了,从他朗诵的感情里。我们自此分手,从此再没有见.面。在穿越西伯利亚的铁路线上我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这一路旅行用了一周多时间,当我抵达北京时,我知道我要学的是古琴了。在当时的中国,一般外国人是不能和某个单位直接联系的,更别说登门造访、咨询了,各种琐碎的官僚程序繁杂无比。多亏当时我对这些都一无所知。我从我的俄国新朋友那里得到了北京的一个民族音乐学院的地址,1949年以后古琴被归为民族乐器,他曾和该学院有过接触,建议我去找他们。无知的我就这么兴高采烈地去了。我按地址找到了地处远郊一排新建的水泥房。接待我的人一开始似乎显得惊慌失措。那时候外国人相当少见,几乎是让人感到危险的,对他们应当敬而远之。但学院里有位极友善的先生,我试图用各种方式向他解释我的来意。真不容易,凭借着几个我们双方都懂的德文词语,最后还是说明白了。我要学弹古琴。他彬彬有礼地接待了我,并说会尽量帮助我。他说他的学院只搞纯粹的民族音乐,但还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学古琴,他答应会尽快和我联系。很久之后我才明白,我见到的这位先生正是我后来的老师王迪的丈夫。没有他的帮助,我怎么可能认识我的老师和北京古琴研究会?关于乐器的名称“琴”这个词,在中文里简而言之就是“弦乐器”的意思,往往作为许多中外乐器名的词尾。为与其他琴类相区别,我学的琴也被叫做七弦琴或古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在西方的乐器中没有能与古琴相类比的,这意味着很难为它找到贴切的译名。在西方翻译的中国小说和古诗里,它常常被人与鲁特琴、竖琴、浪琴、齐特拉琴和吉他相混淆。这真是天大的错误,这些乐器从前都同属一个家族,但古琴却另当别论。在第一本向西方读者详细描述这一乐器及其文化意义的书里——1940年出版的((琴道》(The Lore ofthe ChineseLute),作者高罗佩(Robert vail Gulik)为他称古琴为鲁特琴做了一番辩解。“从外表讲古琴现被归为齐特拉琴,”他写道,“但要为一个东方乐器找到一个西方的名字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么单纯从它的外形和结构出发,要么找到一个与其音色特征最相接近的,并能引起人们对其文化环境联想的词。基于古琴在文人生活中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地位,高罗佩选择了鲁特琴这个词作为它的译名。鲁特琴在自中世纪以来的欧洲一直与高雅音乐和诗歌紧密相连,与古琴在中国的情形完全相同。单就音色而论,两者间亦有相似之处。齐特拉琴这个词他则用来翻译中国的“筝”。就音色而言,筝让人想到西方各类齐特拉琴,比如奥地利和德国南部的山地齐特拉,因安东·卡拉斯(Anton Karas)的电影《黑狱亡魂》(1949)的主题曲而风靡一时。在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确信我会把古琴叫做鲁特琴,高罗佩的观点与我自己对这种中国乐器的气氛、音韵的感受相符。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却越来越犹豫。它本来是叫古琴的呀。难道我们一定要给所有非西方的东西重新命名吗?现在世界各国的联系目趋频繁紧密,许多上一代瑞典人闻所未闻的乐器和音乐形式已成为今天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仅以几个通常被归为弦乐乐器的音乐为例,如奥替、博佐基和西塔琴,在唱片商店和网上都能买到。继续以希腊的鲁特琴、阿拉伯的鲁特琴、印度的鲁特琴等等相称则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我想也该让各种乐器保留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名称了。所以我在此书里把中国的鲁特琴还原为它本来的名字——古琴。北京19611961年1月我初来乍到时,北京仍是一个灰暗沉闷得不可思议的城市,比我在欧洲最贫穷的国家里见过的城市还要封闭、衰老。从15世纪就留下来的高高的城墙仍在,墙内是低矮的灰色平房,四周是围墙,从外面什么都看不见,院墙之间是窄巷,供人车行走。走在夜晚的街道上,你得在黑暗中摸索,偶尔从一扇油漆过的红门里或高高的屋檐下小小的窗口中漏出昏暗的灯光。你听得见人们说话的声音,却见不到人。1958年“大跃进”运动,旨在鼓足干劲,在短时期内就实现国家工业化,解决民生问题。此时,这场运动刚刚失败。不切实际的规划,虚报农业产量,各种灾难性后果随处可见,国家在所有领域都已瘫痪。所有的物资都实行配给,商店空空,人民生活困难。当时所处的状况有多艰难,至今回想起来仍让我惊悸。我看到的是我的大学同窗浮肿的肢体,我自然也疑惑过为什么大家都围着食堂外的热水管,贪婪地喝着搪瓷饭碗里的洗碗水。但这些又都是一个陌生国度里的一些细节,对此,我尚未形成判断力。直到我自己也开始脱发我才意识到这个国家问题的严重。一缕一缕的头发掉下来,仅剩下光光的头皮。难道我也会秃顶吗?像那些拖着一双缠过的小脚走来走去的老太太那样?“蛋白质严重缺乏。”一位医生说。他让我每周两次到协和医院注射蛋白质,这是使蛋白质严重不足者在短时间内迅速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的办法。这时,我也才意识到,中国原来还是一个等级社会,尽管它有那么多的原则。在贵宾接待处舒适的沙发上,在那开满杜鹃和山茶的花坛之间坐着新中国的掌权者,等候接受蛋白质注射。很显然,他们跟我一样,对于蛋白质的突然缺乏很不适应。60年代与早先的一大区别就是在分配上更加平均,但对于那些优越的行政阶层来说是有后门可走的,尤其是高级干部。他们有额外分配的肉和油,可以在拥有特权的人才能出入的商店里购物。每到春天,第一批新茶进货到东华门附近的特供店时,那里就停满了高级轿车。但对于大学里的学生们来说却别无选择。他们到指定的地点就餐,饭从大勺子里直接按量舀到学生们自带的搪瓷碗中。饭里到底有些什么,全然不知。我们外国留学生被指定到另一个餐厅,起初我并不理解那是出于对我们的照顾,还有些恼怒。

编辑推荐

《古琴》:我轻轻地拨动其中的一根弦,它便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那音色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它竞也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在以后的很多年,正是这音色让我入迷。从最轻弱细腻的泛音——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低音颤动的深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林茜莉在60年代就到中国学习,学琴,很不容易。能跟管平湖的嫡传弟子王迪老师学习,还得到管平湖等老琴家的关照,临走获赠一张明琴,遇缘真的殊胜。见了好多大师,对古琴的见解也比较到位了,这本书对外国人乃至不熟悉古琴的中国人了解琴挺好的。作为外国的“汉学家”,写到这个程度,很赞叹。翻译并未尽善,过于愚忠于原作,比如多处将岳山翻成琴桥,将道观翻成修道院等。相比之下,成公亮的《秋籁居琴话》更有深度,更专业些。
  •   此书以古琴为切入点,带领读者全方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虽然浅显但感受是美的。作者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以西方人的视角审视古琴音乐的审美方式。作者发现的美也是被我们忽略的。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流畅的文字间,因此翻译也值得一赞,翻译的很精准,再加上精美的印刷,从头到尾都让人喜爱。
  •   文笔很好,翻译的也好。
  •   很好的一本书,很值得购买。
  •   外国人看中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很值得古琴爱好者一读!
  •   推荐给初学者,很好的普及教材。书附的一张碟也很不错。
  •   很好的书,不错,初学古琴的人适合看。
  •   所附CD录有管平湖先生的录音,丝弦,非常棒!
  •   很好,喜欢,真不错。
  •   外国人的汉语如此,真是令中国人汗颜哪,另外,关于古琴的介绍也很精彩。
  •   对于古琴初学者或爱好者来说是很好的了解渠道。文字流畅不说教,且附有管平湖的丝线弹奏cd,值得一读
  •   书的内容、配图、装帧都十分精美。更为难得的是随书附的光盘,是近50年前,管平湖专为录制而演奏的,11支古曲保存这么久,还真效果非常好。听了这盘曲子,网上管平湖的曲子无法入耳。真正的绝响啊!
  •   是个入门读物,以点带面地对汉文化有个大体的了解
  •   尽管略嫌三联的书价偏贵了些,但这本【古琴】是近段时间来一到就放不下的一本。不卖弄、不高深,平易却会感动。相信国内的高贵学者看来也为之汗颜。另外,附送的CD曲目,大部分为管平湖先生所操,尽管录音不算出彩,但先生的琴艺,单听头一首【流水】就值回票价了。
  •   非常经典的一本书,知识广泛而且生动,读后非常受益!!
  •   可说是超级好
  •   给别人吗id,资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