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绛谈往事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吴学昭  页数:413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不值得传记作者为我立传,但我也不能阻止别人写我的传记。不相识、不相知的人如有意写我的传,尽管对我的生平一无所知,只要凑足资料,能找到出版社,就能出书。不过,并没有几个人为我写传。这本用“听杨绛谈往事”命题的传记,是征得我同意而写的。作者吴学昭是我的好友。她笃实忠厚,聪明正直,又待人真挚,常为了过于老实而吃亏。她富有阅历,干练有才,但她不自私,满肚子合己为人的侠义精神,颇有堂吉诃德的傻气。不过她究竟不是疯子,非但不荒谬,还富有理智,凡事务求踏实而且确凿有据,所以她只是傻得可敬可爱而已。她要求为我写传,我觉得十分荣幸。有她为我写传,胡说乱道之辈就有所避忌了,所以我一口答应。她因此要知道我的往事。我乐于和一个知心好友一起重温往事,体味旧情,所以有问必答。我的生平十分平常,如果她的传读来淡而无味,只怪我这人是芸芸众生之一,没有任何奇异伟大的事迹可记。我感激她愿为一个平常人写一篇平常的传。不过我还活着呢。我身后的事,她没法儿问我了,怎么办?我想不要紧,写到九十八岁还忠实,以后的事也不会走样。为我写的传并没有几篇,我去世后也许会增加几篇,但征得我同意而写的传记,只此一篇。是为序。

内容概要

  《听杨绛谈往事》实际上相当于一本杨绛先生的自述。书中记录了自杨先生出生至九十八岁的经历,在大量杨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基础上,加入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搜集的材料,史料翔实且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叙述清晰生动,与杨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近似。书稿完成后,杨先生题签并作序。“序”中明确说明: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书中并插有珍贵的照片,其中有从未发表过的钱、杨一家不同时期的图片。《听杨绛谈往事》不是对一个家庭私生活的津津乐道,而是对中国读书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的推崇和对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的关注。

作者简介

吴学昭,今年79岁,生于北京,长于上海,北京燕京大学毕业。曾任《中国儿童》主编;《中国少年报》副秘书长,负责编辑事物;新华社、人民日报驻外记者;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久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者、教育家吴宓先生的女儿。

书籍目录

序(杨绛)1 北京女孩2 阿季回南3 启明小鬼4 振华女生5 东吴高材生6 清华借读生到研究生7 留学牛津8 在巴黎9 振华分校校长10 酷哉此别离11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12 妻子·情人·朋友13 重返母校清华14 我是一个零15 体味人生16 我仍是一个零17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18 剩了我一个19 “逃——逃——逃——”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1.北京女孩杨绛先生平时说普通话带点南方口音,可每当忆及往日北京旧事如说邻里间的和气有礼,见面总招呼“您早,吃了吗?”“您慢走,回头见。”……竟是一派京腔。一次谈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清华静斋生,那时女生宿舍有会客室,男同学来访,通常由宿舍的女佣高声通报,得到通知的女生就到会客室会客。“×××小姐有人找!”杨先生为我们摹仿宿舍女佣的呼叫,京味十足呢。杨先生似乎对来自贝满女中的清华小女生印象颇深,她们特孩子气,日常言谈中频繁出现的不外这五句话:“哎,好玩儿”;“好看;“给我”;“讨厌”;“打你”。那发音吐字之纯正,语调神态之娇憨,脱儿一个北京女孩!我正惊讶杨先生善于捕捉人的特点,蓦然想起她本来就曾是个北京女孩。1911年7月17日(辛亥年阴历六月二十二日),杨先生在北京出生。父亲杨荫杭(字补塘,笔名老圃)当时在北京一所政法学校教书,并应为宣统“辅政”的肃亲王善耆之请,晚上到王府讲授法律课。按说杨先生出生时,上面已有寿康、同康、闰康三个姐姐,不会受到太多重视,没想到父亲老圃先生竟对这第四个女儿从小特别钟爱,宝贝得不知怎么宝贝才好。也许因为这是他逃亡海外留学美国归来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也许因为婴儿初生就透着一股灵性,招人喜欢。老圃先生为女儿取名季康,小名阿季。据说阿季生性爱笑,出生时哭完以后,眼睛滴溜溜四处看。尽管家里因时局动荡、各地骚乱而极度不安和苦恼,她笑得非常开心。她出生那年,家里买了一只制冰淇淋的桶,因为老圃先生爱吃冰淇淋,经常家里自制。阿季出生那天,恰巧家中做了一桶冰淇淋。二姑妈荫扮给她尝点冰淇淋,小嘴都冻紫了,吧嗒吧嗒地舔,品味呢!阿季的三个姐姐,都生耷无锡,接生的稳婆(亦称“老娘”)每次接生,只需一百铜钱,即十个铜板,合一角大洋。阿季生在北京,而北京的“老娘”以力大粗暴著称,南方太太受不了。所以阿季是日本产科医生接生的,接生费是十五两银子。姐妹间说笑着跟阿季算账,说他们姊妹兄弟的全部接生费,加在一起,也不及十五两银子的一个零头(因一两银子比一枚银元贵)。爸爸曾对阿季说:“阿季,你一生出来就被人讨厌。”当时,她家和她的景苏叔公(即胡适《四十自述》中的杨志洵老师)比邻。他们家的女佣过来问:“生了?小子还是姑娘?”答:“姑娘。”那女佣说:“讨厌死了!”老圃先生听见了,赌气给她一元银币“报喜钱”。阿季事后听爸爸说了,很不服气。爸爸说那女佣“欢天喜地,出乎意外的称心满意,哪还讨厌呢?”虽说家有四女,大女二女在上海启明女校住读,三女依祖母和大伯母留在无锡老家,所以阿季一时成为家里的“独养女儿”,欢乐的中心。妈妈告诉阿季,她出生后,有时哭闹,爸爸就抱着她来回踱步,口中噢依哈噢依咳地哼唱日本催眠曲,这是各姐妹弟弟中阿季唯独享有的“殊荣”。阿季姊妹身材高低呈元宝形:大姐和八妹长得较高,三姐和七妹其次,阿季居中,最矮(二姐早天,所以不算在内了)。据二姑妈荫卡分说,阿季初生的时候,抱她要两手凑近了托住,分得太远就掉下去了。阿季长大后身材短小,爱猫的老圃先生笑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只是阿季当“独女”的时间不长:辛亥革命前夕,老圃先生辞职回南照顾祖母等,随即偕妻携阿季到上海避难,与大姐、二姐会合。再后来,大弟宝昌、小弟保傲、七妹杨黍、八妹杨必相继出生,阿季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两弟两妹,复为众多姐弟中的老四。阿季在家从不争宠,但她天资聪慧,善解人意,与父母特亲,对父母有声的教诲,无言的榜样,感悟深、吸收快,点滴人心。阿季的父亲有点与众不同,这固然源于他率真豁达的天性,更与他的学养有关。他为人处世刚正磊落;对家人平等,尊重;他不重男轻女,男孩女孩一概平等。他从不打骂孩子,也不宠他们。他认为,孩子不能宠,不能每个要求每件事都takeforgranted,他(从孩子的角度说)“视为应得”;只要宠,将来孩子一定自私。阿季说父亲“凝重有威”,孩子们都怕他;不过怕归怕,却和父亲很亲近。大家知道,他心底里是喜欢孩子的。钱锺书先生初次见到老圃先生,也有点怕,后来他对阿季说:“爸爸是‘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父亲用无锡话称孩子们“老小”。当老小们放肆淘气影响他工作时,他不动手也不训斥,只是请母亲把老小引到别处去调教。父亲喜欢饭后孩子们围绕着吃点甜食,常要母亲买点好吃的东西“放放焰口”。“放焰口”这个从孟兰盆会借来的辞儿,在杨家意思就是爸爸请客,被孩子们用来要求爸爸,吃的,用的,玩的,都行。“放焰口”的时候,老小欢喜,爸爸高兴,天伦之乐无穷。所以,许多年过去,老小们已长大成人,甚至有了自己的老小,还要求爸爸“放焰口”,吃什么已不重要,大家看重的是那种亲情交融的温馨。阿季手巧,父亲饭后吃水果,她管剥皮;吃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她善脱壳去衣。总之,果品不论干鲜,一经她手,准保收拾得千干净净。老小们懂事,往往中午饭后“放完焰口”,大家自动散去,好让父亲午休。父亲有一次却叫住阿季,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阿季从此就乖乖地陪在一旁看书,行步做事,蹑手蹑脚,没有一点声响。冬天家里只父亲屋里生个火炉,孩子们都用煨炭的手炉、脚炉取暖。火炉需不时加煤,阿季动作轻巧,姐姐和弟弟妹妹全佩服她加煤能不出声。父亲对母亲尊重爱护,母亲对父亲的特立独行全都理解,全都支持,这种平等相待的夫妻关系,在夫权为主的旧社会是少有的,也是旧式夫妇间不多见的。阿季的母亲唐须嫈,也是无锡人。据杨先生说,妈妈这个古里古董的名字,肯定是爸爸给改的。因为在北京任京师高等检察厅检察长时,每年元旦,爸爸需穿西式礼服,戴大礼帽,到怀仁堂贺节;晚上改穿夜礼服,携夫人同往。夫人需要有名片。杨先生外家是生意人家,妈妈小名细宝,不知大名叫什么。爸爸改得古雅些,嫈字是古字。杨先生还记起一个笑话。每年元旦前夜,妈妈说,“大礼帽得拿出来”,她大弟必大哭一场,说“大狸猫不要拿出来”。阿季母亲与老圃同年,二十岁结婚时,老圃还是学生。母亲读书识字(因唐家是富商,家里延聘女先生教女儿们读书认字),通情达理。曾在上海务本女校随班听课,爱看小说,新旧都读。结婚两年,父亲由上海南洋公学官费派送日本留学,抵达日本不久,得知妻子临产,特向官方请准事假回国探视,刚好在长女寿康出生前夕赶到家里。虽然来去匆匆,在家逗留不过一周;母亲心上快慰,为老圃的情意深受感动,视为生平得意之事。父亲留日归国后因鼓吹革命,遭到清廷通缉,母亲为父亲特制一条假辫,钉在瓜皮帽上。有一晚自外归来将抵家门,觉背后有人拉住假辫掩两下。父亲知道已有人盯梢,急忙逃亡。他由阿季外祖父帮助筹款,潜逃至日本母校早稻田大学,考入大学研究科,专研法律。次年7月,通过论文,获早稻田大学法学士。即到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父亲一去四年多,母亲在无锡老家与婆婆和妯娌及侄儿女一同生活,抚养三个女儿。1910年父亲回国先在北京工作,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当律师,旋被先后任命为江苏、浙江高等审判厅长。他因杭州恶霸杀人案,坚持司法独立,同浙江督军、省长意见不合,被调任京师高等检察长。父亲回国以来,不论南下北上,母亲总归携儿带女同行,与父亲相伴,家务操持得有条不紊,以致孩子们都深信母亲能干,无所不能!阿季从记事起,从小到大,没有听父母吵过一次架。她回忆说:旧式夫妇不吵架的也常有,不过女方会有委屈闷在心里,夫妇间的共同语言也不多。她的父母却好像老朋友,无话不谈。他们谈的话真多:有过去的,当前的;自家的,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他们共同分析父亲办理的一些案件,也不时议论一些伦理道德问题。他们认为损人利己不好,于己无益而损人更坏。他们有时嘲笑,有时感慨,有时自我反思,有时总结经验。阿季形容父亲和母亲:“两人一生长河一般的对话,听来好像阅读拉布吕耶尔(JeandelaBruyere)《人性与世态》(LesCaracteres)。”可惜阿季当时年幼无知,对父母那时断时续的谈话,听了也不甚经心,如今的领会,乃由多年不经心的一知半解积累所得。我曾问杨绛先生,她父亲和母亲那种畅开心扉、互通衷曲、相知默契的关系,对她们姊妹的影响。杨先生答:“我们姐妹中,三个结了婚的,个个都算得贤妻;我们都自愧待丈夫不如母亲对父亲那么和顺,那么体贴周到。”我想,这也许是杨先生过于自谦,否则“我们仨”那种不寻常的遇合,相互关系怎会处得如此自然和谐,而钱杨式的“人性与世态”又演绎得如此精彩!阿季四岁那年随父母重返北京,开始她“北京女孩”的生活。这次北上,大姐二姐没有同来,仍留在上海启明女校住读。三姐依祖母和大伯母住无锡。后来父亲调任浙江省高等审判厅长,迁居杭州。母亲生小弟弟时,大伯母到杭外州照顾母亲坐月子,携着三姐同到杭外州。那时阿季三岁,是家里的宠儿,很浑,第一次见到三姐,命她“叫声季康官嘛”。三姐说“我为啥叫你?”那时,大姐、二姐也从启明回来全家团聚。阿季最喜欢二姐,唯有她能哄得阿季乖。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姊妹中最聪明的二姐同康,自此次一别后再也没能与父母弟妹团聚。她因患副伤寒于1917年死于上海,还不到十五岁,这是父母一生中的大伤心事。赶去探望的母亲随即带了大姐同回北京,大姐就在北京圣心学校上学,但她不久又回上海启明住读了。阿季一家初抵北京,住东城。房东是满族,阿季因此得见识梳“板板头”,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她们的高底不在鞋根而在鞋底正中,木制,圆形,用整块木头刻成,所以不易折断,穿上能稳步健行。老圃先生曾问阿季要不要穿高底鞋。阿季认真思索了一下,很认真地说:“要!”阿季进了贝满幼儿院上幼儿班。后来全家迁居西城东斜街25号,阿季就随三姐闰康到西单牌楼第一蒙养院上学,阿季上学前班。阿季六岁,在第一蒙养院学前班毕业,改入辟才胡同女师大附属小学,仍与三姐同校,每天乘黄包车往返。父亲上班乘马车,三叔上班坐包车。三叔病重回无锡老家,包车归阿季家所有,车夫也由她家专用,她们就改乘包车。她们中午在学校包饭。那时在女高师任“学监”的三姑母荫榆,有次在小学生进餐时陪来宾到饭厅参观,整个饭厅顿时肃然,大家专心吃饭。阿季背门而坐,碗前掉了好多饭粒。三姑母过来附耳说了一句,阿季赶紧把饭粒捡到嘴里吃了。旁的小学生看样也赶快把自己掉在桌上的饭粒捡来吃了。三姑母向老圃先生形容这一群背后看去和阿季相像的女孩,“一个白脖子,两根牛角辫”,一个个忙不迭捡饭粒往嘴里送,有趣极了。三姑母说时笑出了她的细酒涡儿,她显然很喜欢这些小女孩。也许是三姑母的缘故,阿季不时被女高师的学生带到大学部去玩,演戏的时候被借去当“花神”,运动会上和大学生一同表演跳绳。1917年春夏,正当阿季无忧无虑地享受她童年的快活时,家里却遭到巨大的冲击,经受了严重的挑战。作为一名刚入初小的学生,她弄不明白怎么一向勤勉奉公的父亲忽然不上班了,和一位爱做诗的植物学家、早稻田同学王子年同上百花山去采集制作植物标本了,个把星期才晒得黑黑的回来。不久,家里的马车卖了,两匹马也卖了,大马夫、小马夫全走了。家里只剩包车了。又过了两年,阿季升入初小三年级。从不出游的母亲接连游览了颐和园、香山等京郊名胜,还买了好些梅花点舌丹、紫金锭之类的北京名药,宫制绢花等北京特产,准备带回家乡送人。随后,又收拾行李准备回南。秋季开学不久的一天清晨,阿季就跟着父母一家人登上火车回南方去了。这已是阿季第二次“回南”。上次是她出生不久,辛亥革命前夕,局势动荡,地方骚乱,父亲辞职回南侍奉祖母,又到上海避难;可这次回南,虽然听三姐说过好多次,却糊里糊涂全没放在心上。直到突然离家时才想到她还没向要好的同学告别,“心上很惆怅”。久后才知道,原来父亲主持工作的京师高等检察厅,审理交通部总长许世英受贿案违犯了官场的惯例:该厅开始侦查后,尽管传唤、讯问、搜查证据及交地方厅继续侦查,一切严格依法进行,本无丝毫不合,只是这位有犯罪嫌疑的交通部总长,曾担任过北京政府大理院院长、司法部总长、内务部总长诸多要职,非一般等闲人物,许多上级官员,纷纷为他说情。传唤当晚,杨家电话一夜不断。天亮之后,父亲就被司法总长停止职务了。司法总长张耀曾事先就出面干预,不顾媒体揭发、议会质询,意欲停止侦查此案。父亲不理会上司默示,反“亲诘司法总长,是否总长个人意见认为许世英道德高尚,绝无嫌疑之余地?司法总长回答说:‘交情甚浅,并不能保。’”司法总长话虽如此说,但当京师高等检察官于1917年5月4日传唤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并搜查证据时,司法部竟立即呈文大总统,以检察官“违背职务”为名,将京师高检厅检察长杨荫杭、检察官张汝霖停止职务,交司法官惩戒委员会议处。阿季以后据当时的事实推断,父亲停职的时间不长,大概就是上山采集植物标本那个把星期。停职后虽未恢复原职,仍在司法部任职。但精研法律、热衷法治的父亲,经此事件,很是心灰,对官官相护的北洋政府已看透了,无意继续做官。他和上司顶牛了。两年之后,辞职南归,没等辞呈照准就带了全家动身南下了。给阿季留下印象至深的是离开北京那天,火车站上来为父亲送行的人异乎寻常的多,“不是一堆,是一大片人,谁也没有那么多人送行,我觉得自己的父亲与众不同,很有自豪感。”这也许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心的向背吧,我想。当时的社会公众舆论是同情和支持京师高等检察长杨荫杭的。1917年5月25日、26日的《申报》,在报道“高检长杨荫杭因传讯许世英交付惩戒”的要闻时,就将杨检长的申辩书全文与司法部请交惩戒的原呈同时刊出,使读者对“此案的是非曲直,亦可略见一斑”。杨荫杭的申辩书,依据法律法理,义正词严地说明问题实质,逐条批驳司法部请交惩戒的呈文,将司法总长强指的所谓“违背职务”驳得一无是处,并指控司法总长“交付惩戒”之不合法,有袒护之嫌。申辩书气势之壮,充分显示出他的大义凛然和当时的激愤之情。上述资料是一位读者在读了杨绛先生《回忆我的父亲》一文后向作者提供的,因此未及编入《老圃文集》。2006年2月,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繁体字版《干校六记及将饮茶等篇》,杨绛先生将以上资料作为《回忆我的父亲》的附录,收火书中,对于了解此案和杨老先生的性格主张当会很有帮助。1992年,我偶翻阅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国人物大辞典》,在许世英名下,读到:“1916年6月,任内务部总长;7月任交通部总长,后因受贿案去职。”据载,此人于1950年去台湾,任“总统府”资政,1964年病逝于台北。著有《许世英回忆录》。惜未找见该书,不知作者有没有“回忆”及1917年5月被京师高检厅传讯一事。2.阿季回南上次回南,阿季还是个抱在手里的婴儿,一切浑然不晓。这次不同,她已是自个儿东跑西颠、问这问那,充满了好奇的小学生了。阿季问爸爸:“这火车上座椅的扶手怎么还包着丝绒、镶着花边,好讲究!”爸爸告诉她,这是头等车。“那外国人坐的(车厢)是几等昵?”阿季又问。她发现洋人乘的车厢是方的,没有一排排的座椅,有点像人家的客厅,他们围着桌子吸雪茄烟,喝汽水,还有沙发。爸爸没好气地答说:“二等!”阿季不明白二等(车厢)怎么比头等还舒服?她太小,还品味不出爸爸对洋人在中国享受种种特权的反感。阿季随爸爸妈妈从北京乘火车到天津,住了两天客栈,登上一艘名叫“新铭”的海轮,一直南行,驶往上海。这轮船就像电视剧《围城》中顾尔谦、李梅亭等乘的三等舱那样又脏又挤又乱。阿季家行李特多,许多箱书,还有包括全部家当的箱子、网篮、铺盖。一家大小还有一个门房臧明和他的妻子臧妈,外加一只蒙着薄布的字纸篓子,里头藏着爸爸宠爱的那只黄白色狮子猫,也“夹带”着坐车乘船,跟大家一起回南。爸爸站在乱糟糟的岸上照料行李上船,一直抱着七妹妹,没有片刻离手。阿季知道三岁的七妹妹够重的,她心疼爸爸长时间抱着个小胖墩儿,一定累得够戗。旅客上船时,妈妈带着一群孩子,由男女佣人照看,爸爸抱着七妹妹最后一个上船。当他正要抬脚跨上架在轮船和岸上之间的小木桥时,小木桥因船头移动,突然掉人海里。阿季在船上眼睁睁地望着爸爸,吓得要命,她怕爸爸上不了船了!然而爸爸抱着七妹妹从容地由搭在船尾的跳板上船了,行李也全都上了船。大家在船上聚集后,妈妈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小马桶,让孩子们方便。一家人并不都在一个房舱,阿季和三姐就在另处,不过舱是连着的。轮船渐渐驶入大海,过黄水洋、蓝水洋、黑水洋。过黑水洋,轮船晃动厉害,大家都晕船了。但晕船也止不住孩子们的淘气和好奇。阿季和三姐是上下铺,当时阿季八岁,三姐十三岁。阿季要跟三姐捣乱,就用脑袋顶上铺的横板,让她不能安睡。不过两人要好的时候居多。三姐想看海上日出,她告诉阿季如醒得早,就叫醒她。后来还是三姐叫醒了阿季,她爬上上铺,和三姐一同看太阳从海面升起来。先是两个半圆的太阳,慢慢变成两个整圆的,然后分开,颜色由深红变金红,太阳就从海里出来了,阿季那时还不怎么会形容,只觉得“好看极了!”两三天后,到了上海。下了轮船,换乘“拖船”。所谓“拖船”,就是拖在小火轮后面的一大串船,依靠火轮船的动力向前航行。

后记

尽管由于父辈的交往和情谊,我被钱锺书先生称为“世妹”,杨绛先生唤我“师妹”;然而在我心中,一直是把他们当做长辈敬重和对待的,admireindistance,虽然倾慕,从不打扰。两位先生和钱瑗的许多故事,我最初都是从杨先生最小的妹妹杨必那儿听说的。杨必姐抗战期间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与我大姐学淑同班。那时我们家住公共租界康脑脱路,离学校不远,杨必姐放学后常上我家和学淑姐一起做功课。她思维敏捷,悟性特强,又善于表述,无论多复杂的问题,都能三言两语说得清清楚楚。学淑姐说跟杨必一块儿做功课真叫开窍。她是转学生,在杨必的帮助下很快适应了新的学校生活。杨必姐皮肤白皙,黑发浓密,眉毛弯弯,眼角稍稍朝上,眼里总是带点儿嘲讽似的盈盈笑意。她可是位天生的演员,言语生动,表情丰富,观察细微,模仿起人来,惟妙惟肖。有时模仿一些公众人物让我们猜,往往一猜就中,不是大家会猜,她实在太能抓住人的特点了。她在学校是优秀生,受到各科老师的喜爱,被同学们称做“梁宝宝”、“孙宝宝”、“郭宝宝”(指某先生的宝贝),……可她表演起她们教课和训斥学生来,一点不含糊,笑得我们一个个前仰后合,乐不可支。我母亲也很喜欢杨必姐,每次放学来家,总要拉拉手,“肚皮饿了哦?吃点点心,再做功课”。说着端出汤汁鲜美的馄饨、香喷喷的蟹壳黄或旁的点心。家里每有什么好吃的,也总要给杨必留着。我们说“妈妈偏心”,母亲却说:“杨必妈妈不在了,你们说我该不该宝贝她?”我们答“该”。不过我知道她有非常宝贝她的爸爸和姐姐们。奇怪,我从未去过杨必姐家,对她家人的印象竟是活灵活现的;而我们家的情况,她家似乎也相当了解:从我父亲抗战时期的日记看,我们家有些事情,包括学淑姐中学毕业、北上燕京大学等等,最早给远在昆明西南联大的父亲传递信息的,竟是钱锺书先生!这些信息当也来自联络两家的杨必姐。1946年秋,我们家由上海迁回北平,与留在上海工作的杨必姐渐渐失去联系,但我从未忘记过她。多年以后,在北京初次见到杨绛先生,不知是否由于杨必姐的缘故,言谈之间,很感亲切,似乎相识已久。杨绛先生的创作和翻译作品:我读的不少,有的读过不止一遍,关于作者的故事也听说许多,我曾自以为对作者比较了解,待相处日久,才发现杨绛先生本身就是一部书,一部历尽沧桑的人生大书,我的阅读和了解不过刚刚开始。她那充满智慧的谈话,幽默风趣的说笑,卓然独立的思考,深邃锐利的眼光,沉稳细致的处事,令我惊叹不已。我离开工作岗位以后,有时间帮助杨先生打打杂儿;交流的机会多了,彼此也更熟了。每与杨先生当面交谈,或接听她的电话,或处理她交办的事,我总不忘忠实记下她的所思所言、所感所叹,作为我的“读”杨笔记,细细咀嚼,慢慢回味。经年累月,竟也记了许多本小册,每每翻阅,都深感获益良多,意味无穷。杨先生近年闭门谢客,自称“龟蛰泥中”,很少外出,也不上网,每天只在家读书写字;但对外界一点儿不隔膜。我们偶谈一些新发生的事件,她都情况了然、判断准确。她的信息丰富、料事如神,往往使我感到吃惊。她有一颗博大的心,世事全在胸中,与大众同悲喜。2003年,“非典”肆虐的那个春天,杨先生每天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听那位面无表情的卫生部发言人发布“非典”和“非典”疑似病例的最新数字,心情沉重。几年过去,人们对“非典”已不再关心甚至淡忘的时候,杨先生始终清晰记得那些为抗击“非典”、保护人民健康而献出了生命的白衣天使:叶欣、李晓红、邓练贤、段力军、丁秀兰、王晶……并为他们的家人难过。还有众多感染“非典”的医务人员,后遗症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杨先生也一直挂在心上,直到听说卫生部2006年4月出台了一项“非典”后遗症人员医疗费用报销办法,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政府为抗击“非典”有功人员颁奖,杨先生立刻想到了勇敢冲破封锁、第一个向世界公众和卫生组织警示“非典”在中国肆虐的蒋彦永大夫,他没有获奖,反而得咎,但在人们心里,他是免于使灾难更大发生的一个真正的英雄。听说邹承鲁院士去世,杨先生叹息:又一位说真话的人走了。她非常伤心,因为邹夫人李林和她的父母都是杨家的好友。邹先生曾痛心地计算过,他从1951年回国到1978年,二十七年中能够做工作的时间不到十年。三分之二的时间被花在政治运动上了,即使不搞运动的三分之一时间也难以工作,因为不断要开会!钱锺书、杨绛先生当年又何尝不是如此!杨先生关心人,人们也喜爱她。她的fans很多,世界各地的读者来信不断。2005年岁尾,杨先生小恙住院一周,医护人员对她关怀备至,出院时依依不合,直送她下楼登车。有位年轻大夫送给她一棵圣诞树,接上电源,能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亮。此后每年圣诞,杨先生都会请阿姨把圣诞树搬出来通电,我知道她不只是欣赏它漂亮的闪光华彩,也想念协和医院那些可爱的小友。圆圆和钱先生走后,每逢他们的忌日,我都过去陪陪杨先生,怕她伤心;听她说说“我们仨”的故事,话话家常。与杨先生相处越久,越感受她的人格魅力,也越钦佩她的为人。我每回翻阅自己的“读”杨笔记,都有说不出的感动,觉得那许多珍贵的史料、动人的故事该与所有喜爱杨绛作品的读者共同分享;我萌发了以听杨绛先生谈往事的方式为她写一部传记的想法,并且不揣冒昧地跟杨先生说了。我自忖文笔欠佳,杨先生未必同意,没想到杨先生一口答应,大力支持,有问必答。两年里,我挖空心思、刨根究底地问,杨先生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答,有时口头,有时笔答,不厌其烦。书稿完成后,杨先生给审阅修改;出版前,又亲为作序、题签。读者读罢此书如还喜欢,那实在是因为杨先生倾注了心血。本书出版之日,临近钱锺书先生忌日,谨以此书献给钱先生在天之灵,纪念钱先生去世十周年。本书虽然主要写杨绛先生,但实际上钱杨是不可分的。

编辑推荐

《听杨绛谈往事》讲述我乐于和一个知心好友一起重温往事,体味旧情,所以有问必答。我的生平十分平常,如果她的传读来淡而无味,只怪我这人是芸芸众生之一,没有任何奇伟大的事迹可记。我感激她愿为一个平常人写一篇平常的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听杨绛谈往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1条)

 
 

  •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很喜欢杨绛译的这首诗。
    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偶然看到《我们仨》,借来一阅,被文中杨绛先生温婉的叙述、浓郁的真情深深打动, 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不忍释卷。杨绛先生的文字,凝练、精到、准确。具有丰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有着智者的洞察和坦率。她的散文创作,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清新、自然、平和,淡泊、平静之中饱含着浓郁的感情,呈现出一种恬淡、平和、睿智的风格。不同于一些写作视野狭隘、无病呻吟女性作家,她的散文作品不管是写怀念的人还是写追忆的事,大多选取了极为普通的人物和极为寻常、琐碎的生活细节。通过这些看似信手拈来, 实际上是截取了非常富有感染力的日常生活片段来表现各种人物精神面貌, 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 展现上起清末维新,下至“文革”期间华夏大地的风云变幻, 既使人们深刻地感受世事沧桑, 也使读者洞察各种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
    粱遇春曾说过;“读杨绛的散文,就是从一个具有美好的性格的作者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忙碌的工作之余,沏上一杯茶,静静地听这位老人谈一谈往事~~~
  •   吴学昭的《听杨绛谈往事》,诚恳,真切。可与杨绛的散文互读。
  •   杨绛的人生故事离不开钱锺书,他们相濡以沫63年的婚姻是杨绛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听杨绛谈往事》记录了独有的钱杨式“人性与世态”。   
    杨绛是智者,这种智慧与修养反映在她的婚姻生活中分外精彩。钱锺书说杨绛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个角色:妻子、情人、朋友。这是对杨绛的至高评价,也是真实写照。杨绛出身名门,是满脑子西方文学经典的MissYang,是家世丰厚、养尊处优的“四小姐”,却在婚姻生活中默默地学做一切大家庭中儿媳妇所担负的琐务,敬老抚幼,诸事忍让。尤其是战争时期动荡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大家闺秀降为“灶下婢”,尽管十分劳累辛苦,脸上总笑眯眯的,没有丝毫委屈怨尤的表情,还在灶旁炉边完成她的剧作。所以钱锺书叹曰:他娶到了“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在钱锺书眼里杨绛是无所不能的人。生活中的钱锺书笨拙,书呆子气十足,杨绛体贴关爱,并用她的幽默把这一切智慧化了。她对钱锺书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紧”。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打翻了,“不要紧”。杨绛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锺书的一生。她对爱情的诠释不是Iloveyou,而是Ido,Ibe。有一次,杨绛要捐掉她为钱锺书织的一件毛衣,钱锺书却抱住不放,说:“慈母手中线。”对于从小嗣出的钱锺书而言,这样的爱情该值得何等珍爱。杨绛说:“锺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这句话看似平静,胜过一万首爱情诗。杨绛先生用最高的智慧,实践了她对爱情的理解。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也是一部知识女性的爱情读本。
  •   《听杨绛谈往事》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完整介绍了杨绛先生的个人经历,很珍贵。唯一不足的是谈钱钟书先生的内容较少(但有更多专门介绍钱钟书先生的书可读),而且杨绛先生与普通女性一样,在回忆婚后生活时也是褒娘家抑婆家的,读来有趣。
  •   《听杨绛谈往事》可以视为杨绛的个人传记,通读之可加深对杨绛先生的了解。从杨绛的一生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代文学大师是如何坚守自我,她与钱钟书先生又是如何坚守他们的立场,同时更可以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风云际会。读完此书,让我感受至深的是杨绛先生面对钱钟书和钱瑗两人同时卧床不起时的艰难心境。当钱瑗离开人世时,她既哀恸悲伤,又要瞒着钱钟书,不让他得知这个噩耗,实在是让人动容……
  •   想来觉得惭愧总是跟别人吹嘘自己是如何的爱读书,读书如何神速,常常一个时辰便将手上那本书读完。可无论如何,我却花了N个夜晚才渐渐读完这本书。手上放下了,心里却放不下,杨绛先生的形象居然也在心里沉甸甸的,也具体了起来。那是怎样一个睿智的小老太太啊。作者无意是认真并且客观的。杨绛先生的一生坎坷,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也让人唏嘘不已。读罢此书,顿然感觉钱先生是配不上杨先生的。依稀记得年少时只读过钱先生的围成与灵感,不敢妄自评价,而杨先生的书,因为不爱看戏,她早年的作品也是没有读过的。其他的读了很多,《洗澡》让我最印象深刻。有段日子痴迷该书,竟然觉得自己就是杨先生笔下的姚宓,对号入座只有,言行不自觉地也开始模仿起姚小姐,直到有天如梦初醒,警觉如今已是21世纪,从此不再荒唐。杨先生的好是不言自明的。常常希望自己也能有杨先生的学识,才华,从容以及淡定。知道东施效颦的笑话,所以知道欣赏的东西不一定自己要拥有。远远地看着,就好。哪一天,有人忍不住模仿我的腔调,模仿我看书的姿态也不一定呢。越说越远了。。总之喜欢杨先生的书,对于喜欢、想了解杨先生以及钱先生的人来说,这本《听杨绛谈往事》也是不错的。
  •   杨先生的文章,一向喜欢,从干校六记到洗澡,到现在的这本听杨绛谈往事。虽然这本书并不是杨先生自己写的,可作者活脱脱写出了杨先生一贯的风格。很不错的书,只是感慨像钱钟书,杨绛这样内外兼修的老一辈读书人,现在大约是没有了。没有了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承,咱们还算是中国人么?
  •   <<听杨绛谈往事>>,这本书非常感人,语言文字清新流畅,使我们对作家钱钟书,杨绛及其家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很多很多的故事催人泪下.作家杨绛的才学,为人处事令人钦佩,......,这是一部鼓舞人非常值得珍藏的一部好书.
  •   拿到《听杨绛谈往事》已经好些天了,一直舍不得读,书拿在手里感觉很好,素雅淡静,是我喜欢的样子,先是翻看了书中的照片和说明,想着什么时候可以静静品味。终于等到了周末,也就安静地读起来。我一直喜欢杨先生的文笔,平和自然,也时常让人感动。虽然这本书是吴学昭(吴宓女公子,二老的朋友)所书,但是自己总觉得好像是聆听杨先生谈话,娓娓道来,犹如亲历。从书中不但了解了杨先生的经历,也知道了更多钱先生的故事,同时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近现代名家的名字不时出现,而对于时事的艰难却总被一带而过,很有些《围城》的味道在内。每次拿到这样的好书,我总是不忍卒读,好像读过一本就少了一本,而不是读过一本就多了一本。不过,这样的感觉难得有了。记得第一次读《围城》的时候就是这样,急于想知道故事的情节,但是又怕会有意想不到的结局出现,同时也怕读的越多留下来的越少,心情的矛盾不亚于初恋。现在当然没有了那样的情怀,但是颇能体会好书难得的欣喜,好像是回味初恋的情怀似的,多少也有一些甜蜜的味道。听杨先生谈论往事,时常随着杨先生的讲述而情绪起伏。在讲到振华女校老校长王季玉把自己一生奉献给办学,但是晚年还是不能守着自己一生心血的学校之时,我眼中不由得涌出泪花来。中国老一辈的学人为了报效祖国所做出的贡献,迄今仍然让人感动万分。钱钟书由于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叶公超和清华外文系主任陈福田的缘故而不能留校任教,成为一生憾事也很让人感慨。至于书中讲到的一些学者如吴宓、陈寅恪等人为了此事也颇有看法,但是最终抱憾,不能有所帮助。而学者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现在看来仍然值得钦佩,可惜在当时新文化运动之中成为反派。不过羁留上海反而成就了小说《围城》的出现,可谓不幸中之大幸,否则作为学者的钱钟书又怎么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呢?倒是杨绛因为写话剧早得大名,反而把本名杨季康给淹没了。其实早在大学期间,杨绛就得到朱自清的赏识,发表了散文和小说习作。这些往事都是我所熟知的,但是现在看来仍然心绪难宁。就拿杨先生的姑母杨荫榆来说,作为北京女师大第一任校长,做出的贡献不小,最后惨死于日本人枪下,应该值得纪念。但是因为女师大风潮而被鲁迅痛骂,于是留下了骂名。其实,作为教育学家一定不会支持学生运动,这是时代和认识的局限,并不能因此否认一生的价值。书还只看了一半,但是我已经忍不住要写下自己的感想了,正好也是解放前的生活。看着钱先生和杨先生在留学期间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并且因为拿学位要花费时间去学习无用的课程,毅然决定不再为了学位而读书等壮举,更是深受感动和启发。同时也佩服西南联大的识才之举,直接以教授聘任年仅28岁的钱钟书任教,钱先生也不负众望,成为学生所爱戴的好老师,之前读过很多回忆钱先生的文章,说到这一段历史的很多,妙喻如“美容的特征在于——要面子而不要脸”之类,可惜的是,钱先生任教时间太短,否则会留下多少名言轶事啊!让人更为感动的还是钱杨二老的感情深厚,三年的留学生涯一直相守,后来因为钱先生去西南联大任教、奉父召赴国立师院任教而分离,后虽有多方努力促成清华的聘任,但是由于陈福田的缘故而不能赴任,全家三人于是困守上海,同甘共苦,钱老并郑重发愿: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看到这里,让我对二老更加敬佩。书中也不时出现一些欢快的场景,如钱先生乡居两年回上海,女儿圆圆好像不认识他了,要赶他走,钱先生问她:到底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结果圆圆理直气壮:当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下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的。看到这里,忍俊不禁。先后看过二老的很多文章,也曾经兴趣盎然查着字典研读《谈艺录》和《管锥编》,可惜没有完成。杨老的著作中,我对于《关于小说》尤其喜爱,曾经反复研读;而杨老的那些回忆文章,更是在淡定之中回味无穷。看杨老的书,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听杨老谈往事亦然,虽然不乏琐碎的小事,但是这些事情之中却饱含着一种深情,对父母、兄妹、爱人、女儿无不挚爱深情,而对老师、同学、亲戚和朋友也都情真意切。看书不单单是为了消磨时间,也不单单是为了获得功利的目标,而应该如二老那样充满做学问的热情,更应该熏陶思想和人性。在我每每惊讶于杨先生惊人的记忆力的同时,在我为圆圆的天生聪慧而感叹的同时,在我为钱先生的博学而敬佩的同时,在我为他们的经历和感情而感动的同时,深深感到了拥有一本好书的幸运。《听杨绛谈往事》绝对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本文首发于“国学数典论坛”: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14846&extra=page%3D1
  •   这是一本以杨绛为主角的传记。虽说是杨绛的传记,自写钱杨两人认识的那段开始,这就是一本钱杨的传记了。作者是吴晗的女儿吴学昭,与杨绛一家是好友。作者在钱瑗、钱钟书相继过世后常去陪伴杨绛,也就常听杨绛讲往事。经过杨绛的同意,她将多时的谈话记录整理成书并出版了。所以这本书完整、详尽地记录了钱杨两人自相识、相恋到结婚之后的所有内容。不仅全,而且几乎都是杨绛自己的叙述。对喜欢钱杨两人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选本。读了《围城》之后我就开始喜欢钱钟书。不仅是钱钟书在《围城》中所展现的幽默,更喜欢书后所附杨绛所写的钱钟书小传。杨绛笔下那兼具天才、勤奋、淘气、痴气的钱钟书让人感到可亲、可敬、可爱。后来陆续读了钱钟书的《人.鬼.兽》、杨绛的《洗澡》和《我们仨》。非常喜欢《我们仨》。也是从这本书中,我才始知钱杨两人的不仅各具奇才,在困难面前,他们也是十分镇定和坦然。他们的才能令人赞叹,他们为学、为人的精神更令人敬佩。怀着对他们的崇敬,我开始阅读《听杨绛谈往事》。读完,认定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我们学不了他们的才能,但他们的好学、淡定、能忍耐和朴素等优秀品质,我们都可以学习。1、好学钱杨夫妇都十分爱读书。在牛津,杨绛为了修自己喜欢的文学而放弃读学位,做了一个旁听生。在巴黎,他们也为了多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而放弃了读学位。他们真正是为学而学。后来,不论在哪个时期、那种环境下,他们都是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读书。杨绛更是为了完善《堂吉珂德》的翻译,在四十多岁时开始自学西班牙语,并根据西班牙文原版书来翻译《堂吉珂德》。这种好学的精神恰恰是促使他们做成大学问的关键因素。2、笔耕不辍即使在工作和家务的重压之下,杨绛仍能挤出时间来进行文学创作和翻译。在钱瑗和钱钟书相继去世的巨大打击下,八十多高龄的杨绛还能通过创作和翻译来记录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真的很令人敬佩。钱钟书也是写了一辈子。他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读书笔记。他的读书笔记最后整理成册,竟有两千多页。3、淡定、朴素、能忍耐当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他们依然留在了中国,要与同胞共命运。虽然他们在新时期不能发挥专长,被排挤、被冷藏,他们仍然把握好心态,把工作做好,并抓紧时间读书、创作和翻译。在文革中,他们也能坦然接受一切改变,并坚持一贯的为学、为人原则,真是令人钦佩。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太多,不能一一例举。但我相信,即便有一天他们都去了,他们的灵魂不朽,将感动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   从《我们仨》、《我们的钱瑗》,到《走到人生边上》,再到《听杨绛谈往事》,都买来与家人细细阅读。感动、流泪的同时,很受教育。他们一家人的境界实在是高,非凡人能及。
  •   我是在孩子进充气城堡玩耍时,坐在榕树下看完《听杨绛谈往事》的。内容一如以往《我们仨》那么催人泪下,尤其是末尾复述钱钟书和钱媛同时生病住院,我的泪水唰唰往下掉,旁边的****ermoms都觉得怪异。内容大半与《我们仨》有点重复,多的是前面讲杨绛遇钱钟书前的一段,可以简短称为阿季的故事。在如此动荡的年代,他们依然能够安坐书斋,没有大智慧是熬不下来的。我还记得在杨绛的一本书,他们家与强邻搏斗,钱钟书不敌强邻,杨绛以长竹助阵,结果一出场就刚好把长竹送到强邻手中,那一刻我不禁哑然失笑。多悲哀啊,这就是大学问家在文革中的荒诞生活一瞥。正如标题所言,若果要选中国第一家庭,我会选他们仨。
  •   少年时很喜欢看名人传记,尤其是拿破仑这类人物的生平总是让少年的心有莫名的冲动。后来慢慢离传记远去,因为我发现白纸上的黑字写就的传记其实根本不是传记主的故事,只是传记作家心中所想象的传记主的样子。更多的传记只是为了某一种思想的需要而存在。所要记录的那个人呢?根本不在传记中,很少有传记能够忠实、准确地记录下所记录的人,而且,读者未必真的喜欢看由琐碎的细节组成的流水帐,读者所要的也只是自己心中的传记主,然后以此来评价传记本身的好坏。名人自己写就的传记呢?你想想就知道,作者会删去和修改其中多少的故事,有些是不能说,有些是不得说,有些是不想说。那么有名人身边人写下的传记呢?同样难提准确和客观,彼此太过熟悉,所以写下的同样只是自己想写下的那一面,还要照顾彼此以及身边的人的感受。罩着钱钟书、杨绛两位先生光环的《听杨绛谈往事》同样有传记的诸多特色,并且作者(记录者)在其中有意无意加入了自己,虽然很少,但看得时候会让读者有丝丝的不悦,但也没什么,因为作者和钱杨两位先生确实有很深的关系。全书最有意思的是钱杨两位先生求学、恋爱时的情景,我甚至能够想象杨先生在讲到钱先生对其追求时的隐隐得意,盼望钱先生来信时的少女心怀,多么美妙的青春、校园和爱情,何况两者的初次交流竟然是从为对方介绍书籍而开始的,记得钱先生影响了无数青春少年的名言吗?对,就是那句“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往往开始于借书”。书后部的回忆就清淡地多,虽然也提起在那个以斗争为纲的时代经历的事情,但总缺少对那个时代的质问和追寻,其实这也怪不得杨先生,只是这个时代还不允许吧。可当熟知那个时代的老人一个一个离去后,我们是否还有机会还原那段历史,是否还会重演不同的版本?我所想知道的是,在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一本《昨日的世界》那样的自传呢?
  •   一直喜欢杨绛,喜欢她的温文尔雅,喜欢她的聪慧睿智,喜欢她的隐忍大度。看《听杨绛谈往事》一书,就像在触摸一个睿智的灵魂。个人感觉:值!
  •   读《听杨绛谈往事》,是一次极好的阅读享受。作者吴学昭,为大学者吴宓之女,因钱钟书早年读清华时吴曾为其师,钱曾以“世妹”称之,可见吴与钱杨的特殊关系。当年吴宓喻陈寅恪和钱钟书为人中之龙,此语终被二人的道德文章所证实。如今已97岁的杨绛已难有新作问世,幸思维敏捷,记忆犹深,由“师妹”(杨绛语)学昭代笔自传,给世人留下又一笔宝贵财富。
  •   读了吴学昭写的《听杨绛将往事》之后,顿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很多。因为自己从书中人物身上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知识,见证了良知,感悟了人生,品味了生活。我向往这样的人生,我更敬佩这样的人生。
  •   看杨绛往事,感受那个年代的爱和童年趣事,觉得杨绛是个很聪明很贤慧的女人。这本书读起来轻轻柔柔的,像一个老人慢慢的向你叙述那些往事,听过后感慨万千的那种。
  •   我前几年看过杨绛的《我们仨》和《将饮茶》以及《干校六记》,至今仍有干校六记的电子版,需要的朋友,我也可以发给你。我很喜欢杨绛的文笔,这次购买的这本书其实里面的一些内容杨绛在我们仨中也谈过很多,但这个比较详细,我们仨的图片比较多,建议喜欢的朋友可以买来看看。有些人批评这本书不是杨绛写的,不客观,我读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这种感觉,我只能说作者写的很好,口吻和文笔都很接近杨先生。没有感觉不客观。
  •   很喜欢杨绛,听她的故事就是一种享受~~推荐
  •   一拿到此书,我就停不下来。直至看到最后我们仨,只剩杨绛先生,我的泪水不知觉而流。
    我一连看了三遍,让我从杨绛先生的往事中,体会到为人处世和读书做人的道理。
    杨绛和钟书先生知心伴侣的婚姻令人羡慕。
    杨绛和钟书先生的好读书和博爱的精神令人敬佩。
    杨绛先生为人平和宽厚,坦诚谦虚。但我们也看到杨绛先生“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的气魄。

    杨绛先生,钟书先生,你们留给社会一笔巨大的财富。



    另外,美中不足的是,书看起来有些旧,其中有一页还被双面胶黏住,有点不满意。
  •   从迪拜回来,匆匆一天,踏上回西安探亲休假的路程。临行前,几本书在手上掂量,都不错,带哪一本呢?综合情趣、厚薄等因素,带上了这本。休假5天,间隙读书,回北京的火车上,刚好读完。杨绛的《干校六题》蜚声国内外,但讲故事的杨绛自己躲在后面;《我们仨》第一次撩开著名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面纱,但主要是在讲述丈夫和女儿,尤其是女儿;而这次,虽然还是杨绛在讲述,眼光却是别人的,以旁观的眼光看杨绛,所以杨绛一下子“立体”了。像钱锺书、杨绛这样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并非仅有,他们夫妇身上的许多气质、特点我都不陌生,在我岳父、岳母和他们周围的朋友身上时时可见,有些比杨绛夫妇还典型。但这些气质如此集中在一对夫妇身上,则为罕见。回忆起大约是前年读过的《我们仨》,不由感慨:这个家庭,这对夫妇连同他们的女儿钱媛,堪称是精美绝伦,简直像是上天安排的。女儿和丈夫先于老太太而去,只剩下老太太等待被上天收回,焉知不是上天的安排?真正了解杨绛,应该是读完这本书以后。以前只知道她是钱锺书的夫人,是《干校六记》的作者,不想却是大文豪。不仅译著等身,还写过不少小说,甚至编过话剧,其中有些还是喜剧!《唐吉珂德》虽有很多译本,但直接从西班牙原文翻译的第一个版本出自杨绛,不仅空前,恐怕也是绝后的。为翻译此书,40多岁了居然临时决定开始学习西班牙文。而她相当多数的作品是在繁杂的家务劳动中完成的。怎不让人惊叹?此书是第一次对50年代的“三反、五反运动”直接否定的作品,几同文革。此书是第一次对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公开否定的作品。“重理轻文,急功近利,实用主义的色彩浓厚。”此书毫不避讳何其芳、胡乔木等一批人在文革前的某些做法,也充分肯定他们在文革后的善举。文人相轻是中国的传统陋习,暴风雨到来时,暴风雨是主要矛盾;一旦暴风雨过去,窝里斗就成了主旋律。对唐吉珂德的几句评论值得记载:唐吉珂德具有知难而进的精神,而且具有急公好义、扶助贫弱的思想。读本书时恰在西安休假,不免和岳母家人聊起往事。不由自忖:当年也差点走上做学问的道路。如是,能否如杨绛般求得心灵的平静?未必也。决定在网上搜寻杨绛的作品,认真读一下。2009年2月8日
  •   这本书我是替我妈妈买的,装帧和纸质都非常好,读来也相当的有趣,作为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女士本身也是一位文学大师,该书以风趣的口吻回忆了一生中的往事,读来使人受益匪浅
  •   一直非常喜欢钱杨二人。书虽然不是杨绛所写,但是书中娓娓道来的往事令人十分感动。
  •   这本书拿到手里的时候,真是很激动,很喜欢里面讲的杨绛先生的往事。
  •   建议大家先读吴学昭的这本书再去读杨绛的文集会比较好!
  •   感情自然深切,没有任何娇柔造作之意。充满亲情,友情,人类之情。展现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是真君子的典范。深受感染。尽管读过一些杨先生的作品,但是在了解了杨先生的生平背景之后,对作品的理解又有不同,更进一步。禁不住在当当又订购了《杨绛文集》一套。
  •   刚刚看完,很值得花时间读的一本书。之前就看过杨绛先生的《洗澡》、《我们仨》。看了这本传记后我又决定在当当买了杨绛文集,正等着送货呢。
  •   书很易懂 很开心感觉是在听杨绛先生讲故事 受益匪浅 就是感觉买书还需付运费
  •   把昨天的烦恼交给风,让今天的感动化作笑容。喜欢杨绛,喜欢听故事。。。
  •   好象听杨绛先生对你轻轻道来,有开心,有伤感,"世间好物不常在,彩云易散琉璃碎"
  •   吴学昭的文笔,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现下的那些时髦词。但读起来那么的舒服,好像在听人讲述杨先生一生的故事。钱钟书和杨绛又是我五体投地崇拜的作家,还有什么好说的?好书,好作者,好主角。
  •   听作者娓娓道来,真是一种享受!原来杨绛先生的记忆力是如此的惊人!
  •   本书以旁观者的角度,对杨绛先生的故事娓娓道来,文字优美流畅。多次被感动到落泪,面对生活、命运、事业,杨绛与钟书先生豁达的态度让人佩服。是一本让人能静下来的好书。强烈推荐!!
  •   老师推荐杨绛的《洗澡》,买的时候缺货,就买了这本书,觉得还可以。
  •   因为一本书,而成了钱先生的粉丝,又因了钱先生,喜欢上了杨绛先生。因了一本书,神交了两位大家。读罢此书,对钱先生和杨先生的致学态度深感佩服,不随波逐流,坚守阵地,比起当下的年轻人,年轻人还是太显浮躁了。其中描述杨先生自学西班文翻译《唐吉诃德》,让我自愧不如。值得推荐!
  •   杨先生看似云淡风清的描叙,却有着十分的力量来卷起阅读者的惆怅.对于优越,不公和伤害,杨先生的语气一贯平实,作者由于同杨先生是故交,文字的描绘功能也十分了得,基本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杨绛.尽管读过<我们仨>,在读此书到最后两章时,还是忍不住痛哭流涕.感觉到的是化不去的亲情,爱情和友情---除了为之惋惜,也有很多羡慕.如此的情深在今日物欲横流,商字当道的中国是否还能拥有?我,非常喜欢.也希望更多人能在喧嚣的尘世里静下心来念一念这本好书.
  •   这本邻家的小平凡是杨绛迷们不可错过的真爱!平凡之实,幸福有之!
  •   读到杨绛出嫁前的“小姐宴”父母的情状,我有些眼潮,我有个女儿,待到她披嫁衣时,我会是怎样。
  •   因为之前看过杨绛的将饮茶,所以确认这本传记还是贴近传主的。
    但没想到三联的书也有错别字,佘山能写成余山。
  •   这本是别人写杨绛的,读过后更佩服杨先生。
  •   非常喜欢杨绛的,这本书是别人写她的,读过更佩服杨先生了。
  •   非常喜欢杨绛先生,这本书讲述了她平实不凡一生
  •   杨绛先生还是很风趣的,也怀念钱钟书先生!
  •   读杨绛的书就象和一位智慧的老人在聊天,她让你走进她的过往的生活,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
  •   因喜欢杨绛很喜这本书,说的好,写的好,文字叙述不拖泥带水,印刷质量也好,五分支持了!
  •   感觉作者的文字风格怎么和杨绛这么像唻?
  •   想拥有像杨绛先生那样生活。
  •   看完《我们仨》之后,十分喜欢,于是就来找关于杨绛先生的书
  •   杨绛先生说自己是个平凡的人,我以为杨先生要比那些大人物伟大的多,
  •   杨绛的书永远没有错
  •   很喜欢杨绛的文字风格,很特别。所以她的书买了很多。这本书和她写的其他小文很多内容都有看过,作为传记以第三者口吻再看还是有杨先生的自己文字特色,所以很喜欢。里面配了很多照片。
  •   杨绛的传记,很不错。
  •   只是看了两页,就已经很吸引。喜欢杨绛先生,喜欢她的传记。
  •   无论是谁研究杨绛和钱钟书都不如这本来的真实真诚
  •   杨绛 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这本书是她的传记,很开心在当当网买到。
  •   很是崇拜杨绛,她的处事态度。她的淡然。
  •   很喜欢杨绛先生一家,钱先生的痴,钱瑗的慧、杨先生又痴又慧。钱先生对杨先生说:“我只要一个女儿,像你一样的。”
  •   看到杨绛和钱钟书的相濡以沫,和女儿钱媛的温暖故事,让人感动.
  •   杨绛先生授权的
  •   看着书皮的怀旧风格,读着书中一篇篇文章,能感受到杨绛先生的才华!学到的道理的确受益匪浅啊!
  •   书真的不错,尤其喜欢书中杨绛先生手书的序,有一种亲切感
  •   较杨绛先生本人文章止差一间,算是下真迹一等的精拓本,对于喜好杨绛先生文章的读者来说,值得一读
  •   从杨绛先生年轻到年老的各个生活细节
    受益匪浅
    书的设计纸质都非常好
  •   尽管后半部分与我们仨有重复的地方,但是全书很值得一读,喜欢杨绛的为人,也喜欢她的文章,对深入了解杨绛有很大的帮助。
  •   图书质量不错,内容也很好,一直很喜欢杨绛,读后感触良多。
  •   我自以为对钱钟书杨绛很理解的,但看了书后发觉还是很多无知。收益匪浅!
  •   本书记载了杨绛从儿童时期一直到年老的人生岁月历程。很真实,也很感动。值得一看
  •   通过读这本书,可以了解杨绛先生的生平。
  •   文字生动,内容有趣,喜欢杨绛的读者不可错过
  •   在看杨绛先生的书之前,先了解一下杨绛先生
  •   看了《我们仨》,很有兴趣继续看有关杨绛的文章
  •   杨家与钱家的故事,杨绛与钱钟书的一生
  •   一本了解杨绛先生生平的好书。
  •   非常喜欢杨绛先生的文字,阅读此书相当于与先生对话。非常开心!
  •   杨绛先生和钱老,从留学英国到一起归国接受文革的颠簸,南上北下,无数感人的细节,又是那么普通、质朴、勇敢和机灵,读来一路都是享受,非常感谢作者和杨先生
  •   床头书,看着杨绛的故事。想着自己的童年。很有趣
  •   最近很喜欢杨绛,所以买了很多她的书来看。
    这本书算是她的传记,读完之后觉得对她的钦佩之情又加深了。
    作者的文字跟杨绛的很像,所以读起来十分亲切。
    书的质量也不错。
  •   杨绛先生的作品很平和,即便是非常艰辛的干校生活,也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她的乐观与豁达。想必用杨绛先生的眼光来回忆过往也是一件畅快的事。
  •   看完这本书做功课时才知道,原来本书的作者吴学昭是这样一个人,哎,下次一定多做功课,不要再被一个书名蒙蔽了。可是我奇怪,我不知道正常,难道杨绛也不知道,还评价说此女什么什么,她难道真的老了,不知事了。哎,郁闷
  •   杨绛先生的书很好
  •   杨绛先生真的很优秀!书写的比较朴实,但是给读者呈现出的主人公杨绛先生,实在令人钦佩。好多优秀的品质,后辈望尘莫及啊!
  •   多年前与吴女士和杨绛先生有过一面之缘,记忆犹新,本书如同围炉夜话,静静的夜晚的床边,慢慢读完,如同老先生的生活,慢慢值得回味。
  •   通过《名利场》的中文译本了解到其妹杨必,又通过杨必了解到杨绛,才知道她是钱钟书的夫人,读完之后有种莫名的微喜!
  •   关于杨绛先生的书我都喜欢~~这本书400多页但是内容概括了杨绛先生的一生的经历~很有感觉!就是封面和封底纸太薄了~貌似很容易烂...
  •   杨绛先生的文字常常带给我平静的感动。
    娓娓道来的不是过去,而是铭刻于心的爱和力量。
    虽然并没有亲历那样的年代,但是在阅读的时候好像所有的都能想象和理解。
    在如今速成和浮夸的年代,杨绛先生给大家带来的除了宁静的心境以外,还滋生出更多心灵深处的反思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因为她就是榜样。
  •   很喜欢杨绛先生,看杨先生的第一篇文章是《璐璐,不用愁》而后的《洗澡》《玉人》都很喜欢。淡淡的叙事,平静的冲突。没有气势恢宏,但总要回味几番。
    在钱先生的光辉下,悠悠的散发自己的才华。总是向往,相敬如宾,情投意合的婚姻。没有滔滔不尽的海誓山盟,没有所谓的浪漫情调,只是轻轻握住手,甚至只是一个眼神,我知道,我在你心里。
    钱先生说,我只要一个女儿,像你一样的。
    都说婚姻需要智慧,那么相濡以沫需要更多的智慧。
    如果一个人先离开了,剩下的人该怎么办呢?我常跟老公说,我想走在你的后面,我不要你伤心,寂寞。而我可以,一个人 静静的想念你,并且温暖着。
  •   通过老人的回忆,了解了很多以前那个年代的人和事,今昔对比,很有感触。喜欢杨绛夫妇。
  •   作者细腻、轻柔的笔触再现了杨绛先生的生平苦乐,其中滋味回味无穷。文风也如杨先生的,淡雅、深刻。读时会有“好似读杨先生作品”的错觉,实在是本好传记。
  •   本来就喜欢杨绛的书。念大学时曾把她所有的文章都找来读过。她淡然的人生,其实也很精彩的。喜欢她的人生态度。
  •   纯,意味着没有杂质,真,则必然拒绝虚伪,无暇、真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稀罕才使其成为异宝奇珍,而被不懈追求,遥远,沉重,却乐此不疲,当无暇纯真经常被有意无意展示时,只能说,我们的渴求很多。这是一个道德追求,更是一个没有结局的行走,一边寻找,一边失落。杨绛夫妇,用他们一生的纯真,行走在这个波诡云谲的世纪,标注了最好的纯真样板,可以没有肉体,但不能没有灵魂。感动,不只是因为他们仨,更多的是汩汩流淌着的那种向往,一刻都未曾停歇,尽管路途似乎遥遥无期。
  •   印刷精美文字流畅,个别之处尤为精彩。如杨绛先生与钱先生老时生病时不离不弃的段落
  •   杨绛先生真的是大家。人生中有许多的不如意,他们却如此的平静,一个人的真正的平和,是要真的放弃,学会放弃,才会得到更多。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很多的结果合成的。我们要学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人生会有许多的精彩。不会有精彩,也会不同于别人,不同于以往。
  •   本书虽然不是杨绛先生写的,但是作者吴宓之女为了作此书,软磨硬泡、死缠烂打般粘着杨绛先生,长时间的浸淫,把杨绛先生的神韵给写了出来,透过纸背将其中的韵味渗透了出来。行文中,用规范的汉语,流畅地描述着杨绛先生的吴地、吴语、吴事,展读之间,犹如与姑苏女子安静地说着悄悄话,有点像程乃珊之描述上海故事般委婉,一点不觉生硬。在我住院期间,看着这本书,不知不觉时间就悄悄溜走了,病痛也减轻不少。重读、再读,意犹未尽。我想,就是书中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姑苏韵味,把我这吴地子民给深深吸引住了。书中写到的几个地方,也是我出生或生长的地方,更添亲切感。
  •   语言流畅,生动。杨绛钱钟书真是神仙眷侣。
  •   家里老人指定要的书,送去之前俺抽空瞄瞄,没想到就从头读到了尾。吴学昭的文笔真是朴实,但远胜过多少华丽和虚无。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杨绛值得现在多少女孩学习。感叹那时的教育多么全面,现在的教育多么毁人。唯一不解的是书里的人完美得没有缺点。
  •   这几年出版的新书很难看到这样干净的文字了。如果杨绛和钱钟书的故事一样,质朴、深沉,把精彩和痛苦娓娓道来,透过尘埃和雾障,展示出较为厚重的人生历程,让人伤感异常。尤其是对杨老先生晚年的描写,那种对家的理解,让人浩叹不已。
  •   前几天看报,有一则短文写到:杨绛先生在与人打招呼时会伸出两根手指弯曲一下。问道为何如此,杨绛先生说:“我看小蚂蚁就是这样打招呼的,我们也这样打招呼吧!!”九十多岁的人了,还能如此天真,真的很了不起!
  •   杨绛先生经历离我很远。但通过这本书我知道先生也是普通人
  •   很好看,是我喜欢的风格,语言质朴,总能让读者和杨绛一起分享她的故事。
  •   钟书,杨绛,钱媛,神仙一样完美而又有趣的一家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