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三联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王世襄 等  页数:41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现在印行的这个集子,就是以此次征文为主体,辅佐以部分三联三十、五十周年店庆等特殊时点征约的旧稿,分类辑编而成。全集共收文章九十八篇。内分三辑:第一辑五十六题,为三联部分骨干作者应约撰稿,可视为自外而内看三联;第二辑十六题,为老三联人和部分出版界同人的文章,属于入乎其中的工作感受和历史探讨;第三辑二十六题,则是三联书店成立三十周年(一九八七年)之际,与三联书店前身的老三家书店,即生活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新知书店渊源较深的作者、编者等的回忆或纪念文章。当年的纪念集由香港三联书店刊行,大陆甚为罕见,加上为纪念集撰稿的作者大多已去世,所以我们特意从那本集中精选了这组文章,既为纪念这些前辈,也为这本纪念集补充一段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

书籍目录

辑一 周有光 怀念邹韬奋先生  杨绛不 官不商,有书香  季羡林 我心中的三联“店格”  黄苗子 三联书店的朋友们  王世襄 三联与我的“自珍”道路  黄裳 我与三联的“道义之交”  黄宗江 但求读书无禁——追踪生活到三联  唐振常 旧邦新命贺三联  陈志华 此情可待成追忆  姜德明 难忘三联  陈乐民 三联印象  资中筠 祝三联独特的文化传统继续发扬  王蒙 回忆三联书店诸友  曾昭奋 我读《生活》与《读书》  钱理群 我的感谢和感想  陈四益 我同《读书》  曹雷 曹景行三联和我们  刘再复 三联三代皆好友  周振鹤 三联于我   徐城北 城市与农村  梁小民 三联是我的良师益友  钱满素 敢为人之先  徐友渔 我的希望  朱正琳 老字号的老  李零 和三联一起过生日  陈子善 从三本书和一篇文说起  赵珩 三联给我最深的印象  唐晓峰 三联书店印象  葛兆光 写书人对出书人如是说  赵一凡 我与三联二十年  李锐 是这样开始的  刘统 君子之交  陈来 我和三联书店的交往  朱学勤 旧社会的事  林达 我是这样认识三联的  李力 我做了一回三联的“特约编辑”  汪丁丁 三联精神的现代意义  陈平原 与《读书》结缘   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的出版  何怀宏 骑车去三联的日子  白谦慎 三联把《傅山的世界》推向中国知识界  杨浪传 说里的“三联”  许纪霖 文化品牌才是最大的财富  姜鸣我 与三联的图文书  张鸣 我与《读书》  查建英 记三联二三友  陆键东 历痕与记忆  董炳月 大地星空  陈徒手 《读书》给了我一生的写作方向  秋禾 那位于朝内大街号的“读者服务部”  陈星灿 给三联说声道歉  吴晓东 “你属于我热爱的那个世界”  李皖 试唱·缘起  王军 感谢三联  杨早 时间的力量  童翠萍 我在三联实习的日子 辑二 袁信之 我与三联的“半生缘”  王仿子 六十年前中国出版史的重要一页  倪子明 三联书店的历史由来  欧阳文彬 七十年沧桑话三联  范用 《读书》三百期  范用 《傅雷家书》的出版  范用 相约在书店  蓝真 走上“为读者服务”的道路  萧滋 三联书店将进入第三个三十年  吴道弘 火红的日子  沈昌文 一点感想  董秀玉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张伟民 追寻韬奋先生的足迹  陈万雄 浮光掠影说三联  扬之水 《读书》十年·关于梵澄先生  王为松 我怎么会到这儿来了 辑三 夏衍 祝贺三联书店三十周年纪念  张仲实 回忆三十年代的生活书店  沙汀 “摸老虎屁股”的故事  艾芜 衷心的祝贺  夏征农 我和“读书出版社”  李何林 三联书店给我的影响和帮助  薛暮桥 回忆新知书店和《中国农村》  蔡尚思 三联书店的光荣历史和光明前途  楼适夷 祝“三联”  臧克家 战斗的集体  郑易里 艾思奇和他的《大众哲学》  孙晓村 学习、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骆耕漠 关于新知书店的一二事  许涤新 喜祝“三联”的成长  黄源鲁 迅先生与生活书店  吴黎平 祝贺三联书店成立三十周年  千家驹 回忆《大众生活》在香港  端木蕻良 生活的火花  罗荪 关于《文学月报》创刊的二三事  唐弢 忆《太白》  戈宝权 从读者、撰稿人到编辑  史枚 记《读书与出版》和《读书月报》  子冈 忆邹韬奋  沈静芷 从四幅题词说起  于光远 感想和希望  陈原 一九三九年春桂林杂忆

章节摘录

  我与三联的“道义之交”  黄裳  最初我是怎么会给《读书》写稿的,年代久远,记不清楚了。也许是冯亦代的关系,因为《渎书》初期的班子里,我只认识一位冯亦代。  我当时本来写得多的是杂文,《读书》初办时我记得也写过两篇杂文。一篇是响应“读书无禁区”的,另一篇是赞成鲁迅的打落水狗论,同意费厄泼赖应当缓行。因为当时拨乱反正、清扫战场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不宜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当时管《读书》的是董秀玉,她接过文稿,看了一遍,“哦”了一声,说这是与“时论”唱反调的,但还是宽容地发表了。还有一次是评沈从文的巨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她拿着手稿沉吟了好一会儿,好像怀疑以我的学力能否为这样一本大书写书评,但终于宽容地过了关。  从这里可以看出董秀玉的作风,她掌管《读书》的本领远不止于此。她爱写信,写长信,每月总有两三封。像说故事似的闲话书店,杂志的种种琐事;随时通报《读书》碰上的大小困难,最后是经过哪位高层人物保护才化险为夷,说得有声有色,使作者的心与刊物贴得更近,有己饥己溺之感。也商量一些编辑上的事务,她催稿另有一功,只闲闲地说一句,“你的存稿只有一篇了”,不加催促,但使你不得不赶稿。当然,随时将书店的新书相赠,这是常规。我几次上京,返沪时她总到车站相送,使人不安。在北京我借住在((人民日报》在东单的招待所,条件差些。记得一位广东出版界的头头也曾被介绍到这里,他进门一望房间,立马就走掉了。这就是我写“东单日记”的住处。《读书》的连载要断档了,就在这里赶写了一篇《琉璃厂》应急。当时为《读书》写稿是我的首要任务。  范用当时不只是《读书》、也是三联的老板。我拜访过他的办公室,吃过他的速溶咖啡,一起吃过书店的食堂,参加过他举行的大宴会,说是顺便为我接风的。在这次宴会上我第一次遇到沈昌文。范用怕我旅居寂寞,还派人送来一大堆杂志供我消闲;他为《读书》要我“出题作文”,他为我印了《榆下说书》等四本书,多半是在《读书》上发表过的文章。他介绍我在香港三联印了几本漂亮的小书。他对我说过,“你在三联出书经济上是不合算的”。我没有应声。当时我的兴趣所在是文章一篇篇地发表,书一本本地印出,没有订过一份合同,更不问稿酬、印数……这些细节,一切按书店的规矩办。我对三联是充满感谢之情的,对叶圣老、吕叔湘这些老人的鼓励更是感谢不尽。此外都是“余事”,我常说我与三联是“道义之交”,就是这个意思。从而造成我为三联《读书》敬陪末座、长期打工的局面,同时挂出了一面“书林一枝”的小招牌。  以上所说是一九八五年五月《珠还记幸》仞版本问世之前的故事。此后董、沈诸位各各升迁,情势大变,一切成为过去了。董秀玉本来是爱写信的,此后即无一信来,只赠过我一册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附印成的卡片一纸,日“某某致意”。她还记得我对陈寅恪的事是有兴趣的。此后又曾在巴金处见过一面,她劝我把藏书捐献了,我没有做声,心想与其送进藏书楼关禁闭,还不如放在手边读读,多长些知识的好。  有一次在巴金家,只见巴老手执一册《读书》摇摇地向我走来,说:“怎么你写的文章我读不懂!”使我大为尴尬。自从《读书》版式初步定型以来,谈西方哲学文学的分量较重,作者也多;关于中国古典文献的文字少,嫌寂寞,我就主动退居末座,拾遗补缺,多谈些古籍之类的小题目。而巴老对此是少兴趣,甚至反感的。他的质问也正是理所当然。可以说是“读不懂”论的最早出现。  沈昌文主编《读书》,他是饱学西方文哲的名家,对“书林一枝”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策略,十年中间给我的信多不过两三通,既无指示也少建议批评。这个小专栏久居化外,有点“特区”的味道。幸而尚有读者,未遭淘汰。同时,刊物上介绍西方文史哲的新知(其实是陈货)的文字渐多,也许是牛刀小试,难免“食洋未化”的原故,一时“新名词”、“新术语”扑面而来,“新理论”也一时难于理解,读者中也颇有“读不懂”的嘀咕。不妨称之为“读不懂”的第二阶段。到了一年前的第三阶段,情况进一步恶化,已不是“不化”的问题了。这是“近事”,不必多说。  后来,又发生了些小问题。如《饯梅兰芳》一文引起的争论,也用不着详说了。《读书》编者中与我联系的是扬之水女史,现已成为中国古文献研究名家,她善写蝇头小楷,当时为此一纠纷给我的几通长信仍在。可为纪念。  另一起小争论是因张中行的文字引起的。他在《读书》上发表一文,宣扬他的“顺生论”(此书我没有拜读过)。主张“好死不如赖活”,在国破家亡之际,主张宁当顺民,不做义民;表彰钱牧斋而贬斥陈子龙。我看这种意见是极危险的。如果全国人民都加以信奉,“多难兴邦”是可以转化为“多难丧邦”的。人们是会从“求为奴隶而不可得”转化为以“做稳了奴隶”为无上幸福的境界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与三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一直喜欢和三联有关的一切,这本书是三联书店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集,是很多名家写的关于他们与三联的故事,其中的散文之间还有这穿插的书影图像,真的是非常值得收藏。里面有周有光资中筠 陈乐民 杨绛 等诸多名家的文章,是集大成的版本。爱三联书店的人都要藏一本。包装非常好,没有破损和碰撞,大爱大爱!
  •   三联的这本书,虽是店庆图书,但一方面让作者写的文章里不只是赞扬,而且还有中肯的批评,这是大气与包容,另一方面作者与出版者的互动,也是学人视角下对出版的思考.不错
  •   说不完的三联书店,三联书店出过许多好书,本书是许多人谈与三联的点点滴滴,是好书。
  •   这好像是我买三联出版社第一本书,也是冲着王世襄先生买的,结果买对了。
  •   很喜欢三联,也很喜欢这本书
  •   很不错,当细读。
  •   值得回味的时代
  •   一次买书太多,写评论都写不过来了
  •   书香,品高
  •   往事重温
  •   英雄识英雄
  •   了解一下三联的历史,也能够从侧面感受这些大家的不同的经历。很喜欢。
  •   还不错,能够了解三联的一些历史和下蛋的鸡门的故事,很感动三联能有如此敬业而专业的编辑队伍,同样幸运的是有非常具备胆识和眼光的带头人。三联的书会继续阅读和购买。
    宣传自己
  •   三联的书一直很喜欢
  •   包装尽量少用塑料,利于环保。
  •     我爱三联,爱他的沉静纯粹、文气浩荡,爱他的自由风度、不官不商,甚至是他的“右倾”;这是从少年时代读书买书就开始形成的美好印象。这本《我与三联》是他的六十纪念,是他的作者、编者以及从业者写的纪念文字,多是些仰慕与熟知的名字。
      
      书中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如八九十年代三联服务日的茶叙会,陈乐民在文章里说那会议室相当简朴,一排排长条桌如同小学生的课桌,椅子是长条的“板凳”。桌上摆几碟稻香村的糕点,几只搪瓷茶杯,几把竹条暖瓶。还有个小“舞台”,第一次参加时,一个中年男土走上“台”去,向“台”下拱拱手,说:我们聚在一起,没有主持人,没有主题,没有“结论”(此所谓“三无聚会”),大家随意聊聊,来去自由。之后,各自找自己想找的人,三三两两地,聚为几“摊”,从此结识了不少朋友......书内还有文频频提起范用、沈昌文诸公的“旧社会习气”,让人歆羡那一批人的风采气质。谈三联不能不谈《读书》,书中有人把《读书》的精神概括为“基于现实生活的大众启蒙”,也是令我信服的,当然,这是指九几年以前沈昌文主持的时代……还有那时的《读书》“五朵金花”:董秀玉、吴彬、赵丽雅(扬之水)、杨丽华、贾宝兰,除杨读过大学,其余都是高中生。因此有人说,几位高中生编了份给研究生看的杂志。……当然,这书不是祝寿的谀文,也有批评,如许纪霖就对某一阶段三联书店卖书号、出版教辅材料和名牌刊物出增刊的现象,引为一公共事件,提出“文化品牌才是最大的财富”。
      
      现在来说另一件事,关于书中黄裳的一篇文章。此书录文顺序以作者年齿为序,结果没读几篇,就是“文化老人”黄裳的文章,但是看得很不愉快。越来越发现此老文章说话怪里怪气,颇多是非之论。这篇题为《我与三联的“道义”之交》中,在讥讽了早期《读书》中西方文史哲的“新知”其实是“陈货”、“食洋未化”后,又说:“另一起小争论是因张中行的文字引起的,他在《读书》上发表一文,宣扬他的‘顺生论’,主张‘好死不如赖活着’,在国破家亡之际,主张宁当顺民,不做义民;表彰钱牧斋而贬斥陈子龙。我看这种意见是极危险的。如全国人民都加以信奉,‘多难兴邦’是可以转化为‘多难丧邦’的。人们会从‘求为奴隶而不得’转化为以‘做稳了奴隶’为无上幸福的境界的。我是彻底反对这种杀人软刀子的。近来有人喜欢说我是‘极左’或是‘代表某一集体发言’,可以以此为例证之。”并特特地说明“《顺生论》一书我没有拜读过”。在声明了曾在南开中学读书、而并非当时的南开国文教员张中行的“受业”弟子后,说“张的文字,我不大喜欢。他说一件事,往往一二三四地逐件陈述,有如中学教员上课,读来兴味索然。”
      
      而我是喜欢《顺生论》的。黄老既然没有“拜读”,而义正辞严地发此宏论,“全国人民”云云,看似正大实则平庸,实在是有些失身份。《顺生论》的主旨断不会如此轻浮。至于中行老文字琐碎,那也是如日月之食人所共知,算不得什么要害的。而在这文末,黄裳又说:“昨夜从电视中观看中美女排之战,中国队惜败。满声中国观众给郎平为主教练的美国队以非常热烈的掌声,并不以胜负为意。这给了我非常巨大的震撼。我感到中国人民真正高大起来了。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到祖国真正强盛起来了……”这不过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常态而已,黄老却又激动地代表“中国人民”了,而做为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竟然如此容易就相信“祖国真正强盛”了。中国人民真正高大起来了,而黄老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却渐渐等而下之了。
      
  •     
      
      
      “听说三联关门了?”一个短信飞来问道。
      我正坐在摊前,等那个小伙子修补自行车轮胎,车摊边卖着鸡蛋煎饼,文一路上车子来来往往。秋天的阳光朗照,太平。
      不会吧,我想,尽管传闻已久。因为这传闻,最近也去得更频繁了些——书也还在卖,二楼的讲座也还在开,年轻的店员的脸上也还常常微笑着,一切都好好的。应该不会的,只是传闻罢了,一会儿就捱过去了。
      究竟还是不放心,发消息去问。
      “关了,全关了。很惨。三联就这样成了记忆。”友人这样回复道。
      “杭州再无三联?”
      “是的。即使开了也不是三联了,门市已给了文史书店。现在也没地方……”
      
      三联和我所有的青春记忆有关,在那里我得到了《淮海居士长短句》《谈艺录》《灵地的缅想》《拯救大地》《书斋里的革命》《通往奴役之路》《乌合之众》《笑傲江湖》《一九八四》《荒漠甘泉》《古兰经》《中国佛教史》《西方哲学史》《菊与刀》《结构人类学》《展望二十一世纪》《爱乐》《The Wall》《Use Your Illusions》《New Year's Day》《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信望爱》……三联就是我的大学。
      三联书店是大陆惟一的出版社与书店同名合一的品牌,三联是有精神的,三联精神,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关闭了三联之后,风景再美丽的城市,也不过是一片野蛮和荒芜。
      
      然而从今以后,我们就生活在一座没有三联的城市里了。
      在2006年的今天,在这里还有被暗暗查禁的书籍,还有被无声无息查封的书店,还有秘密的警察,这个城市里的人们,被哄骗着目睹着歌舞升平的烟花表演,却不能在自己的报纸上向滋养心灵的美好书店痛献哀悼,难道不是最大的耻辱吗?
      哀恸之后,我想移用台湾诗人鸿鸿的格式,成《三联赞美诗》,简短的六行,献给我最爱的三联书店,和所有爱着三联书店的人们:
      
      感谢上帝赐予我们不配享有的事物:
      三联书店。夏天傍晚七点的蓝。
      深沉的睡眠。时速100公里急转
      所见倾斜的海面。爱
      与罪。它的不义。
      你的美。
      
      
      
  •     如题。
      每位作者在三联出版的著作封面太有诱惑力,让人禁不住想买来或再从书箱里翻出来读一读的冲动……
  •   作者的分析很精辟啊 羡慕你的文笔。但是我今天刚买了一本,就是冲着名人,太诱人了,而且60年的纪念好像有收藏价值,三联做的好的地方就是名人效应,书的价格也居中,还可以接受。至今对我影响最大的丛书还是“书趣文丛”。以后多向您学习,还是靠主管鉴别吧,谢谢您的美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