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绝望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汪晖  页数:46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了二十世纪不同阶段海内外鲁迅研究的精华,全面展现一代文化思想巨人风貌,深刻揭示鲁迅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专著四部: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汪晖《反抗绝望》、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论文集两部;《围剿集》与《红色光环下的鲁迅》,令人感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鲁迅迥异的解读。另有许寿裳、许广平、周作人、冯雪峰、胡风等回忆文章多篇。

作者简介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等。

书籍目录

初版序 一个应该大写的文学主体——鲁迅(唐弢)初版导论 探索复杂性第二版序三联版导论(代) “死火”重温第一编 思想的悖论:个人与民族、进化与轮回  引言 思想的悖论 第一章 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1903—1924)  第一节 个人观念及其对现代历史的怀疑  第二节 个性、天才、自我与偏至的历史观,哲学的浪漫主义  第三节 个人观念的社会政治意义  第四节 孤独个体、死亡、罪的自觉与对绝望的反抗 第二章 自我的困境与思想的悖论(1920—1936)  第一节 反传统与寻求现代认同的困境  第二节 重新诠释“历史/价值”的二分法  第三节 轮回的心理经验为何瓦解了进化的时间观念?第二编 鲁迅的文学世界:阴暗而又明亮 第三章 历史的“中间物”  第一节 “中间物”概念  第二节 灵魂的分裂与流动  第三节 “爱憎不相离”与诗意的潜流  第四节 否定性与鲁迅小说的三种意象  第五节 鲁迅小说的激情类型  第六节 鲁迅小说的语言特征 第四章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野草》的人生哲学  第二节 明暗之间的“绝望的抗战”第三编 鲁迅小说的叙事原则与叙事方法 第五章 主体精神历史的客观呈现  第一节 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论争性呈现  第二节 第一人称非独白性叙述  第三节 第一人称非虚构小说 第六章 客观描述的主观渗透  第一节 “场景”文体——“戏剧式”叙述  第二节 “全景”文体——“心理分析”小说  第三节 人称与非人称叙事的交织主要参考书目后记附录一 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附录二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三联版跋 鲁迅与“向下超越”

章节摘录

  第一编 思想的悖论:个人与民族、进化与轮回  引言 思想的悖论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深刻、也最复杂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自己所处时代的政治活动中一以贯之的激烈而坚韧的态度,使他始终居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前列。从接受进化学说,提倡科学,到建构以“立人”为核心的启蒙学说,并投身于清末民初的革命斗争;从倡导民主科学,批判国粹,支持学生运动,到奔赴北伐策源地,评介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事左翼革命文学的建设:鲁迅的每一次思想变化总是伴随着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性发展,这中间尽管充满着艰辛和痛苦,但毕竟又是一个异常清晰的历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精神历程的这种“清晰”的线索背后,却交织着异常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思想。这位深刻的思想巨人以他独有的敏锐感受着自己的内在矛盾,那种精神痛楚锐利得有如承受酷刑的肉体的感觉。他频频使用“挣扎”、从“沉重的东西”中“冲出”等意象,使人感觉到鲁迅是以他的全部身心经历着内心深处的思想风暴。  正如列文森把梁启超的精神结构视为“关押自己的牢笼”一样,鲁迅的主观精神结构也是一种宛如蛛网的意境,它是由许多无法避免的矛盾言行、各不相容的思想交织而成的。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鲁迅对自身的矛盾有着深刻的内省与自知,但却不得不同时信奉这些相互矛盾的思想,从而长久地处于精神的矛盾和紧张之中。他追求人的主体性和普遍解放,却相信现代哲学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深切忧虑;他倡导科学、民主、理性,却高扬着施蒂纳、尼采等对科学、民主、理性持非议态度的思想家的旗帜;他相信进化论,相信历史的规律性、目的性和永恒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与人的解放的内在联系,却又在中国历史的延续中看到了近乎永恒的轮回;面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政治、文化秩序,他毫无畏惧地举起投枪,面对自己的个人生活,他却无法摆脱旧的道德伦理的纠缠……于是,他不断地向人们昭示着希望,鼓舞人们否定旧生活、开辟新生活的勇气,同时又频频地谈论着绝望,死亡,坟墓和孤独。把鲁迅说成悲观主义者或虚无主义者,虽然不无根据,却构成了对鲁迅精神结构的重大误解;同样,把鲁迅简单地说成乐观主义者,显然不能理解鲁迅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个性主义、个人主义、人道主义或民主主义都只能从一个方面呈现鲁迅的精神特点,却又无法再现鲁迅矛盾的精神结构。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被称为伟大的民主主义者的鲁迅,恰恰又发表过激烈抨击西方民主政治和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原则的言论。  寻找鲁迅精神结构的历史起点并不是困难的事,他那外观“清晰”的思想发展线索已告诉人们:探求中国社会和民族自身的解放道路乃是鲁迅思想的出发点和内驱力;但是,倘若你试图进一步寻找鲁迅精神结构的统一的逻辑起点,你会感到深深的困惑:至少在本书涉及的时间范围内,鲁迅精神结构始终并行存在着相互矛盾、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思想线索,它们消长起伏,却远未趋于“同一”。用感情与理智、历史与价值的二分模式也许能够说明像梁启超这样相对“单纯”的思想家,却难以解释鲁迅——鲁迅的矛盾不仅仅存在于这两个领域之间,而且存在于其中任何一个领域的内部。鲁迅的矛盾思想往往有着各自的逻辑起点,并沿着各自的思维逻辑向前延伸,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例如,从总体上说,鲁迅的杂文与《野草》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思想体系,它们在许多方面相互渗透,却有着不同的逻辑起点和文化心理背景。鲁迅杂文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哲学与《野草》所体现的深刻的人生哲学在外在形态和内在运思方面的差别,恰恰构成了鲁迅精神结构的复杂与丰富:矛盾的双方各自包含着自身的真理性,关于中国人及其社会改造的现实思考与关于个体存在的形上思考相互渗透又各有分工。思维逻辑的一致性已经打破,但对于鲁迅来说,其间仍然存在着某种“个人同一性”:个体生存与社会解放始终是以人的主体性的建立和人的解放为根本目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两个方面均隶属于鲁迅的关于人及其社会性的理解,从而形成了深刻的社会文化批判同复杂的个体生命体验交织起来的独特的思想体系。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精神结构,对于这个精神结构中长期并存的相互矛盾、相互渗透的思维内容,有些研究者试图突出一方、弱化或贬低另一方,从而把复杂的精神结构理解为单一的、有序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把《野草》所体现的深沉的人生思考视为短暂的思想苦闷的表现,却不去探讨这种人生思考的普遍意义及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事实上,只要举出尼采、基尔凯廓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三位开创20世纪现代文化潮流的人物,考察一下他们与鲁迅的精神联系,我们便不难理解鲁迅这个20世纪文化巨人精神中所包蕴的深沉的人生悲凉与孤独感,便不难理解鲁迅的极其现实的社会批判中浸淫着的“挣扎”意味。《野草》真实地表现了“彷徨”时期鲁迅的特有心态,但它所呈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却在20世纪初年已获得了它的哲学启示。《野草》所体现出的作家特异的个性气质和思维方式对于鲁迅而言是一种持久的存在,而其含蕴的思想情感内容则又鲜明地标示着鲁迅对“现代”的认同及其疑虑。  鲁迅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恰恰说明了鲁迅精神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是来自个人的标新立异,而是来自面临中国现实问题时的世界性的现代眼光,来自鲁迅对“现代”的敏锐感受和力图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努力,来自一个介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过渡性人物的历史抉择。基于这样一种理解,我从两个层面描述鲁迅的精神结构:第一个层面研究鲁迅的自觉的理论建构,这种理论建构为鲁迅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文化和思维的背景;第二个层面研究鲁迅在东西文化交汇的特殊文化氛围中的“中间的”历史地位和由此所规定的个体的文化心理特征,这种文化心理特点对于鲁迅来说在许多方面是一种先定的或非自觉达成的存在,但在鲁迅精神发展过程,尤其是在他对自身的深刻自省中,愈益呈现出重要意义。  第一章 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1903—1924)  第一节 个人观念及其对现代历史的怀疑  鲁迅批判思想的建构过程及其内在矛盾深刻地体现了这个精神战士所面临的历史冲突: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清朝专制政治和伦理体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新的社会伦理秩序,进而赢得民族的独立与发展;与此相应,以自由、平等和民主为中心内容的理性精神和启蒙主义构成了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思想基础。但另一方面,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敏感的思想家已经从自身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感受到深刻的危机,他们对资产阶级青年时代的一切理想持深刻的怀疑态度。从施蒂纳、叔本华、尼采、基尔凯廓尔以至柏格森等人,他们通过对自身所处的社会和他们的理论前辈的理性主义哲学体系的批判,以个人为中心建立了他们的非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鲁迅的思想的特点就在于,一方面,它必须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提供理性主义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鲁迅对现代思想的敏感与认同,必然使得他的思想呈现出不同于18世纪西方启蒙主义的精神特点:鲁迅必须把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同起源于近代理性主义信念破灭的思想体系融为一体。  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的唯理论哲学是法国启蒙哲学的重要来源,卢梭则是启蒙哲学的最具影响的人物。启蒙学者把他们的“天赋”观念和“理性”原则直接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认为人类社会受到天赋的理性原则——“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等所主宰,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理性原则展现的历史,一切违反这些原则的现象,最终将被历史抛弃。这种“天赋人权”观念构成了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人的社会哲学的理论基础。例如汤尔和就说:  欧洲专制大行之世,人人苦之,厌之,而为旧宗教旧思想旧学说所束缚,奄奄而不敢一逞。卢君(卢梭)以天仙化人之笔舌,冲亘古之罗网,惊人生之睡梦,于是天下之人,手舞足蹈,起而为十九周轰轰烈烈之大事业。  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是这一理性原则的实现,邹容的《革命军》回荡着“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的铿锵之声;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原则,美国革命及其民主制度,为中国的新生阶级提供了政治上和文化上的依据。与这样一种动荡而又充满幻想的时代相应,“中国近代先进哲学思想的主要的或基本的总趋势和特点,却是辩证观念的丰富,是对科学和理性的尊重和信任,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努力地寻求和解说,是对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正统的唯心主义的对抗和斗争,是对黑暗现实要求改变的进步精神和乐观态度……”  但是,鲁迅的态度却要复杂得多。他把个人的自由意志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自由平等原则对立起来,认为后者与君主专制一样对个人、个性形成了束缚。鲁迅承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自由平等原则取代“以一意孤临万民”、“驱民纳诸水火”的专制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意义,承认法国大革命后,“教力堕地,思想自由”,科学技术勃然兴起,创造了“直傲睨前此二千余年”的物质文明。但鲁迅还是提出了“众庶果足以极是非之端也耶?”“物质果足尽人生之本也耶?”的疑问,并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在鲁迅看来,“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正是这样一种为施蒂纳、尼采等“新神思宗”所批判的偏至之物。如果将这种“迁流偏至之物”“横取而施之中国则非也”。因此,鲁迅激烈反对“众治”、“大群”,认为这种所谓民主制度将“灭人之自我”,而“人丧其我矣,谁则呼之兴起?”他与施蒂纳、尼采一样,把“众制”看得比君主制度还要残酷:  故民中之有独夫,防于今日,以独制众者古,而众或反离,以众虐独者今,而不许其抵拒,众昌言自由,而自由之蕉萃孤虚实莫甚焉。  古之临民者,一独夫也;由今之道,且顿变而为千万无赖之尤,民不堪命矣,于兴国究何与焉。  在鲁迅看来,如果以这种“皈依于众志”而牺牲个人的方法去救国,无异于重病之人不去寻医求药,而是荒唐地乞灵于不可知之力,到巫医门下祷告。  对于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原则的评价,反映了鲁迅对个人主义权利派和个人主义力量派的不同态度,而其内在批判尺度或出发点仍然是“我”或独特的生命个体。个人主义乍看起来是一致的,实际上它分为各种流派,其中特别突出的有两派:权利派和力量派。前一派的前提是,一切人生来都是兄弟,他们完全一样和平等,所以他们有完全同样的根据来利用周围的一切福利,而且每一个人都应当尊重任何别一个个人的这种要求。这正是法国启蒙学者的“天赋人权”观念和理性原则。后一派恰好相反,它否定人类一致的前提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它否定作为一定的类的成员的个人是平等的假设,而认为这些个人作为单个的人是不平等的。所以,它承认每一个个人都有根据自己力量的大小来扩展自己活动范围和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这后一种观点正好说明施蒂纳、尼采等人思想方式的特点。与邹容、孙中山等人强调“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的“权利派”观点形成对比,鲁迅恰恰重视施蒂纳“自由之得以力,而力即在乎个人,亦即资财,亦即权利”的观点,恰恰赞赏拜伦“一剑之力,即其权利,国家之法度,社会之道德,视之蔑如”的精神,恰恰称颂尼采“希望所寄,惟在大士天才;而以愚民为本位,则恶之不殊蛇蝎”的态度。  正由于此,鲁迅对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原则予以否定性的评价,他说,法国大革命扫荡门第,平一尊卑,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流风至今,则凡社会政治经济上一切权利,义必悉公诸众人,而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闲,以大归乎无差别。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实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派,且曼衍入今而未有既者也。鲁迅认为,法国大革命导致了对个人价值的截然相反的观念:它摧毁旧的习俗和信仰,唤起了人类的尊严,促使人们追求个体(“我”)的价值,“其自觉之精神,自一转而之极端之主我”另一方面,自由平等观念孕育了“社会民主之倾向”,使天下人人一致,荡无高卑。两相比较,鲁迅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因为后者蔑视和灭绝人的个性,必将导致文化精神趋于固陋,颓波日逝,纤屑无存。而所谓平等原则不过是牺牲少数明哲之士以低就凡庸的多数,势必引起社会退步。  鲁迅对民主政治和自由平等原则的否定是以“我”的名义作出的,个体、个性构成了内在原则,与此相应,鲁迅对现代物质文明的批判是以个体的主观精神自由为出发点的,个体的意志和主观性被上升到世界本体的位置并成为批判准则。在鲁迅看来,正如民主政治与自由平等原则起源于人在社会关系中对自己的自由本质的追求一样,物质文明的创造起源于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对自己的自由本质的追求;但恰恰是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构成了更为深刻的本质的异化。  递夫十九世纪后叶,而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十九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盖如此矣。  鲁迅对“主观主义”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以主体的意志作为衡量准则,从而把个体(独特的“我”)的主观世界作为面对现实世界及其现存的秩序、习惯及伦理体系的至高标准,“以是之故,则思虑动作,咸离外物,独往来于自心之天地,确信在是,满足亦在是,谓之渐自省其内曜之成果可也。”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鲁迅的写作有一种拒绝抽离历史文脉的品质,一种绝不回避在具体情景中表达尖锐判断的品质,一种洞悉复杂性却始终坚守价值立场的品质,因此,如果没有对于历史文脉的实质性说明,鲁迅就有可能被钝化为抽象的心理类型或方法。大约也正由于此,许多年来,每当我体验到“绝对零度写作”的不可能之时,重新阅读鲁迅就会再一次成为我展开思考和试图突破的契机。  ——汪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反抗绝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想研究鲁迅,或想了解鲁迅的话,《反抗绝望》是必读之书。
  •   《反抗绝望》是一本十分好看的书,既贴合作品本身,又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鲁迅的创作有所判断。
    这本书只适合精读,如果仅仅是为了了解鲁迅,不建议看这本书……
    如果看过《鲁迅全集》,再看这本书,会有些小激动。
  •   作为近十多年来有影响力的学者,这本汪晖早期的鲁迅研究和现代性相关,可以看出其近年思想影子,独辟蹊径,值得一读。好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研究鲁迅和现代文学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   好书 鲁迅解读中比较好的一本书了 值得一看
  •   了解鲁迅内心的作品吧
  •   鲁迅太伟大了,没有人能超越
  •   本书虽然曾引起很大争议,但个人认为本书还是深入阅读鲁迅的必读书!
  •   哈哈,为了读鲁迅买回来的,有些难度啊
  •   汪晖先生的经典
  •   这本书好像初版是1991年,转眼二十年过去,原来的青年学者都有五十多岁了。
  •   很不错的书,但我还没仔细看
  •   导师推荐的,还没来得及阅读。
  •   帮同学买的。他一拿到书就赞不绝口,他喜欢看这书,书的封面很精致,包装很好。不错不错
  •   质量还不错——虽然有人说文章本身有问题!!!
  •   这本书的作者受到我们现当代文学史老师孙郁的极力称赞。孙郁老师是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人大文学院院长,很有幸地上了他的课。他上课的时候提到鲁迅精神特质中很重要的两点:反抗绝望和“中间物”意识就是这本书里提到的。这本书是汪晖的博士论文,感觉还是挺艰涩难懂的。不过在领悟他旁征博引的存在主义等文艺理论观点时,是很好的拓展机会。希望自己通过不断修炼能够进一步参悟!
  •   汪晖博士评论鲁迅的小说,着重于其思想内容方面,艺术价值的挖掘缺乏深度。南大教授王彬彬曾论证这本书有明显的抄袭痕迹,可见其思想独创性也少。
  •   著作对鲁迅的文学研究与思想、心理剖析还是很深刻的。但是感觉分析并不全面,著作主要侧重鲁迅早期和中期的作品和思想心理,尤其是侧重小说和散文的研究,对他晚期的思想及转变并没有太多涉及,尤其对他具有重要意义的杂文也没有详尽分析。另外感觉有点过度推论的嫌疑,把作者的心理当做鲁迅的心理。总的来说,是也一本很不错的书,很值得一读。
  •   十年前看这本书就觉得受益匪浅,今天看来,依旧是经典,买一本收藏。尽管王、汪因是否抄袭抄的沸沸扬扬。但客观地说,这本书的观点多是原创的,其深度厚度,在今天依然不减当年。
  •   哈哈。。这就不好评论了
  •   作者的经典作品。
  •   封面纸质都不错,内容很深。
  •   不错,很满意,值得推荐。
  •   值得一看哟
  •   让你更加了解鲁迅
  •   评价图书
  •   博士论文用书
  •   永远的鲁迅
  •   这是一篇很好的博士论文
  •   鲁迅能够激发人的生命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