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吴于廑  页数:2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讲希腊罗马历史的小书。作者企图要言不烦,勾画出希腊古典社会发展的轮廓。书中对人物、制度、战争、变革以及社会风尚、文化生活等等的叙述,都和分析说明穿插在一起,使人可以透过史实来显示历史的归真,也能从历史的趋向中看出具体史实的意义。  本书初版于1957年,新版增附古希腊史专论、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史》选译(第七卷)。

作者简介

世界史学家吴于廑(1913-1993),原名吴保安,以字行。安徽休宁人。1935年东吴大学毕业,1946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次年回国任教,任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先后兼系主任、副校长。他分别与周一良、与齐世荣共同主编的四卷本《世界通史》、六卷本《世界史》,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我国高等院校首选的世界史教材。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是作者生前特别喜欢的一本小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荷马时代的前后 一 克里特和迈锡尼 二 从荷马时代到古典希腊城邦形成的前夕第二章 雅典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一  由氏族到国家和国家形成后的社会变化  二 从梭伦改革到克利斯梯尼的改革第三章 斯巴达 一  自足的经济 二  尚武的社会生活第四章 雅典的强盛和繁荣 一 对波斯的战争 二 雅典的海上霸权 三 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四  奴隶制民主的政治生活 五 雅典全盛时期的文化生活第五章 从希腊霸权的更迭到亚历山大东侵 一  伯罗奔尼撒战争和旋起旋仆的霸权 二 马其顿霸权和亚历山大东侵第六章 台伯河上的小城邦 一 罗马国家的形成 二 贵族共和国的内部斗争第七章 罗马的扩张和社会变化 一 罗马的军团 二 地中海上新霸权的出现 三 扩张期间的社会经济变化第八章 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世纪 一 奴隶的处境和奴隶起义 二 挽不回的兵农合一制 三 军事独裁的形成和共和国的崩溃第九章 奴隶制大帝国的全盛 一 渥大维——新的恺撒 二 所谓“罗马的和平”第十章 罗马奴隶制帝国的衰亡 一 第三世纪的危机 二 徒劳无益的改革 三 最后的崩溃附录 希腊城邦的形成及其历史特点 东西历史汇合下的希腊化文化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史》选译  修昔底德简介  第七卷因为风,我们去看看希腊和罗马(代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荷马时代的前后  一 克里特和迈锡尼  荷马是相传生于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盲诗人。他提炼古代希腊的民间创作,留给后世两部伟大的史诗:一部是《伊里亚特》,主题是相传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人攻打特洛城的战争;另一部是《奥德赛》,歌咏特洛战后一个希腊英雄浮海还乡的故事。两部史诗不仅反映荷马所亲历的社会,而且也反映远在荷马以前的社会。历史家把这两部史诗形成的时代称为“荷马时代”。这个时代从公元前12世纪开始,到公元前9世纪止,共约四个世纪。  19世纪末叶以前,写希腊史的人只能上溯到荷马时代。荷马史诗所歌唱的英雄,虽是一些生活在氏族时代的粗犷豪迈的人物,但他们的宫室城寨,御用宴饮,却暗示着一个和氏族生活很不相称的比较高度的物质文化。对于研究希腊史的人,这一物质文化的渊源何在,常常是一个不可解的疑问。直到19世纪的后叶,由于考古家在迈锡尼、克里特等地的发掘,才为这个问题提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1900年,英国学者伊文思在克里特岛进行考古发掘。他的发掘结果证明远在公元前二千纪,岛上已经有了很高的文化。伊文思把克里特文化大体划分为三大期:据晚近研究,第一期约当公元前2600年到前2000年。这个时期金石并用,岛上居民还过着氏族部落生活。第二期是从公元前2000年到前1600年。这时青铜器流行,出现彩陶和精致无伦的卵壳陶。岛上有了城市。岛北的克诺萨斯和岛南的斐斯特斯都已兴建了王宫,可见在这时出现了国家。约当公元前17和前18世纪末期,克诺萨斯的王宫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破坏。但过了不久,故宫的废墟上又兴起了新宫。从公元前1600年到前1125年,是克里特文化全盛的第三期。近年对克里特文字的译读,证明当时已经使用奴隶生产,操希腊语的人已经进入克里特岛。这一时期克诺萨斯宫的规模、结构和装饰以及其中所保存的各种精美物品,集中表现当时经济和文化的高涨。  在克里特考古学上,克诺萨斯新宫被称为第二宫。现在让我们根据第二宫遗址的情形,假想它的完好一如当日,而我们自己则是因风吹去的游人,到宫里去观光其中的一切。  我们假定在一个晴和的季节到达克诺萨斯宫,年代可以是公元前16至前15世纪中的任何一年。整个王宫依山而建,从宫门远眺,可以看到山野间一片油碧的橄榄林。进了宫门,有一条用石板铺成的甬道,甬道的尽头,是一片很开阔的庭院。四周宫室围抱,层次相连,有数不清的门户和数不清的阶梯。在希腊传说里,有一个关于南海米诺斯王“迷宫”的故事。克诺萨斯的第二宫正是这样一所使人扑朔迷离的宫殿。全宫最富丽的地方是王后的居室。室内列柱作圆形,下细上粗。地面上铺着平整的石板,四壁有夺目的彩画。一幅画着流动的海涛,波上有掠水的飞鱼。另一幅是茂密的树林,林间有彩禽穿度。还有洋溢着人间行乐气氛的舞蹈图,图中的少女头戴花冠,束腰垂发,飘逸的长裙衬托出舞姿的摇曳。克里特文化的世俗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色彩,赋予这些壁画以一种很生动的风格。  我们在假想的观光中迤逦走出北宫门,宫外的剧场上正在表演斗牛戏。剧场的面积不大,场边有用白石砌成的座台。座上的人物看来都是宫廷显贵,盛服的妇女也参杂在其中。男子穿着紧身的腰衣,脚上踏着花鞋,两臂套着金镯。妇女们袒臂露胸,腰下洒开阔幅的长裙。当这些高贵的仕女笑语欢腾的时候,场上的斗牛者却正在面临奔腾而至的野牛,在间不容发的一刹那,擒住牛角,翻上牛背,打一个斤斗,又从牛的尾部跳下来。斗牛的人大概是地中海上奴隶制国家最早的角斗士,他们多半是由臣服国家进贡来的少男和少女。据希腊的一个传说,每隔九年,雅典人就满城涕泪,用挂上黑帆的船,把七对童男女献给南海的米诺斯王,去饲养他的牛精。这个传说隐约告诉我们,克里特的斗牛者是以国家威力勒索而来的奴隶。  克诺萨斯第二宫生活的豪华,和当时物质生产水平是分不开的。我们在那里可以看到陶器作坊,里面分为精工和粗工:粗工制造各色大陶缸,有的比人体高过一个头,量一下它的腰围,两个人合抱还拢不了手。在王室仓库里就成排放着这种大陶缸。我们估计这是用来存储油酒的,因为克里特这时已经有了榨油的工具,出现了爱琴海区最早的橄榄油业。精工的部分制造小型陶器,最典型的是一种阔口无颈的短瓶,黑釉为底,用圆浑的线条盘成各种彩色的植物图案;也有一些陶瓶是素底黑花,画着珊瑚、章鱼等海中生物。我们也能看到精美的雕刻品,有的是用埃及运来的象牙雕成体态轻盈、双手缠蛇的女像;有的是用石料凿成长瓶,在瓶外雕花,围着瓶身展开农夫欢庆丰收的画面。金工的手艺也精巧无比,最出色的作品是那些运到海外的宝剑和金杯。从各方面看,公元前16世纪的克里特,己在生产技术上攀登爱琴文化的高峰。  克里特这时也有繁盛的商业,贸易往返使它接触到埃及和西亚的古老的文化。从王宫的高处,可以隐约看到克诺萨斯城北的港口。港边舟舣如织,和爱琴诸岛、希腊、埃及、西亚、塞浦路斯岛以及西地中海进行着繁忙的交易。米诺斯王在这时拥有强大的海军,他和埃及的法老一样,垄断海上的贸易。他的巨大的财富,不仅是取自奴隶和人民的血汗,而且也取自商业掠夺。残酷的剥削是他的宫廷生活优美奢逸的来源。  我们在想象中观光的克诺萨斯第二宫,不知是什么原因,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遭到了浩劫。当伊文思发现它的遗址的时候,到处都可看到被焚毁的痕迹。宫里的金银宝器,被掠一空。许多线形字的泥版文书,被烧成像石头一样的硬片。遗址里还发现未完工的石瓶,大概是因为祸变发生得太突然,在仓皇中惊走的雕工,再也没有回来完成他那未完成的杰作。自从克诺萨斯宫遭遇这次毁坏以后,它所代表的文明也走上衰灭的道路。克里特岛上从此失去往昔的繁荣。后来横海而来的多利安人,又对已经残败的克里特作了野蛮的破坏。于是繁华荡尽,荷马史诗中所歌咏的:  有个地方叫做克里特,在酒绿色的海中央,  美丽又富裕,四面是汪洋,那里居民稠密,  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个城市林立在岛上。  不过是一个已经消逝了的时代长久留在人间的回响。  但是深受克里特文化影响的希腊南部迈锡尼文化,却一直保持到荷马时代的开始。关于这一点,19世纪后叶以前的学术界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到了19世纪的70和80年代,德国的考古学家谢里曼先后发掘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迈锡尼城和泰林斯城,这才为希腊的古史扩大了视野。迈锡尼的巨石城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游历家的注意。但是人们把它看为鬼斧神工,只有像传说中的独眼巨人,才能完成那样的奇迹。1876年,谢里曼在它的附近发掘了石墓和规模巨大的陵寝,其中埋藏着无数的金银宝器。仅仅是列举两座墓中的发现,已经使谢里曼记满了一百多页。有了这么多的文物做印证,迈锡尼文化在希腊史上的地位,才开始受到历史家的重视。  凡是读过荷马《伊里亚特》的人,谁都难忘其中所描写的铁匠神赫斐斯特替英雄阿契里精心铸造的盾牌。在那块盾牌上,赫斐斯特用青铜、金、银和锡,铸造了田园城廓和婚姻诉讼等日常生活的情景。许多人都认为像这样精美的手艺只能是出于诗人的幻想,不可能在荷马时代出现。然而迈锡尼和克里特文化遗址的发现,却为这个问题带来新的提示。迈锡尼和后期克里特使用同样的线形文字。从遗留下来的泥版文书,可以看出这时迈锡尼的奴隶制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在迈锡尼的文物中,有一种制作精巧的青铜短剑。据考古家鉴定,这种长不满尺的青铜剑显然是出于克里特的匠师之手。有一片剑面上雕的是猎狮图,图中有两只狮子在奔逃,一只狮子在和猎夫困斗。还有一片剑面上雕着野猫捕鸭图,全图的背景是一带长满芦苇的水边,猫追鸭遁,在受了伤的鸭颈上还有用特种合金点染出来的殷红的血迹。这种精工刻镂的剑面,有力地说明迈锡尼和克里特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克里特的文化很早就传到迈锡尼,荷马史诗所歌咏的赫斐斯特的手艺,正是迈锡尼时代文化发展的反映。在本节开始时所提到的与荷马时代氏族制度不很相称的高度物质文化的问题,从这里可以得到切合历史的解释。  1885年泰林斯王宫的发掘,同样说明荷马时代与古代爱琴文明的关系。泰林斯也有用巨石叠成的碉堡,坚厚的城墙围绕着建立在山顶上的王宫。在王宫的内部,随处有引人注目的壁画。其中一幅是女子持盒的侧面图,图中的女子长发、细腰,紧窄的胸衣,宽幅的长裙,一望而知是典型的克里特的风尚。在王宫的建筑方面,也有明显的克里特影响。宫里的圆柱也是下细上粗,和克诺萨斯的一般无二。从壁画和建筑的风格,我们可以推知王宫当年的富丽。在荷马史诗里,有一段叙述奥德赛漂海到了斯克里亚岛。诗人用尽才华来描写岛上的宫殿:这儿,那儿,摆开一堵一堵的铜墙,从宫门到内廷,周围是绀青的饰带;金门深锁着华宫,银柱竖立在铜阈的上面;白银的门楣,黄金的兽环,左右站着金银的彪犬,那是艺神的鬼斧与神工,    把守着胸襟豪迈的阿尔客瑙斯的宫阙;  它们亘古长存,千秋不朽。  宫内靠墙排着成行的座位,  从宫门到内廷,座上罩着精织的绮罗  一一都出于女红妙手。  如果没有迈锡尼、泰林斯和比这些更早的克里特遗址的发现,读诗的人又必认为这是荷马的向壁虚构了。诗人的歌咏里无疑含有文学的夸张,然而夸张也并非全无客观的基础。伊文思、谢里曼等考古学家的发掘,为荷马的诗笔作了有力的见证。正因早期的爱琴世界存在过灿烂的文明,它的余影才会留给后代的诗人,化为锦绣一般的诗句。  迈锡尼所使用的文字属于希腊语。约当公元前17至前16世纪之交,称为阿卡亚人的希腊人已经自巴尔干的西北南下,占据迈锡尼,创立迈锡尼文化。荷马史诗中攻打特洛城的主帅阿加梅农,就是阿卡亚人占据下的迈锡尼的首领。阿加梅农和他的战友那种贵族的排场,恰好反映迈锡尼繁盛时期的情景。到了公元前12世纪末,另一批希腊人又由北南侵。这一批是还在游牧生活中的多利安人。他们的入侵卷起一阵希腊各部族迁徙的浪潮。迈锡尼文化在长期的攻掠中毁灭了;希腊大陆重新陷于一片蒙昧的状态。荷马史诗所明白反映的氏族部落生活以及和它相依随的很原始的自然经济,正是这一时期的社会写照。由于史诗的时代包括起自公元前12世纪的四百多年,于是它才一面缭绕着迈锡尼文化的余音,一面又打下在这时南下的希腊各部落的足印。读史诗的人,往往从它的内容上感到文野不齐,其实这种“不齐”并没有什么可怪。只要弄清楚史诗形成的背景,这类问题就可以豁然而解了。  上面的叙述和分析,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在荷马时代以前,爱琴世界已经出现过高度的文化,最早的希腊人也已登上历史舞台。克里特和迈锡尼的故墟,指出这一文化的特色和水平。它的手工业不仅有了多样性的发展,而且还表现精娴的技巧。它的产品四海流传,贸易的范围证实远海航行的发达。在它的农业中,也已经有了技术作物。榨油器和贮油缸的存在,无可置疑地暗示着橄榄林的种植。在上层文化方面,它没有像埃及那样的笼罩一切的宗教气氛。克里特兴建了千门百户的王宫,它的神坛却只落得一个无足重轻的地位。在克里特和迈锡尼的艺术中,宗教性质的题材不是没有,但它的主要和突出的方面,却总是充溢着人间的、自然主义的情调。这一切成就都是以后希腊文化发展的前驱。多利安人虽然毁灭了迈锡尼和克里特,但是这个被毁灭的古代文化的幽灵,并没有断绝和爱琴世界的关系。一旦后来的社会发展条件成熟了,它就又在希腊经济和文化的各方面显示深刻的影响。在希腊历史漫长的跑道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是文化火炬的接力者。在他们之前,克里特和迈锡尼已经先跑了一程。后起希腊城邦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并不是一无依傍的独创。  二从荷马时代到古典希腊    城邦形成的前夕  克里特和迈锡尼的古文化,曾经达到青铜时代的高峰。直到它的最后灭亡,还没有进入铁器时代。从荷马时代起,希腊人才开始使用铁。虽然史诗里面提到铜的地方比铁多,但铁对荷马并不是陌生的。诗人常常把金子、铜、铁并列在一起,用以形容一个人的财富。在贸易中,铁和铜、皮革、牲畜等等同为交易的媒介,我们在史诗里可以看到用铁换酒的实例。所以很显然,荷马时代是铜器和铁器交替的时代。史诗里的英雄,一般都使用青铜武器。但是农人、牧人、工匠和屠夫,却已使用铁工具。在荷马史诗中,用青铜做武器,用铁做工具,是习见的现象。这个现象看来仿佛很奇怪,其实却不难理解。铁在荷马时代出现还不久,冶炼不精,锐利的程度一时还赶不上有长久历史的青铜;因之人们很少用铁制造防身杀敌的武器,铁的比较有利的用途是制造生产工具。这种最初出现的铁工具,生产效能还不很高,但从发展的观点看,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铁工具必然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社会的财产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变化。  铁器的出现,逐渐改变了荷马时代的面貌。这时社会的组织细胞是氏族,但氏族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许多氏族结成胞族、部落,若干部落又结成部落联盟。氏族成员的关系,已在开始丧失原始的平等。  ……

编辑推荐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出版于1957年,新版增附古希腊史专论、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史》选译(第七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7条)

 
 

  •   吴于廑(1913—1993) 中国当代历史学家,世界史专家。
      安徽休宁人,生于1913年4月。1935年,毕业于东吴
      大学,后赴美国留学,1944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两年后,又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武汉大
      学担任教学工作,为了更广泛地向青年人介绍人类文明,
      他撰写了《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出版)。不久,吴于廑又承担编写高等学校历史专业世界
      通史教科书的任务,和周一良一起共同主编了多卷本的
      《世界通史》,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阐明了世界历史发
      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规律,吴于廑还主编了配合教学的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从1962年起到
      1974年,曾多次再版。1962年,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
      著选》,选译上自希腊古典时代,下迄十九世纪西方史学
      名著,并附加著者简介和典故、制度、人物注释,力求使读
      者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西方优秀史学遗产。吴于廑还致
      力于世界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发表了《从中世纪前
      期西欧的法律和君权说到日耳曼马克公社的残存》和《吉
      本的历史批判与理性主义思潮》等文章。1983年在《世界
      历史》第1期上发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
      论文,从宏观出发,提出了对世界历史再认识的必要性,
      论证了亚欧大陆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形成以及前者对
      后者三次大冲击的意义与影响。1984年,在《历史研究》上
      发表另一篇力作《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论述西欧
      社会从农本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受到了学
      术界的极大关注。1987年,在《世界历史》上发表《历史上
      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一文,阐述了农耕世界在孕
      育工业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近代工业世界在农耕
      世界的成长历程等。15、16世纪是人类历史发生巨大变革
      的时期,此时开始了农本经济向商品经济、封建主义向资
      本主义的过渡,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闭塞的原始状况
      向整体发展。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二个世纪所发生的历
      史,吴于廑主编了《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
      从整体角度探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东西
      方农本经济的特点、发展状况、国家政策、航海贸易等当
      时国内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建国以来,我国世界史学科
      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体系和观念仍然停滞在各国、各
      地区历史的简单相加,缺乏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改变这
      种落后局面,吴于廑作了不懈的努力,不仅在多种场合一
      再强调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宏观性,而且在实际研究中力
      求从宏观、整体上把握世界史,为此付出艰苦努力,主编
      了体现这种新思想的《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专著,指
      出应当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摆脱孤立、封闭、保守的状
      况,重新认识世界历史,从全球整体角度观察和思考世界
      历史和现实,从而作出正确抉择。吴于廑现任武汉大学历
      史系教授、世界上古及中古史两个学会名誉会长、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历史学评论组成员。吴于廑的主要著作有:
      《古代的希腊与罗马》、《世界通史》(合作主编)、《世界通史
      资料选辑》(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
      (主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   代希腊和罗马的发展与战争密不可分,乃至人类了解希腊古代史(前8世纪)的方式只能通过记载战争为主的《荷马史诗》来实现。不仅荷马时代历史如此,此后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历史,更让我们感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永远处在战乱中,罗马享有的两个世纪的和平,也是磕磕碰碰。希腊文化的战争可见一斑……土地自始以来决定着人类的发展,乃怕今天所谓后现代仍然无法摆脱对于立地生根的依托,土地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尤其,和任何社会一样,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社会变更几乎都和土地资源的占有分配有关联,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是一切之本,或是为了获得生存之地,或是为了扩张资本,一切因土地而起。氏族的瓦解由份地的流动开始,罗马的动荡由失地引发……人类的无知恐惧是动力,人们最初信赖长老的根据是他们的社会经历,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经验,信赖背后是人们对自己的不信赖,对未来的无知和恐惧
  •   吴于廑先生是六卷本世界史的编者之一。这本书勾勒出了古希腊罗马社会的一幅图画,值得一读。
  •   非常精致的一本书。作者从荷马时代前后讲起,一直讲到罗马帝国的衰落,各个时期的文化背景、重要人物、改革要点、重要战争的形成及其矛盾都囊括其中,概括精炼并直切要点。初读一遍之后按照以往的习惯做摘抄,却基本每章要抄到一半的篇幅以上,遂抄至四五章之后作罢。值得反复阅读、记忆。附录部分的《伯罗奔尼撒战史》选译行文也非常优雅,读起来很舒服。
  •   好像听过这么一句话:大家的书是越写越薄。是不是原话有点忘了,但是意思大概如此。看了这本书才对这句话有深刻理解。字数不多,但是立意明确,条理清楚,分析精密。说实话,对希腊罗马的著作也看了不少,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对古希腊罗马的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者的文笔也不错,把枯燥的历史用文学笔触表现出来,更让人耳目一新封面,印刷,纸张很好。价格也还能接受很不错的书,推荐
  •   吴于廑先生的这部小书,系统的概括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兴衰史。虽然多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线索,但仍揭示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东西。对于古希腊罗马历史的深入研究起一个导读的作用。
  •   书很薄,但是真的言简意赅,用不同与历史线的角度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希腊罗马的辉煌。和历史教科书不同的是它的叙述方式类似专题值得一看
  •   不像一本历史书,完全没有枯涩叙事,诗一般的语言,对了解古代的希腊与罗马很有益处,一些流传至今的经典语言也得到了解释。
  •   其实并不是有心要研究希腊罗马史,只是想要大概的了解一下希腊罗马的脉络而已,当初寻找有关这方面的书的时候,这本书的简介非常之吸引我,毫不犹豫的就买了。拿到书之后看了几页,总体感觉就是不错:书本质量不错,作者的文字功夫不错,夹叙夹议。对于入门来说,是本不错的书。
  •   确实不错,对大致了解希腊和罗马的历史文化很有帮助,可以看作入门级的提纲性的作品,对进一步了解和阅读其他相关作品有了一个总纲的作用。
  •   简要介绍了古代希腊与罗马,语言生动,文采突出,书中的一些描写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适合大众阅读
  •   文字清晰浅白易懂,一点也米有历史专业书籍的枯燥,线索清晰明了,用来了解希腊罗马的历史是非常好的选择!
  •   若要了解希腊和罗马这本小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若去希腊和罗马旅行,那就带上这本小书吧。
  •   很好的一本了解古代希腊和罗马的一本书
  •   本书很通俗,但是又很客观,严谨,对于想了解希腊 罗马 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   先生大作,行文平实。希腊罗马,娓娓道来。先生自己也认为他比较满意的一本书,可见先生对本书用功之深。当细读。
  •   历史课讲古希腊罗马史,突然有兴趣多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就买了这本书。。。。
  •   让风带我们去希腊罗马,读完你会懂得!很好的一本基础性读物,听完武汉大学陈勇老师的讲座买的。
  •   这本书长期以来在高校世界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流传,是了解古希腊古罗马历史的入门作品。文笔流畅,很有可读性。
  •   吴于廑的写作路数挺好,那个年代的人,不像当代的学者,要么绕来绕去说不清楚,要么商业气味太浓。上世纪初的知识分子,面对西学,还是有很大的自信的。挺好看。
  •   在对史实的描述能看到历史的趋势,这是真的
  •   很适合像我这种古罗马史的门外汉阅读
  •   通俗易懂,专家著作,读来多少需要点耐心!
    如果你关注古希腊历史和文学,这应该是本必读书。
  •   吴先生以大学问家写通俗作品,非插常人所能及也!
  •   书非常好,多读读,了解欧洲国家的历史,很有意思。
  •   很喜欢三联书店的书,封面很典雅,印刷不错,应该是正版。本书调理清晰,便于从政治、经济、生活上了解当时社会的形成、昌盛和没落。喜欢
  •   娓娓道来,夹叙夹议,通俗易懂。读者能体会到作者对于这段历史确实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和真知灼见,而不是一手剪刀一手糨糊编出来的东西。
  •   通俗历史读物,值得学习一下
  •   用少量的文字描述古典文化,很经典
  •   整书来说不错,只是有些官方口径,不大喜欢附录中还是不加的好,有充数之嫌
  •   北京三联出版的书一般内容绝对有保障,毕竟是以人文关怀为己任的老牌出版社,可是书的质量可以好的让你感动流泪,也可以差的让你咬牙切齿,高居翰系列是前者,徐铸成系列是后者,而本书以及该系列是中规中矩略微偏差,该系列很多本书,本本精彩,有故事有人物有传奇有知识。本书是该系列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
  •   书的质量也很好,很好看,还打折呢,很合算哦
  •   书的质量不错!感觉很好!
  •   这本书有记叙,有评论,作者的评论很有启发性,是本好书
  •   古希罗是不少人都在神往的时代,但是这两个时代到底是怎样的本真面目,其实却很少人真正考究、阅读过。这本书是不错的读物,值得阅读和收藏。
  •   这本书还不错,帮同事买的,OK。!
  •   质量还可以、看了一点还不错。
  •   不管是不是学习此类专业的,当作课外读物也不失为一种选择,真的不错。
  •   非常的好,简洁明了
  •   不错,虽然我看,但是我期待的。
  •   学术性书籍
  •   会慢慢阅读。。。
  •   要好好看看,研究研究,应该有很多帮助的
  •   很精简,笔法很好。
  •   可以和其他很多史书互相映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讲解同一件事,非常有趣!
  •   通俗易懂,值得买
  •   回溯文明的源头。。。
  •   通俗易懂,适合任何人阅读
  •   好看的,快递也快,才看了一本枝繁叶茂,由于是翻译的,语序还是有点西方化
  •   此书写在1957年,作者吴于廑。全书十章,前五章写希腊,后五章写罗马;另附论文二篇及对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节译。作者之子吾遇手绘插图,并做后记。
    在后记中,介绍了本书的成因。作者虽为历史学家,但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却“素无研究,又无专业研究条件”,(所谓无研究条件是指不懂古代语言),在五十年代在武汉大学承担了世界古代史这个“冷门”的教学后写出这本普及性读物。研究“冷门”,作者认为体现了对知识自身的独立价值的尊重。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知识的价值往往是与其现实可用的程度相关联的,知识具有独立价值这个看法没有获得广泛的认同。
    作者受过东西方文化的熏陶,写起普及读物显得游刃有余。他喜欢夹叙夹议的写法,不去枯燥地讲道理,也不去琐碎地讲故事。即使是普及读物,作者也不将历史简单化,相反书中许多对历史事件、风俗的细节描写,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百五十页的正文,轻松读完,对于西方历史上最辉煌的二段文明,便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如题所说“普及而不普通,好读而有用”。
    五十多年前的这样一本谈论古代史的小书,现在仍然使人觉得清新可读,也说明了知识和优秀作品的独立价值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逝的。
  •   西方的历史,从希腊开始。
  •   大家写的小书。以讲故事的方式书写一段经典的历史。诩诩如生的历史尽现眼前。三联的书确实质量不错!
  •   吴先生的书就是好,很适合初入门的读 三联的书的质量就是好 而且纸张是所有出版社里最好的 很舒服的感觉 唯一不好的 就是当当 发货 速度慢 而且包装差 书脊被弄丢了一段 哎 当当 只不过几年的时间就沦落了 以后都不会在当当买书了
  •   可帮忙了解历史背景
  •   吴先生的早年作品
  •   这么早就有那么好的文化,制度,佩服。
  •   是学习和讲授世界古代史的必读书。
  •   书的质量还不错,发货速度也很快,我已经在当当上买了好几本书了,每次都很满意。
  •   娓娓道来讲故事,耐心读完需要一定的史学修养~
  •   书不错,对欧洲历史感兴趣者可以一读。
  •   书还不错,就是可能是因为印刷的问题吧,手感不太好,翻书不太舒服,总体说来还是挺不错的
  •   喜欢书的封面,也喜欢里面的内容
  •   书很好,只可惜书皮有点脏...不过也没什么大碍
  •   这本书还不错,就是字体的话还要按时提货,一天就2个小时提货时间
  •   是给我的老师买的,他很喜欢这本书
  •   很好的科普性小册子
  •   读了之后以为是文革后写的,结果一查是57年初版。也就是在反右前,知识分子还能夹叙夹议、表达心声的时候。再往后的史学著作就完全是阶级斗争、官话套话、面目可憎起来。
  •   写的不错,初学者可以入门
  •   好书,可以给小学生看.
  •   昨晚翻阅一遍,值得细细阅读
  •   刚开始看,内容还不错
  •   作者基本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史观的框架下分析古代希腊和罗马历史的,难能可贵的是并不生硬,还能做到娓娓道来,自显名家风范。
  •   这本书对古希腊罗马的发展线索叙述的很清晰,但我认为其中的很多论述缺少原始材料的支持。当作历史小说看好了,离真正的历史叙述差距不小。
  •   但是不太系统的历史,对读者而言产生较大的不连续感
  •   不好懂,但内容比较深入,适合真正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
  •   一般的小册子,内容粗浅,普及性的读物。
  •   还没给我了
  •   比较适合对古希腊罗马一窍不通的人~~~~
  •    希腊和罗马是西方文明的精神家园,本书应该是了解西方历史最基础的读物了。整本书不到200页,浅显易懂,文字流畅。老者娓娓道来西方文明的开端。    抄录吴于廑老先生的一首诗,正是在《读书》上看到了的这首诗才决定去读此书。  SPHINX之歌    从太古当年,  我徜徉在这大荒一片。  尼罗河是我一支最长的弦  也弹不尽这古今悲怨。    胡席纳山下的摩西,  你想偷下天国的种子撒在大地。  你啊,你那些染了红海之水的孑遗,即使圣婴的血也不能清洗。    你渡过泸泌涧的英雄,  你手指一挥,壇上的战神都常为你震动。  可是你从投入古埃及的深宫,  一瓣皇后的鬓花,你也几曾敢和它比一比轻重?    你新月旗下的先知,  你忘了希腊圣人的故事。  你的经典悔迪了几个愚痴?  你的宝剑又征服过几个哲士。    你戈塞迦岛上的儿郎,  你铁骑金矛,你曾在我的影子下驰荡。  但你不曾探索这大漠的苍茫,  你有回到阿尔卑斯的丘陵下去跳踉。    你,你...们今日来的也仿佛昔年人,  沙漠里的阳秋也不须追问。  这儿的足印任你踏得怎么深,  悲风卷过了谁也不能重认。    朝朝有驼铃摇过城隈,  夜夜有流星坠入沧海。  Bucephalas骏马的骨灰,  至今长埋在马其顿的疆外。    从太古当年,  我徜徉在这大荒一片。  尼罗河是我一支最长的弦  也弹不尽这古今悲怨。 阅读更多 ›
  •   东西还不错,不过书封面有点伤,很好的一本书!学习了!
  •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非常喜欢这本书
  •   装帧太精美了。。。。。。。。。。。。
  •   老师推荐的 感觉还不错
  •   大学的世界史就是他编的教材,好像记得老师说过,吴其实是研究中国史的,但是他能被请去编写世界史的书,就说明他是一个大家,而且是博闻强识的大家。所以,本着崇拜大师的心情,买了这本,正好自己对于希腊罗马不是很了解,所以收了
  •   还没有看,但是因为希望这两个地方,所以觉得会不错,书的质量也很好。
  •   想起了解世界历史尤其是欧洲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在收集欧洲各国的钱币,有现在流通的也有一些收藏性的。想了解货币的历史可能得先了解国家的历史。于是就上网来搜罗一本小册子来打开自己的历史学习之路。这本书介绍了古希腊的文明和经济的兴衰,主要从社会体制和人性的发展角度来展现历史的进程,总体来说能够给业余爱好者一些笼统的信息。为了配合学习世界历史,最近我在看中国编制的《世界历史》纪录片还有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来帮助自己更深的去理解古文化对现金世界的影响。
  •   书不错,包装很好!全新的!内容也很好!
  •   这本书的精装本,我个人很喜欢。淡雅的天蓝色,拿在手里分两刚好。一本古代知识普及著作应该做到的,此书都能做到,有些人说谈到阶级分析什么,我觉得有点吹毛求疵了。再说古代社会的矛盾,即便从阶级角度来阐述下,也是合理的。书里面的插画是吴先生儿子手绘的。我觉得还行。手绘草稿,本就应该那样子啊。和全书质朴的内容合称,又富有纪念意义
  •   到手后随便翻了翻,感觉这本书的语言很简练,但是内容却很完整
  •   包装及封面很精美,内容也很棒
  •   语言通俗易懂,叙述引人入胜,让人真的想去爱琴海吹吹风~
  •   没得说,这是真正的好书。和网上看的很多资料完全不能比,这是真正有营养的东西。
  •   这本小册子很易读,非常适合入门。
  •   我是历史学专业的大学本科生 而吴于廑老先生是我们世界史的泰斗他和齐世荣先生编写的六卷本《世界史》是我们现在仍旧在用的教材这本书 甚至说这一系列 都是学术性很强的著作如果想看通俗的话 另寻别的书吧不过这次送我的这本封面上脏了一块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   慕名购买的
  •   让我知道了很多
  •   吴于廑先生的书
  •   值得认真品读的佳作
  •   喜欢那段历史
  •   拿到手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