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古铸今

出版时间:2007-08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李零  页数:1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李零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专门研究中国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今秋来港,在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考古和艺术史。李教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钻研殷周铜器之学,亦曾参与陕西省田野发掘的工作。近年著作包括《郭店楚简校读记》(2002年)、《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2002年)、《入山与出塞》(2003年)等。   “复古”问题贯穿着二千年来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本书旨在利用考古发现来解析复古艺术的审美趣味。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复古倾向的专题讨论,涛于作者2003年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访问期间,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举办的专题讲座。   在作者看来,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有两个问题他最感兴趣,一个是中国艺术中的外来影响,另一个是中国艺术中的复古倾向。“复古”问题贯穿于两千年中国艺术传统发展,在这里,作者试着用考古发现来解皙复古艺术的审美趣味,看看它在哪些方面是依托古代,哪些方面是背离古代,哪些方面是创造古代,其审美的标准,法古的成分有多大,作古的成分有多大,以及人们怎样接受和认可这些标准。作者的见解精辟独到,可为艺术史研究提供颇具启发性的参考。

作者简介

李零,祖籍山西武乡县。1948年6月12日生于河北邢台市,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曾在山西和内蒙古插队7年。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烺先生做殷周铜器研究。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年-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发掘。1983年-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北大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简帛文献与学术源流、中国方术、中国古代文明史、海外汉学、古代兵法等。

书籍目录

序言 自序 简体版前言 一 序说:复古艺术的概念 二 古迹的凭吊和想象:真古迹、翻修重建的古迹和假古迹 三 早期的“古董”:发现、收藏与仿制 四 标本之一:王莽时期的文物古迹 五 标本之二:宋代金石学 六 标本之三:宋以来的文人艺术(以篆刻为例) 七 总结:复古艺术的审美矛盾 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知识分子的倒霉是倒霉于近代,并且从近代以来每况愈下,有许多“诚可痛哭流涕长太息”的演变。从前的痛苦,由于知识分子群的分化和社会痛苦的压倒一切,好像并不是知识分子本身或知识分子整体的事情。但是现在他们却好像有了普遍的共识:比过去,他们有“脑体倒挂”的愤慨;比国外,也有“大不如人”的失落。特别是他们还常常把自身处境的恶劣归咎于不能“实现知识分子的现代化”,或曰“同国外的知识分子看齐”(即时下所谓各种“接轨”中的一种)。他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中国的知识分子如欲实现其“现代化”,而且是如同美国一类国家的“现代化”,则必历三劫:一是同仕途摘钩(“学而优”不一定要“仕”),二是纳入工薪族(成为“雇佣劳动者”或曰“工人阶级的一员”),三是失去对公众的影响力(让位于商业性的通俗文化)。然后才能龟缩于校园,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既不跟富商巨贾政客者流呕气,也不与商业流俗文化的星腕争辉,养一房一车,安当其“蓝领的白领”(一位美国学者如是说)。这样的巨变仍是近代历史的继续,现在虽未“进行到底”,但传统士人理想的“大势已去”则早成定局。 近些年,与上述变局有关,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三次浪潮。最初,由于知识分子终于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而且科学技术也成了“生产力”,我们曾经幻想就连国家也应由知识分子来管理。后来,这样的迷梦被打破,我们又有“下海”的热潮。记得若干年前,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刚火那阵儿,我们的一位校长曾与一位领导人争论。校长说:“你说让知识分子自谋出路,我们怎么谋?难道我们的化学系非得改做肥皂不行?”领导说:“这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现在“大势”已经“趋”了很多年,旧营垒中虽然确有一些人因“下海”而致富或脱贫,但更多的人却“穷且益酸”,依旧骂骂咧咧,自哀自怜,无可奈何地当他们的工薪族,好像并没有什么款爷出面,“解斯民于倒悬”。特别是那些不能沾“科学”之光,将文化也拔升为“生产力”的人文学者,牢骚尤盛。于是最后,当“急于用世,拙于谋生”的老毛病(李敖语)暴露无遗,我们只好承认,国家嘛,还是交给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去管;科技呢,也是科技人员的事情——这些按严格的“知识分子”定义(当然是西方的定义),本来就水是咱们知识分子的事。咱们知识分子,观近代国学大师可知,其职任端在“人文关怀”。

编辑推荐

《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中以三类文物古迹为标本,即:王莽时期的文物古迹、宋代金石学、宋以后的文人艺术(以篆刻为例),意在说明复古艺术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失而复得,断而复续;二是以古为雅,以今为俗。很多复古都只是表面上的仿古,其实总是包含着变古,有些甚至完全是出于想象,出于借尸还魂的目的,是要突出新意。如果进一步引申,复古问题在艺术史上是如此,思想史上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作者借这样一个具体案例,说明的却是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复古”问题贯穿着二千年来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旨在利用考古发现来解析复古艺术的审美趣味。《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复古倾向的专题讨论,源于作者200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访问期间,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举办的专题讲座。书中以三类文物古迹为标本,即:王莽时期的文物古迹、宋代金石学、宋以后的文人艺术(以篆刻为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铄古铸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千年来,人们每天都在复古,而又为人所复。“古”是由历史千挑万选选出来的东西,古就是雅,雅就是时尚。赞美艺术品时,“气韵高古”绝对是很高的评价。但严格的来说说,没有真正的复古,完全依照古代复制的。一是不可能:古代如何,我们也就知道一些片鳞只爪,很大部分存于我们的想象,只能根据我们的想象复古;二是真回去也受不了。所以所谓的复古,其实是仿古、变古。借古意做新事;借复古做时尚。前段时间就看到另外一个节目,拿了屈原的《涉江》出来叫一个古装模样的人读,这个人画了两脸雌黄带着高高的帽子,很有沐猴而冠的意思。当然,只有古装还不够,还得用楚语来读。极尽抑扬顿挫之能是,最后一句还搞得像唱歌一样余声萦绕。结果把屈原读成一个卖弄辞藻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文学小青年。然后自己很得意,屈原很生气,只好再去投江。其实“复古”的情结,在于对现在无可奈何。逝去的过往虽只剩下只鳞片爪,也远比空泛的未来更来得亲切,更易于怀想。所以现时的风尚让人厌倦时,对古时的想象就开始苏醒。今日不顺意的时候,人们往往愿意回到过去的幸福时光,而不愿寄希望于飘渺的未来。况且,未来并不都是值得期待的,格里泽贝拉(歌剧《猫》)年轻时美貌迷人,年老了邋遢肮脏,除了回忆,难道还有未来吗?
  •   搞考古的归结到艺术史研究,新的视角,新的研究方法
  •   兼具学术史、艺术史、金石学等学科的一本书,很有意思!
  •   书比想象中的薄,不过李零的书内容没的说,作者的名字就是质量保证
  •   当代学者中,李零教授别具一格,他的学问是能够给人和社会以启蒙的学问
  •   李零的大作,写的很好。
  •   都是我喜欢,并收藏、应用的有价值之书
  •   印刷精美,可读性强,内容也很不错
  •   很好的一本书,雅俗共赏。浅看可供玩味,文笔清晰。深入可以探讨考古发现和艺术的关系,这是现在很新鲜、热门的话题。作者李零是一位有着深厚的古文字、考古学问的学者,本人非常崇拜他。这本书既有趣又能引发思考,值得推荐。
  •   李零是大师
  •   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   挺有趣,插图挺好看。
  •   有关美术考古的方法论和新论,值得一读!
  •   选题不错,但过于简单。
  •   外行写的居然比内行还好,奇书
  •   纯粹的讲义,缺乏阅读的修饰。虽然加了不少精美的图,但读来还是有点费劲。
  •   不是专业人员,看不懂,性价比不高
  •   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
  •   讲座记录
  •   东西很好,性价比高!
  •   李零先生研究复古艺术的讲座稿
  •   还是偏深,了解了解
  •   专题讲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