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英]伊恩·布鲁玛 页数:366 译者:刘雪岚,萧萍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伏尔泰、歌德、马志尼、赫尔岑、马克思、顾拜旦、德王威廉二世、哈耶克、以赛亚·伯林……这些欧陆不同时期在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因为一个共同的特征而被伊恩·布鲁玛组织到一起:他们或是深切的“崇英者”,或是“仇英的崇英者”。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有着令人歆羡的自由贸易、远征探险、自由和理性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制度,还有教育“特产”公学及其培养的“英国绅士”。三百多年来,崇英风尚吸引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各国的自由主义者,“英国性”成了一个说不尽的话题。然而作者也指出,英国迷心目中的英国往往只是想象的产物,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尤其晃那些充满幻想的,最终都会发现自己的梦想因幻灭而暗淡了光彩。”
作者简介
作者:(英)伊恩·布鲁玛 译者:刘雪岚 萧萍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1951-),生于荷兰海牙,先后在荷兰和日本就学。曾于莱登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和历史,后专注于研究日本。在东京生活六年,香港生活七年,游历亚洲各地。后担任《远东经济评》和《旁观者》杂志的读者,为包括《纽约时报》、《纽约书评》、《新闻周刊》在内的多家西方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曾任教于哈佛、普林斯顿、格罗宁根等大学,现为华盛顿特区伍德罗·威尔逊研究所和牛津圣安东尼学院的院士。出版的著作有:《面具背后》(1984)、《上帝的尘土:当代亚洲之旅》(1989)、《罪行的报应:德国和日本对战争的回忆》(1994)、《代尔泰的椰子》(1999)、《传教士和浪荡子:东方和西方的爱与战争》(2000)、《异议分子》(2001)、《西方主义》(2004)、《他们为什么恨日本》(2006)等。
书籍目录
伏尔泰的椰子——兼评普世理想(代译序)第一章 丘吉尔的雪茄第二章 伏尔泰的椰子第三章 歌德的莎士比亚第四章 芬格尔的山洞第五章 园林迷第六章 革命的墓地第七章 学校生活第八章 喜爱运动的人第九章 瓦格纳的门徒第十章 犹太人的板球第十一章 仇英的崇英者第十二章 莱斯利·霍华德第十三章 佩夫斯纳博士第十四章 穿格子呢外套的男人第十五章 最后一个英国人参考书目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丘吉尔的雪茄 那是在1960年,或许是1961年,反正是在“披头士”出第一张密纹唱片之前,我和外祖父上街买方头雪茄烟。他是从英格兰来海牙看我们的。我那时大概十岁,生在海牙。我的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英国人。对我来说,来荷兰探亲的外祖父母就好像来自外面广阔迷人世界的信使。 我的外祖父一战中曾在印度当过军医,甚爱缅甸方头雪茄。这在荷兰可是稀罕物,在海牙要是可能有,那就只有找那家叫德·格拉夫(de Graaff)的烟草店了。 G·德·格拉夫是一家老派的家族公司。店家柜台后面的墙上挂着原始人的肖像,那是个蓄着讲究的络腮须、戴着上浆白领的绅士。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上帝啊,我真的热爱英国人。如果我不是爱他们更基于法国人,愿上帝惩罚我! ——伏尔泰
编辑推荐
《伏尔泰的椰子:欧洲的英国文化热》: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有着令人歆羡的自由贸易、远征探险、自由和理性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制度,还有教育"特产"公学及其培养的"英国绅士"。三百多年来,崇英风尚吸引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各国的自由主义者,"英国性"成了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上帝啊,我真的热爱英国人。如果我不是爱他们更基于法国人,愿上帝惩罚我!——伏尔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