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起落叶好过冬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林达  页数:468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分成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制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五辑文章的故事性都很强,不仅情节跌宕起伏,内涵亦复深厚,读者于轻松的阅读中不难感觉到思想的力量。

作者简介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本名均不详)。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译著有《汉那娜的手提箱》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阿灵顿和罗伯特·李将军  林肯总统和李将军  一个从军事学院走出来的政治家  百年之痛——访维克斯堡之一  不要丢失的记忆——访维克斯堡之二  普利策:一百年前的故事  林奇堡:私刑的发源地  迟到四十年的道歉  早春的门罗  国会大厦里的游魂第二辑  当黑杖被关在大门外的时候  阿米绪的故事  战争、和平、和平主义  一个历史学家和他的小镇  华盛顿总统就职典礼的制服和杰弗逊的手提电脑  各有一番风景  血无价,亡羊补牢时未晚  从反歧视走向争取平等  橘黄色的校车来了——为教育平等作的艰辛努力  九十老太的长征  九十老太的被捕第三辑  两千年前那个叫西塞罗的老头儿  四两如何拨千斤  陪审团已经作出了判决  火中的星条旗  非法之法不是法  一百年的历史和燃烧的十字架  星期日早晨的谋杀案  泰利拦截:警察的权力  行使国家征用权的条件  泰丽之死提出的问题第四辑  弗兰西斯和他的修道院  寻访杨家坪  汉娜的手提箱  哪怕在奥斯威辛,绘画依然是美丽的——犹太女画家弗利德的故事  克拉拉的故事  外婆的故事及其他  面对今日的奥斯威辛第五辑  《公民读本》第一课  马克·吐温的真面目  一个春天的困惑  为一本回忆录写的序言  读《我们仨》  《野火集》的启示  听一次演讲后的随想  里根葬礼观后

章节摘录

阿灵顿和罗伯特·李将军 圣诞节决定开车出门旅行。车门一关,就是自己的一个世界。路径是自己选择的,景色是变换的,外部世界被速度抛出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这就使人产生错觉,好像只要自己不主动走进这个世界,就可以永远不走进去。所以,这个时候在感觉上最能够触摸自由。 去的是美国首都华盛顿。这个地方去过几次了,却一直没有走进阿灵顿国家公墓。在电视和电影里,这是一个经常可以看到的地方。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一年前。一个精神病患者枪击国会大厦,打死两个警卫,他的妻子是一个端庄的华人。因此,在追悼会上,他们有着黑肤色的女儿,在悼词开始的一系列称呼中,突然用纯正的中文,叫着自己的外婆、姑姑、阿姨。 阿灵顿国家公墓是美国的一个荣誉归葬地,却不是官员的高级墓地,所以,一个死于疆场的普通士兵一定能够安息于此,而官阶高至总统,却往往没有份。总统中的例外是约翰·肯尼迪,因为他是自己在岗位上被刺杀,大家同意把他看作是一个战死的士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扫起落叶好过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1条)

 
 

  •   书作者林达是一个神秘的畅销书作家,他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每一本均引起反响。《扫起落叶好过冬》为他的文章结集,按文章的大概性质分成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制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用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故事讲述“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关于读书和所见所闻的随想。所收文章故事性很强,大多跌宕起伏、非常好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法制建设的国度来说,也很有参考借鉴的价值。本书的装帧风格应与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类似。
  •   关于美国式法治和古典式民主的绝妙之处,都可以在林达的书里面找到影子。第一次对林达表示怀疑,是看了苏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同样讲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苏力和林达给了我们两个版本。而显然,我更愿意相信苏力的,因为如果按照林达的讲法,那么对于司法审查制度,我们除了艳羡,再无他念。而苏力,则给了我们希望和信心。后来书读稍微读得多了一些了,再回头看林达,总感觉怪怪的。那种美国的月亮啊就是圆,南北战争前的月亮啊尤其圆的论调,让我们对他笔下的诸多制度,不再是叹为观止,而是疑窦重生:我们知道了这些有什么用?——多么功利的实用主义者的啊!读了最近的这本册子,感觉依然。制度还是那些制度,林达却又从他们两口子的旅行中挖掘了许多新的故事。作为厕所文学消遣无防,但要说“思想的力量”,可能还真说不上。这本《扫起落叶好过冬》里,历史故事还在,经典案例还在,林达失去的,是对美国历史的解读——来自一位中国中年人的、浸透了中国近代史沧桑岁月的解读。因此,历史故事仍然吸引人,却已不再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醇酒,而变成了薯片——酥脆可口,却毫无深度。当然,这样的作品必然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即使不考虑作者的经济收入,从宣传先进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也一定是有益无害的。这是一个商业社会,在“言论的自由市场”上,作者的第一目的必然是使作品得到公众的接受。从这点意义上说,林达无懈可击。但,仅此而已。
  •   扫起落叶好过冬》(林达)………………………………………2007年1月相当的精彩!作者是中国留美学生,从中国人的角度观察美国法律制度,颇有见地。美国的优越首先是制度的优越,法律的完善。这本来不是新闻,但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制度的框架是200多年前美国建国时就已经确定的,200年来,在具体的法律条文上有不少补充,但基本框架没有变化。《联邦宪法》没有一个字的改动。作者应该是学法律的学生,主要从法律的角度谈美国。特别是美国的宪法,在美国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反观中国的宪法,除了制定的时候以外,好像没有什么作用。还有很多以往我所没有了解的事情:故事1“阿灵顿和罗伯特.李将军”。早在读《乱世佳人》时就知道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军的领袖李将军,但没有想到的是,他是美国开国领袖华盛顿的后人,更没想到他是由于道德的原因担当了南军的领袖。阿灵顿的历史变迁,充分反映了美国法律的完善。世界闻名的林肯总统不过是个政客,李将军却是职业军人,他的所作所为,在道德上一以贯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从此以后,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只能期待林肯的出现,却很难再期待李将军这样的人了。故事2“访维克斯堡”。维克斯堡是密西西比河边的一个著名的小城,之所以著名,是南北战争中这里爆发了长达40天的著名战役。只有八千名的南军,抵挡八万北军的进攻,直到弹尽粮绝。将近200年过去了,这段历史成了美国人心中的隐痛。书中用了这样隐喻的结尾:“维克斯堡坐落在密西西比河边,那是一个有着大河的老城。巧的是,那天下午,刚好有一对祖孙也在走我们的游览路线,每次爬上一个山坡,总是看到这一老一少,迎着和煦的风坐在坡上。老人在给孩子指点:北佬就是从那里围了过来┅┅维克斯堡人就这样,在一代代讲述他们被围城的故事。”故事3“普利策:一百年前的故事。”判断一个政治家是否正派的标志:正派的政治家会坚决始终面对成年人说话。而不正派的政治家煽动民众时会先从青春期的孩子入手。文革不正是如此吗?不能责怪孩子。故事4“火中的星条旗”。美国宪法的神圣,充分体现在对待美国国旗的态度上。国旗是神圣的,可一旦与宪法冲突,宪法至上。“政府承认,个人有权与众不同,这是宪法第一修正案自由的核心。”问题很简单——是保护国旗还是保护宪法?所谓“亵渎”的概念实际上是针对宗教对象的,其他对象无论多么值得尊敬,都不应使其“神圣化”。自由的政治表达是200年来美国自由的基石。美国人充分认识到:民主社会就是一个多数人制定规则的社会,但是假如它的目标是自由,就不会随意扼杀非主流的观念。民主制度的法律是多数人的契约,并不天然保证少数人的公正待遇。所以,在美国的法律中,特别注意保护少数人。“多数”并不天然地蕴含着“正确”,多数民众对少数人的镇压,并没有想象中的合理性。以人民的名义实行的,得到人民同意的对一部分民众权利的侵犯,本质上和旧制度的专制暴政没有区别。而且最终有一天,会在形式上也归结到那种绝对专政的暴政。这个观点实在太震撼了!过去我一直以“民主”为终极真理,为我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而焦虑。而照此看来,民主并不是终极目标,真正的终极目标,是在民主之后的“对少数人的保护”。美国,早已走在我国之前。美国的伟大并不在经济,而在政治。对比我国,年轻人向伟大领袖像投上颜料居然会被判刑!笔记:龙应台给知识分子的定义——在体制外持独立批判立场的人。与我的“士的故事”相呼应。
  •   《扫起落叶好过冬》是林达先生的一部作品,通过美国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建筑物,作者以一个观光者的心态通过那些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来描述美国迄今为止的整个社会各项制度的不断建立以及完善的进程。“人是靠不住的,只能依靠健康的制度”。这是非常典型的美国观点。以前,我们迷信美国的制度,但凡看到国内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制度就大赞美国是如何如何民主,是如何如何人权,现在媒体越来越公开化了,网络越来越便捷了,我们更能理性地了解到美国的各种制度其实没有我们曾经所义务宣传得那么美好,那么完善,那么人性化。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制度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是更趋向人性和可操作性的,至少更趋向于人性的平等。看到秋风扫落叶时,就马上着手准备如何过冬,这就是美国制度领先的原因。他在困难的时候,想到了更困难的时期,面对艰难险阻,有准备的人总过得比没有准备的人坦然和有底气。美国,从第一次世界战开始就始终以一个机会主义者的身份周游于世界各国,不投入太多的战斗力,却不遗余力地进行外交游说,显然他们用小投入得到了大收获。美国的物质财富来自于那些加入战争的战胜国以及战败国,他们就是有那个本事可以双重收取好处;但是他们的精神财富,他们日趋完善的国家体制却来自于内战,来自于他们对自我的不断反省和进取。南北战争后,他们允许南北双方发表不同的见解,认为“重要的是容许双方都作出自己的表述。否则,历史的记述是不完整的。”显然,我国的历史至今仍由胜利者描述,与完整的情景相差太远。美国政府或美国人都喜欢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面对一切,所以就连他们制定的法律也是如此:“少数人可以借着不同意而不服从法律,这是美国的游戏规则。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申诉,而少数人的合理申诉能够得到公正对待,也是游戏规则能够操作下去的前提之一。”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国际新闻里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案件在美国法庭审理的时候都有让人出乎意料的结果,都有超出法学专家所预测的结论。站在现实的角度,却也考虑未来的持续发展,相信每个来申诉的人都有申诉的合理性、急迫性和必要性,这就是美国司法界的理念。任何的体制都不可能一开始就非常健全和完善,秋风扫下了落叶,那是正常现象,所以没有什么好掩饰的,认认真真地扫清每一片落叶,只有这样坦然的心境才不会畏惧冬天的寒冷。入冬前总有秋风来横扫落叶,在那个最凄凉、最混乱的时候,如果可以坚持,如果可以熬得过去,依然坚强地拿起扫帚扫清所有落叶,那我们就可以过个干净的冬天。谁也无法证实美国的法制“落叶”已经完全扫干净了,已经可以过个干净的冬天了。但是相比他们面对现实,承认法制与某个生命个体一样都存在弱点,我们却是有法不执行,有法不依,出了某些状况还想尽办法来掩藏或是用一些可笑的借口来回避,就知道一样面对严冬,谁更可以干净地在屋子里烧着火炉悠然地过个冬了。
  •   “制度要求少数服从多数,同时要求多数不能压迫少数,不能侵犯少数的自由和权利。要做到这一点,在制度的设计上,一开始就要为持不同意愿的少数预留下申诉、辩解和反抗的渠道。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一致之下,仍要为百分之零点一的异见留下呼吸的空间。”

    “如果法律不打算保护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就保护不了‘百分之五’,那么,‘多数’本身也就潜在着岌岌可危。我们曾经习惯于法律对‘百分之五’的不予保护,这是因为,当我们身处‘多数’之中,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多数’就是对的,我们只知道庆幸自己不是少数。谁也没有想过,今天你不挺身而出保护你所不同意甚至不喜欢的百分之五,你怎么有把握下一次你不在另一个百分之五中呢?今天你看到与你无关的百分之五遭受的不公正扭过了头去,下一次轮到你的时候,你还向谁去呼喊呢?”

    “一个社会要发动成千上万的人并不难,要达到多数人的一致也不难,难的是公正善待只有百分之几的少数。有时候,少数显得如此人微言轻,他们的生死存亡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可是,能否保证这微乎其微的少数得到公平的善待,恰恰是检验文明和人道的试金石,也是决定能否长治久安的一个关键。”

    ——林达《扫起落叶好过冬之阿米绪的故事》

    少数服从多数,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少数人的利益是可以牺牲的,这是我从小就接受的观念。有时也会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是说不出个所以然。看到这一段文字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其中的道理是这样简单,只是简单的道理也要有不简单的人用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文字表述出来,我们才能坐享其成。林达就是这样一个不简单的人!
  •   吴敬琏先生曾在场合推荐林达的<带本书去巴黎>,看完之后觉得挺有意思的,便买了林达的<扫起落叶好过冬>等一系列.睡觉之前看看,对地球对面的美国向往一下,再对中国的未来幻想一下,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让我第二天倍有精神地工作.
  •   之前看过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觉得还是《扫起落叶好过冬》更好一些,思想的绽放更精彩。虽然忍不住怀疑他们为我们描述的这个美国是否真的如此令人尊敬。但看了他们书的人,仍是禁不住迷恋其字里行间透露的那种平和、娓娓道来的舒适。
  •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是了解美国的经典通俗读物。他们身在美国,观察美国就有其他人所不及的优势。林达的笔法,深入浅出,出神入化,这本《扫起落叶好过冬》依然好读,又引人深思。
  •   再次神形安逸地阅读完又一本林达的书,近期交替地阅读林达和余秋雨的文字,真的隐约体会心远地僻的感觉。深秋时节,扫起落叶,窝冬后归于尘土的曾经生命成了新的春天,盎然的养分。田园农事中的平常作为,躁动中的人们只能留些向往。

    从作品序列看,本书应是四册《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之后的拾遗和感悟,也是应了书名的意寓:一番如春夏般闹猛的叙述、感悟和分析,逐步沉静下来好好体味一番,关于一个话题的一系列铺展告一段落,就好像入了冬般停止。而后,睁眼,明白了。

    我不小心打乱了预设的阅读顺序,呵呵。就此顺其自然地将错就错吧:)
  •   林达的书通俗易懂,同时有带有学术的严谨,《扫起落叶好过冬》中讲到好多关于法律方面的案例,使人对美国的法律制度以及道德规范有了全新的认识,是一本好书。
  •   扫起落叶好过冬(林达著)-这个作者的书买了比较多。。
  •   听说了这本书后,就跑到图书馆借了来读,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读完了便忍不住要买来藏着……我说最喜欢里面的第二、第三辑,可一个朋友却觉得讲宽容的的第四辑令人感动……无论如何,好书一本!
  •   由于本人所学专业的关系,以前曾经读过无数描写美国政治、社会、文化的书籍,也曾亲身给美国人做过翻译,自认为对老美的了解还是很深刻的,看过《扫》之后才发现,这种看法似乎有那么点儿一厢情愿的味道。相比《扫》,以前读的书,无论写得多么细致,似乎玉体上依然披着一层薄薄的轻纱,有点儿看不透、摸不着的感觉。林达的这本《扫》终于像夏夜星空下的微风一样吹落了这最后一层薄纱,让我看到了美丽、丰腴又不无缺陷的美利坚。先说说美国宪法,本人拜读过原文,本就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读过《扫》后,对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真正是国家机器在道德准则约束下运行的根本保障,是公民(而不是所谓虚无飘渺的“人民”)权利在健全的制度下正常行使的根本保障,绝不会像某些宪法一样,顺带履行“捧臭脚”的功能。再说说美国政治家眼里“人民”与“公民”的差别。美国开国元勋们很清楚,“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集体,而“公民”却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维护人民的利益”,无异于维护Nobody的利益,最终会沦为当权者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口食。华盛顿们的道德素养可见一斑。最后说说3K党。以前也读过有关3K党的文章,却从未有读《扫》的切肤之感,让人不寒而栗。3K党事件告诉我们,美国仅仅是一个制度完善的国度,远非公民道德完美的国家。林达的书一如既往的平和、不温不火,可以让你心平气和地阅读,心平气和地思考,心平气和地发感慨。
  •   作者能以深邃的眼光,将美国的历史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偶尔会带有中美文化以及更深层次的观念上的对比。尽管并不是每个问题都有着那么肯定答案,但这却是我最欣赏的地方,一位睿智和自信的作者,更愿把问题留给读者,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陈述的历史,顺着自己的指引去寻找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哈梅雷特。也正是在这些讨论中,我们会把问题深入,了解到各个层面,同时变得宽容。读完此书,发自内心地喜欢林达。
  •   很早就知道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不过这类书,要不吹捧得太厉害,要不太枯燥,逻辑行的文笔不行,文笔行的逻辑不行,难得好的.看这本书的介绍似乎不错,捧来读完,拍案叫绝.林达的文笔宛如一泓清泉,难得的是逻辑也那么清晰,每一个小故事都讲得引人入胜.看完八卦了一下作者,原来是夫妇俩合用的笔名,难怪呢,逻辑和文笔能兼得.看完后我又买了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一和二,等待再次享受这对夫妇带来的阅读盛宴.
  •   就是喜欢林达的文字清晰,简练,又有深度不是在教训,也不是在讲故事只是在沉重的叙述我喜欢美国的法制,看了这本书以后
  •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是落木萧萧下的时间,书看完,冬天就真的来了。这是一本杂集,有随笔、有读后感、有游记,看的不吃力,但也不随意。因为林达的书,总给人固有思维以一种碰撞,一种对我们传统认知的激烈碰撞。我们固有的思想中有一种不宽容的民族性,凡事讲究统一, 思想讲究划一。于是乎,革命、起义、斗争等等词眼,多少年不断地重复的故事,告诉国人的只有成王败寇、成功后的鸡犬升天,失败后的满门抄斩。哎!书里的美国思维下的美国事件,总是给人很多的深思。虽然我很喜欢这套书,但也只能想想吧。
  •   林达的书,把美国那种自由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融合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里,历史的局限性里曾经有过错误,但是敢于正视历史,拿出勇气来改正,是值得肯定的。人文主义地关怀融化在整本书里。对于中国来说,美国长盛不衰地奥秘,值得我们借鉴。
  •   这是林达所写的最好的书,题目好极了。描起落叶好过冬, 收拾历史好前进。
  •   第一次知道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是在一个法学的bbs上,大家讨论最值得读的法学书籍,在一串串被老师们挂在嘴边,但如我等凡人却不敢染指的(主要是才疏学浅,读不懂)所谓经典的名字里,有人提到了林达的几本书。当时从未听说过,但对三联的感觉很好,觉得一定是本好书,便从图书馆借来看了,熬了一夜没睡,看完了第一本,当时宿舍熄灯,又赶上应急灯没电,我是点着蜡烛看完的,够酷吧。感觉是值得收藏的好书,便买来了。建议学法学,对美国宪法感兴趣的人要看。去美国留学的人要看。我的那本被纽约大学的死党抢走了,现在美国呢。郁闷
  •   又是一本爱不释手的好书。最近一周加班加了不少,临睡前累地象狗一样趴在床上,还能花上一两个小时读下去的,非得是特别好读的书。林达的这本书看日期是06年出版的,今年是第五次印刷,55000册,不算很大的数字,一本好书本应该有更多的人去读才是。如果非要比的话,拿余含泪大师的《文化苦旅》也许可以作个不太恰当的比较,余的文笔和煽情的功力应该好一些,论故事性和趣味性不相上下,若论视野和思维的深度广度该书就远远的胜出了。
  •   林先生从另一个角度,描写美国制度形成背景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笔严谨细腻,思维很慎密。扫起落叶好过冬,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以使执行的时候能够顺畅并且公平。这样的大众思维和“无声的”宣传真正能让人产生积极的思考。好书!
  •   看过了《带一本书去巴黎》,觉得很精彩,才接着买的这本 扫起落叶好过冬,写得非常好,学到很多历史知识。
  •   读完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之后,觉得很好,这是第五本,个人很喜欢他的书,当当的送货也很快
  •   一部有关美国的随笔,或者说是游记。他们开着车“外部世界速度抛出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这就使人产生错觉,好像只要自己不主动走进这个世界,就可以永远不走进去。”坐在车里看着车窗,还真是这样的感觉,静静的看着外面的风景。林达的文字读起来很轻松,就像导游在向你介绍。你看见了,然后告诉你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由来。看见了落叶,我们知道冬天要来了。
  •   林达的书自然是没话说,每本都很好,这本的故事要短小精悍一些,仍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够引导人思考,总之,很喜欢
  •   林达这一系列的书都写的非常好,用故事的方式来说历史,形象生动,语言也很好,我很喜欢
  •   扫起落叶好过冬,这些书为射门这么好看呢 ?
  •   第一次在图书馆里看到林达的书就被它不可抑制的吸引了,喜欢历史地理生活的人不应该错过这本书,尤其是对美国很感兴趣的同僚们,语言很清新,感人之处也一点都不逊色。
    文章的深度不可挑剔。三联书一直就是这个味。
  •   书的纸张很光滑,摸起来手感很好。书还没有看完,一看的部分是讲林达游览一些小镇的风光和小镇相关的故事。我是把它当做床头书来读的 。很喜欢
  •   林达的几本书都看过,这本是我看过的林达的书最好的一本。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美国司法案例的部分。推荐。
  •   扫起落叶,好过冬。也是一个梦想!
  •   喜欢林达的书,将历史像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文字很耐品味,有一种淡淡的茶香的感觉
  •   从内容到排版,都很好。我共买了3次,分送给朋友和亲人。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窗外》跟这本书相比,如果从图片数量和字数(决定定价)上看,《扫起落叶好过冬》就真是一级棒了。大社毕竟是大社,水平就是不一样啊!刚评论了《窗外》,心情很不好。现在读我的这本《扫......》心情好了许多。
  •   最先买过林达那本西班牙的游记,觉得很好看。有景有历史有思考。这本书同样。等读完这两本,考虑买美国的那四本。
  •   读过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四本书之后很值得继续读下去的书
  •   林达的视野比较开阔.他们夫妇作为一个从文革中走到自由社会的人,带着一种宽容的心态来提醒国人作些必要的反思,娓娓而谈,在帮助我们认识美国的同时,更让我们了解了自己.
    这是宪政专业教师必看的书籍.
  •   扫起落叶好过冬
  •   读了两篇文章,感觉很好就像带着走过美国的历史,熟悉那些地方经历过的伟大历史事件。即使不当作文学,也可当作故事阅读
  •   喜欢读林达的作品,故事中叙述一段大历史,以小见大,让人沉思
  •   林达的书总是给人很多启示和收获,这本的内容与<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有一些重复,但仍是开卷有益
  •   喜欢作者的文字,简单,条理,理性,不乏味,准备继续追林达的其他书。不一样的法制,社会,思考观点,值得一读再读。
  •   我从来不发表书评,(因为很懒),但是这本书写得实在太好了。我不是什么文学青年也不研究法律,只是一个软发人员,买这本书是一个偶然,但是还是觉得这本书对于美国的司法制度的建立思想表达得很好。故事很生动,很感人,我会尝试去买他的另外几本书,毕竟现在这个世界,一本好书是可遇不可求的。
  •   林达的语言朴实,娓娓道来,在叙述故事时很有耐心,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容易接受。值得反复看。
  •   曾经在当当看到过别人对林达的书评价很高。
    某次,在青岛的青旅看到书架有这本书,借了看了一半。
    如果说,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民主,自由的话,这本书让我领悟了一点。
    后来,我就买了,我似乎明白了人,应该赋予怎么的权利。
    这本书,没有太多的教育,是告诉你一个个很好的故事,让你思考。。。
    后来,林达的书我又买了几本,没有一本让我失望。
    强烈推荐。。
  •   林达的书非常棒,他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认识客观的西方世界,看了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一种越来越想看的心情。他的所有书籍都应该是每一个法律人必读的书:独特的思维、精到的分析;深厚的文笔,诱人的情节!当当的服务也很好,加油!
  •   我一直觉得“美国人”是高傲的,但在林达的书中,明明为我展现了一个自省的民族,所能做出的一幕幕令人震撼的举动。打那以后,我发自内心地一直说“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是转眼细想,这些自省的举动,恰恰又是最细致入微、合乎最普通人的逻辑行为。像是一个国家把“华盛顿旧宅”买下,作为“阿灵顿公墓”的行为;像是罗伯特.李将军在南北战争中的“左顾右盼”;像是马歇尔的“欧洲计划”。令人感慨不已。当一个人开始自省,其实也许就是他回到正途的开始。当一个国家开始自省,这种力量震天动地。就是这样的。
  •   林达这一个系列都很好看,大开眼界,让美国的形象清晰起来

    很不错
  •   林达的第一本看美国的书从上世纪90年代末行销以来,不断推出新作,不断出版重印,从畅销书变成了长销书,至少说明了三点:林达散文的角度独特,是人们想了解的;文笔优美,是人们愿意接受的;思想深刻,是引发人们思考的。此外,出版社和装祯都很不错,当当的活动价格也很诱人。
  •   林达的书可读性的确很强.我和先生都是林达的忠实读者.他们写的每本书我们都买来看了,从他的书中更多地了解到了美国,从而更为中国的法律环境感到悲哀.
  •   内容不错,了解美国的司法和社会制度,是林达的经典著作。只是发的书有折叠破损之处
  •   林达的书非常有深度,能够看出作者为了写书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而且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非常强,我已经连续看了好几本林达的书了,每一本都很棒。感谢林达,让我对于西方,尤其是美国有了新的认识。
  •    林达的书,从细微之处介绍美国社会及政治的结构,娓娓道来,很是精彩。对于一个想了解美国的人来说,读到他的系列书,就如同10多岁的青少年读心灵鸡汤来获取人生哲理一般。
  •   这也就足够了,我买回来细读了这本书,虽然看起来不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但还是投入其中。比方说吧,如果这本书详细分析了欧美法系立法的初衷或者法理依据,对比分析,那么肯定合我的胃口,可这本书描述的历史居多,却也是如此吸引人。
    人文关怀是理性的初衷,是在一个国家历史过程中不断地抗争压制自由和人权的过程中沉积下来的。每一篇似乎都让我们看到美国近现代立法和保障民意的举措是如何的来之不易,感人之处就是不易而坚持,坚持而使不易者最终成为一条条规矩,并且人人愿意捍卫它,因为它捍卫了人人的平等权利,也许这就是法律之于人文关怀最好的回报。
    然而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各国不同的历史,造就了不同的结果,难道是彼人坚持而我未有过坚持么?这本书,让我更好的思考了这个问题,实际上,人生来平等,拥有天赋的人权,这些是需要信仰来作保障的,这里的信仰更多的是文化、价值观、理性的出发点,这样才能有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才能去实现真的人文关怀,因为对“人”,搞清楚对人的认识,就像乌纳穆诺在“生命的悲剧意识”里所说的:就是那个“人”,这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个人。
    也许我们不是没有关怀,我们却根本在对人这个方面除了偏差,我们有的是理念,但具体对人的时候却诸多变化,因人而异,这哪里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起码是对所有人之作为人的本质要义的尊重,对人性的承认。这也就是彼人之简单却超越我复杂的地方。
  •   读高中的时候老师介绍的作家,试读了《带一本书去巴黎》觉得笔触清丽,优美又并不繁复,内容许多人说看多了都差不多,但是,读了这么多书,也不能指望每一本都是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东西吧。总之还是很喜欢林达的。另外,这本书的装帧可是比《带》差好多啊……这点有点失望。要是买一套都不一样就有点搞笑了
  •   每个故事都发人深思,不得不时时让人闭卷长考,在轻松中获得思想的力量,在单纯中深思制度的魅力。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对法律的执着和对制度的敬畏,几百年的传统没有随物欲和权力而消失,而是在理性的轨道上运行,这真的是一个智慧的国家,是国家强大的不竭之源。真很希望什么时候也能在中国的判决书中看到一份充满理性、睿智、公正、民主、平等、逻辑的判决。
  •   看多了林达的专题文集,可以看看他的不同类型的文章结集
  •   林达的书,打算全买了,自从看过《近距离看美国》之后,就欲罢不能了……
  •   作者用跌宕起伏的故事展现出了美国的社会及政治等方面,使我对美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是一本不错的好书!
  •   林达又为我们送来一本了解真实美国的精彩之作,对被历来受到导误的中国读者揭示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   林达的书,我已经读了五本,这是我最近在读的一本。
  •   读林达的书总体感觉就是很舒服,不知不觉中对外国的一些制度一些观念一些事情就有了了解,看书没有被说教的感觉,又可以轻松的获取知识。非常得不错~
  •   林达的书文笔细腻,叙事风格平淡但深入人心.从娓娓道来的话语中可以对于美国社会的文化有个概括的了解.尤其是林达对于其法律文化上特征的准确把握与细致描述让人佩服.
  •   文字朴实自然,富有洞见,作者是林达----介绍美国最好的作者之一,是中国的托克维尔。
  •   80一代,我们所受到的教育都是美国不怎么样不怎么样,可是看了林达先生的书才知道极权主义对外界是如何抹黑的!很多时候我觉得,中国的一句俗话“旁观者清”是不正确的,许多从美国回来的学者,抛开有意识形态的党棍官僚,有几个批评美国?中国何去何从?民主制的美国是中国的一盏灯,当然中间的路途也许会非常曲折,也读东欧各国及苏联会给中国更多的借鉴,但我仍然不得不说美国是一盏更高的明灯!
  •   林达的书基本每本我都有,好久没看到他出新书了,所以看到这本马上就下了订单。果然没有失望,除了纸张的质量有很大改观外,内容也保持了他惯有的风格。如果你不想看那些沉闷的教科书,还想了解美国的法律制度,这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   林达的书都很喜欢,最开始读的是他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之后就开始喜欢上这个作家,这一次同样选了他的其他几本书,很期待
  •   林达的书本本都好,我家里已经买齐了十本书.全家都很喜欢林达的写作风格和每本书的内容.推荐,大力,必须的!
  •   书质量很赞,林达美国系列的书都买了
  •   林达的书都很推荐除了美国系列唯一缺点是排版为什么留白那么多把书搞的这么厚?
  •   林达的书写得非常棒,能获得很多知识。
    这个版本的书也很不错,无论是排版装帧还是字体都很好,还附有大量插图。
  •   林达的文章深刻,值得一读。
  •   非常喜欢这本书,亦如喜欢林达的其他系列。。。
  •   林达的书写的很好,这是买的他的第三本著作了。
  •   喜欢林达的作品,这本是专写美国史的,内容可读性很高的说
  •   林达的总能用很优美的文字写出深刻的道理,总有一些问题是值得人类共同去思考的,总有一些价值是值得共同守候的。在两种文化的交融对比中总能找到促使我们审视自身的切入点。
  •   林达的书就是清新可人,用心读完之后,你的灵魂将被美国强大的民主精神所洗礼
  •   林达就是品质保证!了解美国政治文化的必读作品。
  •   值得一读,推荐把这一套林达的书全读完,读完后再来评论我们这个社会和美国社会的不同和利弊!
  •   林达的文字,很深度!
    但又通俗易懂,让人能看到真实的美国!
    值得一看~!
  •   林达写的书,都值得推荐
    我先买了一本,然后,呼啦就全买回来了。
    研究美国政治民主法律的,都可以拿来看!
  •   平实的文字,带给我们平实的历史;以一个游者的角度来叙述美国的历史、人物,轻松,可爱;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来讲解美国的法制、政治,真实,深刻。
  •   推荐!不错的一本书,要继续读林达的书。把历史人物写得如此立体和形象,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   作者以游客的笔触,娓娓讲述了一部鲜活的、“小写”的美国内战史。文笔优美自不用多讲,其中的历史细节,读来令人感慨。——摘录一段关于维克斯堡百年之痛的叙述:“随后几天,战火停息。可是,战场上的三千具士兵尸体,却在密西西比的骄阳下暴晒着,两军阵地上突然冒出了数不清的苍蝇,尸体的气味令人不安。24日晚上,维克斯堡守军通知格兰特将军,明天守军将短暂停火,以便北军收葬他们的阵亡士兵。”“第二天,维克斯堡郊外的战场上,出现了短暂却令人难忘的和平景象。双方士兵走出战壕,收埋自己一方的阵亡士兵。南军走到了北军的战壕里,北军也走到了南军的战壕里。他们互相问候、交谈,互相提供方便,互相致谢,互相款对方一支烟、一杯水。在很短暂的空闲里,有些士兵甚至一起玩起了一会儿纸牌。北军的安德森上校在日记中写道:我看到我们这边的一个年青士兵,在两条战壕之间,遇见了他在南军中的兄弟,他们两兄弟坐在一段木头上,一起聊了一会儿。”“这也是战争中最为惨痛的时刻:士兵们发现,他们浴血拼杀的敌人,其实和自己一模一样,是普通的农家子弟,是平常的城镇孩子。……可是,内战的敌人,其实和自己一样,善良淳朴,怀着高尚的道德心。甚至,那就是自己的兄弟。”“当停火宣布结束,双方召集自己的士兵。南北阵营的士兵互相告别,互道珍重。……”(第42-43页)这让人不禁想起《三国演义》中各为其主奋战的诸位将军,也不禁想起,解放战争时期敌我阵营之间的、因政治鼓噪起来的深仇大恨。
  •   还没看,但是看了林达写的几本书,感觉都挺好的,文笔比较朴实,但是分析也比较到位,给了我另位的思考空间
  •   是我期待已久的一本书,虽然还没有看完,但已经被作者细腻的法律文化表达所吸引,喜欢林达的作品。
  •   林达 历史系列 都值得读
  •   已阅读过林达的其他作品很喜欢,很好内容很丰富!值得一读!
  •   我就是苦我还没有看懂这本书就是一个一个小故事组成的。
  •   很喜欢林达的风格,一个平淡闲适的老人娓娓道来。不激进不消沉,看透一切仍满怀希望。
  •   林达的书也算是现代大学生案头必备的书之一了吧无论所持观点如何,都还是应该通过他们的视角与领悟去看看那个或被妖魔化或被神圣化的国度
  •   第一次阅读林达先生的作品,通过他的文笔犹如身临其境。
  •   书真的很好,一个一个小章节和故事介绍美国,让人很受用,强烈推荐
    书印刷质量很好,字体大小合适
    只是封底有皱褶,下雨天送来的,有一点浸湿了,看在送一次也费力的份上没换了
  •   林达的书绝对是好看 我几乎吧把林达的书看了个遍
  •   林达的书,一如既往的好看!
  •   林达的书,一向好看,果断支持
  •   毫不例外,林达的书永远都是那么的好看~!支持~!!
  •   林达的书都好看。。每本都买。。。
  •   这本书是以小故事带动大道理,反映美国的相关政治制度,简单明了,通熟易懂。我一买回来就开始看了,一直追完全书,其中有很多感触,情不自禁的与中国的政治制度相比较,也许本书有次本意的吧。总的来说,该书很好,值得一读,尤其是想了解美国的朋友
  •   林达的叙述不是华丽的,朴素的让人可以放心的接受很多新的看法,而不是像一些著作,为了写名某些观点而刻意舍本逐末的描述一些事情。同样,这样的写法,让人可以真正静下来,仿佛去到了那样的岁月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