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高阳 页数:214 字数:14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清朝中叶,穷秀才陶澍将与孙家之女巧筠完婚,不料当地富豪横刀夺爱,孙家也嫌贫爱富、顺水推舟,陶澍不得已退婚,另娶他人。后来,陶澍点中翰林,官运亨通,而当年的富豪之家却日渐败落,孙家之女也落入青灯黄卷了残生的地步……
作者简介
高阳(1926-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书籍目录
人生如戏安化第一美人贫贱不能移荆钗怎及金钗飞上枝头各有因缘莫羡人赶考十路报喜以财敌才一举成名天下知悔然命如纸薄恩怨不分明戏如人生
章节摘录
书摘茶坊酒肆中有个流言在传布:陶秀才穷得娶不起亲,要将孙家的婚约退掉了。 这是孙伯葵放出去的风,作用是想另钓一个金龟婿。风声很快地传人一家大户,第二天便托人到孙家来说媒。 来的是个媒婆,姓刘,尽管她能言善道,但遇见孙太太,滴水渗不进去。“刘媒婆,你一定弄错了!”她说,“陶家并没有来退婚,就想退也不能!我家小姐已经姓了陶,决不能再姓吴。” 来求婚的大户姓吴,千顷良田,两世恶名。老子叫吴良,外号“无良”;独子叫吴少良,便唤做“小无良”。想求孙家这门亲,是吴良争面子,娶了这个全村的第一美人作儿媳妇,是多么值得夸耀的一件事!当然,吴少良更是喜心翻倒,兴奋得连觉都睡不着了。 因此,当刘媒婆回报孙太太如此峻拒时,吴少良竞承受不住这个打击而恹恹成病。这一来,逼得吴良非设法将孙家女儿变成吴家媳妇不可! “无风不起浪!退婚的话,一定有来历的。”吴良叮嘱刘媒婆,“你再替我去打听。” “老早打听过了,大家都说,听是听人这么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么,陶秀才呢?你该托人到陶家打听打听看。” “不用吴老爷关照,早打听过了,陶秀才说,没有这回事。” 吴良想了一会儿又问:“陶秀才说这话的时候,是怎么个样子?是气呢,还是着急?” “也不气,也不着急。平平淡淡地,倒像没有这回事的模样。” “噢!”吴良噗噜噜、噗噜噜地抽着水烟,沉吟了好一会儿说:“十之八九,有这回事。穷秀才死要面子,不肯明说而已。” “吴老爷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我跟你说,不是谣言。有人造这个谣言,他要生气,更要着急,怕岳家真有这个意思,故意放出风声去。如今平平淡淡,像没有这回事,就是已经知道有这回事,自然用不着大惊小怪。” “那么,”刘媒婆又起劲了,“吴老爷,你看我该怎么办呢?” “你后天来听回音,我会告诉你该怎么办。” 等到媒婆一走,吴良随即发帖子,请孙伯葵吃饭,其实是吃花酒——安化县城有个私娼,外号“张小脚”,原是贩卖水银、朱砂的大商人张老四的下堂妾,貌仅中姿,而且年纪三十开外,即使是美人,亦已迟暮,可是身价极高。因为张小脚工于应酬,善于词令;看客人的身份、性情,有各种不同的谈吐。住处本是人家荒废的花园,用围墙割取一角,借它高槐老柳的清苍之气,却不见残垣颓屋的荒凉之迹;围墙里面原为五楹敞轩,她鸠工重修,隔成三间,由西而东,第一间是大厅,第二间起坐,第三间便是她的香巢。布置得精雅宜人,不带丝豪风尘气息。能在此飞觞醉月的,不是达官,就是巨贾。不过安化到底是小地方,除了外县慕名而来的访客以外,本地人在这里设席请客,一个月不过五六次,其中一半是吴良做主人。P6-8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高阳的清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特别取材于乾嘉年间的史实,写尽朝廷大政、南北吏治、民间风俗,兼具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趣味。
编辑推荐
本书是高阳作品·清史小说系列之一,高阳的清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特别取材于乾嘉年间的史实,写尽朝廷大政、南北吏治、民间风俗,兼具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趣味。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利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绚丽壮阔、气质非凡的景象,堪称一部民俗变迁史。清朝中叶,穷秀才陶澍将与孙家之女巧筠完婚,不料当地富豪横刀夺爱,孙家也嫌贫爱富、顺水推舟,陶澍不得已退婚,另娶他人。后来,陶澍点中翰林,官运亨通,而当年的富豪之家却日渐败落,孙家之女也落入青灯黄卷了残生的地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