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高阳 页数:655 字数:44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曹雪芹别传》(上下册):曹家在南京获罪被抄没后,曹雪芹随母亲、叔父北上归旗,求学于八旗子弟官学。在此期间,曹雪芹的人生经历更为丰富,对朝廷大事、市井生活都有了更为鲜活的认识……
作者简介
高阳(1926―1992),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望族。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这,又擅编故事、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章节摘录
书摘“曹四老爷到!”王府的护卫玉格,掀开棉门帘,向曹頫说一声:“你老请进去吧,王爷等了好一会儿了。” 曹烦将卷着的袖口放了下来,垂着手进了花厅,从屏风缝隙中已可看到平郡王福彭,神采奕奕地站着等待,随即疾行数步,转过屏风,便待蹲身请安,不道福彭的动作比他快,双手一伸,扶住了他的两臂。 “别客气,四舅!”他松了手,往旁边指一指,“请坐!” “是!”曹頫以长亲的身分,不便叫“王爷”,一直是用很冠冕的称呼:“殿下!” “坐。坐。” 福彭这回不作客气,自己在上首坐了下来。曹頫便坐下首,隔着花梨木的茶几问道:“殿下召唤,想是有事吩咐?” 福彭不即答言,等听差倒了茶来,又退了出去,方始开口。 “四舅看了今天的‘宫门抄’了?” “喔!”曹兆页想说:“难得看一回。”转念又想,这么说,倒像是对仕途升腾,毫不关心;有故作清高之嫌,便改了平实的语气地回答:“还没有。” “我放了玉牒馆总裁。” “这,”曹頫起身,垂手说道:“恭喜殿下。” “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使。”福彭微皱着眉说:“我打听过了,每十年修一次玉牒,总不免闹纠纷,也不知打哪儿出来的女人,抱着孩子哭哭啼啼,到宗人府来喊冤,说是哪个宗室,或者觉罗在外面生的。找了本主儿来,十个倒有九个不认,那一来,好,寻死觅活地闹吧,听说,真有身上揣了毒药来的。” “像这些事,不会无因而至,事先总有风声,殿下不妨先派人查一查,不等人来闹,先要想法子弭患于无形。” “不错,我也打算这么办。”平郡王突然问道:“四舅学过‘国书’没有?” 所谓“国书”就是满文,曹頫学过却不精,深怕是平郡王有关于这方面的差使派给他,力所不胜,辜负委任,因而答说:“不大会。” “照样写几个字总行吧?” “那还能凑付。” “好!”平郡王说:“我有点小事,可也是大事,拜托四舅。明儿一早,请四舅跟我一起上衙门。” “是。”曹烦又说:“我在华嘉寺胡同伺候好了。” 平郡王福彭管理镶蓝旗满洲都统事务,都统公署在西城华嘉寺胡同,所以曹兆页如此回答。不道福彭指的不是此处,而是他绝少去的宗人府——他是宗人府的右宗正,西城正黄、正红、镶蓝,以及他本旗镶红旗的宗室、觉罗,都在他的管辖之下。 这就非得到王府来会齐了一起去不可,因为曹烦不仅对宗人府不熟;甚至从未去过。……P1-2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融艺术想象与历史考辨于一炉,复原曹雪芹及其家族荣辱兴衰的人生画卷;上至军国大事,下至市井逸闻,尽入笔端;小说笔法,史家眼光,自成一家之言。
编辑推荐
《曹雪芹别传》(上下)共三册,融艺术想象与历史考辨于一炉,复原曹雪芹及其家族荣辱兴衰的人生画卷;上至军国大事,下至市井逸闻,尽入笔端;小说笔法,史家眼光,自成一家之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