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访谈录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查建英 主编  页数:45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围绕“八十年代”情境及问题意识的对话录,主持者选取的谈话对象多为八十年代引领潮流的风云人物:北岛、阿城、刘索拉、李陀、陈丹青、栗宪庭、陈平原、甘阳、崔健、林旭东、田壮壮、分别属于诗歌、小说、音乐、美术、电影、哲学及文学研究等领域。对话抽取相关领域里在今天仍有讨论价值的当年热点内容作为话题,试图重视这个在中国二十世纪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年代的场景和氛围,并且在回顾八十年代社会思想面貌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反思。  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谈话者以个人的身份和角度,从各自从事的工作出发,既回忆反省过去的那个时代,也评论分析现在,并且眺望臆想未来。书中虽然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往事,却没有变成一个“怀旧项目”,大多数谈话者没有简单地将80年代浪漫化,尽管他们那时年轻气盛、出道成名。这些回忆者的态度不是一味怀旧或颂扬,而是尽可能坦率、客观地对自我和时代的局限,对不少当年轰动一时的现象、事件、人物及文化动因进行深入剖析、批评和反省。

作者简介

查建英(笔名:扎西多):北京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一九八七年回国,九十年代返美国。二00三年获美国古根汉姆写作基金,再回中国。曾为《万象》、《读书》、《纽约客》、《纽约时报》等撰稿。已出版非小说类英文著作China Pop,杂文集《说东道西》,小说集《丛林下的冰河》等。其中Chhia Pop被美国Village Voice Literay Supplement杂志评选为“一九九五年度二十五本最佳书籍之一”。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阿城陈丹青陈平原崔健甘阳李陀栗宪庭林旭东刘索拉田壮壮图片摄影:李晓斌

章节摘录

书摘时间:2004年9月8日  地点:北京芳草地    查建英:你想怎么来讲八十年代这个题目呢?    阿城:我不是太有“十年”这种概念。就像艺术的变化不会随着政治时期的改变而变化,好比我们文学史上,两汉、魏晋,或者隋唐,不会因为有了一个新朝,就会出现新的艺术,政治的、权力的转换决定不了艺术。事情也许早就发生了,也许还没有发生。单从“八十年代”划分,有点儿难说了。    查建英:那个时间其实是人为的计量。比如说,从外部环境看,八九年好像是一个句号,它正好又是八十年代末。九。年以后,文学上就有了王朔,大家很习惯就把王朔看成一个九十年代的现象。实际上他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不过那时他不突出,只是舞台上众多的人之一。其实这个年限不见得。    阿城:对,不见得。就像世纪末两千年那个分界点,叫个事给搅和了:到底二000年,还是二00一年算是两千年的开始呢?我记得有些国家是二000年的时候庆祝,有些国家不认这个,二00一年庆祝。很多人慌了,因为大部分人习惯了以一个十年或者一个时间的量度去决定自己的情绪。“我要跨过这一年,我要有一个新的,我要做什么事情”,突然发现不是,说下一年才是,有挫折感。美国人喜欢搞十年这种东西,decade,搞得有声有色,有好多套丛书,你肯定看到过。台湾前些年搞过七十年代,找了很多人回忆。    查建英:你是说他们回顾过七十年代?    阿城:对,很多人都卷进去了,《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的杨泽主持的吧。    我自己的量度不是这种,而是知识结构,或者文化构成。从知识结构、文化构成来说,一八四。年是一个坎儿,新的知识撼动中国的知识结构,船坚炮利;一九一九年“五四”是一个坎儿,新的文化撼动中国文化构成,科学民主;一九四九是最大的一个坎儿,从知识结构、文化构成直到权力结构,终于全盘“西化”,也就是惟马列是瞻。中国近、现代史,就是这三个标志,其他就别再分什么十年了。不过既然定的话题是八十年代,总要来说说吧。对一九四九年这个坎儿,我觉得七十年代算是一个活跃的时期,七六年,官方宣布“文革”结束,造成八十年代是一个表现的时期,毕竟出版又被允许了。    查建英:是不是一个从地下转到地上的过程?比如那些诗人。    阿城:也没有全转上来吧。不过确实在八十年代,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的七十年代的结果。比如说北岛、芒克,七八年到八0年的时候,他们有过一次地下刊物的表达机会,但变化并不是在那时才产生的,而是在七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末的白洋淀就产生了。七十年代,大家会认为是“文化革命”的时代,控制很严,可为什么恰恰这时思想活跃呢?因为大人们都忙于权力的争夺和话题,没有人注意城市角落和到乡下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查建英:对,六六年、六七年是特厉害的,六八年以后就开始下乡了。    阿城:管不着了,这些学生坐在田边炕头了。他们在想什么,传阅一些什么,写什么,权力者不知道。像六十年代末的芒克、根子、多多、严力他们在河北白洋淀形成那样一个诗的区域,尤其根子的《三月的末日》,意象锐利迷茫,与食指的《鱼群三部曲》失望迷茫区别得很开。《三月的末日》在我看是那时的经典,可惜没有人提了。我记得岳重跟我说,他当时提了一桶鱼从白洋淀坐火车回北京,到北京的时候桶里的鱼死得差不多了;春天了,但是,三月是末日。这样,一直贯穿整个七十年代。所以,好像是压制得最厉害的时期,但是因为把他们推到权力、行政力管理相对松散的地方,他们反而有些自由。    P15-16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追忆八十年代文化启蒙 《八十年代访谈录》20年的间隔和缓冲,足够让人们站得更高、看得更清晰:虽然不能还原80年代,但20年的时间,人们获得的信息量以及视野、阅历都在大大拓展,这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回顾历史 。   阿城、北岛、陈丹青、崔健、刘索拉、田壮壮……这一连串名字和“四月影会”、“无名画会”、“第五代导演”等文化现象,共同代表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艺术的回归与觉醒。20余年后的今天,那个以“文化热”著称的年代又被热闹地提起,三联书店于5月推出著名旅美女作家查建英主编的《八十年代·访谈录》。该书对11位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的作家、艺术家、学者和批评家进行深度访谈,试图立体地还原和反思那个在中国20世纪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代。   “迟到的青春期”     查建英心中的上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一个短暂、脆弱却令人心动的浪漫年代。“我1981年到1987年间赴美读书,虽然在80年代中只有四年时间‘在场’,但正因为我体验过上世纪70年代的封闭,那段时间每每通过书信知道国内有摇滚乐了,或者很多人看萨特等等,便觉得十分激动,更感觉这‘迟到的青春期’弥足珍贵。我近年常常在饭桌旁、朋友间听到有关那个年代种种人与事的即兴回忆。比如大家回忆李陀,他是1939年出生,在80年代却经常把‘他们那些中年人……’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现在觉得好笑——他那时可不就是个中年人!但这实际上反映了那个年代,大家在精神饥渴之后,发现所有的事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鲜,这些东西不停地冲击着我们的脑子,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从未有过的年轻!我发现大家并没有淡忘那段历史。”     “我不找80年代,80年代找到我头上来了”,查建英对80年代的感情由来已久,但真正展开这一大型深度访谈却是受洪晃启发。正如李陀所说,80年代问题复杂又重要,甚至可以开一门“80年代学”的课程。查建英选择了从“文化热”这一角度切入:“开始我只打算找几个人聊聊,写一篇关于80年代的文章,但我很快发现这些80年代人经过十几年沉淀、积累、云游世界,人人一脑袋见识。我无法丢掉这么多珍贵的材料,随便给读者端上一盘速成的杂碎。于是,索性增加访谈人数,拓宽角度,集结成书。”     该书的责编吴彬则表示:“查建英和很多人一样,有‘80年代情结’。毕竟那个时期是不可复制的,那是很多人学术、艺术生命上的黄金时期。而查建英缺失了一部分80年代的记忆,这在她是一种遗憾,但可能更是一种冲击,使她更想去了解、挖掘、还原那个年代。”     意外收获:“弄潮儿”背后的故事     查建英曾经的小说《到美国去!到美国去!》和《丛林下的冰河》开了留学生文学的先河,她也用笔名扎西多长期为《万象》、《读书》、《纽约客》、《纽约时报》等撰稿。这种特殊的学术背景和个人经历,使她有自信“不看这些被访对象以前的访问”,在采访前她对被访人能谈到什么程度已有一个大体的预期。谈话双方知识水平的对等,使其演绎成为一场场智慧的激荡。     查建英最认同阿城在访谈中的观点:“他讲的知识结构与群体焦虑这两个问题,我觉得讲到百年来中国文化问题的根上去了。”陈丹青对当年的反思也相当深刻:“80年代的可怜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多惨,还说什么文艺复兴!那是瘫痪病人下床给扶着走走,以为蹦迪啊!”     选取访谈录的形式,是因为查建英觉得这样便于保持一定的随意性以及被访者的个人风格,而且活泼好读。访谈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这些“文化热”弄潮儿背后丰富的经历。1984年阿城忽然成名,他寄给陈丹青一份杂志,他的《棋王》、《孩子王》都发表在上面。他直接把杂志寄给在美国的陈丹青,为了省邮费,把其余书页都撕掉。陈丹青则记忆犹新:“不久我去美国了,一大早阿城到校门口送我,他要上班,不能和大家一起去机场……那时连拥抱都不会,就那么扶着胳膊流眼泪。”来源:中国青年报媒体评论  新周刊·2006新锐榜年度图书:八十年代访谈录  那个时代和它的精神遗产还沉睡在一代人的记忆深处,查建英成了第一个掘宝人,淘出了新的精神食粮。这本书还原了1980年代充满激情与理想主义的启蒙气质,充当了文化怀旧风尚的导火索,也为物质丰盛精神失范的今天提供了照妖镜。  新京报阅读周刊·华语图书传媒年选:《八十年代访谈录》「致敬词」  追寻八十年代,是今年看似突兀的一个文化回流热潮,却无疑有着耐人寻味的当下社会体征。查建英是这股热潮的“点石”者,她的《八十年代:访谈录》是一本围绕八十年代情境及问题意识的访谈录,谈话者以个人的角度出发,既回忆反省过去的那个时代,也评论分析现在。谈话对象多为八十年代引领潮流的风云人物:阿城、李陀、陈丹青、栗宪庭等,他们身份遍及诗歌、小说、音乐、美术、电影、哲学及文学研究等领域。他们都是八十年代的在场者,他们在那个年代里特立独行地展开了精神远行和心灵漂泊。  这本书试图重现那个年代的场景和氛围,虽然强调反省和审视,但终归掩饰不住内心中的那份迷恋和怀念;虽然强调浪漫和诗意,但终归还是脆弱而短暂;虽然强调文化和启蒙,但终归还是“精英们”的八十年代,虽然……虽然,我们依然要向那个年代致敬,向这本书和书中出场的人致敬。  中华读书报·2006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佳  我们用到的“八十年代”一词,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意味着一个历史阶段,意味着一种社会、文化情态(就像我们不断回望的五四时期一样)。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今天仍有莫大影响力,而在“八十年代”氛围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成当代中国很多领域的中坚力量,正因此,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受到广泛关注,甚至引发了一股回顾和反思“八十年代”的热潮,并不奇怪。查建英选择的访谈对象包括阿城、北岛、陈丹青、甘阳、田壮壮等八十年代引领潮流的风云人物,访谈进行得较为深入,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八十年代的独特气质和氛围,站在今天的“高度”所作的某些反思也颇具意味。当然,正如查建英所说,“八十年代中国远非一场以北京为中心、以知识精英为骨干的‘文化热’所能涵括”,全面地展现那个独特历史阶段的“光荣与梦想”,尚需倾听其他层面、其他人群发出的声音,但无疑,本书开了一好头。

编辑推荐

阿城、北岛、陈丹青、崔健、刘索拉、田壮壮……这一连串名字和“四月影会”、“无名画会”、“第五代导演”等文化现象,共同代表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艺术的回归与觉醒。20余年后的今天,那个以“文化热”著称的年代又被热闹地提起,三联书店于5月推出著名旅美女作家查建英主编的《八十年代•访谈录》。该书对11位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的作家、艺术家、学者和批评家进行深度访谈,试图立体地还原和反思那个在中国20世纪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代。★亚马逊网2006年度年十大好书之首★新周刊2006新锐榜年度图书★新京报阅读周刊2006华语图书传媒年选★2006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佳★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发起,《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和《新京报》等27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6年度十大图书”  相关链接:亚马逊网2006年度好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八十年代访谈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5条)

 
 

  •   人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如同无法选择母亲。今天读完了北京三联版《八十年代访谈录》,在末页写下这句话。今天,收到朋友从香港带来的牛津版《八十年代访谈录》。在首页写下这句话:希望通过此书大致了解一下今日意识形态的底线。不同的书有不同的作用,共同点是让我快乐。书籍就是那扇门,透过它能够体验不同的人生。很多事,牛逼了就简单了,比如小品,首先是要能让人笑,小沈阳就满足了这点,“电影,首先要好看,然后再谈别的”,以我的审美能力,《虎口脱险》、《小兵张嘎》(黑白那个)就挺好看,唱歌,你先把音唱准了再说感情。港版的里面多一个人的访谈,刘奋斗。奋斗说当年八九的时候他去师大贴大字报,学生谈治国,行,没问题,但“大小便完了,您冲水行么?”这事,我当年说“观棋不语真君子,拉屎不冲是傻逼”。要治国,您先把屎冲了。说回来访谈录,或许每个年代的人们身处其中总是更多的谈论苦楚,但看看这些关键词,想想从八十到九十正是海德格尔说的“从诗歌的年代到散文的年代”的过度,还是难免怀念那个充满激情、艺术、理想和追求的年代。八十年代:激情,浪漫,理想主义,启蒙,精英,争论,思想……九十年代:显示,利益,实用主义,功利,大众,精明,焦虑,市场……查建英在和阿城的访谈中大致有些归纳,有相当一部分人文知识分子在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过度中被边缘化了,取而代之的是科技知识分子,市场知识分子。八十时这些人文知识分子实际是话语权的把持者。李泽厚《美的历程》当年是大畅销书,刘再复一演讲,讲文学主体性、二重性,有上万人去听,我忍不住在页边写下“梦幻般的年代”。看得我孤独,憋闷。中产不多,准中产了,士大夫精神缺失,没思想没主心骨。否认历史,教育当作宣传,不客观不准确,没有主义,没有信仰,只有意识形态。整体浮躁。焦虑和不自信成了主流。如同八四八五直至九零后的小孩们,表面上“动物凶猛,实际内心极其纯情,”没信仰,只能靠外形撑着,喀嚓一倒全是纸架子。最近还在看《光荣与梦想》,琢磨琢磨,中国近三十年,就改革开放着三十年,走了别人二百年的路,经济路。文化呢?彻底断层,文化不能跃迁。五四,新文化,简体字,老东西没了,读繁体字成了一种能力,自己的东西还没看明白你跟那翻译什么劲?文革,批林批孔,得,读古书又成了一种能力,中国文化的根儿就断了。一谈就是“解构”,就是“后现代”,结果全整成装逼了。这玩意不能全学全搬,西方从哈耶克,马克思,黑格尔,海德格尔,甚至尼采,一步步过来的,有那么一个理性构建的现代化基础让你解。咱这倒好,扔了孔孟荀,老庄,扔了汉儒,扔了宋明理学,硬搞。你连建构都没建构过,怎么解?解什么?没有思想的现代化,怎么就直接后现代了。浮躁!再就是不自信。阿城这么说,刘索拉这么说,田壮壮这么说,很多人这么说……贞观之治,文景之治的时候,站在长安城里看胡人,那是来献艺、献宝的。说的对,不错,有东西,不对,没关系,人家是番邦来的,没见过世面。“底气特别足、自信的时候,心态就开放,不怕外边东西进来。”从民族情感上讲,我对日本没有任何好感,可是讨厌他也要先了解。中国、日本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历程如此不同。根源在于哪里?日本人彻底服了,明治维新,承认自己不行,我好好跟行的学习,比学赶超!而且比学赶超还有加速器,大河魂,武士道,神风精神。学会了,得到了别人的尊重甚至惧怕,打不垮嘛。美国人怕这种民族性格,专门找了个人研究,写出了《菊与刀》。中国不行,装逼,一会天朝赔款说成赏赐,稍后饿死几百上千万人超英赶美。结果学的不伦不类,被人逼着承认不行,再拉下脸学。连前边那个先低了头的小日本你都得跟人学。你看天河北川流不息的“奶大腰窄腿长”心坎妞不就奔着八国联军去了么?实在没有洋鬼子发个谢顶、龅牙日本中年短小男也行,小姐的主观意愿基本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是硬道理。装半天,半个世纪,图什么呢?一不小心整成批判民族劣根性的杂文了,拉回来。人的思想历程,大致是知识文化思想,就人生观世界观哲学美学,这么个路子。当然,大部分人知识到文化还没走过去。又胡扯,再拉到读书笔记。书的末页还写了这么几句话,没有信仰是不安的原因。恕己恕人最快乐,清新爽洁不紧绷。物极必反,理想和单纯对理想的追求是牛逼的前提。我愿意活在精神的八十年代。
  •   过年照例要聚会,聚会照例要喝酒,不是这个团伙,就是那个圈子,今年也不例外。毕业已经二十年,在本地的高中同学凑了一凑,也有了一桌,算了一算,初三大家有空,就喝上了。
    酒喝了开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忽然才想起,竟会没请教了我们三年的高中班主任。推推搡搡一番之后,终于有人打电话,一阵拜年以及表白没完,老师倒是很爽快:等着,我来。
    老师头发已经微有星白,说是今年就到退休年龄。我们恭维您这样的特级教师退休后还不是大有作为,他笑笑说哪里也不去,带师母出去游山玩水。酒过几杯他话锋一转,问我们,你们知道吗,你们这拨小子是我教过的最幸运的一拨家伙。大家哑然,静候下文。
    老师不紧不慢,有如下一番阐述。
    当年教你们的老师,有两批人,一批老的,是解放前留用下来的老前辈,和历次运动中由于成分问题,言论问题被从大学和科研单位赶下来的业务尖子;一批年轻的,是十年文革后刚恢复高考从多少人中选拔出来的人精,大学毕业来教你们。老的,业务功底非常扎实;年轻的,思维非常活跃。我那时候教你们三年,感觉不是在教,而是在点,这批老师是在点拨了你们三年。
    这倒让我们回忆起来,确实如此,只是我们当时没有注意。我们有在课上和我们讨论《庄子》的语文老师,有懂三四国语言的英语老师,有上课不带讲义课本但是板书行云流水连年月日都不会写错的历史老师,有学生在他的批语后面加反批语,而他不以为忤再加反反批语来论证的物理老师,有教学生作曲的音乐老师,有随口大段引用黑格尔马克思原文的政治老师,等等。所以我们那时的学习,用在课本上的时间大概只在十分之六,其余时间校内各种兴趣小组十分盛行,和老师辩论争执也是家常便饭,而各位老师似乎也是乐此不疲,曾有同学在兴趣小组研习高等数学,一直研习到数学老师说我已经无法教你为止。回顾那三年,大家的一致意见是,轻松而有趣。
    然后,老师接着说下去,这批老教师都陆续退休了,年轻的那批逐步调走或者高升,新进来的更年轻教师,在升学率任务的压力下慢慢被雕刻成一个模式,几十年在一个环境,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最后就没有了创造力,完全成了一架教学机器,他也逐渐感觉不能再点,而只是在教了,而且教得很吃力。
    当然喽,我今天是说点反动话了。说完老师自己罚酒一杯。
    因为最近放假我正好抽空在看查建英写的《八十年代访谈录》,而我们读书时也正好在那个年代。回来后我也在想,八十年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呢。它有一点束缚,但是又有一点自由;它有一点压力,但是又有一点闲暇;它有一点现实,但是又有一点浪漫;一切都在碰撞,所以一切都有激情。一切都还未定型,所以一切都还有可能。有些贫乏,但是有些又充实。一切都充满反思和批判,由于对旧思维的一种反动,人们特别需要一种新思维来填补,而形成这种新思维的过程,就是八十年代各种观点和思潮不断学习,碰撞,争辩,以及迸发出火花的一个过程。但当追求物质财富成为当下唯一的和主流的思潮时,这些过程就终止了。正如洪晃所说:嗨,其实现在哪有什么真正的文化,要说文化还得说八十年代。
    中国近代以来,五四是一个思想解放的高潮,接下来就是八十年代了。五四的思想解放,奠定了整个民国时期思想文化艺术的发展基础;而八十年代,则是奠定了整个九十年代迄今的思想文化艺术的发展基础。下一个高潮,也许还要经历很多年才会来到。
    《八十年代访谈录》最后田壮壮有一段话,谨录如下,可以最为本文结尾。
    感觉现在没孩子了。因为孩子是最单纯的。现在连孩子都少年老成了。一上大学就开始焦虑,所有的人都变得特别的忧郁,特别有负担,觉得前途渺茫。年轻人都是这样了。
    2010-2-20
  •   阿城、北岛、陈丹青、刘索拉、栗宪庭、崔健... ...

    在各种现当代文学艺术史中常有浮现一些名字,一批八十年代领军人物,在本世纪初,重新整理那个意气风发的时代,与访谈者一起回顾1980至1989。

    话语间渗着严谨的反思,透着过来人的睿智。

    与自我及所处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实在可以把问题看得更透彻,这是读后最深的感触。
  •   因为一直喜欢锵锵三人行,所以收了这本査建英的书,因为自己是80后,所以喜欢这本八十年代:访谈录里面的人绝大部分认识,并且在青春年少时追逐崇拜过,我们80初的人对于过去有一种天性的探寻欲望,总是在老一辈人的嘴里零零星星的得到一些线索,去拼凑那个之前的不管是艰苦也罢,浪漫也罢,总之是激情勃发的岁月,这就是我们儿时的圣诞老人。我们无知,因为我们成长在经典已经推翻的时代,因为一切都变化太快,总是在艰难的跟随。但我们又有一些责任感,不管是道德上的还是文化上的,我们的未来看似虚无缥缈,而我们却又浮在半空,少了一个文化上人格上的根。所以我们一定要探寻,为着活着的意义。如果你是如此,那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一些人文及精神层面的讨论,可以让你暂时抛开物质层面的痛苦烦恼
  •   在八十年代,我只是一个中小学生。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我年轻的时候发生着,但自己并不是每一事件的亲历者。看了《八十年代:访谈录》,我才知道,自己90年代看到了一些作品,或者了解到的一些思想,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遗产。虽然只是十一个人的经历,但是它却从另外一些角度深入地理解了那段历史,而这段历史不是干瘪的,而是鲜活的。唯一遗憾的是,不少受访人受访内容被删除了,所以历史的真相自然会有所损失。另外,该书只是局限于文艺人士,而经济、政治等人士的回忆应该也很精彩,只好静待他人来补足啊。
  •   书中访谈的都是八十年代的文化精英,比如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北岛,他们许多人现在还固守着他们的信念,是指有些固执偏激,但是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坚脊梁。我们生活中套多的是伪文人、伪艺术家,充满铜臭。
    坚持信念、坚持思考在这浮躁物欲的大潮中真如“星星之火”
    向前辈致敬!向八十年代致敬!向星星之火致敬!
  •   不是所有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都会阅读这本书,也不是所有未曾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都不会阅读这本书。
    那些对“思想”这个词的动词用法还有实践兴趣的人最好不要错过这本书,无论怎样,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我个人更愿意将这本书称之为“八十年代的思想地图”,虽然远远不够中国,只露某类思想者的冰山一角,但从李陀、阿城等人叙述中,我们将会知道更加真实一点的中国,尤其是和《七十年代》一起参照而读,这样的感受就会更强烈。
  •   很怀念八十年代,人们在充分享受着刚刚开放后的喜悦的同时,也经受着突然袭来的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那是一个充满了激情与理想的时代,但那种理想与我理解的五十年代又有不同。八十年代是文革后变化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十年。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我,虽然写作方式不是很喜欢。
    现在的年轻人,在为生活奔波的日子里,不知道有几人在为这个国家忧虑、思考?
  •   理想主义的年代已经离我而去是不是所有的文科人都会有生不逢时的感慨。八十年代中期我才出生,错过了,错过了。本书是有局限,如果要回顾整个八十年代精神历程的话还有曹保印的《精神的历程——36位中国当代学人自述》
  •   一整个十一长假,扎在这本书里,周围是几年来最好的桂花香。恰到好处的初秋的娇暖阳光,恰到好处的初秋的轻柔凉意,桂花香味甜腻。我捧着书自陶自醉地痴笑着,散发着不真实的气质,呵呵!

    高质量的文艺访谈录是我极为喜欢的题材,纪录片《昆曲六百年》、系列专栏《一个人的电影》,又如本书。“旁听”这样的对话,你会忘我,一声不吭,抽烟、品茶,傻盯着说话的高人们。

    八十年代是我的梦中圣城,离我最近的“诗经的世界”,在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里,她好多缺陷;但文化史里,被追忆的人们供奉。

    我可以贬低当下的物质文明,我偷偷藐视功利之欲,以祭奠。
  •   看查建英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从而对她非常佩服。然而再找她的其他书籍,发现很一般。但是就此也丝毫不能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好感。也非常喜欢她用这样的形式记录那逐渐远去的八十年代以及那批人。
  •   八十年代的风光岁月,让当年的文青回忆,算是找对人了。参与访谈的人文知识分子,显然比牛气十足的经济学家、法学家、院士、政府高参们更具八十年代情结。这情结甜酸苦辣五味杂陈,带着青草气。许多过来人把它当作年轻时的胡闹,成熟了成功了不愿再提,或随着时光流逝淡忘麻木。敏感、活跃、多思、憋不住话的文青脾气,让十一个人更易袒露心扉,不以城府莫测和拿腔作势示人。他们说出的真心话,比我预想中多得多,实在得多。这便是我能容忍它不少自说自话的措辞,而体会到这本书最可宝贵的地方。
  •   八十年代一代人的思想基本在这本书中有体现,特别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一代人的人生际遇,其中我最喜欢北岛的访谈!
    值得一看。
    只是这本书有删节部分,不知道删的部分是写的什么!
  •   我自己是一个80后出生的人在儿时浅浅的记忆中回忆着当时的种种看着各位对八十年代的口述有一种坐在时间肩头的感觉平实温暖非常喜欢刘索拉
  •   让八十年代的人感动;让九十年代以后的人了解那个时代.
  •   这不是一本单纯的怀旧之作,更确切的是这是八十年代学者对一个时代的解构,是一本充满智慧、思想的经典之作,我觉得,它传达的更多是对一个时代的再认识以及这些认识对当今的影响,很值得一读,这是一本打开八十年代的钥匙!
  •   八十年代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层段,所有的文艺在苏醒在探索,走向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此书通过访谈的形式,从人员自身来启及相关文学文艺现象,更真实的还原历史。
  •   在图书馆里借到了这本书,看了就放不下! 虽对八十年代介绍得不系统,但阅读起来十分轻松,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加深对中国人特别是那个年代的人的认识! 期待快点送来!
  •   这本书记录了很多发生在80年代的事,让我们真是的认识了八十年代的生活。
  •   因为个人原因,对八十年代的精英故事很感兴趣,这本书确实能真实反映一些历史
  •   经历过八十年代文化启蒙的人,应该对书中涉及的人和事都不会陌生。留恋八十年代的岁月。
  •   八十年代在我这个九零后的眼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心向往之。
  •   我是80后,尽管80年代在我的记忆中并不遥远,可是,我真正了解它,是通过海子的诗歌、刘索拉的小说以及80年代兴起的寻根热,在我的心中,这是一个热情的年代、理想主义的年代,社会断裂的年代,我迫切的去了解它,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不仅仅是这些真知灼见的对话,更是一份思想的启迪。强烈推荐给每一位渴望理想和热情的现代人。
  •   八十年代我完成了中学、大学的学业历程,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八十年代的那一切我是不会淡忘了的......
  •   不是80后的故事,八十年代发生的故事!影响至今深远,思想继续流传!
  •   我是从八十年代过来的,读此书对我震动很大。不过遗憾有二,其一,有删节;其二,对八九讳莫如深。言论何时才能真正自由?????
  •   让我能近距离感受八十年代
  •   了解八十年代的必备书
  •   很不错的一本书,算是对那个刚刚恢复过来,百废待兴的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独特视角的回顾。因为书中的受访者都是一些那个时代的文化代表人物。
  •   刚开始听说这本书以为是一般的名人采访说实在的比较讨厌这方面的书!没想到作者采访的人物谈的都是一些社会问题并不是说自己如何成功.而且富有建设性.反思人性,尖锐.对每个个体的关注,作者是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希望再能看到她的新作,永远支持!!!
  •   当当货品的质量是没的说,特别是书,绝对是物美价廉的。因为锵锵三人行的推荐买了这本书。真是本好书。建议对改革开放30年有所感悟感慨的朋友都看看这本书。40岁左右的朋友,看了这本书能让你回首自己的青春岁月是在怎样一个浪漫激情的年代度过的。
  •   不记得是否读过阿城的书了,读了也是十多年前的事,平日里经常看凤凰的节目,查老师出书,一定要捧场。看到一些批评此书的评论,个人还是很喜欢的,作为80年代出生的读者,我们没有那么苛刻,反而是羡慕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因为我们早已对“信仰”二字陌生了。
  •   本书通过对在80年代非常活跃的领导人物的访谈,让读者可以更真确的感受到80年代的激情,和对那个年代的反思,感觉非常情切
  •   当当的速度很快,书很好,值得一看。喜欢查建英的写作风格,访谈中透露着睿智
  •   80年代还没有网络,边远海岛与皇城根下离得太远,信息闭塞,当年没有感觉和印象。看这此书时,已到了21世纪,那时的事与人,却是初识,鲜活却已成为了历史。那些人呢?
  •   毫无疑问的好书,涉及面很广,涵盖了文化的几乎所有方面,且都是个中翘楚深入浅出的分析,不仅深刻分析了这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更在更深层存在共同的论点,论点深度也远远超出了80年代这个范围。看了很受启发
  •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会很怀念当年的很多,而此书会给那些喜欢思想的人以一种亲切的回忆和幽深的思索!
  •   围绕80年代热点内容,对不同领域的人进行访谈,很有感触
  •   全部是访谈录,可以从侧面了解这段历史,一本不错的书。不过我可能更喜欢《七十年代》那本。
  •   20年的间隔和缓冲,足够让人们站得更高、看得更清晰:虽然不能还原80年代,但20年的时间,人们获得的信息量以及视野、阅历都在大大拓展,这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回顾历史 。
  •   买了两本,送了朋友一本,自己收了一本。
    生在80年代末尾的我不知道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代到底是怎样,很多的东西我理解不了,但是不妨碍我心生憧憬。
    书的质感不错,当当的效率一如以往。
  •   关于那个年代,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对于当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次系统的梳理。不错!
  •   我们家小叶子看了说很好,想买90年代访谈录。
  •   我们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看了这书,让我们回忆起我们的青春岁月。。。。。真的很好看的一本书,不管60后、70后、80后都应好好看看。。
  •   为数不多的比较真实的访谈,而且里面的人物都是自己喜欢的。因为经历了80年代,读起来很有共鸣!
  •   80年代的风流人物,他们的故事、人生经历,重温过去。好书
  •   查老师功劳就在于有这个资源认识大家当然隐去作者也是作者的成功和表达方式田壮壮的访谈很少刘素拉也不仅仅是老美女陈丹青只要出现一定有彩
  •   书的内容非常好,印刷也非常好,纸质也好。喜欢阿城,刘索拉
  •   由于谈话双方的文化底蕴相近,所经历时代相同,所以比较好看
  •   振聋发聩了解文学了解历史了解真相了解那个 年代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作
  •   有深度但不艰涩。有些段落说的过了。不知道会不会惹祸。那是个精神激荡而可以丰收的年代。每个人最后的结果由秉性决定。才气勿庸置疑。
  •   这都是一些年过不惑的人们在回忆自己充满梦想的青春。看的我眼睛发痛,我们正年轻要被这时光磨光了所有的梦吗。我真不甘心。
  •   都是一些文学艺术界的先锋人物的超常认识,现在都不可能有人说了,甚至有些词都被屏蔽了。
  •   我一直很好奇上一代人的经历,那些充满神秘和跌宕的人生,是我们这一代所不经历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通过査建英的步步深入,我看到了一代人的精神!绝对不错的书,值得推荐!值得反复来看的书!
  •   我其实对那个年代的事情都比较感兴趣。很喜欢看那个年代的电影和书籍。觉得那个年代的人很有热情,虽然穷,但是有信仰,有追求,哥们义气还好。
  •   很赞!我们父母那一代人的成长经历,那一时代培养出来的杰出各界人士。带你看世界,看社会,看时代,看社会规律。
  •   有助于回忆过去青涩的时代!
  •   看里面的人物访谈,就觉得,很多时候,你的视野决定了你的未来。
  •   书很不错,尤其对于60后、70后,不仅仅是回忆,还有对那个时代的任务的更多的了解和理解。
  •   以前买过一本70年代,现在了解一下80年代
  •   是因为喜欢《七十年代》,买了这本~~送给朋友~~很值得~~~给朋友最好的新年礼物~~
  •   看完后,感觉怪怪的.可能,80年代出生,懂事起周围的大环境已经全部和物质\消费相关.看这本书,让我自己对生命\生活有了新的看法和想法.
  •   我出生的年代,读诗与文学的年代!文革后的迸发
  •   一本看似闲聊的书,承载的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   故去年代的经典之作。
  •   常听父辈聊起80年代,好奇且憧憬。
  •   了解已经逝去的80年代
  •   重温80年代,
  •   80年代所经历的一些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看了此书就好像又回到那个年代。
  •   采访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人物,内容挺充实的,好。
  •   读之好像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月,访谈者皆一时之选。
  •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仰望星空的岁月,一个灵魂不再混沌的岁月。年华老去激情还在燃烧,时过境迁我们还需要仰望星空,在大气环境指数标准都无法确定的时光里,愿我们的灵魂不去混沌。
  •   真诚的对话,能打动你的心,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思考更多。书中的对话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那些所谓官话,也非主流媒体的反弹,更真实,更有营养。好书!
  •   访谈对象有一定代表性
  •   尽管有些谈话很散乱,但是这种形式还是很能说话的
  •   挺真实的,属于那个时代的真实
  •   是个访谈的笔录。很推荐80后90后的孩子们看一看。当然多数人不一定能看下去。但看下去的一定会受益颇丰的。
  •   让那是的人评价那时的时代。
  •   这是非常值得读一读的书。尤其现在的孩子们,对于那段历史,几乎没有什么可能去接触了。
  •   这本书我原来是从图书馆借来看的,写得实在好,爱不释手,所以特地买了。希望更多喜欢人文的读书去阅读收藏它。
  •   喜欢那些人,喜欢他们的纯粹,记录一下这些人的思想有好处!
  •   很多话,别的媒体都不大感说的。这一代人是觉醒最早的一批人。
  •   如题。如今能让人掩卷沉思的书不多了。原来困扰我的问题,有那么多人在进行卓有成效的思考,感觉很好。
  •   本人很喜欢的历史书籍
  •   看了一半,就放回书架了*希望有时间再读完
  •   占个位置先。等看完了再来补充。
    是在凤凰网上看到的,说有这样一本书,而且可以。所以才买的。
  •   看到评论不错,买个自己的新年礼物。期待ing
  •   想到了自己哪些逝去的青春
  •   想要了解过去的人必看,强烈推荐.
  •   书的内容不错,但我买到的这本书书脊和书的右下角都被压坏了,看着特别扭。因从网上购买不能亲自挑选,希望工作人员在进货和发货时能把好关。最好能给我换一本。
  •   觉得老作家比现在作家要出色!是不是太多的网络文学出现?
  •   非常好的一本书,感觉回到了过去,推荐!
  •   这是一本有厚度的书,需要慢慢读,细细读
  •   好书,在读
  •   货真价实。难得好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书籍总是质量有保证。
  •   买来只顾着看书了 没有记起评论 很好的一本书
  •   非常好的一本书!!一定不要错过!
  •   快递员态度很好
  •   读中带着思考,是一种享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