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丝

出版时间:2006年4月1日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爱丽诺.库珀  页数:328  译者:傅志爱  
Tag标签:无  

前言

格蕾丝·狄凡是“文革”期间仍留在中国的几个西方人之一;就我们所知,还没有任何其他的西方人在台上面对人群被公开批斗过。格蕾丝是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的亲历者,很少有外国人,更不要说媒体工作者,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切。她的观察角度独一无二,这主要是因为她在中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到“文化大革命”这样大跨度的不同的时期,更因为她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的独特身份。她是嫁给中国人的外国人,既不属于政治团体又不属于宗教组织。格蕾丝遵从自己的心、自我教育、挑战不公、敢于表达,但是,随着时移世易,她逐渐改变了自己。这一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既发人深思,又带着我们与她一起走过这段真切的人生之旅。    第一次听说格蕾丝这个人是在1968年,那时,我正要去加利福尼亚州准备去东方的旅程。那是在我准备去日本教英语的途中,在加州的姑姑告诉我说,我不是家族中第一个去东方的人,30年代的时候,我父亲的堂妹“嫁了个中国人”,而且一直住在中国。这时,谁都不知道她是否还在世。我猜想她肯定已死在中国了。虽然,中国那时还没有开放,我已下定决心将来有一天到那里去找格蕾丝——或至少找到她的遗骸一然后,把她的故事讲给世人听。    事实上,是格蕾丝找到了我。1974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芝德努加收到来自格蕾丝的一封信:她仍然健在,这消息让大家都感到万分惊奇。与家人重新取得联系之后,格蕾丝接受弟弟的邀请,在长达40年的别离之后,第一次回美国探亲。1974年下半年,她和儿子刘维汉到达美国,与田纳西的家人团聚了。    她生命的最后一年时间和维汉住在加州的伯克利,那时,我曾和他们住在一起。就是在这段日子里,她开始执笔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她生病之后,女儿妮妮、爱莲从中国来照顾她。1979年,格蕾丝因癌症去世,我们把她未完成的作品收藏到一个箱子里。维汉受聘到维利斯理学院任职,把箱子也带到了那里。妮妮和爱莲带着格蕾丝的骨灰返回中国,而我回到了田纳西的家中。田纳西,她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是那里让我意识到她讲给我听的那些故事的意义。    多年来,格蕾丝的声音虽然被关在纸箱子里,却常常萦绕在我的耳际,我能真切地感觉到她要挣脱出来的力量。若干年后,当我和维汉重新打开纸箱,格蕾丝的形象扑面而来。磁带中,她的声音清晰、洪亮;信件的内容清新,细节丰富。她的书信洋洋洒洒,都是她在中国生活的详细记录。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妮妮和爱莲均已离我们而去。维汉成了格蕾丝唯一健在的孩子。内心深处,我们感到她的故事一定要讲出来、而且尽可能用格蕾丝自己的话来讲。    格蕾丝在中国的资料在两次大劫难中被销毁——一次是二战时日军入侵的时候,她和丈夫烧毁了很多文件;另一次是“文革”期间,她和儿子被关押之后,红卫兵抄了他们的家。她唯一得以留存的书信、文件,是她寄给美国家人的那些。    我们着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给格蕾丝的弟妹玛丽·希尔斯-狄凡打了一通电话,多年来,她一直都保存着格蕾丝的家信。那时候,玛丽·希尔斯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记不起把那盒信件放到了哪里,她担心是有人清扫房子的时候给扔掉了。过了一段时间,她女儿爱丽诺·本尼迪克打电话说她找到了那盒信件一问我是不是还要?“是”,我回答说:“你在哪儿找到的?”“在母亲的床下”,她回答。    盒子寄到了我家,里面满满的都是信件,有的已陈旧发黄。有的用皮筋扎在一起,皮筋也都老化掉了。其余的散放着,有的是用优雅的手写体写成的,有的是打字机打出来的、被重折过又塞回到信封里;有的贴满了邮票,有的邮票已被人撕掉;上面的邮戳有50年前的、60年前的,还有些竟是70年前的。这些信件的收信人都不同——兄弟、姑姨、叔表亲戚——家族内所有人收到格蕾丝的来信之后都转到了玛丽·希尔斯手里。突然,我找到一封日期是1934年8月4日的信——“亲爱的妈妈并全家人,我终于到了……”从中国寄来的第一封信!再往下是一周之后写的,一封接着一封。     50年代的时候,格蕾丝的家信中止了。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年代里,收到格蕾丝从“红色中国”的来信,对弟弟来说是个威胁,他当时在田纳西的橡树墚曾制造过原子弹的原子能研究中心工作,保密度非常高。尽管有这么大的危险,他们一家还是冒险把这些信件保存了下来,这实在太不容易了。     为了能够用格蕾丝自己的声音来讲这个故事,我们采用了四方面的资料:她的信件、1949-1959年间格蕾丝发表的文章、1976-1979年间的采访谈话及格蕾丝未完成的回忆录。就某一事件,若有两处或多处提到而又相互不一致的时候,则采用每个版本中较详细者,以期保持故事的完整性。     1998年,也就是我第一次听说到格蕾丝这个人、并下决心有一天要到中国去找寻她的足迹整整30年之后,我的中国之旅终于成行了。我飞到繁华的大都市北京,格蕾丝的外孙女们到机场来接我。我和这些中国小表亲们住在一起,体验了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她们带我走访了格蕾丝曾住过的地方,还同她曾任职的南开大学的学生和同事们见面、交谈。我发现很多人对在最困难的时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这个女人都心存感激,而同样,我对他们也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格蕾丝的经历及她的各种文件的留存,足以证明亲情力量的强大。对一位男子的爱让格蕾丝敢于冲破传统文化的樊篱,毅然离开家庭、离开祖国,去面对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在20年的杳无音信和40年的别离之后,起初很难接受她这桩婚姻的家人,又张开了双臂拥抱、接纳了她。从真正的意义上讲,她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在充满矛盾而又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仍能悉心照顾自己的家庭、并承担起对每一代人的责任。     爱丽诺·库珀     2002年1月于芝德努加

内容概要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出生在美国家的梦想,前往纽约学习声乐,在那里遇到了来自中国的康乃尔大学毕业生刘弗祺并与其结婚。1934年,格蕾丝离开美国,前往中国天津与丈夫团聚。从此,直到1974年,格蕾丝一直生活在中国,其间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国共内战、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1934-1974》文字素朴,但感人至深。从她写给美国家人的信中,我们看到这位曾在天津的外国租界里过着养尊处优、无忧无虑生活的美国女子,是怎样从自己沉醉其中的充满了异域色彩的浪漫奢华生活中一步步走出来,直面战争、饥荒、洪灾、革命及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的疯狂,最终直面自己的命运,无怨无悔,执著、勇敢、乐观地走完生命的历程。

作者简介

作者:(美)爱丽诺·麦考利·库珀 译者:刘维汉爱丽诺·麦考利·库珀,田纳西州芝德努加人,英语文学学士及美国研究硕士。  爱丽诺曾在日本金城大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回美国后,曾任职于纽约教育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是姐妹城市协会主席,现正努力与芝德努加的姐妹城市无锡市合作,准备在芝德努加修建一座中国式花园。爱丽诺现任田纳西州里芝西镇的政务理事,曾编撰了很多有关当地历史的书籍,目前正在创造适合在校学生阅读的一部历史小说。  爱丽诺有两个女儿,像她和格蕾丝一样,她们也在故乡长大。也在她们的母亲和格蕾丝都曾就读过的那所女子学校读书。

书籍目录

几经修改,终于完稿了。又一本好书可以与读者分享了。    这部不同一般的传记是一位平凡女子的不平凡的生活故事,也是一个韵味深长、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同时还是一部罕见的对中国40年历史变迁的”现场记录”。本书正如其主人公一样,真切平淡,不张扬、不躁动,是对人生意义的细细拆分,是对生命真谛的从容解说。    格蕾丝感人至深的个性之一就是她的真诚,她对自己、对家庭、对生活、对爱情、对事业、对真理的真诚。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反共高潮中,她不是顺随美国的思潮,甚至不畏美国家人的误解,仍坚持向家人、向美国的很多报纸、杂志讲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些自发地为新中国辩护的信件、文章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没有她的真诚,便不会有这些今天仍然令人点头称是的真知灼见。她的真诚甚至表现在1958年整风运动的自我批评书中,那是她在经过认真地学习、思考之后,写出的发自内心的心得体会。是这种真诚让她得以保持自己的正直、原则性,对生活的信心及对时事。社会、政治的独到见解,而这些珍贵的品性与她所受的家庭教育、文化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南方女子的坚韧、豁达、一丝不苟、坚持原则的个性在她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也是这些修养、素质、品性帮助她度过了跌宕起伏、遭遇重重险阻的一生,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打击与苦难,无论何时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本书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与众多的出自所谓“过来人”的有关中国的千篇一律的故事不同,这本书虽然是写给西方人看的,却没有那种常见的为迎合读者口味而过分地、有选择地褒奖或贬低,而是十分平和、理性地讲述一个经历了艰难险阻、起伏动荡的生活,但依然真诚、正直、胸襟坦荡的女子的真实的未经粉饰的故事。讲述中没有怨恨、没有控诉、没有斥责,也没有功利性,不偏激、不张扬、不求华丽、不求辉煌,这样一个有关中国的故事真是难能可贵,它所呈示给西方读者的是真正的中国及中国人的生活,而这也正是笔者翻译此书的初哀——给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写给西方人的、发生在中国的真实故事,给中国读者呈示格蕾丝眼中的历史的中国。不过,这也成为翻译过程中较难把握的一个方面。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而且,还要体现出具有美国文化背景,同时也深爱着中国的格蕾丝眼里的中国,为此,在语言的翻译方面选择了平实、直译的手法,希望能以此体现格蕾丝对中国从不知到深知,最后把中国看做是自己的家的渐进过程,更能真切地体现格蕾丝的观点与看法。    格蕾丝的平凡故事给了我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刻启发;她的爱情故事、她对生活的执著、对家庭的忠诚催人泪下;她的勇气、胆略及不妥协、不附和的智慧与真知灼见,令人佩服,慨叹;她的豁达、坦诚及包容性令人钦佩。她的家信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记录。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作者刘维汉先生的鼎力支持与帮助,大大地提高了译文的准确度与分寸的把握,对此,译者深感难以一个“谢”字表达。爱丽诺·库珀女士不辞辛苦,整理、准备了本书中的照片及照片说明,在此深表感谢。    傅志爱

章节摘录

书摘领导阶层的分歧是在与苏联的关系破裂之后出现的。60年代早期,正值美国的威胁加剧的时刻,苏联人从中国完全撤了出去。美国干预越南战争的举动,使得中国南部边疆一下子紧张起来,人人都担心局势再升级。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也成了中国向世界两个强权大国发出的警告。    在各种意见沸沸扬扬的时候,对国家政策的最大胆的批评是以艺术形式出现的。艺术家、作家们对领导人的批评日渐增加的势头让他们感到不安,1966年,毛泽东的夫人江青被任命为“文革小组”的组长。她所提倡的是更激进、更社会主义化的文化发展政策,她对艺术界的“资产阶级思潮”的打击、压制,很快就扩大到了教育界。    教育体系因未能很好地执行政府的提携工人、农民的政策而受到批评。这一体系的中心是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通过入学考试者可以受到教育,而未通过者则不能。多年之后,格蕾丝在一次采访中解释了这种大学入学考试如何对工人、农民家庭出身的人不公平:“如果以传统的考试方法为基础来选择学生,那么,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人能上大学,而工农家庭出身的人则不能。所以文化大革命以是否取消大学入学考试的辩论开始。”到1966年,已有很多工农子弟都上了大学,但是,他们发现这个体系的歧视性很强。这年春天,他们贴出很多大字报来批评学校的政策。工农出身的学生对学校提出的挑战使大学里的其他人觉得这是对教育体系的基本标准的威胁。到1966年夏天,大、中、小学都关门停课,老师和学校当局者都被说成是“反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了打击的目标。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很严重的武斗。更激进的学生则都戴上了红袖章,这些人成了后来的”红卫兵”。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正式宣布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毛泽东的夫人江青当时就站在他的身边,她在游行队伍面前的出现预示了整个国家下一步将走向何方。规模浩大、激动无比的青年游行队伍从毛泽东眼前走过,他们不停地狂呼着:“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万岁!万万岁!”从1966年夏天到秋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前检阅了几百万青年的游行,激起了青年们前所未有的热情。毛泽东不仅把学生的愤怒导向大学里的资产阶级当权派,而且,把这种力量进一步导向了党的领导层中的“修正主义者”。    在革命斗争压倒一切的时候,所有的学校都关门停课了。学生们扫除了一切代表”四旧”的东西——旧文化、旧风俗、IR习惯、旧思想。在大扫除的名义之下,旧的街道名牌被取下,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革命性的名称。艺术作品被砸碎,个人物品被抄查,庙宇或老建筑被毁坏。中学生、大学生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串联,他们坐火车、住旅馆都不要钱。他们去朝拜像延安及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这样的革命圣地,大多数人因此了解到了从前他们根本不了解的中国的情况。他们认识了很多来自各地的学生,那种兴奋、激情让他们对拥挤的、吃住都很困难的状况一点儿都不在乎。    革命的热潮席卷了整个中国,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受影响。从大、中、小学校园开始的打砸、破坏活动很快就传遍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受攻击的主要目标是那些受过教育与身居管理阶层的人。为了表现他们的革命优越性,学生们攻击任何他们认为妨碍革命的人或与“坏”家庭分子有接触的人,这些坏分子包括前国民党党员、地主、资本家、与西方有联系或受过西方教育的或者跟知识分子沾一点儿边儿的人。管理人员、医生、行政人员、老师、政府官员以及任何级别的官员都可以被拉出去,在公众面前接受批评或受到公开羞辱。很多人被下放到农村,也有很多人自杀。一旦被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整个家庭便可能跟着遭殃。P272-273

后记

几经修改,终于完稿了。又一本好书可以与读者分享了。    这部不同一般的传记是一位平凡女子的不平凡的生活故事,也是一个韵味深长、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同时还是一部罕见的对中国40年历史变迁的”现场记录”。本书正如其主人公一样,真切平淡,不张扬、不躁动,是对人生意义的细细拆分,是对生命真谛的从容解说。    格蕾丝感人至深的个性之一就是她的真诚,她对自己、对家庭、对生活、对爱情、对事业、对真理的真诚。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反共高潮中,她不是顺随美国的思潮,甚至不畏美国家人的误解,仍坚持向家人、向美国的很多报纸、杂志讲述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些自发地为新中国辩护的信件、文章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没有她的真诚,便不会有这些今天仍然令人点头称是的真知灼见。她的真诚甚至表现在1958年整风运动的自我批评书中,那是她在经过认真地学习、思考之后,写出的发自内心的心得体会。是这种真诚让她得以保持自己的正直、原则性,对生活的信心及对时事。社会、政治的独到见解,而这些珍贵的品性与她所受的家庭教育、文化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南方女子的坚韧、豁达、一丝不苟、坚持原则的个性在她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也是这些修养、素质、品性帮助她度过了跌宕起伏、遭遇重重险阻的一生,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打击与苦难,无论何时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本书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与众多的出自所谓“过来人”的有关中国的千篇一律的故事不同,这本书虽然是写给西方人看的,却没有那种常见的为迎合读者口味而过分地、有选择地褒奖或贬低,而是十分平和、理性地讲述一个经历了艰难险阻、起伏动荡的生活,但依然真诚、正直、胸襟坦荡的女子的真实的未经粉饰的故事。讲述中没有怨恨、没有控诉、没有斥责,也没有功利性,不偏激、不张扬、不求华丽、不求辉煌,这样一个有关中国的故事真是难能可贵,它所呈示给西方读者的是真正的中国及中国人的生活,而这也正是笔者翻译此书的初哀——给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写给西方人的、发生在中国的真实故事,给中国读者呈示格蕾丝眼中的历史的中国。不过,这也成为翻译过程中较难把握的一个方面。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而且,还要体现出具有美国文化背景,同时也深爱着中国的格蕾丝眼里的中国,为此,在语言的翻译方面选择了平实、直译的手法,希望能以此体现格蕾丝对中国从不知到深知,最后把中国看做是自己的家的渐进过程,更能真切地体现格蕾丝的观点与看法。    格蕾丝的平凡故事给了我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刻启发;她的爱情故事、她对生活的执著、对家庭的忠诚催人泪下;她的勇气、胆略及不妥协、不附和的智慧与真知灼见,令人佩服,慨叹;她的豁达、坦诚及包容性令人钦佩。她的家信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记录。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作者刘维汉先生的鼎力支持与帮助,大大地提高了译文的准确度与分寸的把握,对此,译者深感难以一个“谢”字表达。爱丽诺·库珀女士不辞辛苦,整理、准备了本书中的照片及照片说明,在此深表感谢。    傅志爱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我嫁给他是因为我爱他、仰慕他,这也是我有生以来最想做的事。    ——格蕾丝·狄凡,1954年6月22日    现在,我真成了个安逸、奢华的夫人。我们有个男仆给我们做饭,清洁,购物……我都不需要考虑吃什么,我只需要饭菜好了之后去吃就行了。    ——家书,1954年8月4日    我们在灼热的太阳下,站在屋顶上目瞪口呆地望着几十架日本飞机满城扔着炸弹。……连续三天三夜,日本人用大炮和飞机向南开大学的建筑倾泻着炸弹。——家书,1957年9月15日  我不是共产党员,至少到目前为止不是,但是,在我们完全生活在日本人的魔掌之下的那些年月里,我们和外面的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八路军成了我们唯一的安慰。我们知道,他们离我们不远。——家书,1946年4月19日    我已经再三地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真相的文章,但是这真相不符合(美国)官方的政策,这不是美国人想听到的。但是,我如果写这里是多么艰难、困苦,作为一个在红色中国生活的美国人,生活是多么凄惨,他们一定会照单全收。——家书,1951年4月20日    最后的一两个小时中,他握着我的手,不断地亲吻着……就这样,弗祺从我的生活中永远地消失了,这仿佛如此地不可能,完全地不可能。    ——致友人哈丽特,1955年9月24日    今年的第一次运动期间,我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批评,反而受到很多表扬,差一点就进入了自满的危险境地……当我想到我先生去世时政府给我的抚恤金就快用完时,我对未来就会害怕担忧。但是这一态度难道不是对党和政府缺乏信心的表现吗?    ——在南开大学工作一年后写的自我枇评小结,1958年8月14日    1974年10月25日,当她重返美国的时候,身上穿的是中式的黑裤子,黑便鞋,白色丝绸上衣——她所带的唯一一件“正式”衣服。她那灰色的短发简单地修剪过。她的脸很削瘦、很憔悴,未着任何化妆品。她看上去瘦小,赢弱,不像远征归来的英雄。

编辑推荐

在20世纪动荡的中国生活了40年的一位勇敢、坦率的美国女子的不同寻常的故事……以独一无二的角度展现了社会大变革时代的中国。  ——《柯克斯评论》  《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1934-1974)文字素朴,但感人至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格蕾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一个美国女人在天津的生活 可以找到不少旧日天津的生活情景
  •   从一个美国女人的角度通过家书的形式,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的发展特点,其中的亲情也不乏让人感动之处。
  •   一位执着、正直、勇敢令人钦佩的女性!
  •   勇敢的女人,如果是我不知道有没有她那样的高贵品性,勇敢的气质
  •   很喜欢很有感触的一本书,读书的同时会对主人公的命运和情感引起很强的共鸣。本书很详细的描写了一个女人从年轻到老去四十年的动荡岁月和动荡人生。。让人感慨。一个人的一生看似漫长,但总有走向终点的那一天,所以该怎样度过这这有限的生命,怎样度过每一天,值得思考。。。。
  •   主人公是一个外国人,一个外国女人,一个旅居中国的美国女子,嫁了中国老公,经历了民国,抗战、解放、文革,最后回到美国。这本书贵在真实,看了这本书,可以了解旧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了解国民党为什么会垮台。
  •   不错的书!希望卓越提高送货的效率!
  •   以外国人的视角理解中国的一本好书
  •   融入一个新社会
  •   找了很久才找到的书
  •   值得一读的书!推荐
  •   物有所值,还没有看。
  •   书很不错,有塑料薄膜包装得很正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