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青山

出版时间:2007-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黄仁宇  页数:534  译者:张逸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编者说明本书和作者第一部 自己的浴室一 中国内陆二 印度与缅甸三 上海第二部 我所付出的代价一 普林斯顿,新泽西二 安亚堡,密西根三 密西根:更多的回忆四 没有特定地点:只不过是历史学家的反省五 剑桥,麻省六 剑桥,英国七 寻找对历史的技术辩证八 新港,康涅狄格九 纽约,纽约译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我持续很久的一项工作是在建筑公司当绘图员。底特律的吉罗公司(Giffels and Rossetti,Inc)号称是美国大型的顾问公司,一度雇用一千多名专业员工。结构部的主管是哈利·艾尔斯博格(Harry Ellsberg)先生。身为犹太人的他,对少数民族有天生的同情心。他也是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因此我以绘图赚钱在密西根深造的计划,让他产生了兴趣。除此以外,没有人会雇用一个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又接近中年的外国人来当新手。我刚进吉罗是在1956年,其后,我经历过各种工作形态:全职工作、兼职工作、一周上两天班、只在周末和学校放假日上班、完全停掉工作、重新申请、从安亚堡以汽车共乘制通勤上班、在底特律找公寓以便加班等等,前前后后在吉罗工作子八年。之间我也在安亚堡找零星的工作,大部分是在餐饮业。    绘图员可以说是灰领阶级,要把工程师的草图画在大张的描图纸上,之后印成蓝图。这工作要有基本的投影几何概念、擅于制图和写字的巧手、对建筑业的粗浅知识,包括钢制品手册的使用,而高中毕业生就可以坐在绘图桌前。在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有经验的绘图员每小时可挣三美元或更多。如果再加上加班费,绘图员的薪水可以抵得上薪资较差的知识分子,例如助理教授。    这个工作的一大缺点是对眼力的伤害,下班后开车回家时立刻感受到这一点。好处则是具有放松的效果,可以一整天画着直线、用手写字,却不必动用太多脑力。由于工作时不必耗费脑筋,我常让一些想法在脑中漫游,让结论水到渠成出现,而不是像解决数学题目一样要求有立即的解答。我就这样在工作时沉思默想。工程绘图就像涂鸦一样,让知性有个自然的出口,脱离周遭的环境。格尔会抱怨,我有时候明明人在身边,心思却不知飘到何处,想来这是其来有自。我已经把自己训练成心不在焉,而且行之有年。    在吉罗,公司的规模可以吸收额外的人力,忙季时也雇用一些工程学系的研究生,因此很少遣散正职的员工。我在结构部门不会构成同事的威胁或竞争,因此从来不曾体会到自己和同事相处融洽。直到有一年夏天,我已经厌烦待在底特律,决定去芝加哥,在市中心一家公司找到一个工作,又在伊凡斯顿(Evanston)找到一个房间,这里夏夜比较凉爽。搭乘高架铁路不会比搭共乘汽车五十英里麻烦。但办公室内的其他数名绘图员并不知道我只工作一个夏天,他们想尽办法让我不好过,尤其是一个留小平头的年轻人,会用放大镜来证明我画的直线都是歪的。    当时我的弟弟竞存正要成为一名顶尖的航天工程师,他批评我花在打工的时间太多,并且装做打工是很神圣的事情。这样的批评只有部分是对的,其实有时我非常不喜欢上工。我讨厌在冰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整个城市都还在睡觉,我却必须面对刺骨的寒风,穿过森林街Forest Street)旁的空地,到离密西根大学只有一条街远的一家叫“球员休息室”(The Dugout)的小咖啡吧帮忙弄早餐。一些年轻的研究生和讲师总是在店里高谈阔论,他们要弄熄烟蒂时,用的不是烟灰缸,而是咖啡杯,而且还很用力,强调他们正在讨论的产业工会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他们这么做,给我增加多余的工作。咖啡杯只要沾了黑色污点,就没有办法用机器来清洗。在早上的忙碌时刻,每个瓷杯都得派上用场,没有太多时间来清理桌面和更新杯盘。    说来奇怪,到安亚堡我才初次读到,列宁有一次形容孙中山“天真如处子”。这故事如果在中国刊登,未免失之唐突无礼。但该评语确切揭露,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自由派分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像范长江一样,相信自己的劝说能力足以填补本质上的组织漏洞。    同样地,在1957年的一个雨天,我在密西根的远东图书馆发现,毛泽东政府的林业部长罗隆基被打成右派分子。罗是民主同盟的重要成员,数年前积极主张国民党的自由派改革,结果被当成左派。当时民主同盟被视为进步的组织,被美国媒体厚赞为中国的希望。民主同盟名声大噪,部分原因在于两名成员的牺牲。这两名西南联大的教授由于立场倾向共产党,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国民党秘密警察派出的刺客枪杀于昆明。杜鲁门因此很激动,认为蒋介石本人应该负责。在一片刺激和混乱中,中国的内战更被视为道德的竞赛。很少人注意到,多克·巴内特(Doak Barnett)博士曾警告,民主同盟令人失望。这个组织的成员都是理想色彩浓厚、诚心诚意的人,虽然怨气冲天,但毫无解决问题的逻辑。在巴内特博士访问的成员中,没有一位能对问题提出前后一致的解决之道。原来民主同盟不过是知识分子的结盟,没有真正植根于中国社会。被谋杀的教授之一是诗人闻一多,他和持有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的罗隆基一样,都在美国受教育,念过芝加哥艺术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学院。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延伸到学术圈和出版界以外的地方,但是由于他们的背景使然,特别讨好那些以概念方法来了解中国的美国观察家。他们都说同样的语言,因此在这些不幸的中国学者身上看到了自己。但说来矛盾,这些中国学者批评美国、赞美苏联时特别有劲,因此许多国民党官员受够他们的偏心和嘲讽,称他们是“罗隆斯基”和“闻一多夫”。    对于为言论自由已付出惨痛代价的不幸个人,为什么我还如此忍心苛责呢?原因还是我们在讨论历史的全面真实。如果把罗隆基和闻一多的故事放在适当的历史角度来看时,我们必须说,他们的鼓吹提供不干预政策的道德借口,因此会得到美国的欣赏,但对中国的奋斗并没有太大的贡献。林彪征召农民为军队,对于那些以同样方式在东北平原对抗林彪的人来说,这些人的影响是负面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以为民主联盟或其他次级团体是内战之外的选择,这样的错觉必须被消除。他们并不是。同情言论自由的烈士是一回事,严肃检验他们的言论内容又是另一回事。除非把其间差异弄清楚,我们将无法看清中国内战残酷无情的性质——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暴力的内战。    了解这点后,我才能继续证实,在加入国共争斗的人士中,只有少数人视之为有利可图的良机,或是以自愿的热情投入。令人产生严重幻觉的是,有很长一段时间,选择似乎操在我们手中。但大门砰地关上时,个人只能默默接受他们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而多数人是由个性和偶然际遇来决定站在哪一边。在通常的情况下,全然投入后才会产生意识形态的修辞,“主义”永远可以被操纵和延伸。个人走投无路及面临控告时,其信念才会加强。共同的主题就是无路可逃。在我所认识的共产党人中,只有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喜欢战争行为。1938年,他常在傍晚到《抗战日报》的办公室,讨论共产党在江西的初期进展。他描述共产党如何处决被俘的国民党师长张辉瓒将军时,眉飞色舞,脸上浮现满意的微笑。除此之外,我还没碰到不和我们一样关怀人类的共产党员。    以我的室友廖沫沙为例,在政治议题上,他有时非常顽固好十。我从军校毕业后,我们又重逢,话题转到我在军校学到什么。我说,为了要攻陷有壕沟保护的位置,步兵营必须给自己三个小时的时间:步兵班必须克服敌军轻型武器的有效射程,也就是两千码的距离,而意外情况可能随时发生,拖延是无法避免的,从敌军抢来的地点必须重新安排以利我方守卫,军队要休息和补充装备。如果上述种种作业无法在白天内完成,情况将令人不安。他不为所动。但我谈到作战时太重视程序,好像照着食谱做菜。“太有破坏力了,”沫沙说,“几千名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居然用多年的时间来学这些东西。”我那一刻就了解,他先是个人道主义者,才是革命分子。    不过,直到1971年之前,我仍然认为明清两代的制度包含着慌谬的成分,尤其在中国前几个朝代财政上采取行动主义的衬托之下,宋代就是一个例子。但是,等到戏检视之前各朝代(包括宋代)的失败原因后,我才了解到,明代财政管理虽然在我们眼中显得愚昧短视,放在历史的全貌来看,却更正了前人的错误。因此,我们回溯历史时会感到讶异,因为许多荒谬的情况往前追溯时,都是当时开始合理化的里程碑。就人类历史长期的合理性而言,我们认为是绝对真理的事,可能逐步降成相对真理。    然而,如此长的纵深已超越我著作的范畴。《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可以算是失败之作,原因是没有达到作者的有限目标。目录学家照例把这本书编人名单中,学术刊物会援用对琐碎项目的结论。除了他们和书评家以外,我怀疑这本书是否有实际的读者。前阵子伍渥德(C.Vann Woodward)在《纽约时报书评》中指出,学术界人士出版作品,不过是为了和同行沟通。伍渥德教授所指涉的无疑是研究美国和欧洲的历史学家,但研究中国领域的学者可不然。他们竞相自称为某一个没听过领域的专家,忙得不肯注意综合领域的发展。将别人的主题引入自己的作品中,还会被视为自贬身价,显示作者低人一等。学者也不必去注意偏离自己研究主题一百年以上的领域,所以我的书激不起任何涟漪。据我所知,没有一本教科书的作者认真思索过,我所提出的社经状况对现代中国有无影响,而许多不可思议的事继续出现在教科书中。自从《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出版以来,我已收到许多博士候选人的来信和长途电话,询问特定问题。他们的指导教授认定我是知道答案的专家。无一例外的是,答案全在书中。最近有一位研究生问完她所读的相关问题后,对我解释,由于她是治思想史的学生,所以没有看过我的书。我非常想提醒她,帝制末期的财政管理不只是政治经济,也是思想的产物,当相关的技术指标一再出现时,她应该可以察觉其含义。但最后我还是没说出口。除非我的讯息能普遍传布,否则如果只传达给她,可能让这位年轻学者承担不应有的重担,而她还必须努力奋斗以获得肯定,而且一定是透过前人不曾挖掘的题目,那还用说。    ……精彩书摘1      没有特定的地点:只不过是历史学家的反省   我如果宣称自己天生注定成为当代中国史学家,未免太过狂妄自大。不妨换一种说法:命运独惠我许多机会,可以站在中间阶层,从不同角度观察内战的进展。命运同时让我重述内战的前奏与后续。在有所领悟之前,我已经得天独厚,能成为观察者,而不是实行者,我应该心存感激。我自然而然会扩大自己的视野,以更深刻的思考,来完成身份的转换,从国民党军官的小角色,到不受拘束的记者,最后到历史学家。但在我离开安亚堡之前,我仍然不知道,接受命运预定说的同时,我也甩掉了中国文化要求集体化的最后一丝负担,开始独立思考,就像在四百五十年前的宗教改革期间,怀着同样信念的人也采取相同的做法。  我的朋友和同事必须吞下内战终结及其后的苦果,相较之下,我永远无法逃脱机会主义者的批评。但直到今天,种种机会的组合如何运作,我还无法理解其奥妙。我必须详细检视自己,确定哪一部分是机遇,哪一部分是我自己有意识的安排。首先我要说的是,我的那些狂热朋友让自己卷入中国政治漩涡的核心,但我年龄却比他们小。外表看起来,这样说很是奇怪,因为通常卤莾才是年轻人的特色,不是成熟年龄的象征。但在这个例子中,五四运动的时机造就了一切的差别。中国最激进的年龄层约比我大十到二十岁。我成长时,煽动文宣和街头抗议的冲击已大为降低。也因此,在我的同辈中,领袖及烈士都比较少。我到作战部队的前线去碰运气,没想到前线却是学习政治教训最安全的地方。我很快就学到,如果中间地带没有体制止的联结,鼓吹更好的绩效是不可能的。这种领悟一定降低了我对崇高的预期。接受现实的我,从此以后也就减弱我的野心。在其后数年,我就找舒服的工作,好让自己有更多的机动性,因此我不曾以不留退路的方式全心投入。但第三个因素可能才是决定性的。在整个求学时代,我一直在父亲的羽翼之下。在我的冲动背后,总是有他谨慎态度的影子,无论我是否察觉。 书摘2: 中国内陆  在1945年末,我遇见一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女孩,名字叫安,我对她一见倾心。安的父亲曾经显赫于中国的外交领域,一家人曾经环游世界,兄弟姊妹在家中以英文及法文交谈。她家在前法国租界的西区,房子是西式风格,每一层楼都有浴室。在许多天的下午及黄昏时刻,我从第三方面军总部借出吉普车,停在她家门口。佣人会带我进到起居室,我就一直等,只听到走道中某处有座老式座钟发出的滴答声。安很少让我只等二十分钟。   我的浪漫情怀一开始就注定挫败。即使我的虚荣心再强,都无法骗自己说,安曾经爱过我。但我要求见面时,她回应热切,有时我不去看她,她还会打电话问我是否安好。她派人送来“行行好,看在我的面上”、“让我们来完成一出悲喜剧”等等字条。还有一次,她甚至邀我参加家庭聚会。不过,她会以忧伤安抚的口吻对我说:“我好喜欢你啊”,也就是说,其中自有限度,我再努力也是徒劳,即使我当时并没有竞争对手。这样也好,因为如果她说:“让我们结婚吧,你最好认真一点”,我就会不知所措。我阮囊羞涩,当兵这个职业的地位,在对日抗战后达到颠峰—也许还是数百年来的最高点—已逐渐掉回原先的低点,甚至降得更低。我的新羊毛制服经过适当的熨烫后,勉强让我可以在上海的社交圈中走动。但除此以外,身为上尉的我,甚至负担不起一间套房。我的母亲、弟弟及妹妹仍然住在重庆的山间破屋中,甚至没有自来水可用,更不要说每一层都有浴室了。   二十七岁的我,是个没有职业的人。多年来我自认加入军队牺牲很大,其实也不算错。但同时军队也充当安全网,让我不必去思考个人的前途、婚姻、经济独立或职业。我深受教条洗脑,总觉得战争结束后,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现在战争结束了,我第一次有机会去面临横在眼前的问题。   战事于1937年爆发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从军。但我的父亲劝我,他认为,没有宣战的战争,可能随时会被好战分子所终止。既然我才在南开大学念完一年的书,终止学业去从军相当不智,可能穿上军服后才发现战事已经告终。多么巧合啊!9月,教育部要南开、北大与清华—中国北部的三所著名学府,校园已被日军占领—合而为一,在我的故乡长沙成立“长沙临大”,所有费用由政府支付。这真是奇妙的情势,战争把我的学校搬到我的家乡,我们一分钱都不用付。相反地,政府还负担我们的食宿。此外,政府还发给我们一件棉大衣以御寒。我听父亲的话,决定继续学业。   事实上,很少人在那个学期念到书,许多同学及教职员很晚才到长沙。等到一切安排妥当,靠近上海的大前方防线却已崩溃。12月,日军进入南京,长沙临大奉令再撤到昆明。负担起费用的人走海路,从香港及海丰到昆明的后方。同时走陆路的步行团也组织起来,两个月期间的食粮,由政府配给。   我没有签名加入任何一种方式,至少有一段时间算是终止大学学业。我从来没有想过,十四年后,我会在美国继续我的学业。我在1938年年初下了决定,父亲和我长谈了一次。如果我一定要去从军,他认为我应该去念军校,取得正式的军官职位。大规模的战争将是延长的战事,我必须想到远期的后果。战事如果拖延十年以上,对我会有何影响?我的父亲多么深谋远虑,不幸的是,他活得不够久,看不到他的许多预言成真。如果他活到抗战胜利,一定会给我更多的劝告,不过我也可能不会听。

后记

看到黄仁宇用英文写的回忆录时,第一个反应是:“翻译这本书的人好可怜”。外国人写中国东西也就罢了,翻译成中文后就算洋腔洋调,反正是外国人嘛。但中国人用英文写回忆录就不一样了,中文翻译流不流畅,一看便知。何况这个人叫做黄仁宇,是以《万历十五年》名扬海内外的历史学家,有名到根本无需作任何介绍。读者已熟知他的文笔及语调,如果换成一个后辈写的白话文(而且恐怕还不是很通顺),怎么看就怎么别扭。没想到,后来我就成为这个可怜的人。黄仁宇的中英文俱佳,对译者更是莫大的压力,有时不免想到:如果他能自己用中文写回忆录就好了。除了口气不像黄仁宇以外,翻译本书时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一大堆人名及组织名,找资料时才深刻体会到,何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由于时间有限,最后仍无法确定的人名只能以音译表示,对相关人土只能说抱歉,并寄望方家指正,以后有机会再行修补。本书所以能顺利出书,友人马耘居功厥伟。马耘年纪轻轻,但仿佛像黄仁宇时代的人,对当时的人事、单位组织及习惯用语了若指掌,简直是从中国现代史书中飘逸而出的精灵。此外,友人杨惠君也查到若干人名,同样价值连城。如果没有他们的热诚,本书绝对会贻笑大方。其他朋友的关心、鼓励及协助,在此一并感谢。在此也要感谢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梁其姿教授的协助。联经出版社总编辑林载爵在百忙之中,还抽空审阅本书的部分章节,显见对本书的重视。纵使这一译本仍不尽理想,但仍希望成果不致辜负他们的指导。也希望这译本能对得起黄仁宇在天之灵。黄仁宇:为大历史作证黄仁宇:为大历史作证/萧霜今年一月八日,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位以《万历十五年》等著作享誉海峡两岸的历史学者,三联书店与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同步出版了黄仁宇的博士论文《十六世纪明代之财政与税收》,同时联经还推出了黄仁宇长达40万字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据黄仁宇多年好友、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总编林载爵回忆,黄这本回忆录于1980年至1983年写成,原稿经过多次修改,只剩下1/4。黄仁宇定稿之后就将英文手稿束之高阁,不作任何增删。黄曾向林载爵表示,这本回忆录必须等死后才能发表。去年黄去世后,手稿由黄夫人寄给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才有今天的新书出版。1980年黄仁宇因学校缩编而遭“停职,内心抑郁不已,因此借回忆录一浇心中块垒。《黄河青山》一书在写法上并不着意于时间前后的逻辑演绎,反而随着思绪,笔锋任意穿插交叠。林载爵认为,“黄仁宇一直不融于美国主流史学、汉学界,不断受到无情的批评,作品出版动辄遭挫。黄仁宇在《黄河青山》卷首以第三人称写道:“为了独排众议,黄仁宇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尽管如此,黄仁宇的作品中译本还是影响了海峡两岸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而且他的影响力至今仍旧不衰。据黄自己估算,截至1996年全世界有关他著作的所有语版总销售量加起来达60万多本,仅《万历十五年》一书在内地和台湾就分别有20万册的总印数,可见他的知音并不少。黄仁宇主要著作:■《十六世纪明代之财政与税收》(英文版1974/中文版三联2001)■《万历十五年》(英文版1981/中文版中华书局1982/三联1997)■《放宽历史的视界》(1988/三联书店2001)■《中国大历史》(英文1988/中文版三联1997)■《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989/中文版三联1992)■《地北天南叙古今》(1991/三联2001)■《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1991/三联1997)■《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1993)■《近代中国的历程》(1994)■《关系千万重》(1998/三联2001)■《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1)我的哥哥黄仁宇我的哥哥黄仁宇/黄兢存我的哥哥黄仁宇和嫂嫂格尔住在美国纽约州新帕尔兹市,在1999年除夕中,我在西岸和仁宇兄通了两次电话,在交谈中互相勉慰,庆幸平安地进入一个新千年。2000年1月8日,新千年刚度过一星期,那天加州气温平和,我们还在计划周末活动,突然间仁宇兄的儿子培乐来电话,那时是加州时间上午11点半左右,培乐的语音很平稳,可是消息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象到的:他说父亲在三小时前,在去附近一间电影院时,突然因心脏病不治弃世,就在这个简短的电话中,我和仁宇兄作不辞的永别了。过了一两天,我才知道仁宇那天是由他夫人格尔驾车到新帕尔兹二十多英里的一家电影院去看一部文艺影片,片名叫《雪降洋杉》。他们刚到达电影院,仁宇兄说身体不适,在进门厅室,一坐下来就晕倒,当时由救护车送到附近医院急诊,医生已束手无策了。当天他们夫妇离家去电影院时,仁宇含笑对格尔说:“老年人身上有这么多的病痛,最好是抛弃躯壳,离开尘世。”随后格尔开车沿赫逊河岸转折,仁宇继续将身后事作为话题,和格尔讨论。这场经历在格尔嫂的心目中,留下不可毁灭的印象。我和仁宇兄从小在湖南长沙长大,一直到中学毕业。我们的父亲黄震白,别名种甦,是中国革命初期同盟会会员。在长沙时,我们兄弟年轻,父亲又常赴外省工作,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是在客厅墙上挂的国父孙中山的手笔,题赠“种甦同志”,中间是“博爱”两个大字,下首是孙中山的签名和印章。这幅字帖一直挂在家中,到了1939年抗战开始,家人分散,这手帖就不知道流落在什么地方去了。黄仁宇在十四五岁左右(1932年)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当时《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画像。黄仁宇的写作热忱,从中学时代开始,从未间断。以后他继续在文章书籍中加入自己的插图,包括白描画、地图、表格和作战形势图等,都一手细心创制。他的私人用笺,上面就有一幅白描画,描写过去运河漕运情形,原来是他写明代经济史中的插图。1935年仁宇兄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念电机工程。刚过了一年,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大学都辗转迁入内地。黄仁宇放弃学业,在长沙参加《抗战日报》,做编辑访问工作,那时抗战日报的社长是田汉,总编辑是廖沫沙。黄仁宇于1943年由重庆飞往印度,参加中国驻印度远征军,在孙立人部下做参谋,常到战场视察,仍旧写文章,大多在重庆《大公报》发表,在北缅密支那之役,他到前线观察,被日军藏在树丛中的狙击兵射中大腿,运到后方调养。抗战胜利之后,仁宇兄随军由上海飞到东北,随后被选派到美国雷温乌兹要塞陆军参谋大学深造、后来又到日本参加中国驻日代表团。我们兄弟,才有比较多的见面机会。从1952年开始,黄仁宇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念书和工作。那时他已经是34岁,把半生的事业成就全部放弃,重新和年轻的学生们生活在一起,这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他采取这途径,表示对自己写作著述的能力有信心,才愿意在半工半读的条件下,发愤攻读。黄仁宇在密西根大学Undergraduate School念了三年,由新闻系转到历史系,取得学士学位,在这段时间,除开读书、工作之外,他对年轻大学生的课外活动一样有兴趣。密西根大学是美国中西部足球联盟的一员,秋天是足球季,各校轮流比赛,每场的观众上万,黄仁宇戴上黄蓝两色上有校徽的便帽,热烈参加。随后黄仁宇继续念研究院,一直到1964年,取得博士学位。美国政府对大学文科不大重视,政府研究津贴很少花在这方面,因为这个缘故,文科研究生都要自己找工作维持。黄仁宇一面工作谋生,可是仍专心读书,我看着他从一个业余性质的作者,蜕变为胸藏万卷的学人,他以后的成就,都是在这个期间奠定的。仁宇兄研究明史,把《明实录》一百三十三卷从头到尾研读。嫂嫂格尔寄给我一盒文件,其中有黄仁宇最近十年的读书工作纪录。我打开一本,看到他1992年12月的日记,其中一个星期,他在五天之内,把“大史长篇”,重新研读一遍。我不知道“大史长篇”是怎么样的书籍,请教一位国史专家,他说大概是明朝王 著的《大事记续篇》(七十七卷)和朱国桢著的《大事记》,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黄仁宇读书认真的情形。仁宇兄的名著《万历十五年》开始是用英文写的,在198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当时为美国名作家John Updike发现,在New Yorker杂志写文推荐,同时这本书也列入美国历史书五个最佳作品之一。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印行,由“文革”中首先被清算的廖沫沙题笺,印在封面。这题笺也有一个小故事,我在1980年9月间,参加美国航空学会访问中国航空工业,途经北京。这时黄仁宇已经计划把《万历十五年》在中国印出,托我和妹妹粹存去拜见他的旧友廖沫沙,请他题笺。《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北京出版,传到台湾陶希圣先生那里。陶先生很欣赏这作品,特别在台湾推荐,并同意写一篇读后记,台湾版就在陶先生领导下的食货出版社印行。黄仁宇个性强,不论学术和日常交往,都是胸有成竹不轻易改变初衷。可是为人谦和,不事夸张。《万历十五年》在大陆和台湾畅销,他对我一字不提,直到我们的表弟李承露从台湾来信,报告情形,我打电话给仁宇兄说:“听见你在台湾出版界和读者心目中声名鼎盛。”仁宇兄没有骄意,只问:“是哪个人告诉你的?”黄仁宇的第二本重要作品是《中国大历史》,这本书在美国出版时是1988年11月,可是早在七十年代,我到纽约州去看他们夫妇,仁宇兄就告诉我:他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新的研讨方式,和美国各大学中国史专家看法完全不一样,我当时一点也不知道这学科的研究内情,只觉单刀匹马,和一班学术权威打对头,不是智举,就将这想法坦白陈述,黄仁宇一点也不同意,话题就终止了。黄仁宇生性豪爽,古道热肠,对人诚恳,人或有机谋,他视而不见。他在新帕尔兹住处简素朴实,他写作的厅房面对着纽约闻名的Cat skill山地游览区,可以看见日出日落,风云变幻。在黄仁宇的心目中,比什么高楼大厦,都要胜过一筹。同时他注重储蓄,家有余资,都细心投资。黄仁宇夫妇爱旅游,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时,曾遍游西欧各国,也曾遍游美国东西岸。仁宇兄最后一次旅行,是在1999年10月应葡萄牙政府邀请,到里斯本参加澳门归还中国纪念会,在会中黄仁宇发表论文,题为《中国的经验——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黄仁宇欢喜宾客,新帕尔兹附近有几家餐馆,是他家待客之处,其中有两家在赫逊河畔,风景优美,这地方也就是他写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名称的来源。另一家中国餐馆,叫“小熊饭店”,地址靠近Woodstock,是Rock Music发源之处,餐厅背山近水,非常风雅。仁宇兄常说:“我一生经历过中外各阶层的生活,不论是治世乱世,无所不闻,无所不见。现在我个人要做的事都已做了,可一死而无憾。”这种看法,和他最后一天和格尔嫂所讲的话,如出一辙。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的哥哥黄仁宇我的哥哥黄仁宇/黄兢存     我的哥哥黄仁宇和嫂嫂格尔住在美国纽约州新帕尔兹市,在1999年除夕中,我在西岸和仁宇兄通了两次电话,在交谈中互相勉慰,庆幸平安地进入一个新千年。  2000年1月8日,新千年刚度过一星期,那天加州气温平和,我们还在计划周末活动,突然间仁宇兄的儿子培乐来电话,那时是加州时间上午11点半左右,培乐的语音很平稳,可是消息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象到的:他说父亲在三小时前,在去附近一间电影院时,突然因心脏病不治弃世,就在这个简短的电话中,我和仁宇兄作不辞的永别了。  过了一两天,我才知道仁宇那天是由他夫人格尔驾车到新帕尔兹二十多英里的一家电影院去看一部文艺影片,片名叫《雪降洋杉》。他们刚到达电影院,仁宇兄说身体不适,在进门厅室,一坐下来就晕倒,当时由救护车送到附近医院急诊,医生已束手无策了。  当天他们夫妇离家去电影院时,仁宇含笑对格尔说:“老年人身上有这么多的病痛,最好是抛弃躯壳,离开尘世。”随后格尔开车沿赫逊河岸转折,仁宇继续将身后事作为话题,和格尔讨论。这场经历在格尔嫂的心目中,留下不可毁灭的印象。  我和仁宇兄从小在湖南长沙长大,一直到中学毕业。我们的父亲黄震白,别名种甦,是中国革命初期同盟会会员。在长沙时,我们兄弟年轻,父亲又常赴外省工作,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是在客厅墙上挂的国父孙中山的手笔,题赠“ 种甦同志”,中间是“博爱”两个大字,下首是孙中山的签名和印章。这幅字帖一直挂在家中,到了1939年抗战开始,家人分散,这手帖就不知道流落在什么地方去了。  黄仁宇在十四五岁左右(1932年)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当时《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画像。黄仁宇的写作热忱,从中学时代开始,从未间断。以后他继续在文章书籍中加入自己的插图,包括白描画、地图、表格和作战形势图等,都一手细心创制。他的私人用笺,上面就有一幅白描画,描写过去运河漕运情形,原来是他写明代经济史中的插图。  1935年仁宇兄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念电机工程。刚过了一年,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大学都辗转迁入内地。黄仁宇放弃学业,在长沙参加《抗战日报》,做编辑访问工作,那时抗战日报的社长是田汉,总编辑是廖沫沙。  黄仁宇于1943年由重庆飞往印度,参加中国驻印度远征军,在孙立人部下做参谋,常到战场视察,仍旧写文章,大多在重庆《大公报》发表,在北缅密支那之役,他到前线观察,被日军藏在树丛中的狙击兵射中大腿,运到后方调养。  抗战胜利之后,仁宇兄随军由上海飞到东北,随后被选派到美国雷温乌兹要塞陆军参谋大学深造、后来又到日本参加中国驻日代表团。我们兄弟,才有比较多的见面机会。  从1952年开始,黄仁宇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念书和工作。那时他已经是34岁,把半生的事业成就全部放弃,重新和年轻的学生们生活在一起,这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他采取这途径,表示对自己写作著述的能力有信心,才愿意在半工半读的条件下,发愤攻读。  黄仁宇在密西根大学Undergraduate School念了三年,由新闻系转到历史系,取得学士学位,在这段时间,除开读书、工作之外,他对年轻大学生的课外活动一样有兴趣。密西根大学是美国中西部足球联盟的一员,秋天是足球季,各校轮流比赛,每场的观众上万,黄仁宇戴上黄蓝两色上有校徽的便帽,热烈参加。  随后黄仁宇继续念研究院,一直到1964年,取得博士学位。美国政府对大学文科不大重视,政府研究津贴很少花在这方面,因为这个缘故,文科研究生都要自己找工作维持。  黄仁宇一面工作谋生,可是仍专心读书,我看着他从一个业余性质的作者,蜕变为胸藏万卷的学人,他以后的成就,都是在这个期间奠定的。仁宇兄研究明史,把《明实录》一百三十三卷从头到尾研读。嫂嫂格尔寄给我一盒文件,其中有黄仁宇最近十年的读书工作纪录。我打开一本,看到他1992年12月的日记,其中一个星期,他在五天之内,把“大史长篇”,重新研读一遍。我不知道 “大史长篇”是怎么样的书籍,请教一位国史专家,他说大概是明朝王 著的《大事记续篇》(七十七卷)和朱国桢著的《大事记》,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黄仁宇读书认真的情形。  仁宇兄的名著《万历十五年》开始是用英文写的,在198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当时为美国名作家John Updike发现,在New Yorker杂志写文推荐,同时这本书也列入美国历史书五个最佳作品之一。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印行,由“文革”中首先被清算的廖沫沙题笺,印在封面。这题笺也有一个小故事,我在1980年9月间,参加美国航空学会访问中国航空工业,途经北京。这时黄仁宇已经计划把《万历十五年》在中国印出,托我和妹妹粹存去拜见他的旧友廖沫沙,请他题笺。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北京出版,传到台湾陶希圣先生那里。陶先生很欣赏这作品,特别在台湾推荐,并同意写一篇读后记,台湾版就在陶先生领导下的食货出版社印行。  黄仁宇个性强,不论学术和日常交往,都是胸有成竹不轻易改变初衷。可是为人谦和,不事夸张。《万历十五年》在大陆和台湾畅销,他对我一字不提,直到我们的表弟李承露从台湾来信,报告情形,我打电话给仁宇兄说:“听见你在台湾出版界和读者心目中声名鼎盛。”仁宇兄没有骄意,只问:“是哪个人告诉你的?”  黄仁宇的第二本重要作品是《中国大历史》,这本书在美国出版时是1988年11月,可是早在七十年代,我到纽约州去看他们夫妇,仁宇兄就告诉我:他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新的研讨方式,和美国各大学中国史专家看法完全不一样,我当时一点也不知道这学科的研究内情,只觉单刀匹马,和一班学术权威打对头,不是智举,就将这想法坦白陈述,黄仁宇一点也不同意,话题就终止了。  黄仁宇生性豪爽,古道热肠,对人诚恳,人或有机谋,他视而不见。他在新帕尔兹住处简素朴实,他写作的厅房面对着纽约闻名的Cat skill山地游览区,可以看见日出日落,风云变幻。在黄仁宇的心目中,比什么高楼大厦,都要胜过一筹。同时他注重储蓄,家有余资,都细心投资。  黄仁宇夫妇爱旅游,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时,曾遍游西欧各国,也曾遍游美国东西岸。仁宇兄最后一次旅行,是在1999年10月应葡萄牙政府邀请,到里斯本参加澳门归还中国纪念会,在会中黄仁宇发表论文,题为《中国的经验——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黄仁宇欢喜宾客,新帕尔兹附近有几家餐馆,是他家待客之处,其中有两家在赫逊河畔,风景优美,这地方也就是他写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名称的来源。另一家中国餐馆,叫“小熊饭店”,地址靠近Woodstock,是Rock Music发源之处,餐厅背山近水,非常风雅。  仁宇兄常说:“我一生经历过中外各阶层的生活,不论是治世乱世,无所不闻,无所不见。现在我个人要做的事都已做了,可一死而无憾。”这种看法,和他最后一天和格尔嫂所讲的话,如出一辙。

编辑推荐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书中虽是历数作者的种种经历,但不乏设问,留给后人很多作者未解之谜。 黄仁宇决定死后再出版这本书,的确是用心良苦。 望黄迷们不要错过这本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河青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3条)

 
 

  •   一个寒冷的周末,我去图书馆借一本幽默故事《ALL I KNOW ABOUT ANIMAL BEHAVIOR I LEARNED IN LOEHMANN'S DRESSING ROOM》,一本书名长得让人发笑的书。这要归功于我在纽约的好友张建无意的推荐。他贴出的其中一段翻译立刻让我对这本借动物调侃人类可笑行为的册子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它应该在的地方,我没有发现它,只好满图书馆乱窜,结果在三楼找到了。但同时我发现那里有一个不大的中文书架。很快,我就翻到了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和这本黄仁宇的《黄河青山》——它的厚度在一堆薄薄的台湾言情小册子里非常显眼。我至今仍然记得《万历十五年》那个简练从容而遥不可及的开头——那是朋友贴在尚书屋(一个我最喜欢流连的文化网站)上的。我没找到《万历十五年》,决定把这本更厚的《黄河青山》借走,虽然我对自己能否在三个星期内看完它毫无信心——那本长名字的英文幽默故事和《西藏生死书》已经足够重了,况且我记得自己刚刚花了两个多月才看完不算厚的《今生今世》。好在妻子安慰我说借的书看得会更用心更快,我觉得好受了一些。      实际上,我读书的速度让自己都很吃惊:我一天就看完了《西藏生死书》,而《黄河青山》我看了两天。它们不是被走马观花地翻阅完的,而是我一字一句在脑子里读完的。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是这个星期我的上司正好在阿姆斯特丹那个著名的性都出差,我在办公室自己的小格子间里看得如此入迷甚至电脑屏幕保护启动了都恍然不觉。   在第二天《黄河青山》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兴奋得要写点什么,纪念对这两本书的阅读情绪,它们虽然毫无关联,但弥漫着一种安静从容和让人喜悦的氛围,但当我把《黄河青山》继续下去的时候,它很快占据了我的全部注意力,并不断改变着自己的阅读情绪。直到今天我已经把它翻到了最后一页,我才能长长地吁一口气,说:现在,我可以说说自己的感觉了。      黄仁宇从来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标新立异的历史学家,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历史观与众不同上,也表现于他别致的写作手法,事实上,《万历十五年》就曾经因为如此富有文学性而遇到过窘境:大学出版社觉得这样气质迷人的书应该由商业出版社出版,而商业出版社却觉得它的专业知识更适合大学出版社,《万历十五年》因此拖延了不少时间。   我想,黄仁宇一定将自己看成非中国传统的历史学家,他的书往往从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小事件出发,《黄河青山》也是如此。他从平静地叙述自己在上海失败的恋爱开始,倒叙进入自己在国民党军队的生涯,中间穿插自己在云南、缅甸、印度、上海、东北、日本各地的经历,以及和郑洞国、廖沫沙等高级将领和共产党先驱的交往,却把第一部终结于自己晚年在纽约的浴室。   在阅读中,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黄仁宇显然不打算遵守任何时间顺序,哪怕这是他的自传。在相比起来简短的军旅生涯回顾之后,第二部里详尽地叙述了自己在历史学上和无数权威的交流,更多的则是抗争。基本上他用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按时间顺序作为这部每一章的标题,但这说明不了什么,第二部的开头就是从1979年他被解聘遭遇生活困难开始倒叙。哪怕在他叙述自己在安亚堡艰苦打工读书的时候,仍然会笔锋一荡,论述自己的历史观点,大段大段地讲解明朝的赋税制度,甚至回忆过去在国内的生活经历,和第一部里的时空完全混杂,更不要说在不同时期和许多历史权威的争论,以及出书的坎坷了——我知道,他通过这些在对读者阐述他历史观是如何形成的。   基本上来说,他的史学研究很不顺利,除了在英国剑桥和李约瑟有亲密无间的合作之外,他几乎和西方每个中国历史泰斗起过冲突:费正清、莱特、狄百瑞等等。他虽然极力赞美这些人良好的个人品德和对他的无私帮助,可仍然掩饰不住因为观点分歧而造成的著作出版困难从而对他的学术和生计带来的影响,黄仁宇毫不讳言由于热切和急迫使得自己的有些行为看起来象个投机者,并对费正清表达了深深的歉意,但他骨子里从来没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很多事情只是迫不得已,并且他也不打算修改自己为众人所反对的“大历史观”。整本书读下来,我仿佛看见他在美国的中国历史学界孤军奋战,到处是充满敌意的冰冷的眼神,远在英国的李约瑟也只能带来少许温暖,而中国历史在美国大学里的地位可有可无,使得他的学术生涯一直踉踉跄跄,时常为生计所困,直到写完这本书的1983年,他似乎都在贫困线附近挣扎。他的心情,完全可以用第二部的总标题来表达:“我所付出的代价”。   合上书,我似乎能看到这个面容温和却情绪容易冲动的湖南人和金发碧眼的西方中国史专家们激烈辩论的情形——他真诚地希望他们相信自己的历史观是超越意识形态和过度的中华民族自豪感的,却同时不打算对自己的大历史观做任何一点退步或者修改。这不禁让我想起他在第一部中描写在报社共事的共产党人:他们热诚善良,唯一注意的是不要和他们争论,否则他们会把你追到天涯海角,直到你同意他们的观点为止——黄仁宇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如此旗帜鲜明地捍卫的主张大体上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中国近代的一团糟要从更大的格局来看待,不是清末,而要上溯几百年到明朝的中叶,中国以文化统治的政体要变革为现代以商业统治的政体是一场空前的革命,这场革命仍然在进行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体制是潜水艇三明治的说法。这场大变革中,蒋介石也好毛泽东也好,都是被历史决定了的人物,而不是他们决定历史。因此,黄仁宇反对截取几十年做精确数据的研究方法,而强调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来看某个现象背后的意义,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中,片面的数字是不能说明问题的,但他却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从他的大格局出发,取得相应的对比数据实在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政体并不重视精确数据的纪录而将全部子民看成简单同一性质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样的体制和西方相同时期的体制截然不同,没有任何可比性。他因此说中国的政体不是“失败了的西方原型”,而是一种特殊的体制——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就开始建立而在汉朝就已经稳定从此千年不改的体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为主张对短期精确数据的扬弃而重视大格局使他的中国历史学说在西方中国史学界遭到冷眼和蔑视,而他从历史角度所鼓吹的中国变革的真正体现正是 “数字化”。《黄河青山》侧面告诉我,这个观点已经在我那本神往已久的《万历十五年》中明确阐述了。   他说的“数字化”绝非当今流行的“数字化”科技,而更象一种经济学说。在他看来,中国适应现代社会的精髓,无非是用“非人治”的商业管理模式代替以意识形态和道义统治的组织模式。他明确指出,所谓资本主义不是一种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财产权至高无上”为核心的商业模式,而财产权最大的特色就是数字,当一切事物都可以转化成商品,变成数字进行交易买卖积累转移信托,那么商业积累就能开展,财富就能累积,竞争就能激烈,社会才能充满活力,而传统的中国政体则是取消竞争的让所有的人“普遍贫穷”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满清的制宪、民国的北伐、军
  •   以下内容摘自豆瓣:****://book.douban****/review/1016158/

    这是黄仁宇博士的回忆录,可惜截止到83年,他在国内备受追捧之前,后面的故事目前我还不甚了解。
      最早看到黄仁宇的书是《纳逊河边说历史》,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只不过简单翻翻,由于是不一样的历史观点,比较感兴趣,可惜一直没有看内容,只是觉得这个学者的书值得一读。
      一晃近10年,看到的第一本书,反而是黄博士的回忆录,先从他的历史观和学术思想演进过程读起,读其他的书更容易融会贯通,不过颇有误打误撞的意思,并不是本这个主题去的,但却得到这个结果。
      黄仁宇博士应该是属于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典型,因此,他从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出发,思考中国自明朝以来的历史现象与本质,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中国问题的看法。在许多地方,确实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和独特的观点思维。自然,我们并不能仅从他对史料的分析就断然下结论他的观点完全正确,只需照方抓药。但确实具有参考价值,从辩证的观点看,确实,较有裨益,我赞成他许多观点,尤其他提到的意识形态形成的文化治国,和统计数字的技术治国,包括地理自然条件对国家的影响,与一般观点截然不同,充满智慧的分析与总结。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在美国几度受挫,在国内却非常受欢迎,我也非常欣赏他纵横捭阖的分析总结,但今天恰好读到《读者》的一篇文章(2006.1P40《角度》)提到密歇根州大学里查德.尼比斯特的研究结论“美国人喜欢条分缕析,把各种事物分类,然后找出他们的逻辑规律;与之相对的是,东亚人拥有全局观,看待事物有时会和整体联系”这也许是黄博士与美国同仁屡有抵触的原因吧。这两种研究历史的方式,各有裨益,只是不要囿于自己的观点即可,国内的历史学家好像只是就事论事的多,无论是全局还是局部,构架在史料上评论的少,而且都是基于马列主义的一种观点。这样就非常局限。
      黄博士当然也是常人,他对所任教大学的批评流漏纸端,无论对错,看起来都非常可怜,而且,自我辩护之处为数不少,当然,还原真实,可能在所难免,但还是感觉有点知识分子的“弊病”。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对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有开阔的作用。建议阅读黄仁宇的书从此书开始。
  •   这是一本很早就想买的书,当时没有货,于是就忘了。最近想看郑洞国的回忆录,就想起了黄仁宇的回忆录。于是这次两本一起买,他们爷儿俩的回忆录交叉起来看,很有意思。(两人无血缘关系,但有父子情。《黄河青山》P68写到:“几乎是我父执辈的郑洞国”)
  •   黄仁宇先生以独特视角研究中国历史,其所秉承的“大历史”观和我国历史课本中所教授的很多方面都不一样,以前很多现有历史观念难以解释的重大事件和问题,在他这里有了全新的解释,读后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受益匪浅。黄先生本人由中国到美国,由军人而学者,经历极其复杂,所形成的思维观念也较为独特壮阔,而本书是黄先生历史观形成过程的最好记录,如欲了解“大历史”,必读此书。
  •   黄仁宇先生的书很有见地,对历史的评价有独到的视角,但仅仅从自己所经历的层面上看中国当时的历史,分析其原因,只能是历史的一角,“大历史”恐怕还是有不足。
  •   45年抗战胜利之后的10年历史,客观所限,我们长期只能接受到主流媒体的宣传。那段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黄仁宇先生给了我们另一个角度的记述。而黄先生的“大历史观”的方法,也通过此书,得以了解其观点形成的背景和思路
  •   看历史可以有很多角度,黄仁宇独辟蹊径,宏观大势,值得一读
  •   此书文笔真诚坦率,类容丰富,可读性极强。黄仁宇的一生丰满、充实。从中更了解很多跌宕起伏历史,获益匪浅。
  •   黄仁宇的书,就是经典。这本书是其自传,比较平淡,要慢慢地读才行。
  •   以自传的形式融入中国当代历史,在美国民众对中国当代历史认识偏差中阐述“大历史观”,突显出作者作为一名中国史学家在大平洋彼岸的奋斗历程。
    该书内容繁杂而不零碎,语言浅显而不空洞,观点明确、思维清晰。
    所述“大历史观”不失为解读历史的另一种思路,串联起过去和现在,体现出经世致用思想。
    中华民族从黄河青山中走来,走到了现在,又将走向何方,这就是历史留下的问题。
  •   黄仁宇的书都值得读一读,大历史观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看黄仁宇的书,就是有些不顺,行文及表达的方式,不太符合我的阅读习惯,而且信息量较大。须花些力气才好读下去。书,是好书。
  •   希望从黄仁宇先生的人生经历中获得启发。
  •   我喜欢从不同角度了解那个时代的作品,关于抗战,关于国共等等,也愿意了解各阶层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状态,所以很喜欢这本书另外作者的文学功底比较深厚,叙述很有吸引力,作为一个史学家,即使是回忆录,也避免不了用史学家的视角,因此我想说这是一部在大历史中回忆个人经历的作品
  •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不能不读啊
  •   黄仁宇的书总是不错。
  •   收集黄仁宇系列,阅读中
  •   其实是看了《缅北之战》,所以对黄仁宇的作品很好奇
  •   这是买来送朋友,这本书的确值得喜欢黄仁宇以及对近代史感兴趣的读者细细品评。
  •   隔着历史的纵深看待过去,也许有助于看得更清楚,何况这是一个历史的亲历者在长久的思索之后写的,因而更有价值。
    这个历史亲历者有下级军官、知识分子、赴美拓荒、知名学者的重重身份,这些造就了作者的视角。经历和思想单纯的我,通过这样的视角看历史,尤为新鲜、震撼。
  •   以作者的一生经历为主线,既写出了一部精彩的个人自传,也是一部有气势的历史作品。值得推荐。
  •   总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不是很深,但作为理解作者那份独特的历史观还是有所帮助的。我们无从体会那个时代的变迁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但我们可以以公正的眼光去看待这段历史甚至整个中国的历史,而不是简单的历史教科书所总结的那样抽象。
  •   个人比较喜欢这本书。一是以史为鉴,这代人经历的太多,从他们的个人经历上,可以体会民族的那一段历史。二是励志,黄先生真是大器晚成,经历坎坷,这样的求学和治学经历,足以激励每个人从头再来。三是拓展眼界,了解西方学校中的形形色色。虽然,有人说这本书有点唠叨,但是就象一个老朋友、老先生坐在那里,絮絮叨叨,或者说娓娓道来,也不失一种阅读乐趣。最近送了几本在失意中的朋友,呵呵。
  •   很早就听朋友推荐该书,因还有很多未读书籍,故拖延至今方阅。大师的回忆录,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中国近代史,受益匪浅。
  •   可惜自传时间间隔少了些,不过也正是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才得以让我们了解那些战事纷飞的年代年内的种种细节,感觉像是从一个极小人物的口中叙述着平淡但不平静的事件,让我们得以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
  •   作者丰富的生活经验,非常朴实的文字,非常值得一读。国内呆了28年,美国呆了27年,在印度、日本又呆了几年。强烈推荐!
  •   不愧是历史大家,自传的同时,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在眼前
  •   历史总是多层次的。用第一手的资料,和历史学家的眼光,得到的当然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   由战士到学者的转折,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我们的传主不是一般人,这也是本书的看点之一。当然,文笔的流畅等等,也增加了我们许多阅读的乐趣。好书,值得一读!
  •   是在书店里看见这本书及黄老先生系列作品的,好厚、好喜欢。于是在这订了(我是老客户了),收到后,心疼。我认为书受损的原因是运输中的的问题,书的胶装边被碰裂,对收藏来说确实不是滋味。而且此单书中还有两本黄老先生的书被碰裂或挤皱。好是心痛!建议当当回复原来那种运输方式,即,数量比较多的单子用纸箱包装。
  •   很有意思的一本历史读物,不错哦
  •   胸中有大格局!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我们的眼界更开阔!
  •   换个视角看历史
  •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剧烈的变迁,也改变了很多国人的命运,让人唏嘘,让人思考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   书很好,一口气读完了/好久没有找到这么畅快的感觉了。
  •   看这本书的原因,一定不是为了了解那段时间,学者的政治经历,而是了解那段时间的政治故事。
  •   喜欢开头的作者照片,非常精美
  •   读书吧,读黄先生的书一定让你享受。
  •   自从知道黄老,第一本看了《万历十五年》,了解了他的风格,自己觉得很受益.他的书,要细细读,慢慢品的.
  •   老爷子的书都应该读一下 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   让我对国民党有了另一番人认识。。。写的真好
  •   通过一个学者的视角了解我们不知道的中国近代史
  •   非常受用。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   如果你喜欢看类似电视剧《人间沧桑是正道》的话,推荐这本书。
    从另一个角度叙述着我们不知道的过去。
  •   很多人推荐此书,当当价格合适,特别是大促销的时候,感觉非常物有所值!
  •   某些正确的历史观点,我们自己从没有人敢说,为什么呢?这些问题,留给聪明的你来猜咯。书中有答案!
  •   值得一买,更值得一读
  •   一本值得仔细研读的好书,读完这个才能更深刻的领悟万历十五年
  •   还没来的及开始读呢
  •   很厚实的一本书,文字淳朴
  •   很受益,很受益!從明朝到民國,從孫大砲到毛臘肉,從大陸到緬甸到日本到美國英國*你雖然沒有去過,讀了可以最深的感受,你也許已經在,但是你未必有如此深刻和簡單的認識*無論你身處哪裡,都可以了解下他眼中的這個世界*
  •   替别人买的书,听说不错。
  •   这书挺厚的 是老师推荐的 应该不会差
  •   黄的书要慢慢看!
  •   书的印刷、装帧都很不错,送货也很及时,期间我们这里台风登陆,卖家还发了温馨提示,很是贴心。
  •   黄老的书新看
  •   书质量很好,三联版的没有话说,拿在手中很有质感。
  •   一直喜欢黄先生的书,这个版本的是全套分次收集的。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品读。
  •   书很好看,以前有过一本,后来不知谁借去未还。现在只要再买一本。
  •   追了好长,最后追到了!黄先生的书,这是必读的!
  •   对黄老大历史观感兴趣的朋友都应看看,黄老的大历史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不错的书,写的也很有趣。
  •   很不错!包装挺严实!内容也很好!看完后可以收藏
  •   早就想买这本书了,终于到手,喜欢
  •   一个有故事的人
  •   给老公买的,不错,还没看完,看完再评
  •   收藏起来慢慢看!
  •   正版图书 印刷细致 包装的挺好的 没有任何破损
  •   娓娓道来他的大历史观的由来
  •   很好看、发人深思
  •   还算是可以
  •   想買這本書良久 興奮ing
  •   静待欣赏。
  •   往后看 好像还是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哦 还没看完呢
  •   必须拜读
  •   体会别样人生,思考自己的价值
  •   老师推荐购买的。好评!
  •   内容丰富,慢慢品味吧
  •   内容客观,喜欢看记述类的朋友,值得收藏可,看性强。
  •   作为一部自传式的回忆录,黄仁宇的《黄河青山》非常的与众不同。作者其实记述自己的学术探索历程,更是在阐释他的大历史观。
  •   原本以为历史老师推荐的这本书同其他书一样,都是学术性质的书籍,但是从书名里,我第一次读出的是壮丽和悲怆,有点矛盾的两个词语,却是适合当时的中国的。很不一样的历史书,读起来不但不会枯燥而且更能体会出历史的凄美,并且它是又是一本黄仁宇先生的回忆录,也是它别具风采的一部分。总之啊,非常喜欢。
  •   26.1元购入。
    看这本回忆录,最明显的感觉是:黄仁宇先生这曲折的经历中,揉入了多少的失败挫折;可能正是他的经历,使他的视角不同于其他史学家。
  •   先是看到许多地方提及作者的《中国大历史》,忍不住购了一本看。看到后不由对作者产生兴趣。这本书不像一般传记,把人生轨迹按时间顺序来呈现,而是别开一面,说是传记,我觉得主要是作者的思想史,特别是对于大历史观的形成,也及对作者产生的影响,说得比较多。
    特别说一下,这本书原文是英文写作,但译者的功力真是非同一般,跟读作者的《中国大历史》完全感觉是一样的风格。
    很值得一读!
  •   我很喜欢黄先生的学术作品,每一本都很喜欢.但对这篇回忆录,感觉一般,有点像一个老人的自语,回忆录毕竟是给人看的,要有可读性,它与回忆本身似乎是有差别的.
  •   的确是大家的作品,尤其是很多独特的经历,让人了解到历史不同的侧面,虽然叙述浅白,但很有分量。因为经历本身就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   书中详细的叙了作者的一生,从年轻时选择的政治团体开始,到后来对历史方法的研究以及出版书籍的周折。是一本性价比比较高的书
  •   以前我们总是被教育,共产党是正义的一方,而国民党总被与反动、腐败、专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但历史不是那样的非黑即白,历史是要从多个角度看,才会了解他的真实面目。
  •   回忆录,可以了解到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
  •   一段回忆、一段历史、值得一读
  •   书还没看完,但对作者的文笔有了大致的了解。阅读这类人士的书,总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   看了他的【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觉得不错,就买来看看
  •   好书,
    读了之后才能体会到。
    翻译得还是很细腻的。
  •   我下订单订的这本书是彩色封面的那种 为何收到的却是白色封面的三联版 请卓越网能给个能让我明白的”卓越的解释” 这可是明显的违约行为呀 如果出于某种”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要想变更合同 最起码要经过我同意呀 事情虽小 折射出的可是商业诚信问题 难道在业界赫赫有名的卓越网连”细节决定成败”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吗? 我本人对黄老先生的书没有意见 针对的是卓越网的服务 所以对作品还是打了高分
  •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已经越来越彰显出其独到的远见。比如对国共两党历史地位和分合走势之分析,业已得到初步印证。作者亲历的抗日战争、在跨文化求学·就业·婚姻中的酸甜苦乐、以及在欧美主流历史研究之门阀争斗中求生存的传奇经历,以朴实的文笔一一展现,读时叹笑连连,读后掩卷戚戚。
  •   读过几本黄的书,都很不错。这本回忆录写得也相当好,将自己的成长过程与历史的发展结合起来,其实更多的是一本历史著作,而且具有黄的著作中一贯的独特视角。另外应该表扬一下译者,太有才了,翻译的跟黄的语言风格还是比较近的。
  •   书还没开始看,封面已脱落,怎么和地摊上的盗版书质量一样差,难道就是......。亚马孙使我失望!
  •   去年看过的,是因为很喜欢他的《万历十五年》。作者以自己的经历提供了一个无法左右时代的小众在乱世的选择和所见,以及一个海外学子的求学治学过程。有些在作者心中可能印象深刻的部分对我们普通读者会觉得有点烦,大可略去,各取所需就可以了。
  •   书是好书,物流太慢,而且把书脊摔坏了,崩溃啊。亚马逊也这德行了?太差了。
  •   只是为了收藏齐全黄仁宇的书才买了,结果看完后比较失望,只是黄先生70年代的一个生活会议而已,当然,可以解释一下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如何实现的!
  •   以前单位领导推荐的 他很推崇这本书
  •   这本书一般般,不符合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的风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