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08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尹吉男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当代前卫艺术近十余年来百象纷呈,蔚为大观,已成为国际艺术界的一股引人注目的现象。著名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尹吉男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察觉中国艺术的这一新动向,并以独特的犀利笔法、潇洒文风,对于这一新潮流中涌现的重要艺术家、作品及流派予以深刻批评,不仅富于洞见,而且语言精彩,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尹吉男,艺术史学者,艺术批评家,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82年毕业干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4年至198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业的研究生,获硕土学位。曾多次随国家文物局中国古代韦画鉴定组去南方和北方学习目鉴经验。1988年开始发表关于徐冰和吕胜中的评论。1990年开始发表关于中国大陆新生代艺术的评论。1991年参与策划《新生代艺术展》(中国历史博物馆)。1993年成为国家文物局委托培养中国书画鉴定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成为《读书》杂志专栏作家。同年,成为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栏目总策划,《东方》杂志专栏主持人。1997~199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持“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与批评研究班”。1997~1998年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片《20世纪中国女性史》(20集)的总策划。1999年策划系列文化电视片《发现曾侯乙墓》(6集)。2001年策划大型文化电视片《点击黄河》(15集)。1999年作为艺术批评家参加韩国汉城的《东北亚及第三世界艺术展》。2000年应邀去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作中国当代艺术和女性史的演讲。2001年去英国大英博物馆参加“顾恺之《女史箴图》国际学术讨论会”。
书籍目录
新版序言序言1 新生代·近距离 中国现代艺术的旧有进展 90年代初的中国现代艺术 凭借近距离 安身立命 新生代与近距离 站位的自觉 文化针对性 无题2 天书·招魂·鬼打墙 新潮美术的转折点 吕胜中艺术中的生命意识 迷宫情景 招魂行动 “鬼打墙”与无意义 附“鬼打墙”作品“无意义”的质疑(郭少宗) 分析与体验(徐冰)3 实验·对话 幻觉的实验 抽象艺术 书法形态的内心独白 《√》的流程 对话 重要的是你的做法 雕塑艺术语言的探索 高大鹏的空间意识4 灵魂出壳 他的走廊与我的走廊 瞬间 灵魂出壳 人马 心界 空旷的草地 水墨感受 陈平之风 自在之机 线描 懵懂的海 敏感者 照亮了废墟的蜡烛5 风格·嘴脸 蛇年的第一惊吓 现代现代 艺术欣赏的新奇方式 走出运动的热带 有关美术界的中秋杂感 精神幻象 风格与嘴脸 尹吉男的《独自叩门》附录 人物小传 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谜宫情境谜宫情境 吕胜中总是以热烈和火爆来宣泻他的生命意识。一个女作家曾被生命中的某个现时感受所触碰,“这一瞬间如此辉煌!”她的感叹即便是梦吃,也足以使人惊醒,成为一个多愁善感的耐人寻味的箴言。“这一瞬间如此辉煌!”痛快淋漓的盛赞、自得,还叠压着叹惋的心理潜流。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只有两个超然的归宿比我们更为明细,又实实在在地等在你的旅途上,那便是黯然失色和死。这悲观宿命的精神潜流早已悄然微循环于我们的生命场中,充分提示了我们生存的种种警觉与惶惑。 也许就是守在路上的黯然失色和死才使得有限的生命更为热烈火爆,大红大绿,无比疯癫,极尽灿烂,于是有了“这一瞬间如此辉煌!”那意给繁复的全能的归结。其实不限于吕胜中,对世事敏感的人也在不时地把玩和品味一句颇具东方色彩的昏话——“极尽灿烂之后空悲的美”。这种美来自喜剧、来自盛年、来自活生生的热烈和火爆,来自许许多多的所谓激流勇进和登峰造极。吕胜中的充实而喷放的盈盈笑意也在劫难逃,难怪些许的孤独与惶惑也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暗自魂游。 死神曾清清楚楚地以戏弄和威慑之手碰撞过吕胜中的心灵之门,童年的溺水经历使他终生难忘。在他极尽灿烂之前已经亲聆了振聋发聩的丧钟,他的万幸生还是一个起点,把不幸的标记印在记忆的深层。我老是注意吕胜中写的《蛇梦》那篇文字,“我自小胆子极小,也自然怕蛇。”“直到长大了,做恶梦惊醒我的也时而有蛇!”我的已故的学友,曾说蛇在上古时是象征水患的,我不敢全信,但的确应对吕胜中的溺水与怕蛇之间来一点儿精神分析。吕胜中多次提到蛇的“狰狞”和“威严”,而他却一反常态,克制了对生命状态在表现上的热烈和火爆,把己巳年生肖邮票上的冤家,画得无比安闲柔顺,使人想到《聊斋志异》中那些女性的对爱。这自然会提醒人们不得不对吕胜中的意图做逆向的解读。 很显然,仅仅从吕胜中的艺术中去感受那般大红大绿的笑意是不够的。他是被地道的民间文化浸泡大的,就是在日后的采风过程中,他也注意到这样的事实: 年节日和婚嫁喜事生娃娃自不必说,丧事中的纸扎、彩幢也是花红柳绿,吹鼓手的曲子常常是红白事通用,为亡灵上祭时的舞蹈就像在扭迪斯科,使人感觉不出悲哀。 这是悲喜交集的热烈和火爆,也同样是以盈盈笑意体现出来的。而吕胜中的艺术作品又流露出一种莫名的茫然与惶惑。这让我想到他的近作《神路》(油画),一个红孩踩着一串红红的脚印,越过母性的重山走入神秘的蓝天,不确定的生命去向唤醒了一阵阵担忧的怀疑。一往无前的红孩趋于消灭。吕胜中不止一次赋予走路以生命的象征寓意。我又联想到他的另一钢笔画小品,《脚正不怕影子歪》,同样是一个走路的小孩。一种孤独感从神路上蔓延开来,吕胜中的笑意逐渐淡化,凝固在一片心事重重的静谧之中。但我又切实地感到,红孩的勇往直前——“这一瞬间如此辉煌!”红孩的个体显然显得有些孤独、寂寥,但他的那串长长的脚印踩得多么热烈火爆,披满了一身探问的笑意。这探问的行走姿态取代了性爱的情歌,从生命的另一个角度来展现一种理解的态度。 有个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龙门的卢舍那大佛的脚下静思:为什么那样热爱大自然的陶渊明却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呢?他为什么不远离人境而到真正的大自然中去体味对山水世界的仁智之爱呢?!这种“叶公好龙”式的不彻底是以惧怕孤独为基础的。于是又幻想出了一个桃花源,并不真的要与世隔绝。每个人在临死之前要极力留下遗嘱、遗产、遗迹、遗风,踩下一行深深的脚印,刻碑立石,证明自己扎扎实实地存在过。也具有“极尽灿烂之后空悲的美”。把自己的生命密码广传给浩浩荡荡的子孙。 吕胜中的《天地合、万物生》表现了生命的开始,而《醒·幻·梦》和大型壁画《生命》则表现了生命的全部世俗过程,大喜大悲,悲喜难分,生命线就是一条鲜艳夺目的曲线!这是一个自足的、循环的、繁复的人性的变奏。 比《彳亍》这个作品创作时间略早的两幅作品《河图》(油画)已预示了某种观念,其中的一幅让人不禁想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意。黄河本来就有生命之源的特定含义。满河流里的生命向一个方向游动,在天地之中自由穿行,画面只截取了过程,回避了归宿。生命的指向含糊在热烈之中。如把李白的诗意稍微凑成一个完整的情境就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生命终究会一去不复返的。读了这一段就会深深体悟到李白那放浪不羁的笑意。所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极尽了人生的灿烂!其实,生命还是一个永恒的谜。有人希望轮回,有人等待上帝的末日审判,有人梦想羽化成仙…… 而死的伤感被删除于民间艺术之中。一位剪花的大娘说:“哭哭啼啼的画儿谁愿意贴在家里,庄稼人谁不盼个喜庆,过年过节的图个红火热闹。”我从吕胜中的剪纸艺术展中能看出他对这种意味的充分体会。我不止一次地说过:以中国传统杂技为题的一组剪纸扩张为一幅幅轻快的笑容和茫然的乐观,那组形象就如同安塞腰鼓队的“绝活儿”所给予你的空前的振奋和悲凉。还是川端康成说得意味深长:“一切艺术的奥秘就在这只‘临终的眼’吧。”晚年的齐白石所画的小生灵非常之美,力透纸背的实在是他对生命所表现出的恋恋不舍的爱。 溺水的经历是一次生命悲喜剧的试演,至少强化了他那热欲之中的某种预感。吕胜中的那幅小画每每给我一种强烈的心理震撼!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他的笑意越发显得充满了真正的底蕴。 重读他的大型剪纸作品《彳亍》,最初的直觉依然清晰如故:无数个有表情的脚印正从神秘的入口游入迷宫,每个脚印上闪着的人形表情都是诡秘和惶惑的,杂碎错落,又一往无前。也许,时时与“这一瞬间如此辉煌”的生命情境作对的黯然失色和死正潜伏在迷宫之中某处弯曲艰辛的路上,正等待着那些源源不断、欢天喜地的生命之流。这是宿命的暗礁,们它却使允满盈盈笑意的吕胜中有了悲喜交集的深层潜在的生命力。生命的迷宫情境如此这般地扩散着永恒的魅力,不容吕胜中逃之夭夭,自在逍遥。他那舒展着笑意的反向的预感就像一双不可抗拒的命运之手,把他推入问道和知新的探索之中,注定去狠狠地叩响迷宫之门。很显然,阴阳交合、化生万物、出生入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更确切地说是生命的物质过程。而神秘莫测、千变万化的却是潜伏在这种生命的物质过程背后的精神过程。人们带着魔方般的层出不穷的疑问匆匆走上人生之旅,天时、地利、人和曾齐心合力地玩弄和摆布过有史以来形形色色的个人的命运。理性能避免仇杀吗?感情能盼来幸福吗?纯真能识破谎言吗?《红楼梦》里的疯道人走来走去,不住地唱那支《好了歌》,那就算把红尘看透了吗?看不透的。生命的冲动还在炮制热烈而火爆的喜怒哀乐,并造成契机,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他们还是没有忘了“笑”! 吕胜中那番兴高采烈的画意实在让人生疑,我不甘心,就从反面去窥测他的隐衷。与其说他在艺术中创造了一个生命的迷宫情境,还不如说他在生活中不自觉地看到了一个诡秘惶惑的自身的背影。 也许这一切都是幻觉吧。我在他的迷宫里走了一圈,说了如上的晕头转向的梦话。也许无意中注释了“极尽灿烂之后空悲的美”这句东方的玄虚之语吧! 醒着的时候我想,还是放声大笑吧,要热烈、要火爆,这一瞬间如此辉煌!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