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小语――人与自然

出版时间:1993-12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德国)狄特富尔特等编、周美琪译  页数:407  译者:周美琪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许多知识界人士迄今仍以为,与研究人类自身的艺术、文化和历史成就相比较而言,认真探讨自然和关于自然的科学是一种低文化层次的消遣。对此,这位德高望重的天主教神学家确有论据来开导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如果仅仅局限于人们流传下来的那段时间,堪称肤浅。唯以自然科学为手段去全面追述所谓自然历史的实际情况,才能摈弃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时间尺度,从而找到可取得客观值的基本判断准则。  于是,我们终于认识到,末世预言并不因其数千年未曾应验而必定错误。伊马努埃尔·康德断言,“世界万物非瞬息之作”。这一论断似乎也能反映物种的死亡。在地球的实际历史上,“灭种”并非特殊情况,而是常见现象。现存物种与业已灭绝的物种之比已达l:10000。但在任何情况下,死亡所持续的时间绝非我们的时间观念所能估量,它往往达数万年或数十万年之久。卡尔·拉纳因为了解这些情况,所以能想到,一般人们称呼的历史(或圣史),实际上也许就是“结局的开端”。

书籍目录

导言 霍依玛·V狄特富尔特第一章 双重面貌第二章 起源的奥秘第三章 万物之冠——第四章 肉体化是天命第五章 逐出乐园——返回自然第六章 自然界为管辖区第七章 认识自然第八章 使自然安宁第九章 追究物质的奥秘第十章 面对生命之迹迷第十一章 发现一个有魅力的宇宙第十二章 灾难性的结局还是新天地?

编辑推荐

  “有谁看不见世界正在衰落,它那往昔的力量和生机已荡然无存?”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今日西方文化界对生活的普遍感受,令人不禁对其产生的年代生疑。其实,卡尔塔果主教西普利安努斯早在公元二五O年就写下了这句话。千余年后的今日,我们同样“觉察到世界处处皆虚弱”。末世的气氛再一次笼罩大地。  然而,追忆早年的末世幻象,岂不令人随即怀疑当今情况之危急?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末世观,是否因其逻辑上的内在予盾和它的重复性就不堪一驳呢?人们耳闻的马蹄声依然来自启示录的骑士,如今他们虽非瘟疫和传统战争的先兆,却预示着核恐怖和生命层的崩溃。难道由于同一预言在以往历史事件中未曾应验,我们便能心安理得地误把忧虑当作错觉来驱散吗?另一方面,任何人,如果不随心所欲地使“历史经验”的概念局限于人类有记载的数千年有限的历史,就不会轻易满足于这种神速的慰藉。  许多知识界人士迄今仍以为,与研究人类自身的艺术、文化和历史成就相比较而言,认真探讨自然和关于自然的科学是一种低文化层次的消遣。对此,这位德高望重的天主教神学家确有论据来开导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如果仅仅局限于人们流传下来的那段时间,堪称肤浅。唯以自然科学为手段去全面追述所谓自然历史的实际情况,才能摈弃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时间尺度,从而找到可取得客观值的基本判断准则。  于是,我们终于认识到,末世预言并不因其数千年未曾应验而必定错误。伊马努埃尔·康德断言,“世界万物非瞬息之作”。这一论断似乎也能反映物种的死亡。在地球的实际历史上,“灭种”并非特殊情况,而是常见现象。现存物种与业已灭绝的物种之比已达l:10000。但在任何情况下,死亡所持续的时间绝非我们的时间观念所能估量,它往往达数万年或数十万年之久。卡尔·拉纳因为了解这些情况,所以能想到,一般人们称呼的历史(或圣史),实际上也许就是“结局的开端”。  以上不过是一个例子。令人吃惊一并迄今最受忽视一的社会现象之一是,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盲目顽固性;在以往数百年中,人类就是这样执著于从自身的思想和文化成就中去探讨自己的本性和生存的意义。人类所在的大自然则为了体谅我们而降格为一种布景,进入此景的我们,便不得不上演特殊的人类历史剧并经受考验。这种观点肯定不是全然谬误,但它的片面性有碍于人们的认识,未免令人遗憾。  当然,对于信仰宗教的人说来,整个新纪元中的自然界永远是“神的创意”。倘人们在业已显露的事实之外探索人生的意义,常会产生一致的信念,即认为艺术、文学、哲学和历史虽有助于说明人类生存的处境,但对大自然的研究却不是这样。不管在这个多少有些古怪的、无论如何处于自身文化圈以外的领域工作的专家们所发现的成果多么令人惊讶,而且往往难以令人置信,它们却与对自身存在的奥秘感到不安的人毫不相干。  据此,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神秘莫测的异物。无论它是受魔鬼或任何非人的生物所驱使而处于“万物皆有灵”状态,或设想它是一种巨大的机器在盲目地按自身的原理而运转,操纵外部世界进程的规律对人都是陌生的,它们对人毫不顾惜。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雅克·莫诺在二十余年前以比喻方式表达的这种感受令人难以忘怀;他把人比喻成生活在宇宙边缘的流浪汉,对于他的希望、痛苦和罪过,宇宙无动于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哲人小语――人与自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