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1.12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日)今道友信 译者:蒋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isbn应该是:7108001219
本书论述中国和日本的美学思想的系统整体,从先秦诸子谈到清代的画论,涉及中国文学、音乐、美术、书法的系统整体的美学知识;对日本的美学史,作者亦有全面而详尽的介绍。
作者简介
【今道友信】 (1922—)日本美学家,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学研究室主任、美学和艺术学教授,国际美学会副会长。著述甚丰,主要有《同一性的自我塑性》、《美的相位及艺术》、《关于美》、《东方的美学》、《解释的位置与方位》、《东西方的哲学》等。
其美学思想深受海德格尔、萨特等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他认为真是存在的意义,善是存在的机能,美是存在的恩惠和爱。美是直接的,活生生的,确确实实的感知,所以美是有关个人体验的具体的个别现象,普遍性的美景、美人是不存在的。并肯定理性在审美观赏中的作用,强调美不是自然所赋予的,而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其源泉是美的人格和美的行为,美是人格的光辉和人生的希望,是人类自我复归的关键。他不同意传统的道德价值优于艺术价值的观点,认为美作为精神价值,比作为道德最高概念的“善”还要高一级,因为,美相当于宗教里所说的“圣”,美是与圣具有同等高度的概念。在美感体验问题上,提出“美的相位”这一重要范畴,认为美的不同种类是根据意识构造来区别的,美在意识中的“相位”是不断变化的,审美意识的构造也是与日常生活中的意识构造大不相同,是日常意识的中断。只有垂直切断日常意识,主体才能转向审美意识的方位。今道友信还提出欣赏艺术美需要“解释”,“解释”是对作品进行分析、综合,要向作品所指出的美的精神攀登。这是欣赏者与作品的对话,是把欣赏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者对于人生的体验融为一体,于是他又提出“未完成美学”这个概念,认为艺术作品不是在欣赏者之前完成了的封闭性存在,而是把自身未完成的开放式存在托付给了欣赏者。并认为艺术具有教育和娱乐功能,而其根本机能是为了复归被现代技术压抑了的人性。认为艺术的源泉是天才和精神上的爱。
今道友信的美学思想在日本影响极大,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一定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