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人民教育  作者:陈凡 编  页数:430  

前言

全国自然辩证法教材经过多年探索,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和体系,按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演进,大致以10年为一个周期,分别形成了以20世纪70年代末的《自然辩证法讲义》、80年代末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和新世纪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点》及其配套教材为代表的不同发展梯次。这里送达读者手中的就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大力支持下,配合《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点》组织全国专家编写的教学指导用书。编写工作得到了教育部和本会主要领导及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人民教育出版社也为建设好教材付出了巨大努力。此次教学指导用书的编写借鉴以往经验并吸收了全国多数院校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尝试采用了“一纲多本”的形式,即根据教育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点,按理、工、农、林、医、地、党(政)、军各大系列分别编写不同的教学指导用书。这样做,不仅使全国大多数院校的教师都有机会直接参加编写工作,把自身的教学体验融入教学用书的写作之中,集思广益,体现广泛的群众性,而且可以较好地体现不同类型学校所需教学用书的特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更便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各个专业的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开展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同时,可以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提高备课效率和师生对图书的利用率。关于教学指导用书编写出版的组织和管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教育部社政司支持下在本会成立了自然辩证法课程与教材建设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并以相应的方式向全国推介教材和进行教材使用评估。为了保证公平和一定的学术水准,这次教学指导用书编写人员的组成,全部按照公开竞争的机制,通过自由申报、组织审核、最后竞标的方式,来推选各类院校中最优秀的人员参加编写工作。除了事务性的组织联络工作,研究会作为组织单位不再事先指定任何编写人员,完全凭借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才干组成教学指导用书的编写队伍。由于这样的用书既不简单等同于过去的教材(其中增加了许多以往的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又不同于普通的著作,因此在人员的组成上做了适当的限制,保证担任教材编写任务的人员全部是富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学骨干。我们相信,这一组织模式在今后全国各类教材的编写中都具有借鉴价值。需要说明的是,这套高等学校《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指导用书》丛书与2004年已经先行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是一致的,都是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点》指导下编写而成,只是后者更具综合性,前者更具专业针对性。

内容概要

  《工科类院校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共分16个章节,主要对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工自然观、科学方法论、工程方法论、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性质与内容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第一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第一节 朴素自然观第二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自然观第一节 系统自然观概述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工自然观第一节 人工自然的概念第二节 人工自然的创造第三节 人工自然的发展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第一节 生态自然观概述第二节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第二篇 科学、技术、工程观第五章 科学观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第二节 科学的划界与体系结构第三节 科学发展的动力第六章 技术观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二节 技术的体系结构第三节 技术的形态与发展动力第七章 工程观第一节 工程的本质与特征第二节 工程活动的结构与过程第三节 工程的类型与发展动力第三篇 科学、技术、工程方法论第八章 科学方法论第一节 科学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科学事实的获取第三节 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第四节 科学假说的形成第五节 科学理论的创立第九章 技术方法论第一节 技术方法概述第二节 发明的方法第三节 技术预测、技术开发与技术评价方法第十章 工程方法论第一节 工程方法概述’第二节 工程的基本系统方法第三节 工程的综合集成方法第十一章 科技创造方法论第一节 创造方法的特征和方法论原则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理论第三节 创造技法第四节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篇 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的互动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第二节 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第三节 工程与社会的互动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工程的社会建制第一节 科学的社会建制第二节 技术的社会建制第三节 工程的社会建制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工程的伦理规范第一节 科学的伦理规范第二节 技术的伦理规范第三节 工程的伦理规范第十五章 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本质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过程第三节 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第十六章 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一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第二节 创新型国家与国家创新体系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章节摘录

插图: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自然界、科学、技术、工程和社会等的广泛领域,这些领域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出发,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技术、工程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就包括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自然观、科学技术工程观、科学技术工程方法论、科学技术工程与社会。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科学的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辩证地发展变化着的,要把这一辩证的规律从自然界本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抽象出来,就必须概括和总结各门实证科学已经取得的成果。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认识的进步,为丰富和深化我们对自然界的哲学认识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本书在概括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工程发展的不同时期自然观的变迁,阐述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产生与发展对现代自然观产生的影响,并对当代工程技术活动与人类自然观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科学技术工程观。科学技术工程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总体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工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反映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辩证法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遵循的规律,科学、技术和工程无论是作为一种认识现象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具体、生动的表现。自19世纪50年代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已发展为大科学,技术已发展到高技术,工程更是对现代社会表现出巨大的改造作用。现代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的革命,一方面使科学技术变成日益庞大的知识体系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建制,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成果广泛应用到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急剧地改变着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面貌,这也要求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科学技术的价值、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以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做出更加深刻的反思。科学技术工程方法论。科学技术工程方法论研究科学技术工程活动中的普遍性方法的性质与规律。

编辑推荐

《自然辩证法概论》:工科类院校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老师推荐的书,说是近几年来认为比较好的书
  •   作为教材这书挺好的 。
  •   好,结构很清晰,写的不错!
  •   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很不容易地说···书很新,大致看了一下很不错,纸质和印刷都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