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12-01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陈墨 页数:2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粗略讲述中国武侠电影发展史的书。 本书的有关武侠电影的历史,将要从1920年初期开始讲述。将会涉及中国大陆、香港两岸三地的武侠电影创作。大致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历史阶段。即: 第一阶段:二三十年代的武侠电影,主要生产基地是在大陆的上海,这一时代的武侠电影的主要特征,是重视武侠故事的传奇性,因而不妨称这一阶段为中国武侠电影的“传奇时代”。 第二阶段:四五十年代,主要生产基地已经逐渐由上海转往香港,这一时代武侠电影——以粤语电影“黄飞鸿片集”为主要代表——的主要特征,是重视武侠的正义,不妨称这一阶段为“侠义时代”。 第三阶段:六七十年代,主要生产基地是在香港,后来也有一部转向台湾,在电影史上,这一阶段常被称为“彩色武侠新世纪”,武侠电影的观念和技艺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特色是重视武功打斗,不妨称为“武打时代”。 第四阶段:八九十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生产基地有香港和大陆两大块,一方面各自拍摄,另一方面则开始通力合作,从而使得大陆武侠电影的技艺水准迅速提高,并且与香港武侠电影逐渐难解难分。对于这一时期,大体上不妨称为“喜剧娱乐时代”——在香港,是典型的“功夫喜剧时代”;在大陆,武侠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娱乐时代”再代来临。 第五阶段:新世纪以来,主要生产基地仍为大陆和香港,多方合作的势头更加明确和迅猛,随着经济的全球人趋势日益显著,中国武侠电影的生产——以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为代表——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这一时期中国武侠电影最重要的特征,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武侠电影的观念与形式进行现代化的重构,简单说,不妨称称为武侠电影的“重构时代”。
作者简介
陈墨,男,1960年8月生,安徽省望江县人。1982年毕业干安徽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曾为大学教师、报社编辑,1990年开始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室工作,至今。研究员。
已出版电影研究著作:《张艺谋电影论》《陈凯歌电影论》《流
书籍目录
总序引言第一章 模仿与萌芽第二章 探索与成型第三章 《火烧红莲寺》系列第四章 “火红的年代”第五章 繁荣与衰落第六章 武侠片衣钵南传第七章 香港国语武侠片的复兴第八章 张彻电影及其“阳刚美学”第九章 胡金铨电影及其“影戏”美学第十章 神话英雄李小龙第十一章 楚原的奇情武侠片第十二章 刘家良的“武师电影”第十三章 成龙及其人间喜剧第十四章 80年代变革与开放第十五章 张鑫炎烈火雄风第十六章 大陆武侠片名家名作第十七章 徐克电影及其新浪潮第十八章 90年代的名家名作(上)第十九章 90年代的名家名作(下)第二十章 21世纪:谁是真英雄?后记编者说明
编辑推荐
本书是《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之一。本书粗略描述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线索,主要涉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武侠电影创作。本丛书是电影理论界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