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出版时间:2003-01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李跃儿  页数:428  字数:2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专,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这是一本关于选择与运用方法制书,作者李跃儿历经二十二载,亲自实践,终于摸索出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天使,还是上帝?
第一节天使,还是上帝?
第二节棍棒之下出逆子
第三节回头号一瞥的时刻
第二章: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第一节审问我们的价值观
第二节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第三节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
第四节幸福的小篮子
第三章盲人摸象的时代
第一节摧残,还是拯救?
第二节拯救,还是教育?
第三节教育,还是招数?
第四节盲人摸象的时代
第四章不要将孩子塑造成你的模样
第一节张开全身毛细孔
第二节心灵的果冻
第三节不要将孩子塑造成你的模样
第五章:更高,你在撒谎
第一节天上有个太阳
第二节孩子才是你的教案
第三节逃跑的圆球
第四节高更,你在撒谎
第五节从归纳到心灵
第六节红头发安妮
第七节莫格太太的猫
第八节我看见幽灵从空中飞过
第九节他为何如此紧张
第十节咀嚼彩云
第十一节请抓住你的影子
第十二节田园牧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值得经常地看,经常地学习。
  •   不错!很有感触.已经推荐给别人看了.
  •     “爱对教育的意义就像光,始终照耀着整个教育的过程,那是人的天性,在我的感觉里,它就像空气,被我呼吸着。我已经意识不到爱的存在。”
      这大概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的重点吧。
      
      刘黔敏老师推荐我看李跃儿的书,实际上距《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出版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所以本书翻来覆去想要说明的观点或许到现如今已经比较为普遍。
      书中的大意是:父母的严厉管教、不当的教养方式和过高的社会期望带走了孩子本该天真快乐的童年。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带给父母正确的育儿观,并帮助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期间我们给父母带去的正确育儿观念是:正确认识“人才”
      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人”和“才”的结合。向善、两支、关爱、宽容、同情心,这些人文情怀的部分便是属于“人”的范畴;“才”就是能力及知识。两者相加成为“人才”。
      但只看这“才”的部分,能力的重要性也在知识之上。知识不过砌墙砖,而能力,包括信息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能力等,才是统筹起知识基础的内在动力。
      而传统的中国家长和一些教育工作者过分注重了幼儿的知识储备,追求的有些本末倒置。
      其实,关于知识的积累与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培养孰轻孰重,大概已经是被讨论烂了的话题。而自成一派的理论大概也是一抓一大把,最为广泛熟识的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而为幼师生又爱又恨的《3-6岁幼儿发展指南》对此方面的强调也大概已经足够明确了。
      
      其次,关于教育方式,就是上述的: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早在十八世纪,已是裴斯泰洛奇的重要推广观点。爱是人类本能的情感,母亲的爱尤甚。幼儿的童年期接受了足够的母爱,懂得了爱人的方式。成年后在大社会中,便会使用童年期所获得的爱人的能力去爱亲人、恋人和朋友。
      那么,爱是什么呢?耐心倾听、悉心照顾、陪伴、根据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幼儿不同的气质类型、尊重个别差异、尊重幼儿天性、尊重幼儿的需要、兴趣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满足爱和安全的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依恋关系、注重幼儿社会性发展、同伴交往……可说的太多,所说的也太普及。
      谈到“幸福”,大概也是说物质上的满足不及内心的安稳和愉快。追求一生的名利和地位也仅是期望得到一个肯定。而内心充满爱的人,心里却满是这样积极的肯定。
      
      就以上两点而言,这本书的突破并不大。
      其实也得看推荐阅读的人群吧,也许对于专业的幼教从业者的启示并没有那么明显,换是给一切心急的家长看就是本难得的良书了吧。
      因为在看《小人国》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大李老师是个很有耐心、很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呢。
      
      她让我想起一个年迈的幼教老师:下雪天,抖索着守着一片角落的雪地,让路过的人们别踩坏了。只想守到孩子们到了,让他们踏上着没有脚印的雪地上,只为看到孩子们脸上的快乐。
      这也是我的职业理想:无论前路如何,到了这样的年龄,还可以是个充满了童心、充满了爱的老太太。
      
      
      
      
  •     作者自我感觉太良好了。反复描述一些很小的事情,把教育孩子里一些很自然的爱和细节的意义放到无限大大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声万物……然后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把正能量放大到无限。
      
      或许这样的人才适合当老师吧。总比把孩子的缺点放大到无限的老师和家长强太多了。
  •     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忍不住写两句,算是客观上造就我第一篇书评,由于李跃儿有名,努力着读了几个小节,实在难以继续。
      给我的感觉,就是在看小报,一堆教育失败的小孩的故事,没有故事的来源,不知道是作者经历的听的还是报纸上看的,故事基本是概括描述,列举了一个小孩经历的几个事件,最后下场很惨。一直觉得有些夸张,明显为了凸显结果在制作故事的痕迹,故事逻辑不清,指向不明,没有分析,甚至没有结论。我不知道这种没有背景没有细节的故事能说明什么?
      当然书里面有一些作者自己的从业经历,我偶尔看到一两节,描述了一些自己的教育过程,也许稍微能对人有点启发。但由于书编辑的很混乱,目录上很难判断那些是经历哪些是故事,从我随机阅读的一些章节来看,故事比较多。
      我打算在看几节,希望能推翻原判
  •      这本书名气很大,说是看李跃儿,这一本足矣。可能期待太高,看完感觉没有传说中的好。特别是整体结构混乱,小标题莫名其妙,再次看的时候,翻看目录就不知道看到哪了,看过的内容在哪一章节。
       李跃儿在教育实践中的很多实例看了很有感悟,特别是第一个杨一帆的例子,看得我眼泪哗哗的,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觉得这样有耐心、了解孩子、能解决家长问题的老师太难得了。
       最后很大一部分在讲绘画,很多观点比较认同。最近朋友也开了绘画班,讲究教孩子技法,先示范然后孩子跟着画,隐隐觉得这样教有点不妥,但现在家长急功近利,要看到孩子在这段时间学到的成果,画不出像样的画就很难说服家长。
       说到底,不管作者名气有多大,书的名气有多大,不能盲目照搬,都是一个原则,好的为我所用。
  •     总的来说,这本书里的核心内容很值得借鉴。颠覆传统对孩子的教育模式。但是行文确实有时候不是很有逻辑。很像是很多随笔的汇编。
      教育问题,很复杂,我认为,李跃儿对孩子感受爱,自由,天性这块可以借鉴。但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育儿模式造就了这个社会,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最好不要轻易撼动,照搬西方华德福,蒙台梭利,真的不适合中国人。
      取其精华吧。
      
  •     对,看完以后很失望。
      翻看后序,才知作者的先生是……,呵呵,这个算是唯一收获吧。
      当然也不能够苛刻地说,因为出发点不同,这个是帮父母教育稍微有点不入流举止和行为的孩子。而对于还是白纸的张灯来说,她妈肯定是不需要这些矫正知识的。我的意思是说,我需要一开始就能够所谓“根正苗红”的指导。:)
      我还在这条道上刚摸索,肯定会有偏颇和狭隘,这是必然的。
  •     这本书是写给家长和老师的,所以家长及即将成为家长的人都应该看看,中国的“优良传统”棍棒之下出孝子,在这个时代已经严重落伍,家长就是权利的象征,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与家长的意愿一致,只会给孩子心里造成创伤,给她们的成年带来莫大的痛苦,而家长们还在一把鼻涕一把泪,自己含莘如苦却得不到好的结果。老师就不说了,不抱期望
  •     也许文笔差些,但是这些是重点么?这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不是什么高考作文,关键是她说出了一些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向,对于学前本专业的我而言,是一本很实用的专业书.
  •     在我读过的几本育儿书籍,李跃儿的中文笔是差些,结构也有些欠缺。但是认真看进去,还是能够发现隐藏在文字间的精华。比如她对教机的捕捉,对儿童敏感期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还是有值得吸收的知识。
      
      我看早教并不是看华美的文字,而是要看核心的价值。读过尹建莉、小巫和李跃儿的书后,我感觉尹建莉不愧是语文教师,文字最佳,但是小巫对蒙氏教育的理解比尹建莉更深刻。比如尹建莉倡导孩子早期阅读要用手指点着文字,给孩子看的同时念给孩子听。这在小巫看来是剥夺了孩子在聆听故事时充分展开想象的机会。小巫建议读故事时不让孩子看书,未来他上学后再给孩子看或用来识字也不为晚。因为早期阅读更重要的意义是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尹建莉的做法相比之下还是有一定的功利心,是把识字当成一件大事置于孩子发展想象力之前了。
      
      凡是持优先发展孩子软性素质观点的朋友相信也会对此有自己的见解。
      
      最近又刚刚在读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感觉这本书对孩子的敏感期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讲述。不过还是等读完后再来评价吧。
  •     书里面举了很多例子,那些孩子不幸福,那些家长也不幸福。家长们还口口声声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为什么就没有教育好孩子呢?他们确实很努力,可惜努力的方式方法不对,结果反而很糟糕。
      
      爱,也分智慧的爱和愚昧的爱,爱也分方式和方法。我也是长大了,碰了壁,才渐渐体会到这个道理。说起来好像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真的遇到实际的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我觉得”,“我以为”。大条道理说起来容易,听起来也容易,说的人往往都觉得自己可以教化他人,却未必有什么深刻的体验。
      
      作为一本书,《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大概不能算上最上乘,但也能吸引我一口气看完。有时候觉得提前看这些育儿的书,一方面算是预习,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应对周围成年人的能力,放眼周围,有多少成年人身上没有一点幼儿的习气?年龄的增长只需要不缺衣食,心智的成长却需要内心的觉悟和不断努力。现在看看我自己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看育儿书籍来完善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心智,大概要归为旁门左道。
  •     如题,对这本书的喜欢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达。
      
      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相同的是都能感觉幸福和感动,还有会让自己心中也充满爱。
      
      也许正如大李所说,要在心中放个幸福的小篮子,每天收集一些,幸福就会越来越多。。。
  •     总体来说,由于李跃儿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为的限制,这本书的结构和语言组织比较混乱,使人没法抓住中心思想,而只能靠大量使用“失去灵魂”之类的断语来为每一章节匆匆结尾;对艺术品的一些看法过于粗浅,也容易误导读者。
      
      也许由于李跃儿居住在西部,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了解比较少,把一些已经广泛接受的看法重复地灌输,使人有些厌倦。反而对于读者真正关心的问题,“怎么做”提之甚少,而一再地强调自己的教育中心是多么的优秀,这种情况遍布整书通篇,尤其是最后一章更甚,令人反感。
      
      最后说点好话,里面其实还是有些东西小小地触动了我,比如对想象力那一段。
  •     比较认同李跃儿在书中写的“培养”“发现”孩子的实践和教育方法。
      
      不过,读完之后有种有趣的感觉。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培养”孩子而不用“教”孩子。但是书中提到的诸多事例,并没有显示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反而显示了作者在很多问题上是“教”孩子而不是“培养”孩子。只不过这种“教”更讲究过程和方法,仿佛是披着“培养”外衣的“教”。或者,“教”和“培养”原本就是很难区分开的两个互相交融的范畴。作者言之凿凿的“培养”,就是在作者这种教育方法下的“教”而已。
      
      而“教”的内容,具体到书中提到的一些例子,如希特勒、海尔曼、爱因斯坦等等,作者所最后引导出的“教”的结论,恰恰值得更广泛的争议和讨论。从书中这些值得争议的事例,可以看出作者虽然擅长教育方法和实践,但是在具体问题的思想深度上有待商榷。当然那些具体问题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幼年的孩子不能理解和体会的。所以“教”给孩子那些有疑问的一些结论,希望不会对孩子的思维造成很大误导,以后孩子们如何理解,还要看他们长大以后的个人修养的完善。
      
      所以,李跃儿的教育方法中,最值得肯定的还是“培养”。而具体“教”给孩子的东西,受作者思考、立场限制,有不少值得讨论之处。父母们要努力理解的只是“培养”这种思路。
  •      很多人都说了这本书的好处,当初也是看了很多评价才去买的。
       看完之后有些失望,怎么说呢,不知道用杂乱无章评价是否合适。
       虽然书中涉及到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生理、心理、艺术教育、社交,不过作者的语言实在是有些繁琐不堪,以至于让我慢慢都失去了读的劲头。其实说来说去就是普遍可以为现代父母所接受的观点,但作者却不辞辛苦用一篇又一篇的文字用一个又一个的实例来论证,反倒让人看不清作者写这部书的意图了。
       看看书的目录就知道,虽然标题都挺吸引人,但是安排的都是不伦不类,你看不出下面的分节标题和总标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标题可能是作者的某一个例子。总体说来我不喜欢这样的书的编排,似乎是为了凑字不停的在堆砌、重复。而且结构也不够清晰,虽然作者介绍了许多实例。但是当你今后真正遇到问题时,你读过的这本书也不一定能有什么作用,因为你忘记或者说记不清作者在哪里描述过,这可能也是作者希望把她遇到的所有问题和事情都写进去,但结果,越多的描述却越发掩盖了本身想要表明的观点。
      
  •     关于李跃儿的教育,好像不管专家还是非专家,都谈得相当多了。
        
      她在教育中关注的许多问题,以及进行的一些针对性的变革,无疑是为僵直的教育进程带来的一道春风。整个阅读过程不由得每每感受到心灵的震憾。
          
      整本书的叙述方式的确娓娓道来,涉及的都是教育里一些很细的环节,回答的亦是很具体的问题。
      
      丰富的例子让我们看到李跃儿扎扎实实地实践着的每一个脚印。
      
      但是,也确实仅是一本谈感悟的书而已。
          
      整本书并没有形成特别鲜明的理论框架,更简单一点说,我并没能从中提炼出其派别所属。
      
      所以,如果要称之为"李跃儿教育",未免有些牵强,我想我更愿意称之为"李跃儿感悟".也许她在整个实行操作的过程中已经是已经将之凝炼成一种新理论指导的实践,但如果光从本书来看的话,细节的汇聚还是主要的组成。
          
      PS:看到后面读了李跃儿老公徐小平写的跋。我觉得就写作能力来讲徐比李更强大。^_^
      
  •     看了书评才买的,但是读后感觉作者的观点并没有我预想的那样能给我在教育孩子上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启示。书里面列举的一些教育失败的例子,有些比较极端,读着让人里闷闷的不舒服。不过,作者结合自身的幼教经验所讲述的故事还是值得看一看。
  •     基本观点我是赞成的,缺点是条理混乱不成体系,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家长的感想随笔尚可接受,堂而皇之出书就过分了.
      也不赞成作者教孩子学梵高画扭曲树干的做法,画画应该是有感而发,虽然本意是让孩子不要束缚在既有的模式里,可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把树干化成扭曲的这正常吗?
      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最常见的错误是太多事了.如果是我,只希望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感受去画.
      在作者自己的育儿经验介绍里,也只是讲到让孩子辍学在家,重建儿时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纽带,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然后呢?如果教育真是这么简单那我们大家还苦恼啥?照作者的观点,放养的孩子是最好的,那么干嘛大家还要来上学?贫困山区里放养的孩子多的是.
  •   哈哈,写得很精辟,正是这个理。
  •   同感同感
  •   同感。
  •   总结的精辟。
  •   是的,我也在网上看了部分章节,便打消了买这本书的念头。
  •   书是非常好的书。但是一本书总有针对的人群。这本书应该是普及性读物。理论是穿插在案例中讲解的。这种方式适合大多数普通读者。而对于特别想了解李跃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来说,这种编排结构是不适合的。如果有这种需求,应该去读教育学理论专业书籍。所以我认为不是这本书不好,而是你不能要求一本普及读物做成专业书籍。
  •   这书是读物,不是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类书籍。
  •   对作者的文笔实在不敢恭维,幸亏没买
  •   估计 ,李跃儿的教育就崇尚自由,因此这本书可能是他的很多随笔的汇编。
    我也觉得没有条理,但是内容比起条理我觉得更有吸引力。就当做和作者喝茶聊天好了。
  •   “内容比起条理我觉得更有吸引力”,同感。我不是作家,不是奔着作者的文笔和书的编排去看的。。。。
  •   称之为"李跃儿教育",太牵强,应称之为"李跃儿感悟"。还是要承认这本书和公司的营销运作很成功,但是也只是一首流行歌曲。某些人凭借大家的信任误导大众是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