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李盛刚 页数:161
内容概要
民族学在中国学术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中国民族学即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就是这个过程的结果。中国民族学与国外民族学,有密切的联系,中国民族学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传统、研究视角等方面,继承和吸收了大量国外民族学的优良成果,同时,中国民族学又有自己的特色。
书籍目录
绪论一、西部民族地区界定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问题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第一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概述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二、“二元”经济和自我发展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民族地区自我发展问题的论述四、国内理论界对民族地区自我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 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一、城乡统筹发展的提出及意义二、我国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利弊环境分析三、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思路探析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经济基础及发展现状一、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社会基础及发展现状一、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差距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中的作用五、宗教对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第五章 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的自我发展问题一、推进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意义二、甘肃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基本发展现状三、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西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思路第六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与地区人力资本问题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评价与比较二、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动三、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建议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政策设计一、现行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二、国外增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政策的借鉴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路径选择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的战略构架第八章 增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组织保障和创新一、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问题分析二、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组织制度创新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 首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新阶段"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之所以如此,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这就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存在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其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困难都与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不合理有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实施效果,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新阶段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具有二、三产业劳动技能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具有经济实力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安居乐业,促进农村型消费向城市型消费转变;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购买力,启动农村市场。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