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杨军昌 页数:324 字数:291000
前言
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我国出生性别比攀升的问题即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在学术界,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此后文中简称“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的研究、探讨也随即成了人口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由于西部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幅度相对要小(除西藏、新疆偏低或正常外),同时又由于西部大部分省区市的人口矛盾仍是抑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与提高相对较低的人口素质,因此,大部分学者对出生性别比的研究视野重在东中部地区,而于西部、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攀升的现象、特征及其已经和将要产生的负面影响未引起高度关注,这种状况实不利于西部民族地区人口安全环境与和谐社会建构。 课题界定范围为西南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五省市区(西藏出生性别比偏低不列入)的少数民族地区,而其中又以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为重点。这三省区“五普”时分别有少数民族人口1682.96、1415.88、1333.6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8.76%、33.43%、37.84%,分列全国第一、二、三民族人口大省,是我国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水族、仡佬族等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区,其在祖国的历史文化、国防安全、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从“五普”和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比来看,西南各省市区出生性别比都呈幅度不等的攀升态势,广西几乎都在120以上的高位徘徊,远远高于国际社会公认的102~107的正常值;“五普”时最低的贵州从107.03升至1%抽样时的127.65;云南也由110.57上升至113.16。
内容概要
性别是人的基本自然属性,性别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之一,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它对人口增长有重大的影响,因为性别结构是否平衡,直接影响到结婚率和妇女生育率,进而影响到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再生产过程。杨军昌著的《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对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分为综合研究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二部分。
作者简介
杨军昌,1963年11月生,侗族,教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学科学术带头人,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人口学)、法学博士(民族学),教育部2005~2010年全国高校社会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学会、老年学会理事,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老年学会、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现任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贵州大学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兼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一贵州大学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人口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社科、省社科、省教育厅重点招标、省长基金等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中国方志学概论》、《贵州民族地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面向21世纪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西南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社条问题研究》等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上篇 综合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出生人口性别比研究概述
三、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研究的意义与理论价值
四、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与相关问题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现状与特征
一、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现状及失调的区位环境
二、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特征
第三章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分析
一、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原因分析
二、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原因的实证调查
第四章 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影响与危害
一、西南民族地区“婚姻挤压”及其度测
二、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影响和危害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实践及绩效评价
一、国家层面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策法规与实践概略
二、西南民族地区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政策法规制定
三、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治理实践
四、西南民族地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绩效
五、西南民族地区综合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第六章 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进一步治理的对策思考
一、国际社会对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相关认识和治理实践与启示
二、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进一步治理的对策建议
下篇 专题研究报告
第七章 西南民族地区省(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专题研究
一、广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状况、原因与治理对策
二、广西出生人口性别比实证调查分析
三、广西农村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分析
四、贵州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现状、成因和对策思考
五、贵州省实施“关爱女孩行动”的调查与分析
六、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失调状况
第八章 西南民族地区地、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专题研究
一、桂北地区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调查报告
二、河池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分析
三、贵州省黔南州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
第九章 西南民族地区县、市、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专题研究
一、重庆市少数民族县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及对策
二、丹寨县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成效与启示
三、榕江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现状、原因、后果及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1 课题研究相关文章发表名录
附录2 调研问卷
“关爱女孩行动”调查问卷
贫困母亲调查问卷
西南民族地区群众生育意愿调查问卷
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相关政策认知度调查问卷
后记
章节摘录
再次,应丰富宣教形式和内容,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树立女孩自立、自尊、自强的先进事例和“女子成材”、“巾帼建功”等典型。此外,还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上的自主性,借鉴历史经验,发挥民族村寨头领和民间组织在宣教活动中的领导和组织作用,借鉴历史上款约、劝世歌等生动通俗的宣传载体和形式,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注重把学生作为宣传倡导的目标人群。借鉴国际上的实践经验,应当利用学校教育“阵地”,考虑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思政科增设性别文化教育相关内容。我国目前中小学当中有人口教育,而传统的人口教育更为强调我国人口的数量、质量问题而不是人口结构问题,如果在中小学就向学生宣传和倡导人口性别结构平衡的重要性,宣传男女平等,使少年儿童从小接受先进人口文化教育和熏陶,有可能实现长期的效果,形塑自觉的性别平等意识。另外,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主要是医疗技术,而对胎儿性别选择所带来的社会和人口问题则没有太多的了解,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医学院的学生中进行宣传倡导可以使这些将来的医务人员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能够主动地、有意识地不提供胎儿性别选择的服务。 再次,将宣传教育与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结合起来,提高宣传倡导覆盖面和针对性。“婚育新风进万家”和“关爱女孩行动”对于宣传和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依法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女孩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具有积极意义。不过,观念和文化的改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转变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也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农村家庭中对男孩的需求一方面在于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驱动;另一方面还是社会客观需求的理性思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