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跨居论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周建新  页数:452  
Tag标签:无  

前言

  民族(ethnos)跨境而居是民族一国家(nation-state)时代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大都有历史脉络可寻,但是造成具有跨越当代国家边境的跨居现象,主要是近世人类社会进入民族一国家时代的产物。如果我们翻开当代的世界地图,面对非洲大陆那些具有几何线条特点的国家边界线,不难想象那些笔直的线条两边可能存在着历史上属于同一民族、部族、氏族的人们共同体分属于不同国家,而其在所居国家享有的现代民族身份(national identity)则体现为“国家名片”——护照所规范的国民身份。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需要想象的现象,即便是在创建现代民族一国家模式的西欧地区,这种现象也并不鲜见。法国南部的巴斯克人与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人之间,他们的共同历史经历较之他们跨境而居的时间要长久的多。正是构建领土完整、边界清晰、国民统一的民族一国家时代,使这种跨境而居的现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且至今仍在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之一,曾使1600万人脱离了自己民族的母体而成为其他国家的少数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结果,则在世界范围,特别是亚洲、非洲、拉美地区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很多处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古老社会在步入现代民族一国家的进程中并重新确定了国家边界,同时也造成了众多的民族跨境而居现象;冷战结束以后,2500万俄罗斯人成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境外居民。

内容概要

本书从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入手,对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互动现象及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描述,进而运用民族学人类学族群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理论以及民族社会学理论,尤其是环境与文化的综合理论,对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文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全面梳理了缅甸各民族概况,并就中缅跨国民族进行了系统研究。    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本书在第六章对本地区存在的几个突出社会问题以及相对平稳的民族宗教问题进行了材料归纳,并分析了社会问题突出而民族宗教问题相对缓和的原因,为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文化模式分析提供了扎实的田野材料和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周建新,1962年8月1 5日生于新疆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兰州大学历史系民族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广谣壮族自治区民族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八桂学者”。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短期访问学者,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
出版专著、合著、译著共9部,代表作《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和特别项目2项。

书籍目录

序内容提要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个人历程与选题由来  第二节 跨国民族只是全球性众多跨国现象之一  第三节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第四节 在夹缝中寻找理论    一、族群关系理论与跨国民族研究    二、国际政治理论与跨国民族研究    三、民族社会学理论与跨国民族研究  第五节 概念尺度与理论创新  第六节 关于田野调查第二章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南方的地理概念  第二节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的地理概念  第三节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的地理概念  第四节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一、地形复杂多样    二、山体垂直落差巨大    三、地理单元高度破碎    四、气候复杂    五、水力资源丰富    六、生态资源丰富    七、耕地面积小  第五节 大陆东南亚各国与中国南方边界接壤地区地理概况    一、越南北部地理概况    二、老挝北部地理概况    三、缅甸北部地理概况第三章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文生境  第一节 从环境与文化理论看人文生境    一、环境与文化    二、人文生境概念  第二节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人文生境的基本特征    一、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二、各民族多样性立体分布    三、松散的族群分布与联系    四、传统社会及其逐步瓦解    五、多样性文化共生交融  第三节 大陆东南亚各国与中国南方边界接壤地区特殊的人文生境    一、越老缅三国与中国情况的相同相似之处    二、越老缅三国与中国情况的主要差异  ……第四章 中缅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第五章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内外互动基本模式第六章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问题第七章 跨国民族类型与“和平跨居”模式第八章 跨国民族问题与“和平跨居”文化模式参考文献附表1附表2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个人历程与选题由来  额尔齐斯河畔一个名叫切尔克奇的小村子,是我出生的地方,它就坐落在距离北屯镇不远的额尔齐斯河畔,我出生不久就离开了那里。我出生的地方以及我后来成长的地方——福海二农场,都位于新疆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可以说,我是与哈萨克族小朋友一起长大的。那里是边疆,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因此,我从小就对边疆和少数民族有着较深的感性认识。20世纪60一70年代,生活在中苏对峙的最前沿,到处可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毛主席语录,因此,国家、边界和领土等概念在我少年的心中成为深刻而永远的记忆。我的父亲是名公安干警,母亲是名普通工人。小时候,我们和少数民族同学同班上学,父母和老师从来没有告诉我们民族之间有什么差别,而是一直教导我们应当彼此友好相处,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我们之间语言和服饰的不同。除此之外我们从未感觉到距离,彼此之间那种童真的友好情谊至今还在心中。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平跨居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还没仔细阅读,但选题比较有意思,可以了解边境百姓的生活。以微知著,通过边民的生活可以洞察两国的政治。
  •   如果专业研究东南亚民族的,很值得一读,不过内容感觉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