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与再地方化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张泽忠 等 著  页数:37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以侗族典型村寨广西三江独峒团寨为代表,客观地反映了侗族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取得的成就。《广西各民族发展丛书》共分14册,《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为该丛书之其中一册。《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紧紧抓住变迁和发展两条主线,不仅以民族志的手法着重描述侗族现实情况,而且兼顾半个世纪纵向发展中的阶段性比较。

书籍目录

导论 侗族时空观与世界图式梳理第一章 社区历程与地方化特征第一节 民族源流第二节 行政变更第三节 社区概念与“团寨”渊源第二章 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第一节 环境概况第二节 环境资源第三节 自然灾害第四节 自然、人文与生态环境第三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第一节 人口状况第二节 计划生育第四章 经济生活第一节 农业第二节 林业第三节 手工业第四节 商业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第一节 婚姻制度第二节 家庭第六章 风俗与风物第一节 饮食习俗第二节 服饰习俗第三节 人生礼仪第四节 节 日习俗第五节 风物第七章 族群历史第一节 记忆书写第二节 口述谱史第三节 族性传承第八章 社会结构与组织第一节 治制概述第二节 “团寨”社会族系:“补拉”第三节 “款”组织第四节 “团寨”其他社会组织第五节 “团寨”现代管理制度第九章 生活一生产习俗及其变迁第一节 习惯法:传统文化特质第二节 生活习俗:城镇化特征第三节 生产方式:现代性介入第四节 文化消费:再地方化第十章 民间文艺第一节 神话、故事和传说第二节 歌谣艺术第三节 戏剧、音乐、舞蹈、雕刻艺术第四节 绘画、剪纸、刺绣与现代民间文学创作第五节 文艺机构与文艺团队第十一章 民间信仰与宗教第一节 萨神崇拜第二节 飞山庙祭祀第三节 祭桥与生殖崇拜及生命之祭第四节 万物有灵观念的反映第五节 驱鬼仪式第十二章 教育第一节 传统教育第二节 现代教育的兴起第三节 独峒人谈独峒教育第十三章 科技第一节 传统工艺第二节 现代科技的引进与推广第十四章 医疗卫生第一节 民间医药及医疗第二节 现代医疗第三节 地方性疫病、流行病的防治跋语 一种文化表述的自觉:“他者”观测与“自我”属位确证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社区历程与地方化特征  第一节 民族源流  在桂、湘、黔三省(区)交界的“三省坡”南面,有一条河流自北向南流经独峒乡境内,当地人把这条河流称作“苗江”。在“苗江”的两岸,世代居住着侗、苗两个民族,他们和睦相处,生生不息,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共同的历史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关于“苗江”和“苗江”两岸的侗、苗民族,在独峒世代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公亥”的苗族老人,带着他的七个儿女从湖南靖州辗转经贵州黎平牙双,挑着担子,带着农具,吹着芦笙,来到广西境内,在一条后来取名叫“苗江”的岸边安居了下来。在这里,有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水、肥沃的土地,七兄妹开荒种地,播种下的粮食瓜果年年获得大丰收,并且鸡鸭成群,牛羊满圈,他们的生活过得丰衣足食,关满幸福。  后来,从武洛河那边迁来一群侗胞,他们忌妒苗胞兄妹居住的这片土地,于是仗着人多势众,抢占苗胞的田塘土地。并把苗胞赶到贵州去。  苗胞兄妹被赶走后,这地方遭受五年大旱,瘟疫横行,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侗胞知道他们做了伤害苗胞兄妹的事,得罪了天神,便商议派人到贵州把苗胞兄妹请回来。于是,侗胞一路吹着芦笙找到贵州古州境内“靖江苗寨”见到了苗胞兄妹,向苗胞兄妹认错道歉,诚心诚意地请他们回“苗江”去,保证以后侗胞、苗胞和睦相处一家亲。苗胞兄妹为侗胞的诚意所动,答应了侗胞,并提出回去的五个条件:  1.苗胞要和侗胞一样人人有地耕种;  2.苗胞和侗胞可以通婚:  3.苗胞居住的地址、死后安葬的坟山任由苗胞选择:  4.这条河流是苗胞先来开垦的,要称叫“苗江”河:  5.侗胞先带三株树秧回去种植,若三棵树全部栽种活了.苗胞就回去。

编辑推荐

  《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资料翔实,整体风格统一,语言生动丰富,具有很高的资料性和学术性,适合国内外一般读者阅读,既可作为了解广西各民族情况的基础读本,也可作为学术研究的参考文献。它的编纂出版,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有效地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发展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变迁与再地方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