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简史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满族简史》编写组 编  页数:266  
Tag标签:无  

前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内容概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都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各民族的历史都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为了激发各族人民对自己历史的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我们决定出版这一套《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  这套丛书的编写和出版,是经过长时期的集体努力实现的。早在1956年,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和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1958年,在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具体主持、中央民族学院以及在京和各省区有关单位的积极参加下,一面继续进行调查工作,一面开始编写各少数民族简史和简志,到1959年底,大部分完成了初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满族的来源一、肃慎挹娄二、勿吉棘琾三、金代的女真人四、元代至明初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第二章 女真——满族的奴隶占有制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过程第一节 后金奴隶主政权的建立一、明代女真各部的迁徙和分布及其与明朝的关系二、女真人的社会面貌三、后金奴隶主政权的建立四、后金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节 满族封建关系的初步形成一、后金政权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二、辽沈地区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和满族封建关系的初步形成三、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四、入关前满族的文化第三章 满族封建社会的发展第一节 清军进关对满族的影响一、满族贵族率兵进关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抗二、清军进关后满族阶级关系的新调整与新矛盾三、满族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和满族发展的新条件第二节 满族从领主经济到地主经济的变革过程一、满族人民的生产劳动二、八旗兵丁“份地”的破坏和官员庄田的变革三、封建农奴庄园的崩溃第三节 满族在清朝前期对祖国的贡献一、在加强祖国统一和各兄弟民族联系中的作用二、满族封建文化的发展第四节 八旗制度的变革和满族阶级矛盾的发展一、八旗制度的变革和满族阶级关系的变化二、满族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三、“八旗生计”问题和满族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第四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满族(上)第一节 鸦片战争中满族贵族的投降活动和乍浦、镇江旗兵的英勇抗战一、满族贵族的投降活动二、乍浦、镇江八旗官兵的英勇抗战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满族贵族出卖东北边疆的罪行和满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一、满族贵族出卖东北边疆的罪行二、满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第三节 19世纪后半叶满族对帝国主义的反抗与妥协一、满族贵族出卖国家领土主权的罪行二、满族人民参加甲午战争抗击日本侵略军三、满族人民参加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第四节 满族封建生产方式的解体一、鸦片战争后满族社会经济的变化二、满族人民反抗封建斗争的高涨三、戊戌变法运动中的满族第五节 辛亥革命运动中的满族一、清朝的“预备立宪”和“化除满汉畛域二、辛亥革命运动中满族的动向三、辛亥革命对满族的影响四、辛亥革命前后满族的文化第五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满族(下)第一节 满族人民的觉醒一、满族人民参加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二、在新旧军阀统治下满族人民的处境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满族人民的革命斗争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后满族人民的抗日斗争一、东北沦为殖民地与满族人民参加抗日运动二、日伪统治下的满族人民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满族人民的英勇抗战第三节 满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道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一、国民党发动内战和满族人民参加反内战的斗争二、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满族人民三、满族人民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与全国解放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的满族第一节 满族人民获得了政治上的新生一、满族人民平等地位的实现二、满族广大民众走上了自食其力的人生道路三、末代皇帝成为社会主义公民四、满族自治县的建立第二节 满族聚居地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第三节 满族文化的复兴一、满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二、满族文化对东北地域文化的影响三、民间文化的挖掘与抢救第四节 民族认同感与和谐的民族关系一、许多人逐渐恢复了满族成分二、基层组织和民间自发学习满语文三、全国各地满族联谊会的成立及其活动四、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满族同胞的交流活动五、和谐的民族关系第五节 满族研究的兴起一、满文和满文文献的研究整理二、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三、台湾省的满族研究第六节 满族优秀人才的健康成长与杰出贡献大事年表参考书目修订参考书目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满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祖国的缔造有重要的贡献。  满族的名称是在明代末年(17世纪初年)才出现的。但是,它有着悠久的渊源。先秦古籍中所记的肃慎人,就是满族的最早先人。汉代以后,不同朝代的史书上分别记载的挹娄(汉、三国)、勿吉(北朝)、棘褐(隋、唐)、女真(辽、宋、元、明),是肃慎的后裔,也是满族的先人。  在从肃慎到满族以前两千多年的漫长年代里,肃慎的历代后裔在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地带生息繁衍,开发了祖国的边疆,丰富了祖国的文化,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历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内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以及所受外来影响强弱有别,这一人们共同体的不同部分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一方面,处于边远地带的部分人还保存着较多原始社会的残余;另一方面,共同体中一次次分化出先进的部分,这些先进的部分在其迁徙、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形成了新的共同体,建立了政权,渤海和金便是两个突出的例子。在这些先进部分进一步发展、逐渐和其他民族同化的同时,从落后的部分又一次次分化出了新的先进者。几千年来,肃慎及其历代后裔的变化过程有力地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者的这一科学论断:民族是历史范畴,它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满族简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