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7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黄胜常,,, 页数:1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提出的一百个问题,取自黄胜常老师近两年来书信往返以及与各界朋友的讨论,都是真人真事。这“一问一答”的方式,直接而深入浅出地讨论大乘佛法的学习方法和修行次第,内容有如何树立正信、发大愿、舍、持戒、禅定等。愿以此书,与一切想学佛、初学佛的朋友结上佛缘;与一切佛子更结佛缘。
作者简介
黄老师本名黄胜常,又名黄三。祖籍湖南湘潭。生于1946年解放前的北平。1969年由台湾赴美害居迄今。
黄老师是一个热爱真理、关心众生的人。他曾做过虔诚的天主教徒、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不可知论者、无神论者。
1989年在北京新华书店,买到赵朴老
章节摘录
书摘 剃度出家的第二个意思,就是要变成僧伽的一部分。僧伽是指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修行人互为善友,在六和敬中形成的一个修行共同体。 善友之间要互相提携,互相护念。也就是说,我们不只愿意帮助善友,也愿意接受善友的帮助;我们的善友不只愿意帮助我们,也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这样才能建立起“六和敬”。有了六和敬,就保证了僧伽制度的健全。 剃度以后,当然就表示已尽舍世间的三不坚法,放弃了一切对世间的攀缘,包括做人的使命、恩爱的纠缠和世间财,而以“修道得道”为惟一的使命,以乞食自足为谋生的方法,并以此杂食身、秽臭身归依诸佛法身。 因此在出家之前,一定要做好“自净其意”的功课,看看自心还有没有罪恶感、委屈感?是否充满了幸福感和欢喜心?如果这个时候还觉得有任何的罪恶感、委屈感,那就千万不要去剃度。因为若以不净心出家,必定要跟三宝记账,使日后修行的路上,遇到很大的磨难。 既已出家,当了修行人,就要相信佛陀的话:没有善友必定沉没在生死大河中。所以要努力地、主观能动地去建立起“六和敬”,即使一时建立不起来,也一定要找到善知识、善友。因此出家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 在建立起“六和敬”之前,要留意:一、不受沾染,二、欢喜随顺。 怎么不受沾染?就是要时时记住自己为什么出家?在干什么?并要看住自己的“名闻利养心”,努力灭度之,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受沾染,坚定立场。 有了坚定的立场,面对尚未建立“六和敬”的集体生活,才能欢喜随顺。 如果能够做到上面所提到的要点,出家就是件大好事,因为这样一定可以心无杂染,变成一个专业的修行人,真正重生如来之家,荷担如来家业。四十三 问:我觉得这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损人不利己的,我考虑要出家,但仍是决定不下,我该怎么去想“出家”这个问題? 答:佛陀的“出家法”是极殊胜的“厌离法”。是我们厌舍出离这本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的世间,是我们看破了由护持虚妄不实的三不坚法一一身、命、财,所造下种种欺误、伤毁,以及欺误伤毁所必带来的八苦,所以出家。 明白了出家的原因,就能弄清楚“出家”有“身出家”和“心出家”的区别。“身出家”只是生态的改变,“心出家”却一定要做到脱胎换骨,真正从八苦、伤毁、欺误中解脱出来。 而不是嫌时装不好看而披袈裟,不是为了头发太麻烦而剃光头,不是爱青磬红鱼、晨钟暮鼓的情调,而从家里搬到庙里去住。 也不是为了遣避感情的纠缠和挫败而出家。 当然更不可以为了找个生计,混碗饭吃而出家。 万万不可是为了“名闻利养”而出家。 故知.“出家”最殊胜的意义,就是在向八苦中的众生,示现解脱道,以作为众生真实福田。四十四 问:我已出家五年了,常常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重生如来之家呢? 答:照理说“身披法服”,“剃发毁形好”时,应该就是重生如来之家的保证,但为什么我们心申还会有疑惑?这正是我们“于相著相”的果报。 有没有重生如来之家,是以我们所发的愿和所发明的心地来决定的。不论大小乘,若想重生如来之家,都是要自愿自觉、高高兴兴的发愿当法王之子或作如来的侍者。然后在这个愿力的基础上发明无上菩提心地,或是发明小乘菩提心地。如果我们总在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重生如来之家”,只不过是启示我们虽已出家,但仍然心无决定,还没有发实任何一种菩提心愿。四十五 问:知道了自己出家时的不净心,该如何去白净其意呢? 答:佛在《未曾有说因缘经》中道出一个宿世因缘的故事:五个恶比丘,在佛门申大搞名闻利养,得了八千亿劫的地狱重报;地狱罪毕,受饿鬼形八千劫;饿鬼罪毕,受六畜生身,偿其主人先世供养;复八千世,方获人身,但诸根阉钝,为五石女。 因此,对以不净心出家,当起大怖畏、大厌离之心。 那么该如何去自净其意呢?可以从下面的次第着手: 一、在善知识酋惭愧发露以往不净心,忏其前愆,悔其后过。 二、从头重新于善知识处,受十善法戒。 三、重新于善知识处发起菩提心,若资粮不足以发菩提心者,起码重新再发“生生世世、全心全意为佛陀办事, 自觉觉人,自度度他”的大乘愿。 四、加深扩大向去、来、今一切众生之不净心,及其因缘果报的反照、认领。 五、一切出家人之苦行苦受,乃至于一切众生各以.自心之苦行苦受为佛陀的真理作见证,起大感激心。 六、回向已发大愿及菩提心,回向所学一切法,回向一切智,回向一切善知识、善友。 七、再以此心路历程布施给一切出家人.方名真觉、真度、真救拔也。 最后再将以上所说,总持于:“出离不净心,是真出家法”这一句真言陀罗尼。四十六 问:福维摩诘菩萨在“问疾品”中开示“忆所修福,念于净命”这八个字,“净命”是什么意思?如何“念于净命”? 答:“净命”就是在佛前领命,发大愿要依三宝的加持力开启彿智,依正法的次第修行。……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黄胜常先生自述学佛因缘,乃阅读赵朴初大德《佛教常识问答》而入佛的,因此也学赵朴老用问答形式写了好几部书,此本《修学佛法百问答》即是其中之一,私淑有自,亦可谓修有所承,学有所源矣。赵朴老生前常诫余云, “子日: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吾于佛教,亦如是说”。可见朴老忧民忧世之心,爱国爱教之切。弘扬正教正见、批判邪说邪害,不仅为现前建设精神文明之所必需,亦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之所当务。拜读黄先生此书之后,启发我对“何谓佛法”这一佛法根本问题的深思,爰录昔日所作《中国文化与佛教》中对此根本问题之回答,为修学佛法进一言,以求教于黄老师和广大读者允可,并以为序。 佛为一大事因缘出世,说法四十九年,所为何事?即为人类人生解决一最大根本问题,即所谓“了生死”问题。人之所以流转生死,乃由于人之无明造作,是名为迷,如能修学佛法,证得般若,是名为觉。佛者觉也,即觉悟之人也。水流下,火炎上,性也,觉此一切性之本不是谓觉性。觉性为人人所本具,所以人人皆可成佛。般若即人人本自具有之觉性。佛教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缘起缘生的,而缘起缘生之万法是无自性的,是无常的,是要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而成、住、坏、空和生、住、异、灭的。所以佛教学说,简要概括,即“缘起性空”。缘起由于业力,性空就是般若。就人而言,人之业力缘起在于无明,人之般若性空在于智慧。智慧与无明正好相对,本体虽一,表相则二。无明则迷,智慧则觉。般若与业力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统一体。佛教小乘的根本教义在业力,大乘的根本教义在般若。小乘讲“三法印”,大乘讲“一实相印”。讲“一法印”即融合了“三法印”,说大乘即包融了小乘,谈般若即融合了业力。故佛法的根本在般若,佛法的真理就是般若。般若是平等的,以行愿境不同而有果位之不同。无我为人而行般若(即使众生都是觉悟,都了生死)是大乘,只知自利而行般若(即只求个人觉悟,个人了生死)是小乘。修显了实相般若是显教,修秘密理趣般若是密教。在生活中了生死是世法,在了生死中生活是出世法。般若是圆融的,所以佛法是圆融大小乘,圆融显密教,圆融世法出世法的。它是教导所有众生都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转化五浊恶世为“人间净土”。所以佛教的真正了义是积极的、入世的。它的本质精神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众生有一不成佛,我不成佛”, “度尽六道众生,而无得度者,”这是彻底无我为人的大乘菩萨道,是究竟缘起性空的般若法。所以佛法讲般若是空。又不是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谓之空不空。真空而妙有,有体有相有用,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妙有而真空,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圆满具足,真实不虚,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强名之曰般若。不可言说而说之者,皆譬语也。故一切经论皆是譬语,不可执著。佛教观察一切问题,都是从惟一真理——般若上联系到无穷的方面去,以般若观察一切实相,就是圆融无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所以佛教常用“佛法”一词,佛法就是般若,般若就是佛法。 以上是按佛教自己的说法来说明佛法。那么,佛法是宗教,是哲学,还是什么?佛教对这个问题,也有他自己的看法。学佛的人,具有宗教信仰,行着宗教仪式,怎能不说佛法是宗教?佛教诞于印度,从诸古宗教中挺出,与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相消长,传至中国便与道教儒家争论先后,辩别异同,至今又与天主教、伊斯兰教同被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宗教不是坏名词,故从来学佛者,未曾辩论佛法不是宗教,而是争论佛教是一切宗教中最高之宗教。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宗教舍有迷信成份,受到批判,于是弘护之人,标榜佛法不是宗教而是哲学,编纂经典、整理掌故、考证真伪、研究学术,说佛教哲学是一切哲学中最高之哲学。这大都是站在佛学者立场而言的。……
编辑推荐
《修学佛法百问答》是黄胜常先生对修学佛法100个问题的回答,简明介绍佛教、佛学的一些基本常识性问题。佛为一大事因缘出世,说法四十九年,所为何事?即为人类人生解决一最大的根本问题,即所谓“了生死”的问题。人之所以流转生死,乃由于人之无名造作,是名为迷,如能修学佛法,证得般若,是名为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