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英) 玛丽亚·谢弗索娃 译者:黄觉,沈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介绍了罗伯特·威尔逊是美籍欧洲导演、表演艺术家、装置艺术家、灯光设计师,并兼及其他领域。他是跨界能手,不仅跨越了门类艺术界线,也跨越了地理界线。他是艺术全球化的先驱。《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首次从下列几个方面对罗伯特·威尔逊进行了完整论述:以美国和欧洲社会文化、政治环境为背景,分析其主要作品;探索威尔逊的“场面效果图册”、工作室和排练方法以及合作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玛丽亚·谢弗索娃(Maria Shevstova) 译者:黄觉 玛丽亚·谢弗索娃(Maria Shevstova),是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戏剧和剧场艺术教授,著有《多金和俄罗斯国家模范小剧院:从过程到表演》(Routledge,2004),是《五十位重要戏剧导演》(Routledge,2004)编者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章工作生涯 成型期/001 舞蹈戏剧,无声歌剧和台词/009 艺术与政治:1960年代及以后/021 《爱因斯坦》之后的威尔逊/035 第二章方法、元素和原则 工作室方法/059 元素和原则/073 第三章《海边的爱因斯坦》 历程与接受/112 《海边的爱因斯坦》:里程碑/117 结构与形式/118 作品解析/123 小结/143 第四章实用练习 动作/151 身体塑形/158 化妆/160 创作无声剧/161 声音和音乐/162 台词练习/171 灯光/179 参考文献 附录 罗伯特·威尔逊和翁贝托·埃科:对话/189 空间运动的概念:罗伯特·威尔逊的剧作法及其舞台视像/200 罗伯特·威尔逊:后现代演剧是否可能?/211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威尔逊兼收博采,在结构上采用了层层对比的方法:集市(一个招揽生意的在一串鼓声中高呼: “女一一士们先生们,过来瞧一瞧啦!”演出就此开始)、马戏(类似于小丑的化妆、模仿和动作)、卡巴莱(魔鬼——在这出剧里叫“木腿”——以很“拽”的司仪和秋千上的艺人的面目出现;1930年代风格的异装癖,以及魏尔和布莱希特合作的《三毛钱歌剧》的点点滴滴)、德国表现主义默片(特别是《卡拉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Calagari】)、歌剧(戏仿咏叹调,并颠覆韦伯1821年根据这个故事所作的歌剧《自由射手》)、卡通动画(特别是森林和狩猎的场景)、美国歌舞杂耍表演(体现于无数步法和姿势中)、百老汇音乐剧(包括踢踏舞片段,出现在威廉和喀特琴的双人歌舞里,以及使人联想起《俄克拉荷马》的牛仔竞技表演风格独唱)、百戏表演(舞者身披广告招贴在火幕前舞蹈,火幕不时落下,打断戏剧表演)。柏洛兹撰写的剧本台词少而干,维茨的歌也是一样,与威尔逊铺张华丽的舞台截然相反。 这是威尔逊第一部民谣一摇滚作品,其创作动力很可能来自对故乡的思念。这部作品虽然兼有美国文化和欧洲文化,但归根结底是美国的。而他创作的大歌剧则归根结底是欧洲的。威尔逊的第四类作品——歌剧,是他倾入心血最多的。从1987年到2006年,威尔逊创作了二十来部作品。不论以什么标准看,这都是个惊人的数字。这个数字把威尔逊推到了歌剧导演的行列,习惯于将他归类为纯戏剧导演的人,不免要大吃一惊。那些仅将他视为创作了《爱因斯坦》的1970年代先锋艺术家的人,也会大吃一惊。威尔逊所执导的歌剧作品,其作曲家跨度极大,从莫扎特(《魔笛》,1991)到瓦格纳。他执导的瓦格纳鸿篇巨制《指环》四部曲,2000年开始在苏黎世歌剧院上演,延续数年。在夏特雷剧院2005—2006年歌剧演出季,夏特雷剧院和苏黎世歌剧院合作重演了整部作品。 法国不仅使威尔逊成为国际知名导演,也在他的歌剧导演生涯中扮演了同样重要的角色,为他提供财力和人力,法国的剧院成为其实验剧目的独家或共同制作人。威尔逊把自己的戏剧方法用于一门传统悠久且神圣不可侵犯的艺术,况且各种基础盘根错节,不愿让步,他的作品还真是彻头彻尾的实验。威尔逊1970年代早期以来在法国获得的荣誉,最终为他赢得了歌剧院的信任。
编辑推荐
《罗伯特•威尔逊:方法与作品》研究其审美原则和构思元素,这些成就了他的导演特色;用威尔逊的技巧为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一系列实用练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