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编 页数:3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90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文化部举行了纪念微班进京二百周年盛大演出活动。各地京剧院团纷纷进京献艺,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首都戏曲舞台上可谓名角荟萃、流派纷呈、争奇斗艳、蔚为大观。值此之际,中国戏剧出版社也出版了一套“戏曲流派艺术研究丛书”,旨在对京剧流派表演艺术进行评价和总结。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
壹:生平传略
程砚秋传略
追忆砚秋生平(节选)
检阅我自己
程砚秋诗
贰:程派艺术
秋声漫记
《秋声漫记》再记
知音八曲寄秋声
罗瘿公与程砚秋
谈“程腔”——悼砚秋同志
“程腔”的艺术本质:人物刻画
程砚秋的演唱艺术特色及其成就
试谈京剧“程派”胡琴伴奏的基本特点
浅谈程砚秋的表演艺术
记“程”
论程砚秋的艺术创造及其影响
程砚秋谭鑫培并沦
程砚秋
程艺杂忆
忆老友砚秋
程砚秋与话剧
忆程砚秋先生同中华戏曲职业专科学校
叁:遗闻逸事
鼓衬秋声二十年
惊才绝艺几人如——忆砚秋先生
风雨同舟日——忆砚秋先生
忆砚秋几个剧目的艺术创造
情深谊长忆砚秋
高、深、精、雅——忆程砚秋在几出戏中的艺术创造
浅谈程派
向程砚秋先生学习的几点体会
从我如何吸收程腔谈起
程砚秋先生向我传艺
程砚秋先生对我的教益
肆:学程心得
我怎样学会程派戏
《青霜剑》及其他——记新艳秋谈程砚秋演《青霜剑》
浅谈我对《荒山泪》学习和演出的心得体会
程砚秋老师教我《碧玉簪》
晚年的精品——记程砚秋老师的《三击掌》和《英台抗婚》
继承、革新与振兴京剧
我的老师程砚秋
程门学戏记
回忆程砚秋老师教《宝莲灯》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短命的农村中学 砚秋自幼贫苦,6岁上只读了半年私塾就被迫卖身学艺,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也极了解旧剧班社教育方法的弊害,所以热心于办学事业,总想为国家培养些有用之才。1943年,中华戏曲职业专科学校的被迫解散,对他是个很大的打击,为此他难过了好多日子。他在青龙桥隐居务农的时候,见当地只有一个农村完小,附近几十里地的农家孩子都赶到这里来上学,完小结业后因无中学可上,只得各自回家务农为生,埋没了许多有才能的农家子弟。约在1944年,他就想筹办一所农村中学,为了选择办校地点还颇费了一番脑筋。最后看中了地处颐和园和玉泉山之间的伽南孤儿院。在商得孤儿院院长聂先生的同意后,谈妥租用十年的合同,并将孤儿院迁到颐和园西墙外新址,即着手筹备办校。当时砚秋同我商量此事,我说你是办学的外行,不如捐一笔钱给教育界,这比你亲自操持不更好吗?他执意不肯,非要自己办,还说唱义务戏筹款也要办;我只得由他去办,不再拦他的兴头。 这中学校址原是一座残破的大庙,叫功德寺,砚秋自掏腰包修缮校舍,定制桌椅,聘请老朋友张体道、杜颖陶诸先生任教员,指拨老管家范兰亭去那儿看门做饭。他考虑到山后冷泉走读生路途远的辛苦,又在董四墓买下一座占地十八亩的金家花园专作学生宿合用,规定农家子弟入学一律不收学费,还免费发给书本笔墨,挂牌是功德中学,一切齐备立即登报招生。 谁知从北平城里却来了一拨子流氓学生、三青团员,入学以后成天打架斗殴,欺负女同学,吓得当地的农民子弟学生不敢露面,把个农村中学搞得乌烟瘴气;那些教员也是三天两头要求调整工资(那时法币贬值,工资都是论多少袋面粉)。这座本意是为农民子弟谋福利的中学反而变成一个无底深坑,只见没完没了地向这位好心的董事长伸手要钱,没见办出什么真正对贫苦农民子弟有益的事情来。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