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编 页数:245
Tag标签:无
前言
1990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文化部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盛大演出活动。各地京剧院团纷纷进京献艺,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首都戏曲舞台上可谓名角荟萃、流派纷呈、争奇斗艳、蔚为大观。值此之际,中国戏剧出版社也出版了一套”戏曲流派艺术研究丛书”,旨在对京剧流派表演艺术进行评价和总结。正如丛书的出版前言所说:“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史培育了艺术流派,反之,艺术流派的竟芳争妍和春华秋实,又丰富和充实了戏曲艺术的宝库。因此,从各种各类艺术流派的研究入手,将会是继承戏曲的传统艺术经验,总结表演艺术体系,探索戏曲美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基于以上宗旨,中国戏剧出版社推出了谭鑫培、杨小楼、马连良、余叔岩、周信芳、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侯喜瑞、裘盛荣、萧长华等人的艺术评论集。今天看来,这套评论集的价值在于:1.选择的评论对象都是彪炳史册、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具有流派代表性。2.评论者均为表演艺术家或评论大家,对于评论对象,他们或亲眼目睹其表演,或亲身参与过台作,或亲耳聆听过其艺术教诲。所以,书中所涉事实均为第一手资料。述,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评,能抓住对象之神韵;论,则行家里手、语中肯綮。因而其史料与学术价值得到了业内人士与戏曲爱好者的认可。二十年过去了,该套丛书早已在市场上脱销,却仍有很多人询问、查找,为满足读者的需耍,我们决定将这套丛书再行出版,并纳入我社“十一五”国家重点国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中。国戏曲艺术大系”整体编辑思路的观照下,对原有丛书做重新的修订与设计:1.在体例上,以“说”为新版丛书的风格、定位,以生平事迹、艺术评价、逸闻轶事等板块对文章重新分类、组合;2.在内容上,顺应当下读者的接受需求,删去原丛书带有明显时代局限性的文章,补充了一些具有新材料、新观点的评论文章;3.在形式上,对开本、封面、版式做重新设计,使其更富现代感,力争给读者带来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这套丛书,只是我们“中国戏曲艺术大系·剧人部·评论篇”的首批出版计划,今后还会陆续推出其他表演艺术家的评论专集。在此,诚恳地希望这套以全新面貌以飨读者的系列丛书,继续得到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指教与喜爱。中国戏曲艺术大系编委会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2010年10月
内容概要
《说王瑶卿》由中国戏剧出版社编,钮骠主编,是“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中的一本。《说王瑶卿》主要介绍的是京剧大师——王瑶卿。王瑶卿在京剧舞台艺术方面作出了难以估计的巨大的贡献,而且使旦角在将近三十年来的整个京剧界中焕发着灿烂的光辉。
书籍目录
壹突破藩篱锐意革新
卓越的戏剧改革家和戏剧教育家王瑶卿先生
回忆王瑶卿先生
继承着瑶卿先生的精神前进
良师益友艺苑楷模
王瑶卿
革新精进的先驱继往开来的宗师——纪念王瑶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缅怀王瑶卿先生
诲人不倦的师尊——回忆王瑶卿先生
王瑶卿先生三二事
忆王瑶卿老师
京剧生、旦两革命家——谭鑫培与王瑶卿
王瑶卿与四大名旦
王瑶卿与老生艺术
继往开来一代宗师——纪念王瑶卿先生
要想生巧需用脑
王瑶卿与京剧《柳荫记》
王瑶卿先生谈十三妹的“驴”
王瑶卿先生谈“松紧带”唱法
古瑁轩见闻录
贰诲人不倦桃李满门
承前启后一代大师
忆瑶卿老师
王门学艺记
春华秋实——纪念王瑶卿先生百年诞辰
念昔绛帐里,谆谆频发蒙
姓名香馨满梨园——回忆王瑶卿先生
“柳荫”一曲忆王师
活用程式的典范——忆向王瑶卿老师学戏
频添沃壤培桃李永铭严师诲谆谆——纪念瑶卿老师
回忆我的师父——王瑶卿先生
王门弟子述评
王瑶卿的嫡派传人
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卓越的戏剧改革家和戏剧教育家王瑶卿先生马彦祥曾经在京剧艺术事业上贡献了他的毕生精力的王瑶卿先生,终于因患脑溢血症不治,于1954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了,这是中国戏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损失!瑶卿先生生于1881年,13岁(1894年)开始演戏,45岁(1926年)时因嗓音“塌中”不能再唱,以后就脱离舞台生活(瑶卿先生45岁后还曾经登过一次舞台,时间是1930年1月,在天津新新戏院演出了三场《雁门关》),把他的全部精力致力于教授和指导年轻的演员,一直到他去年8月间卧病的前一天,从没有中断过他的工作。六十年中间,他在京剧舞台艺术方面作出了难以估计的巨大的贡献,他不仅为京剧旦角的表演方法开辟了新的道路,而且使旦角在将近三十年来的整个京剧界中焕发着灿烂的光辉。京剧是从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艺术,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当深厚的封建传统。这种传统表现在表演艺术方面的主要是崇尚典范,讲究宗派,一切墨守成规,反对改革和创造。瑶卿先生就在这种艺术传统的影响之下,当他不到30岁的时候,大胆地开始了对于京剧舞台艺术进行各种革新的尝试。他不满意于当时舞台上的旦角永远是用了一成不变的类型的表演方法来表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他认为一切表演都应该根据人物的身份和人物在剧中的行为来进行,做到近情合理,“让观众看着像是真人真事”(瑶卿先生语)。他起初是唱青衣的,青衣所扮演的人物不外是贞女烈妇或名门闺秀,形象都要十分端庄严肃,所以青衣只要有嗓子能唱就行,根本无需什么表情做工。瑶卿先生首先打破了这一陈规,他是京剧中第一个演员尝试着从体会剧情出发、以细腻的表情和做工来表演青衣的角色,他发展并且提高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母女会》原是青衣的正工戏,在瑶卿先生以前以及和他同时代的旦角向来都是按照着传统的青衣路子来演的,王宝钏自始至终就是“捧着肚子死唱”(瑶卿先生语),扮相是大头上面挽观音兜,插抱头莲。瑶卿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先设想剧本中规定的情境,王宝钏这时正在病中,不应该还是和平时一样,他就将她的扮相改为从髻上垂下一缕散发,这样不但与她的唱词“这几日未梳妆思念夫君”的词意相吻合,而且给王宝钏增添了一种凄楚可怜的神态,尤其在她表示“冻饿死在寒窑也不回相府的门”时,将这一缕散发边弹边洒,使她的与父亲不妥协的坚决意志得到了更有力的表现。在唱腔方法上,他不像一般青衣那样只顾到“字正腔圆”就算尽责,他更能将王宝钏当时的爱和恨交织着的错综复杂的情绪通过他的唱腔委婉地传达出来。有看过他表演这出戏的人曾经给了他这样的评语:“做工甚细,念白也传神,一句'如此待女儿打扫打扫'能叫人落泪。”青衣的表演能做到这样动人,在当时几乎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了。正因为瑶卿先生的演剧是从体会剧情出发的,所以他的舞台艺术上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他不但改革了旦角的表演方法,而且还改革了角色的扮相、腔调,以至于剧本的内容。《打渔杀家》的萧桂英,原来的扮相是戴有穗的渔婆罩,披云肩,瑶卿先生认为一个渔家女子这样装束未免过于花哨,他就改为戴小草帽,穿蓝布女茶衣。《樊江关》的樊梨花、《破洪州》的穆桂英,原来都戴七星额子,扎硬靠,由瑶卿先生起,都改了扎软靠,樊梨花改戴观音兜,穆桂英改戴蝴蝶盔。《女起解》头场祭狱神,原来只唱四句[原板],瑶卿先生把它改为唱八句[反二黄],其他唱词和场子亦有很大的改动。《长坂坡》“托孤”一场,糜夫人与赵云二人原来有一段很长的对白,以当时极度紧张的战争环境来说,这样冗长的对白是不合情理的,瑶卿先生改为一见赵云先问全家下落,紧接着就由赵云问阿斗,这样就较原来的场子紧凑得多了。《枪挑穆天王》,按老路子是穆鸿举被杨六郎当场刺死的,瑶卿先生以为穆桂英已与杨宗保结了亲,如果她的父亲被杨六郎刺死,穆桂英不念杀父之仇,竟嫁了仇人之子,一同投宋,情理上说不过去,而且观众也不会同情穆桂英的,于是他就把剧情改为穆桂英将穆鸿举救回来了。类似这样的改革在瑶卿先生所演出的节目里是到处都可以发现的。他这样做,据说在当时曾经很受一些前辈们的指摘,说他不应该任意破坏规矩,甚至还有人讥笑他所唱的腔调没有板眼,是洋腔。然而不久以后,事实证明了他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他所改革的一切在京剧界完全通了“大路”,有很多演员遵循着他的道路走而成为京剧艺术的优秀演员。作为一个演员来说,三十余年的舞台生活不算很长,然而瑶卿先生的丰富而渊博的舞台经验和舞台知识,却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和他过从较密的人经常可以在他的家里看见他一手捧着水烟袋,一手捏着纸媒,对着满屋子的客人滔滔不绝地讲着近百年来的京剧艺术的种种变迁和掌故。他不仅熟悉旦角的戏,而且熟悉旦角以外各种角色的戏;他不仅能排戏,而且能编戏;他不仅懂得表演,而且懂得音乐(包括腔调以及文武场面)。他仿佛是一个艺术的宝库,里面蕴蓄着无限的艺术珍藏,等待着人去汲取。有些朋友在背后常常称他为“百科全书”;遇到在戏曲方面有任何疑难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说:“到大马神庙(瑶卿先生的住处)找百科全书去。”只要找到了他,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去年6月间,我为中国京剧团排演《柳荫记》,企图通过这戏在表演和音乐方面做一些改革的尝试。剧本是根据川剧本加以整理的,在唱词方面,许多地方我有意地保留了川剧高腔长短句的特点,突破了京剧唱词的基本规律“二二三”、“三三四”的句法。我想:唱词的形式既有改变,唱腔也就非变不可。当我把这意图和演员们讨论的时候,有一部分演员是信心不高的,认为用皮黄唱长短句,[散板]还容易解决,整段的唱词就有困难。然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只要去请教王瑶卿先生,这些困难一定都能够克服。
后记
二十年前,中国戏剧出版社推出的“戏曲流派艺术研究丛书”,曾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至今仍是戏曲从业者及戏曲爱好者案头必备读物。二十年后,这套丛书又以全新面貌重新问世,相信她能给老读者带来新体验,同时也将吸引、培育-批新读者。在新书即将面世之际,中国戏剧出版社向曾经参与编纂这套丛书的的专家、学者表示由衷的敬意与感谢。可以说,这套新丛书同样凝聚着您的心血。但因丛书所涉作者众多,一时难以逐一取得联系,对此,我们深表歉意。请相关编者、作者及时与出版社联系,我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稿酬。相信我们在弘扬民族戏曲文化的共识下,能够达成彼此间充分的信任与理解!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2010年10月
编辑推荐
《说王瑶卿(京剧卷)》:王瑶卿是一名卓越的戏剧改革家和戏剧教育家。这本《说王瑶卿》由中国戏剧出版社编,钮骠主编,是“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中的一本,对王瑶卿的京剧人生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内容包括:回忆王瑶卿先生、王瑶卿先生三二事、王瑶卿与四大名旦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