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人借智慧-名臣卷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杨承清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0-01出版)  作者:杨承清  页数:307  
Tag标签:无  

前言

什么是智慧?西方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对智慧下过一个定义:“智慧就是听从本性,按本性行事。”圣经说得更清楚,敬畏上帝才是智慧的起点;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崇尚古人才是智慧的起点。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向-个年长的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进一步追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我们的祖先。”所以说,应该从祖先那里汲取智慧的营养。当我们梳理历史人物的智慧时不难发现,在一些朝代中,可能没有充满霸气的明君,也可能不会出现万人景仰的哲人,但往往总会出现一两个充满智慧的臣子。在这些名臣身上,我们会学到很多东西。姜太公姜子牙在商朝时当过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于蟠溪峡。并在磁泉边以长竿、短线、直钩、背身而钓的奇妙方式去钓鱼。静待多年,最后感动了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姜子牙隐居10年,当他83岁时,周文王再度到访,在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司马,辅佐周文王。姜太公让我们明白,良仕择主而事。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可诸葛亮就是不见刘备,使刘备三顾茅庐而不见,诸葛亮以此来营造自己的人气,使自己日后封侯将相。诸葛亮让我们明白,人要善于推销自己。

内容概要

  读懂一位古人,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  收获一个智慧,或许能开创一片天地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崇尚古人才是智慧的起点。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向一个年长的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进一步追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我们的祖先。”所以说,应该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的营养。  古人智慧是由无数的牺牲和失败凝聚而成的,其对于后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向古人借智慧》汇总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涵盖了古人宝贵的智慧.倾注了智者真诚的教诲:既讲到了竞争制胜的学问、明哲保身的计策、为人处世的要义,也讲到了操控局面的权术、统驭天下的智谋。经典的智慧箴言结合精彩的历史故事的解说,读起来更有韵味。从中你既可以获得智慧的启迪,又可体会到读史的乐趣。  俗话说:“得智者得天下。”我们不需要做高明的导师,但是,我们不能不了解人类的大智慧,不能不具备一颗智慧之心。《向古人借智慧》是你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智谋锦囊。只要你领略到了书中的要旨,学会其中的克敌制胜奇方及人生百态,你定能在这个“时间是生命,智慧是金钱”的现实社会中永立不败之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相时而动——抓住机会赢得一切名臣的起点往往都比较低,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最先只是一介书生,后来源于机遇巧合,一下子成为时代的精英。这些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位极人臣,往往会比平常人多一双发现机遇的眼睛,当机遇来到时,又能勇敢地伸出抓住机会的双手。可见,成功贵在相时而动,抓住了机会也就赢得了一切。良禽择木而栖,良仕择主而事机会是给予有准备的人适时显露才干,赢得他人器重有了机会就抓住,不要轻易错过作长线投资以逸待劳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耐心等待时机遇乱不慌,见机行事第二章 树立威严——给自己营造威慑力古代身在朝堂的臣子深知:仅仅能得到上司的信任和赏识是难以服众的,还要能得到同僚下属的尊重和爱戴,这样才能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因而,他们常常给自己造势立威,以此让上司看到他的非凡,让同僚感受到他的威严,这是树立权威的智慧。同样,在当下,个人的威信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是建立个人权威最好的办法。反其道而行之话少人自威利用别人抬高自己借别人增加自己的力量“震”人必先正己攻心为上,降服“不安分”的人不妨虚张声势学会自我推销第三章 大智若愚——多一分糊涂少一分麻烦做人难,做臣子更难,因为伴君如伴虎。于是,不少臣子在帝王面前往往总是保持三分清醒,七分糊涂。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他们擅长揣着明白装糊涂,明哲保身。所以,真正大智慧之人,能当糊涂时最糊涂,当清醒时比任何人都清醒,谈笑风生间绕过困难、装聋作哑时避开别人的陷阱,执著于人生目标,不为一时得失所左右。巧顾面子透玲珑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揣着明白装糊涂宁做糊涂人,不做聪明鬼做人何必太聪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四章 人尽其用——让人为我所用身为一个领导者,往往要有高超的驾驭下属的技巧,使每一个下属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个人不能做什么,最擅长什么,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他都了然于胸,然后扬其长,避其短,让其发挥出最高潜能,做到知人善任。从现在的眼光看。这是一个人的领导才能不可忽略的部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打动人才以收心为上让依附者发挥最大的能量善于找到和利用贵人用人坚持宁缺勿滥扬长避短,用其所长用人先识人两手服人,两手都要硬第五章 韬光养晦——在隐忍中蓄势待发门封建时代的官场,官僚们为权力往往会明争暗斗,名臣们之所以能胜出,其最大的特点是决不逞勇斗狠,时机不利时,潜藏形迹,暗蓄力量,以待将来。可见,大智者,往往在隐忍中蓄势待发,最终一定会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以德报怨,化敌为友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小不忍则乱大谋花未全开月未圆儿不轻易暴露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的底牌适时展露才华做人不要太张扬低头做人不吃亏第六章 顺势而为——练就见机行事的本领在人生的道路上,在关乎前途和命运的紧要关头,一个人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关键在于“顺势而为”。审时度势,因时制宜,要具有顺势而为的智慧,达到“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免于未形”的境界。随机应变看人脸色行事顺应时势随势而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第七章 露巧藏拙——让自己的表现更优秀门古代的名臣表现自己无非有两个手段:露巧和藏拙。功夫深的,尽量露巧便是。功夫浅的、本事小的,极力藏拙,只要把毛病藏严实了,就能得到皇帝的赏识,从而位极人臣。的确,露巧藏拙,夸美掩丑,不仅让对手找不到攻击你的破绽,更能放大自己的能力。做事无愧于心学会表现自己欲速则不达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瞒天过海以静制动可保胜算在握第八章 灵巧做事——让自己轻松成事门古代的官场往往是尔虞我诈,老老实实地做人很难应对的了那些小人,因此,不少臣子在做事事多用机巧。当下,倘若能够掌握做事的诀窍,必能有助于你便利地解决许许多多的棘手之事,并在办事中游刃有余,让自己心想事成。好事要多“磨”学一点“太极推手”学会就势取利坐取渔人之利让对手松懈,出奇制胜以毒攻毒治小人请将不如激将不露声色才是真高明第九章 灵活待人——让自己左右逢源门逢迎不拍马不要显得比上司强远交近攻,找准突破的点找到自己的贵人把人“哄”得开心十足摸着上司的心意做事学会安对方的心把功劳让给别人要善于察言观色忠诚第一第十章 进退有度——舍得成就完美人生激流勇退,成就完美低调才能保全自己凡事适可而止知进也要知退居高而退,保平安学会顺流而走把持好贪欲之心第十一章 巧谋善断——让自己成为能人治标不如治本掌握识人之道谋划讲究招法做人要有自知之明放长线钓大鱼细微之处要留意第十二章 善待他人——诚心待人,成功做事以宽恕之心处世善心待人谦让做人君子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以情感人

章节摘录

有了机会就抓住,不要轻易错过机会不是时时都有的,尤其在功不成名不就的时候,每个机会都是十分宝贵的,绝不能轻易浪费。刘墉每次获得调任或者升迁,在新的任期内,都能把握好自我,在众多的官员中凸现出来,不但要超过一般的官员,甚至对自己的长辈也要有赶超的勇气。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9月,刘墉调任江苏学政。江苏是清代学术和文化的中心,这个地区的士人风气以及他们对朝廷的态度,直接关系着清朝统治能否获得稳定和加强。因此,历代皇帝和大学士对该地区都极为重视,康熙和乾隆6次南巡,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笼络士民,强化控制。乾隆时期,大学士尹继善在东南地区长期担任总督和巡抚,前后长达27年之久,其原因在于尹继善精于文学,善于通过以文会友与文人学士联络感情,因而深获当地士人的拥戴,他在东南的政绩成为清朝成功推行文治政策的典范。尹继善在东南任职的时候,与当地的文人知识分子建立了极为良好的关系,人称他“爱才如命”,只要是见到有才能的人,就想方设法提拔资助,他的幕府也聚集了大量名流。刘墉能被选派到江苏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大省做学政,本身就充分体现了乾隆对刘墉的肯定,及对他管理能力的信任。刘墉还有在江苏开展工作的便利条件。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此前多次负责南河河工,在江苏的时间比较长,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刘家在江苏拥有众多的朋友或门生故吏,两江总督的尹继善也是刘统勋的同僚和朋友。有这样良好的社会关系,又有安徽学政的3年经历,刘墉主持学政工作自然就会非常顺手。而刘墉自己,更把这次视学江苏视为乾隆对自己的考验,为以后的提升铺平道路,因此,他工作极为认真,考取生员非常严格,后来人记载说:“昔日刘石庵(刘墉)相国视学江苏,严肃峻厉,人多畏惮。”刘墉还认真考察当地的风俗民情,及官方士习情形。乾隆二十七年(1762)秋天,刘墉在离开江苏省前夕,将此作为总结,向乾隆作了汇报。其中特别谈到了对监生的管理等问题:“生监中有喜欢滋事,胆大妄为的人,府州县官多所顾忌,并不加惩处。以致他们不仅害怕刁顽百姓,而且害怕蛮横的生监,狡猾的胥役。对于涉及生监案子既不能及时审断,又不想明定是非。确定罪责之后,应该扑责革退的生监,并不责革,实属疲玩不堪,讼棍奸吏因此得以行其奸谋。不只是他们目中已无学政,甚至有心欺诈督抚。”这一封奏疏正好切中当时江南官场积弊,乾隆读过之后,立即给予高度重视,随后就针对此事下达了上谕,指出:刘墉所奏,切中该省吏治恶习。江南士民风尚,多属浮靡好事,当地地方有司,又加以疲沓姑息,遂致此等恶习日益严重,牢不可破。所以,近来封疆大吏懈弛弊端,直省中唯有江南最为严重,这本非刘墉一人私下看法。尹继善、陈宏谋在督抚中外任时间最久,而且向来好以无事为福,况且经历事情既多,上下一团和气的作风竟成故智,他们所辖官员又大半属往年旧属,因循生玩,往往遇事姑容。甚且狡猾劣员,近来借办差有意延搁公事者更不一而足。积习颓靡,不知振作。此等情状,即使当面责问尹继善、陈宏谋,他们也应当难以自解。况且督抚为属僚表率,既然上司就不能有所振作,那么所有下属又有谁不承风?至于上行下效,怠惰之势已经形成,谁负责任?则朕唯于督抚是问耳。尹继善等当以此痛除旧习,刻自振作,如果州县官确有怠玩相沿,如刘墉所奏各情节,即当严行体察,据实参奏。若不知自改,而转以被揭怨恨他人,更难逃朕洞鉴。刘墉不失时机地表现自己,得到了乾隆的注重和赏识,为他后来的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乾隆还多次在谕令中谈到刘墉所奏报的问题,可见他已经成功地提高了自己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名臣智慧今用凡事都有两面性。“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关键要能发现并抓住有利的转化机遇。把握时机、抓住机会不但是人生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人在饱经沧桑后的一种大度和从容。

编辑推荐

《向古人借智慧(名臣卷)(经典珍藏本)》是一部畅销品图书,是亚马逊网年度超五星级图书,是一部让所有人都能受益匪浅的书。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不拘一格的独到见解带,给你的必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当你掩卷而思时,你会发现这是历史、文化与智慧最完美的融合体!好书改变命运,智慧创造人生。读懂一位古人,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收获一个智慧,或许能开创一片天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无论世事如何沧桑,历经数千年的古人智慧却依旧如新,仍适用于当下的时代——通过借鉴它们,可以学到很多成就大事的本领。研读古人心法,开启智慧之门。品味古人的智慧,犹如妙手拨响千年古琴,传悠扬婉转于人心田。古人的智慧,犹如浩瀚的文化海洋,包融着各个方面,以其无比的魅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古人处处都存在对做人做事的真知灼见,这些智慧对我们的事业、前程、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它牵动或连载着我们每一个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向古人借智慧-名臣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