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中国戏剧 作者:孙景昌 编 页数:全四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便是以历史人物为主线,以他们左右朝政、参与变革、指挥战争的某些片断而编纂的。我们在注重描述历史人物的同时,力求通过真实详尽的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示出圣人先哲的思想理论、华夏王朝的兴衰更替和金戈铁马的雄浑豪迈,进而展示出他们个人的文治武功、计谋韬略和荣辱功过。使我们这些后人能够从中悟出王朝更迭的原因、战争胜负的因素和兴国富民的道路。 滔滔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滚滚长江养育着华夏子孙,每一滴水都融入了祖先的因子,每一把泥沙都含有祖先肌体的成份。五千年悠悠而逝,我们的祖先业已成为匆匆过客,风化为历史的尘埃。但是,他们以其非凡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已在中华广袤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书就了辉煌。因而,我们寄希望读者将这套《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历史的缩影,到历史的长河中去重温大唐盛世,再塑大汉雄风! 本书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周密严谨的考证分析为依据,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弥足珍贵的图片为载体,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主次分明地进行了合理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一条也解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捷径。
书籍目录
史前人类 中国早期人类概述传说时代 盘古化育生万物 女娲抟黄泥造人 燧人氏击燧取火 有巢氏构木为巢 神农氏播种五谷 伏羲氏结网渔猎 炎黄二帝战蚩尤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夏·商·西周 太康失国 少康中兴 暴虐的夏桀 商汤灭夏 太甲复位 盘庚迁都 武丁中兴 商纣王暴虐无道 周文王求贤 武王伐纣 周公辅政 国人暴动 幽王烽火戏诸侯春秋·战国 周平王东迁 郑庄公掘地见母 齐桓公图霸 齐鲁长勺之战 齐桓公九合诸侯 管仲病榻论相 扁鹊见齐桓公 卫懿公好鹤亡国 宋襄公假仁失霸 晋献公假道伐虢 晋公子重耳流亡 晋文公践土主盟 百里奚饲牛拜相 弦高智退秦军 秦晋崤山大战 晋灵公失德丧命 程婴匿孤 楚庄王一鸣惊人 楚国令尹孙叔敖 楚灵王大合诸侯 齐晏婴楚宫舌战 晏婴二桃杀三士 费无忌谗言乱楚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专诸刺杀吴王僚 伍子胥掘墓鞭尸 孔子周游列国 勾践卧薪尝胆 贤臣范蠡和文种 墨子破云梯 三家瓜分晋国 乐羊子灭中山 西门豹治邺 吴起杀妻求将 商鞅变法 孟母三迁 孙膑庞涓斗智 苏秦首倡“合纵” 张仪说秦“连横”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孟尝君的门客 燕将乐毅败齐师 齐将田单布火牛阵 楚大夫屈原沉江 蔺相如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 赵括纸上谈兵 秦将白起 毛遂自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吕不韦巧计归异人 李斯谏逐客令 甘罗十二岁拜相 荆轲刺秦王 秦王灭六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秦汉时期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病死沙丘 大泽乡起义 西楚霸王项羽 刘邦斩白蛇起义 鸿门宴项庄舞剑 萧何月下追韩信 楚汉相争 汉高祖杀马立誓 汉高祖白登被围 吕后临朝称制 汉文帝择善而从 吴楚七国之乱 汉武帝独尊儒术 汉武帝欲挫匈奴 卫青和霍去病 张骞通使西域 苏武北海牧羊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王昭君出塞 王莽复古改制 绿林赤眉起义 刘秀重建汉王朝 硬脖子的洛阳令 老当益壮的将军 班超投笔从军 张衡和地动仪 蔡伦造纸 跋扈将军梁冀 “党锢”事件 黄巾军起义 何进开门揖盗 王允计除董卓 挟天子以令诸侯 衣带里的密诏 官渡之战 孙策占据江东 刘备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东汉神医华佗 蔡文姬归汉 刘备东吴招亲 刘备汉中称王三国·两晋南北朝 关羽败走麦城 曹植七步成诗 陆逊火烧连营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司马懿装病 司马昭之心 魏师灭蜀 晋师破东吴 石崇、王恺比富 西晋八王之乱 匈奴刘渊灭西晋 石勒读汉书 祖逖中流击楫 王羲之写字换鹅 王猛扪虱谈天下 秦晋淝水之战 陶渊明不折腰 南北朝并立 檀道济唱筹量沙 大科学家祖冲之 无神论者范缜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的分裂 南朝侯景之乱 陈后主亡国隋·唐·五代 杨坚的“开皇之治” 隋炀帝游江都 隋末农民大起义 李渊太原起兵 李世民取东都 玄武门之变 魏征直言敢谏 李靖夜袭阴山 玄奘和尚取经 文成公主进吐蕃 女皇帝武则天 酷吏来俊臣 狄仁杰桃李满门 李隆基的“开元之治”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李白蔑视权贵 安史之乱 马嵬驿兵变 张巡草人借箭 李泌归山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郭子仪平叛 杜甫写“诗史” 李憨雪夜人蔡州 韩愈反对迎佛骨 甘露事件 牛李党争 唐末农民起义 唐王朝的末日 李存勖建后唐 石敬瑭建后晋 后汉、后周与北汉 钱缪建吴越北宋·南宋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李后主亡国 抗辽英雄杨业 寇准抗辽 元昊建立西夏 范仲淹实行新政 欧阳修改革文风 铁面无私的包拯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苏东坡游赤壁 方腊起义 阿骨打灭辽建金 靖康之变 女词人李清照 黄天荡之战 岳飞精忠报国 两书生抗金 陆游临终留诗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贾似道误国 南宋名相文天祥元·明·清(鸦片战争前) 郭守敬修订历法 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关汉卿创作《窦娥冤》 红巾军起义 朱元璋建立明朝 刘伯温料事如神 靖难之役 郑和七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 于谦保卫北京 杨一清计除刘瑾 杨继盛冒死劾严嵩 海瑞刚正不阿 戚继光驱逐倭寇 张居正辅政 努尔哈赤建金反明 萨尔浒之战 迫害东林党的冤狱 袁崇焕大战宁远 闯王李自成 史可法死守扬州 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帝智擒鳌拜 康熙平定三藩 雅克萨的胜利 三征噶尔丹 土尔扈特部回归 康乾盛世 曹雪芹写《红楼梦》 大贪官和坤 白莲教起义清(鸦片战争后) 第一次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关天培血溅虎门 陈化成血战吴淞 三元里人民抗英 魏源著《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辛酉政变 太平天国运动 捻军起义 小刀会起义 洋务运动 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 中日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同盟会成立 民主革命的先躯孙中山 鉴湖女侠秋瑾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 保路运动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清帝溥仪退位民国时期 窃国大盗袁世凯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张勋复辟 护法运动 直皖战争 直奉战争 “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香港海员大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第一次国共合作 “五卅”运动 省港大罢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蒋桂战争! 中原大战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四次反“围剿” 创建红色政权 第五次反“围剿” 二万五千里长征 “九一八”事变 长城抗战 恨不抗日死的吉鸿昌 何梅协定 西安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七七”事变 淞沪抗战 阻敌猛将谢晋元 尽忠报国的张自忠 平型关大捷 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百团大战 皖南事变 创建陕甘宁边区政府 延安“大生产”运动 坚持敌后抗战 神头岭伏击战 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 回民抗日英雄马本斋 日本投降 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向全国进军 开国大典
章节摘录
杨坚的“开皇之治” 隋文帝灭了陈朝,最终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中国自汉末以来二百多年分崩离析的局面,为全国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但是,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登基后,便开始施展他的雄才大略。首先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然后又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 隋文帝首先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以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简化行政机构,废除郡一级地方官,实行州、县两级制。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属。 随后,隋文帝下令制定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的《开皇律》,废除了一些酷刑,缓和了阶级矛盾;采取经济措施,颁布了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令,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规定军人户籍属州县管理。平时参加生产,兵农合一化。使府兵制和均田制结合起来,既保证国家的兵源,又加强了对农民的奴役和控制;建立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对后代影响很大。 北齐和北周时期上层贵族都极端排斥汉人,热衷于鲜卑化与西胡化。杨坚先辈武川镇司马杨元寿因辅助鲜卑有功被赐胡姓普六茹,杨坚登基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停止了历时80年的军界鲜卑化和历时46年的政界鲜卑化趋势,力行汉化。此后,杨坚又罢黜了一些没有才干的大臣,包括对自己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将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提拔上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隋文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隋文帝统治的后期,国家富足强盛,编户大增,仓储的丰实为历史所罕见。全国安宁,南北民众得以休养生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 隋文帝不仅制定和施行了一些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制度,他还注意身体力行,克勤克俭。每天鸡一叫,他便上朝理政,日落尚未歇息。除了勤于政事,他还注意节俭,每天吃饭时只有一个荤菜。有一次,隋文帝患了痢疾,太医配药需用胡椒粉,可找遍御膳房却连一两都未找到。平日对于大臣迎来送往,相互馈赠,他深恶痛绝,还规定“犬马服玩,不得献上”。 对于自己的子女,隋文帝更是严格约束。皇子秦王杨俊背着他在外面造了华丽的宫室,他发觉后,马上撤了杨俊的爵位,把杨俊禁闭起来。大臣们说:“秦王没有什么大错误,不过是多花了点钱,造点房子,应该宽容他。”宰相杨素也认为对杨俊处理太重。隋文帝说:“我是一国之主,不单是几个孩子的父亲,只能依一个刑律办事。照你们这种说法,是不是还要为皇子另外制订一种刑律?”大臣们一时无言以对。后来,隋文帝又发现太子杨勇生活奢侈,讲究排场,十分严厉地教训杨勇说:“自古以来,凡是喜欢奢侈的帝王,没有能够长久的。你是太子,要特别注意节俭啊!”文帝尚俭的作风,在宫里宫外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手下的大臣个个都能安守本分,洁身自好,并以清廉为荣。 隋文帝不仅知人善任,还能虚怀纳谏,知错即改。有一次,大兴(隋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市)大街上有人拿次币换好币,被人发现后,捉到衙门里。隋文帝听说有人竟敢违反他下的禁令,一气之下,命令把换钱的两个人统统砍头。主管大理(管理司法的官署)的大臣赵绰接到命令,赶忙进宫求见隋文帝。他对隋文帝说:“这两个人犯了禁令,按刑律只能打板子,不该处死。”隋文帝不耐烦地说:“这是我下的命令,不干你的事。”赵绰据理力争说:“陛下不嫌我愚笨,叫我充当大理官员。现在遇到不依刑律杀人的情况,怎么能说跟我没关系呢?”隋文帝气冲冲地说:“你想撼动大树吗?撼不动你就走开吧!”赵绰说:“我只是想劝说陛下改变主意,谈不上想撼动大树。” 赵绰不管隋文帝怎样威吓,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隋文帝怎样骂他、赶他,他就是不肯走。隋文帝没有办法,只好躲开了他。后来,由于别的官员也上奏章谏阻,隋文帝终于取消了杀人的命令。 又有一次,大臣辛概穿了一条红色裤子,还对朝臣们散布说:“穿了这样的裤子就能保官运亨通。”隋文帝认为此言是妖言惑众,下令要将辛概处死。赵绰忙辩称:“辛概没有犯死罪,我不能接受这个命令。”文帝说:“我看你是只顾怜惜他,却不知道怜惜自己,那好!我就把你们两个一块儿砍头。”说罢,他喝令左右将他们推出去斩首。 侍从真的把赵绰扭下朝堂,剥了他的官服,摘掉他的官帽,准备处斩。此时,隋文帝已经意识到自己很不理智,便有意磨蹭时间。故意问赵绰说:“你还有什么话说?”赵绰跪在地上,挺直了腰说:“臣一心执法,不怕一死。陛下可以杀我,但是杀辛概实在不该。”文帝看他这样执拗,马上转怒为喜,命人放了赵绰,将辛概从轻发落。第二天,文帝还派人慰问了赵绰。 这件事不仅使赵绰落下了诤臣的好名声,也使隋文帝成了旷世明主而受到臣民的拥戴。但是,隋文帝却在选择太子方面出了偏差。晋王杨广比他两个兄弟狡猾,他表面上装得特别朴素老实,骗得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信任,再加上宰相杨素帮他说话。结果,隋文帝废了杨勇的太子之位,改立杨广为太子。直到他病重的时候,才发现杨广是个品性很坏的人。他想再召回杨勇,却已经来不及了。最后,杨广害死了父亲,夺取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贺若弼渡江平陈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其父贺若敦,以武烈知名,在北周任金州总管,因为遭到北周权臣宇文护的妒忌而遇害。临刑时,贺若敦对贺若弼说:“我一心要平定江南,但是现在此志无法实现了,你要完成我的志向。我今天是因为口舌而被害致死,你不可不思。”他用锥子刺破贺若弼的舌头,出血不止,告诫他说话要谨慎,以免因口舌致祸。贺若弼立下大志,一定要实现父亲灭陈的遗愿。他为人慷慨,又十分骁勇,善弓箭骑射,同时还博涉群书,有名于当世。 杨坚代周之后,就有平定江南、统一天下的大志,他向高颍访求可以担当灭陈大任的人才。高颍对隋文帝说:“朝内之臣,文武才干,没有比的上贺若弼的。”开皇元年(581年)三月,隋文帝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坐镇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为平定江南作准备。贺若弼也以平定江南为己任,他给寿州(今安徽省寿县)总管源雄的诗中表达了自己要和源雄一起在平陈战争中立功扬名的志向,其诗中说:“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骐驎上,无我二人名。”贺若弼到广陵之后,向隋文帝献了取陈十策,受到隋文帝的赞扬,并赏以宝刀。 在广陵,贺若弼采取了一系列办法来迷惑陈朝将士,他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办法,麻痹了陈军。要平定陈朝,必须渡过长江,在那个时候,渡江必须要有船。贺若弼便用军中要淘汰的老马,去换取陈人的船只,凡是好的船只,都让人藏匿起来,又买来五六十艘破旧的船只,放在渎中。陈人来侦察时,发现只有破旧的船只,便产生了错觉,认定隋军没有像样的船只,并无渡江企图,对隋军渡江的警惕性放松了。贺若弼请隋文帝批准,守卫江防的士兵每次换防时,一定集合在广陵,集合之时,大列旗帜,军营、帐幕广设于沿江大地。这样,每次换防,陈朝都以为隋军要攻打,便发兵防备。事后知道,这是隋兵换防,陈朝军队也便散回。几次之后,陈军知道这是隋军换防,不再防备了,对隋兵的调动也不以为意了。贺若弼还让士兵不时沿江边打猎,打猎时,人欢马叫,喧闹之声传到江南。开始时,陈朝将士还认为隋兵要来攻打,以后知道是隋兵打猎,习以为常,也不再防备了。贺若弼通过这些办法,使陈朝将士放松了警惕,戒备松弛了。在陈兵麻痹的情况下,一旦隋军真的打到南方去,陈兵也不易发觉。贺若弼的策略取得了成功。P8-10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孙景昌编著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共4册)(精)》通过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展现中华五千年的发展轨迹。全书同时还配有千幅精美的彩色插图和文物图片,全面而直观地展现社会风俗和历史面貌,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