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艺术经典录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王庚吉  页数:174  

内容概要

  1990年前后,蒲剧先后有《蒲剧音乐》、《蒲州梆子剧目词典》和《蒲剧简史》等著作问世,时隔十多年,《蒲剧艺术经典录》又即将与读者见面,这是一件今人高兴的事。一蒲剧是一个古老剧种,系“山陕梆子”的直接传承者。根据现在所掌握的资料,“山陕梆子”于清康熙年间已开始出现兴盛的局面,除在晋陕豫黄河三角洲本土演出繁盛外,还随着商人的足迹向外流布,对如今流行于北方的其它梆子声腔剧种的滋生,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经三百余年的发展蒲剧不但拥有大量的剧目及成熟的声腔音乐,而且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艺人,他们发扬各自的艺术创造力,在演出实践中练就了不少绝技。这些都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宝贵财富,也是现在蒲剧工作者鼓励搜集、整理及研究的对象和课题。  《蒲剧艺术经典录》的编著者王庚吉同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进入蒲剧界,先后从事音乐与导演工作。庚吉同志是一位有心人,在长期与蒲剧老一代导演赵乙同志共事的过程中,记录整理了赵乙谈论戏曲艺术的精辟理论和表演口诀,对青年同志确有启迪作用。从八十年代起,庚吉同志就拜访健在的、表演上有绝活的老艺人,记录下了在中国戏曲界颇有影响的蒲剧特技,使这些现在已在舞台上多年不见的绝技,以文字形式留传,既方便演员学习、练功,又能保证使它们免于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失传。蒲剧许多剧目中都有独具特色的表演,既是历代艺人杰出的创造,又充分地体现出了剧种的风格,这些表演与人物造型,在《蒲剧艺术经典录》中也有较详细的记录与反映。蒲剧的脸谱艺术,上承金元杂剧的人物脸谱勾图,在衍变过程中艺人不断创新、加工,使之发展成为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塑造不同相貌、性格人物精神气质的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庚吉同志是蒲剧界较早着手研究脸谱的艺术者之一,他所收集的200余帧脸谱图,历清、民国和建国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蒲剧艺术的发展。由此可知,《蒲剧艺术经典录》不但是蒲剧资料搜集、甄别、整理及研究的重要成果,就是对其它剧种也应具有一定可资借鉴的作用。很高兴看到蒲剧艺术研究的深入,谨述数语以为序。

作者简介

  王庚吉,1936年生于山西省万荣县上井村。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导演,中国剧协会员,山西分会理事,原临汾蒲剧院表导演艺术创作研究室主任。一生热爱文艺,专心蒲剧事业。曾编创设计过20余个剧目的音乐、唱腔。排导过40余个剧目,其中《赠绨袍》、《祭桩》获地区导演奖,《太君辞朝》获山西省导演奖。记录、整理了《观阵》、《少华山》等10多个传统戏的表演艺术;搜集、记录、整理出“蒲剧特技”31种及“蒲剧旦角表演程式教材”,发表了“漫谈蒲剧脸谱艺术”、“兰花色香醉三秦”等论文及文章,并为《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撰写了舞美及表演部类近30个条目,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传略辑入《中国文艺家传集》和《中国戏剧家大辞典》。

书籍目录

一、蒲剧特技二、经典剧目表演选例1.《少华山》舞台艺术纪实2.摆剑(煤山)3.撑船(藏舟)4.上马(杀府)5.庆寿(麟骨床)6.六合架(辕门射戟一)7.六合架(辕门射戟二)8.试黄(画梅)9.回营跌马(伐子都)10.朝房11.下马过桥(观阵)12.蹁马(高平关)13.朝金鼎三、蒲剧旦角表演程式教材四、漫谈蒲剧脸谱艺术五、蒲剧人物妆扮与造型摄影:顾棣、宋玉、刘音庆、林建东、崔守胜等六、蒲剧脸谱七、附录赵乙谈艺兰花色香醉三秦我看彩彩沙凤莲河津人与筱爱娜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蒲剧艺术经典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