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地理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安石榴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的深圳地理》是作者以亲身经历,从生活遭遇、生命体验、思想变化以及观察透视的角度,利用几年时间断续记录下来的一本专题文集。本书以作者个人的在深圳七年的生活、工作、思想和交往为展开线索,主要记述了一群从外省来到深圳的青年人的生活和思想历程,包括他们看待商业文明和人生理想的态度,可以看作是一部阶段和局部的深圳青春寻梦史。
  《我的深圳地理》记述的内容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以时间和生命参与真实情节,描述一个地点与一个人、一群人的相互进驻,直面青年人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现实和精神的两难。本书具有较大程度的私密性,真实呈现在深圳这样的边缘之地更为边缘的人群、生活及思想,堪称一段生活、理想和友谊碰撞的个人地方志与心灵史。此书,本书含有大量对深圳地名、背景、事件的资料及记忆阐释,对缅怀深圳这座传奇崛起之城有头号极好的提示和备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深圳地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特区生活的“私人志”
      余 丛/文
      
       安石榴在深圳呆了七年,写了一本书叫《我的深圳地理》。这并非一本行走的书,也不是一本献给大众的书,而是作者写给自己和朋友的书。时下,城市地理的书比较多,但在内容上多是大而空的,还不如一份城市地图或者导游词实在。而在本书中,我们将看不见那些枯燥的八股文风,以及被强调的景观和罗列的资料。作者关注的是自身生命的体验,通过描写个人的深圳生活状态和境遇,把时间、地点、人物贯穿于情节之中,并围绕这一体验的流动而展开。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缩影的特区,在上世纪末的二十年里,是多少人梦想和创业的发源地。在现实背景的感召下,安石榴于1993年只身一人来到深圳,开始了他短暂而困顿的青春之旅。同时,他的身份也变得暧昧和模糊不清,“曾从事过工人、记者、编辑、广告策划、影视撰稿人等多种职业”,但大多数时候,安石榴是以诗人的面目呈现在朋友们当中。本书以他的亲身经历为主线,从生活遭遇、生命体验、思想变化,以及对深圳这座新兴城市的观察和透视,记述了一群从外省来到深圳的青年人的生活和思想历程。
       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部个人在深圳的青春寻梦史,是生活和命运之书。“在异乡,像主人一样活着”(安石榴语)。但在动荡与不安的现实面前,在一座城市不停地搬迁当中,他更像离乡的人要从那里抽身走开。在《我的深圳地理》一书的背后,安石榴充当着被动和节制的记录者,在美好与失落、相聚与离别、遐想与迷茫的回忆中,再现了蒙太奇般的片段和场景。七年的光阴改变不了一名过客的宿命,安石榴在书中并没有抱怨他的经历,而是对“不被预知和随遇而安的生活充满感恩”。
       对于熟悉或不了解安石榴的人来说,特别是曾经闯荡过或正在闯荡深圳的人,这都将是一本好看而耐读的书。本书以城市地理为标识,配以安石榴行走线路及地点的手绘图,以及“我的深圳地理”地名索引、深圳二十年现象关键词等,构成了一部另类的“私人志”。 书中穿插了作者在深圳写下的部分诗歌(其中《二十六区》是他的诗歌代表作),以及他在深圳的生活图片,使阅读的视觉效果更具有丰富性。仍在路上行走的安石榴,就这样带给我们——他的深圳地理,他甚至风趣地说:“谁没有读过这本书,谁就不算在深圳真正混过。”
      
       2009-3-20修改
      
  •     了解一下身边的历史,了解一下在深圳苦苦挣扎的人的经历,虽然写书人的经历的身份都有些特别,不过还算是本有意思的小书
  •     更多的时候,安石榴并不是安石榴。
      在《我的深圳地理》、这部被称为“特区行走者的青春挽歌”的书中,安石榴的出现更多是作为一个默默旁观的见证者,而非在场者。此原非安石榴本意,他一向强调自己是一个“双重身份的记录者:一个‘我’一直置身其中,另一个‘我’隐在一旁见证和书写”。事实上亦是如此。
      但是,我之所以这样说,肯定有我所要坚持的缘由:我并不是把《我的深圳地理》作为“一部私人地方志和心灵史”来读的,也不是把它作为“一部个人在深圳的青春寻梦史”来读的,更不是把它作为“一部个人的生活和命运之书”来读的。我是把它作为一部边缘群体在深圳的寻梦史来读的,我也是把它作为一部文化的异乡人的心灵史来读的,我更是把它作为90年代深圳特区的地下文化史来读的。
      安石榴在书的献词中说:“谁没有读过这本书,谁就不算在深圳真正混过。”他其实要说的是“混”,混在生活的异乡而去寻找生命的故乡,混在工厂、街道、村庄、发廊、大排档、酒吧、书城、图书馆里,寻找生活中短暂的欢欣,寻找生命中可能的倚靠。他们要洗去他们卑微的乡村背景,在异乡的深圳试图生根发芽甚至茁壮成长,从而重塑他们自身的背景。
      我把《我的深圳地理》作为一部边缘群体的在深圳的寻梦史来读,是因为他们是一群有梦的人。为了寻梦,他们不惜背井离乡,甚至颠沛流离而在所不顾。正是这样的一群青年,在灯红酒绿与红尘滚滚的深圳来来去去、左冲右突,才使得暧昧的深圳得以明晰和真实起来。一个外省青年的到来是一场酒和诗的合奏,一个外省青年的离去又是一场酒和诗的变奏。当黑夜来临,安石榴搬到哪里,哪里就是“边缘客栈”的城中村出租屋里,在没有人来去的时刻,他们会自娱自乐,总是酒,总是诗,总是歌。
      我把《我的深圳地理》作为一部文化的异乡人的心灵史来读,是因为他们是一群有文化的人。他们来深圳,并不是怀有撒播文化的种子的崇高使命,他们只不过是想用自己有文化的背景与那一些仅仅是以谋生为目的的打工一族区别开来。他们这样说:“在异乡,我们像主人一样活着”,这才是他们的一群真实的心灵和心灵真实的呼声。其实他们和所有的打工一族一样,在深圳的头等要务是生存,而不是梦想和心灵。但是,无论在何种生存状态下,他们几乎是竭尽了所有的能量,保有了梦想和心灵。
      我把《我的深圳地理》作为90年代深圳特区的地下文化史来读,是因为他们的经历是深圳这个改革开放才得以成就的新兴城市的宝贵财富。而且,他们这一群从来都不会出现在官方的文化视野内,所以他们是地下的。又因为他们这一群是被遮蔽的一群,所以他们各自的经历就足以构成一部90年代的深圳地下文化史。书中所体现的并不完整,正因为不完整而更显深圳文化的破碎。许多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有他们这一群的存在,深圳就不会是沙漠;又有人说深圳有文化,如果没有他们这一群,深圳所有的文化都是片断、零碎和不丰富的。
      在深圳这座城市之中不断搬迁自己的安石榴,他说要把对深圳的热爱表现在连续的搬迁上面。其实,安石榴正是他们这一群文化的异乡人中优秀的一员,正因为他以他个人或者是第三者的独特视角的见证和书写,才有了这一本书,才有了他们这一群宿命与真实的记录。
      多年以前,他们这一群酝酿出版同仁诗集《重塑背景的肖像》,我曾为之撰写后记,我引用了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一句诗作为引子:“任何实际上的开始都是第二时刻。”我想我指认性的引用是恰当的。当他们这一群在深圳开始了他们身体和灵魂的双重生存,他们就已经进入了他们的第二时刻,并重塑了他们各自的背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