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导演批判书

出版时间:2005-01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苏七七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华语电影行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可笑地成为一门严肃的行业。而华语电影导演们则成为最有资格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反驳外界批评的“实干家”群体。以此逻辑,一把辛酸泪,一堆烂拷贝,再丑的媳妇因其“无辜”,终将能熬成婆。他们把无数的垃圾真诚地献给了我们,自己,却也终究逃不过两手空空。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   冯导,您的青春就别献了    看冯小刚,是没办法的事   冯氏幽默的硬伤    冯小刚是如何拍电影的    从冯小刚看中国电影      第二部分 张艺谋批判   前言    民族神话    转折    现实神话    终结       第三部分 陈凯歌批判   陈凯歌的突围和自陷      第四部分 吴宇森批判   不拍大哥很多年    人物篇   情节篇   风格篇    理念篇   结尾      第五部分 李安批判   李安,你有权保持沉默    四个关键字   又要做婊子又要立贞洁牌坊      第六部分 许鞍华批判   大红招牌高高挂    新浪潮与许鞍华   现实题材,家国情怀    揭开类型片导演的虚假称谓    电影不是唯一的方式?    一个票房导演的惨败   无性的情色男女    找寻自我:忘我还是唯我    从新浪潮开始,到末世遗老结束    处世方式    得奖记录与作品年表       第七部分 张元批判   真实的巴掌煽到了谁    所谓真实皆虚构    谁说苍白不能做秀?    张元是怎样成功的    第六代的鼹鼠情结      编后

章节摘录

冯氏幽默的硬伤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幽默的语言艺术:相声。所以尽管“幽默”是一个外来词汇,但中国人对于幽默,有无可否认的理解力和创造力。相声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小品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老的少的一个也不落下。这是中国观众的门路。《编辑部的故事》使当时作为编剧的冯小刚摸到了这个门路,加之王朔的影响,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冯小刚选择了做导演。一部又一部的贺岁片,树立着冯氏的品牌。电影市场上,没有人     这样做,于是大家给冯小刚戴了顶高帽子,称为“冯氏幽默”。在中国,似乎就是这样的,什么东西一旦被树立起品牌,立刻就水涨船高,成了系统了。人们的谈论以及欣赏,似乎也马上上升到一个高度,开口闭口便是“冯氏幽默”。     这是冯小刚自觉或不自觉的策略。然而,冯小刚的电影却并非能称得上是幽默的电影,总有一些疙疙瘩瘩的东西让我们感到了它的不纯粹。     硬伤一:本质上的温情派     中国导演难以摆脱的是他们骨子里的人文关怀。这就仿佛是多年的旧疾,即使看了很多优秀的电影,听了无数电影大师的“教诲”,也无论如何都治不好的。那是根上的病,是中国电影的“国情”。     在这一点上,冯小刚与其他的中国导演没有什么区别。他的每一部电影,除去其中插科打诨的台词不看,故事情节的本质上都是温情片。《甲方乙方》原本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可情节越往后发展,冯导就偏要让这群突发奇想的可爱人物表达点人间真情。再说《没完没了》,故事主体也还算“喜剧”,只是冯氏的小聪明让他在兴奋之余在这条画好的小蛇上添了几只脚,使整个影片变了味,变得有些沉重而悲凄,令人觉得有些无聊和讨厌。原本让走投无路的葛优绑架了吴倩莲,这样荒谬的故事应该是有趣的,可非要弄出个半死不活的姐姐把大家心里搞得别别扭扭,还让浑身喜剧细胞过剩的葛优煞有介事地哭了一鼻子。这便是冯小刚的不够聪明处,还不懂得“控制”,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收放自如,像个初学者,有点子好感觉就恨不得一古脑儿全塞进一篇文章里,不顾整体的和谐了。而《一声叹息》完全就是人文关怀片。再说近期的《手机》,似乎是冯导在《一声叹息》里的瘾还没有过够,情怀也没有抒发完全,于是再接着关怀下去。     冯小刚曾说自己是一位平民导演,可在他的电影里却时时透着股哲人气,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所谓“平民”到底是哪种平民?他总是要告诉你,这个社会中的人是什么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周遭有着怎样的现状。只是这样的人文关怀,在他的电影里很容易就蒙混过去,因为他利用了在细节上的“冯氏幽默”。     然而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经受一次哲理的洗礼?我想不是吧。我们看电影的人,目的其实非常单纯和简单,就是为了好看。动不动就在电影里批判现实,恐怕也只是导演的一厢情愿而已。     人文关怀是中国导演的劣根性,但像冯导说的“让观众看到生活的真相”,却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什么是生活的真相?经过剪辑和剧本设计的,就是生活的真相吗?你设计了情节,设计了人物,又怎可妄谈真相?那也仅仅是你个人的思考而已。     何况电影何时承载了揭示真相的责任呢?一部好的电影,就是把一个好故事摆在观众的面前,观众从电影院走出来,说,好。这就足够了。导演的艺术追求,应该是如何将电影拍得更好,完善自己的拍摄手法,创造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用电影来说故事,而不是用电影来思考,或引发别人的思考。     所以冯小刚应该算是一个哲人了。而幽默对于他来说,只是出于票房的保障,只是花团锦簇地将他的“思想”包裹起来,使他看起来不那么严肃。     电影是一项做梦的影像艺术。它应该使每一个观众都沉浸到梦中去。一个有“内涵”的导演无法编织好这个梦,无法催眠观众。对于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冯小刚的电影甚至不比港台的娱乐片更具吸引力,因为他的人文关怀注定了将电影拍给知识分子看,而不是所有人。无论它的外表看起来多么痞,骨子里的文人气却是无法遮掩的。     无论周星驰的电影被冠以如何复杂和高深的名号,它依然能赢得那么多人的喜爱,原因就在于它在不断地讲故事,就算是夸张的、不现实的表演,依然能将观众带到那个梦幻里去。观众并不是愚蠢的,偶像和商业运作或许能一时吸引他们的眼球,但一部电影的优劣与否,在他们的内心,能清楚地感觉到。     近些年好多中国导演,总爱拿票房说事,说我的票房如何大赚特赚,我的商业运作如何成功,我启用了多少大牌明星,等等。咋看之下让人觉得,中国的电影市场终于开始明白票房的重要性了。然而这样的“醒悟”,却没有伴随着中国导演的成熟一起来。倘若中国的电影市场对港台以及欧美完全开放,中国导演还有戏唱吗?在票房的鼓励下,冯小刚是自大的,因为市场这块蛋糕,暂时还没有太多人和他挣抢。他的贺岁独角戏依然唱得下去。导演仅在票房方面有所觉悟,却丝毫不在电影作品上下功夫,那么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会不堪一击。     西部片诞生了好莱坞,武侠电影让世界知道了香港,这两种电影,在当时大众的心目中,都是梦幻般的,吸引人的。从未见有哪种为了反映真实生活的电影,可以大肆盛行,并像多数中国导演所梦想的一样,拯救一个电影市场。这样的电影,无法赢得观众的心。知识分子永远只是少数的一群,也永远是无聊的一群,大众对他们的思想不感兴趣,从内心深处来讲,也不想从电影中获得什么人生的启示。    ……  我不拍大哥好多年 历数华人大导演,若论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吴宇森必定排在前十名之内,若非最近几部电影票房和口碑双重下滑,恐怕还要排得更为靠前。这位身材不高微胖、相貌忠厚和善,温文尔雅之中又颇显干练气质的华人大导演,不知不觉已经在好莱坞闯荡了十几个年头了,风光时俨然是好莱坞制片商和全世界影迷最红火的强手大热门,而黯淡时却又显出些许轻易不形之于外的淡淡无奈和乡愁。     早在香港时期,吴宇森的作品尽管受到无数影迷的喜爱,但同时也因为渲染暴力、美化黑社会、“重男轻女”、局限性强、自我重复等舆论批评所包围,那时候吴宇森最醒目、最受影迷欢迎但也最受批评者诟病的就是影片中入暴雨般倾泻的无数发子弹。吴宇森在好莱坞时期,《夺面双雄》、《职业特工队II》在三、四年间两攀高峰之后,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但却被大量原来的吴氏影迷严厉地批评失去了自我的意识和风格。而从《风语者》的严重超支超时开始,吴宇森这个名字即使在当初为之雀跃欢呼的好莱坞电影制片商和大部分影迷眼中,都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吴宇森最新的一部作品《记忆裂痕》已经上映,这位著名的香港动作片导演已经被好莱坞彻底“洗脑”完成了,这部科幻题材的影片中除了一只莫名其妙的特技白鸽和几个硬添上去的双枪对峙的镜头之外,已经丝毫觉察不出吴氏电影原有的风格。对于大多数曾喜欢过吴氏作品的影迷来说,最为不能容忍的,就是吴宇森电影已经不再是让人荡气回肠、激动万分的视觉盛宴,而是沦为靠卖弄商标赚钱的低劣货色了,更无论那些原本就厌恶血腥暴力的观众了。     纵观吴宇森香港时期和好莱坞时期的作品,可以得出一个或许还为时尚早的结论:一个陷落在商业电影环境中的“男性”动作影片的天才。     曾几何时,内地混乱不堪而又人头攒动的录像厅里,到处都在放映着领一时风气之先的《英雄本色》,大中学生、白领、民工,各行各业的年轻人同时陷落在枪林弹雨和兄弟情义之中了,而周润发牙叼火柴棍、用假钞点烟等经典形象已经像当年《上海滩》里的许文强一样风靡一时了。“我不作大哥已经很久了”“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要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英雄本色》里这样的经典台词已经像江湖切口一样蔓延开来,在众多年轻人当中用以寻找“同类”、联络感情。从此,很多有心的观众除了周润发之外,又多记住了一个名字:吴宇森。     接下来就是《英雄本色II》、《喋血双雄》、《喋血街头》、《纵横四海》、《辣手神探》等等等等。那是个年轻的时代,浪漫的英雄主义适时地点燃了人们心中熄灭已久的激情,万丈豪情借着吴宇森电影中大雨般倾泻的子弹磅礴而出,随着银幕英雄飞扬恣肆、快意恩仇。不过,尽管影片一部比一部灿烂,阵容一部比一部豪华,场面一部比一部热闹火爆,但吴宇森却在自己的成功中越陷越深。自最初“以暴制暴”、“渲染暴力只是为了突出和平的美好”之类的说词作为开脱,到了后来的《辣手神探》几乎都难以自圆其说,只是在展示暴力和发泄情绪。曾经有人说,一部电影中死掉一个人是悲剧片,而死掉几百个人,却很可能就成了喜剧片。在吴宇森的影片中,无数的打手像道具一样毫无性格地死在主角枪下,充满了封建时代草菅人命的腐朽气息。不过,这也难怪吴宇森缺乏创作上提升的自觉性,主要还是要怪香港商业电影体制的滥俗、不思进取和文化品格上的不足。     然而,时代转瞬即逝,90年代初,吴宇森也离开香港转战好莱坞。     尽管吴宇森在好莱坞有众多崇拜者,他伴随着血腥暴力和阳刚英雄之气的风格化影像被好莱坞评论界称做“血腥芭蕾”,他本人也被视为萨姆·帕金潘的风格继承人,被称为“暴力美学”代言人、“动作教父”。但现实毕竟是现实,吴宇森也毕竟是华人导演,好莱坞也是在慎重审查、试验之后,才接受这位在亚洲声名显赫的“新人”的。     即使在他大红大紫的时候,在好莱坞固有的体制之下,吴宇森也还是有着众多的束缚,于是各种各样明摆着妥协的作品相应而生。吴宇森刚刚脱离香港电影的泥潭,又入了好莱坞“梦工厂”的虎穴。吴宇森刚刚来到好莱坞执导的第一部作品《终极标靶》,甚至连最后的剪接权都被剥夺了,公司专门请来一位“资深的动作片剪接师”,而他作为导演的意见甚至比不上男主演尚格·云顿的指手画脚更受重视,因为观众要的还是一部“尚格·云顿电影”。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出来的电影,可想而知,能在多大程度上打上吴宇森的烙印。这种显得有点屈辱的情况,尽管随着吴宇森的走红略显好转,但各种各样的规矩、模式却始终伴随着吴宇森的好莱坞之路。     好莱坞毕竟是好莱坞,吴宇森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全美国的观众,更是全世界的观众,想要全世界人都能了解什么叫做“江湖”,什么叫做“义气”,实在是比较困难。同时,吴宇森在香港磨砺出来的带有封建气息的暴力美学,更是无法适应美国社会的人文价值观念,而最终只能沦为马戏团魔术表演式的视觉商标。于是,吴宇森只能放弃,放弃掉自己以往作品最精髓的核心气质和理念,放弃掉与自己招牌风格相一致的精神世界,甚至放弃掉自己华人导演无法抹煞的身份特征。为了融入好莱坞,为了赢得世界市场,吴宇森放弃了太多,太多。  后记:2004年,华语电影在世界影坛制造了无数的“误会”,其中包括:《十面埋伏》在年底获得的美国某协会的最佳外语片;章子怡获邀参加2005年的奥斯卡颁奖礼;姜文、贾樟柯在法国成为传奇人物,等等。这些误会的产生给了大家一个假象,那就是“华语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华语电影的盛世即将到来”。是不是这样呢?相信答案是否定的。华语电影从某种角度讲,仍旧处在一种自恋状态,即所谓的“拿‘传统的’与‘世界的’斗争”。更可笑的是,这种传统还是包装了商业的狼皮的传统。这些在外国人眼里看着新鲜,在     中国人眼里看着别扭的华语电影,影响得越广泛、斩获得越丰富,就会给我们制造更大的包袱。中国电影纯粹到来的那一天,也就更遥遥无期。     本书的编写工作实际上在半年之前就已经完成,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才得以顺利出版。实际上,编者感觉这次的推迟出版并非坏事。在《十面埋伏》和《2046》等电影在观众面前极度夸张地“秀”了一把之后,在大众又一次地被那种夸张的把势“蒙”了一把之后,我们正觉得有必要给华语电影泼泼冷水,洗洗脑子。     感谢本书的所有作者,感谢苏七七、赛人、费拉拉等人的鼎力支持。他们一直那么投入地热爱电影,他们一直在以最冷静的思考面对电影本身。

编辑推荐

华语电影行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可笑地成为一门严肃的行业。而华语电影导演们则成为最有资格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反驳外界批评的“实干家”群体。以此逻辑,一把辛酸泪,一堆烂拷贝,再丑的媳妇因其“无辜”,终将能熬成婆。他们把无数的垃圾真诚地献给了我们,自己,却也终究逃不过两手空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0导演批判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