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击乐教程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王以东  页数:116  

内容概要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历代文人雅士、民间艺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它种类繁多,积淀丰厚,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音乐长期以来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模式,在民间、宫廷、宗教和文人群体中传承。进入20世纪后,整个中国社会进行变革,民族音乐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尤其是高等专业艺术院校,已经成为传承、发展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载体。高校音乐艺术院校的民族音乐教学建设,要落实在课程建设上。在它的背后,需要一整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尤其是系统的教材来支撑,并且通过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构建音乐教学体系,使得民族音乐在高校乃至更广的范围内推广。    中国音乐学院作为国内唯一一所专门从事民族音乐教学和科研的高等音乐学府,肩负着振兴民族音乐、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建设的历史重任。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编纂了这套《中国音乐学院科研与教学系列丛书》,包括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民族器乐、民族声乐等方面的研究、创作成果和教材,向学界陆续推出。例如,作为先期工程的民族器乐教材部分,由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的教授、副教授们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和心得积累,通过广泛调研、协同攻关完成。与以往的民族器乐教材相比,这些教材更加注重规范化和系统性。民族器乐的演奏需要娴熟、严谨的技术训练作为支撑,书中收入的乐曲主要为练习曲或技术训练作品,可以集中解决民族器乐演奏中的技巧训练问题。无论是笛子、唢呐、三弦,还是打击乐专业的学生,通过该教材的系统学习与训练,能够基本解决该专业乐器的主要技术问题。

书籍目录

大堂鼓概述预备练习第一章 大堂鼓节奏练习(一)  第一节 基本练习  第二节 综合练习曲第二章 大堂鼓节奏练习(二)  第一节 基本练习  第二节 综合练习曲第三章 连音与滚奏练习  第一节 基本练习  第二节 综合练习曲第四章 大堂鼓演奏技法练习  第一节 基本练习  第二节 独奏曲    1.鼓 威    2.鼓边舞曲    3.大 曲(片段)    4.龙腾虎跃(大鼓片段)附录一:较典型风格节奏附录二:大堂鼓演奏技法符号与注释说明附录三:乐曲简介与演奏提示附录四:常用音乐术语及记谱法

章节摘录

  大堂鼓概述  一、大堂鼓简介  大堂鼓,又称缸鼓,因其形状像花盆,俗称“花盆鼓”。鼓框为木质材料,上下两面蒙皮,面大底小,鼓架为四个支柱的木制支架(现在也有类似架放康佳鼓的由三个支柱和一个圆圈组成的金属架子)。大堂鼓为无固定音高的节奏性打击乐器,记谱可用五线谱或一线谱。受条件限制,在现有的资料记载中,很难检索到大堂鼓的相关资料(起源时间、地点及发展过程等),我们只能说大堂鼓是中国音乐(民族乐队的合奏、重奏以及独奏,还有民间锣鼓和戏曲音乐)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之一,因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艺术形式中,也是专业艺术院校中国民族打击乐专业的必修项目。  二、大堂鼓演奏要领  1.演奏姿势  演奏大堂鼓一般采用站立姿势,双手持槌站于鼓前并与之保持一定距离(约20厘米,不要过远或过近),双脚分开自然站立,距离与肩平行(不宜过大或过小),以便在演奏时使身体各部位保持良好的演奏状态。双手敲击时身体稍向前倾,身体重心向下,呼吸要自然,双臂略抬起呈半圆状,使双槌呈“八”字形敲击鼓面,因鼓面较大,敲击鼓面任何位置都能发音,为使音色统一,左右手控制鼓槌的敲击点应尽量靠近,但要注意不要使双槌完全敲在同一个点上,以避免双槌上下运行时相互碰击,因此击鼓点要适宜。鼓槌击鼓时与鼓面的角度也要适宜,正常演奏一般约为45度(特殊音色及演奏技法除外),击鼓发出的音色要圆润而又饱满,要有清晰均匀的颗粒性和自然松弛的弹性。当然,根据音乐的需要,击鼓的角度、力度、速度、敲击位置和音色变化都是灵活多变的,既要运用轻重缓急、虚实结合、变化多端的敲击手段体现饱满圆润、铿锵有力的声音,又要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展示出中国鼓所特有的艺术魅力。  2.握槌  演奏大堂鼓采用的握槌方法为:手腕直立相对,双手呈半握拳状并使掌心相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为支撑,无名指与小指辅助握住鼓槌。鼓槌握在手中要松紧适度,以能控制住鼓槌为原则,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以拇指、食指和中指为主握住鼓槌,食指和中指要错开一定的距离,拇指指肚中心点、食指第一个关节点和中指第二个关节点,这三个点为主要控制点,加上无名指和小指的自然辅助,以做到对鼓槌收放自如的控制力。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打击乐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太棒了,内容很丰富,很专业!自学也好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