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吴斌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吴斌 编  页数:58  

内容概要

  以竹为材是笛制的一大进步,竹比骨的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便于加工、屈原门生宋玉在《笛赋》中曾描述过当时南方的笛,同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直至明代律学家朱载堉在计算理论上加以科学化的总结,才使人们对十二平均律有了新的认识。“贾湖骨笛”远远早于美索布达米亚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的陶笛比“贾湖骨笛”大约也要晚两千年。箫,古称“顺吹”或“竖吹”。患宋时期,人们将“横吹”的古笛称为笛,将“竖吹”的古笛称为萧,或称洞箫。经学者考证。最早人们将数根参差不齐的小竹管按照长短顺序排列固定,用木框镶起来称“排箫”。

书籍目录

乐颂国风飞花点翠舞影氍毹姑苏行鹧鸪飞三五七卖菜荫中鸟喜相逢欢乐歌幽兰逢春行街五梆子陕北好山村迎亲人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大青山下婺江风光听泉草原巡逻兵牧笛沂河欢歌枣园春色摘棉花我是一个兵山村小景小放牛西湖春晓一枝花(唢呐)社庆(唢呐)百鸟朝凤(唢呐)抬花轿(唢呐)晋调(笙)孔雀开屏(笙)放驴(管子)江河水(管子)阳关三叠(坝)苏武牧羊(埙)梅花三弄(箫)

章节摘录

插图:笙,又作“芦笙”,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笙在八音中属于匏类。匏是葫芦的一种,匏类乐器就是利用匏的自然形状做音斗。笙以簧管配合振动发音,可演奏和声,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形。在出土的殷(前一四0一-前一一二二)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笙和竽,同载于从战国至汉代的历史文献,《周礼,春官》中有:“笙师,……掌教歙竽、笙、埙、籥、箫、篪、篷、管。”“笙”为官名,职务是总管教习竽和笙等吹奏乐器。竽和笙的区别是笙体小、簧少,竽体大、簧多。《吕氏春秋。仲夏纪》注:“竽,笙之大者。”春秋战国时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乐器。隋唐时期竽还存在,但九部乐、十部乐已不沿用,而笙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多被采用。盛唐时期,笙东传日本,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进而传到欧洲,因而对西洋乐器的发展也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宋代,竽销声匿迹,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无竽色。早先,笙一般只用于合奏或伴奏,很少用于独奏,经过改制的现代笙,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其旋律优美抒情、和声丰富多彩。

编辑推荐

《百鸟朝凤.伟大的音乐·国韵华章(吹管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百鸟朝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