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花映红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前言
引言寻梦 花映红以“孟小冬私宅第三代女主人”的身份入住轿子胡同 手机铃音很动听但不顾场合的响了。 我正倚靠着齐胸高的户籍登记大理石面柜台,拿着护照、房产证和土地权证,等着妙龄警花开一张居住证明。 “国籍?”她眼皮没抬一下地问。 “德国”。 彩铃很帮忙,坚持不懈地唱着,好像在为我鸣不平呢。 “不好意思,接下手机”,还未说完“不好意思”,已经按下了通话键。 一位大娘慈祥厚实的京韵传入耳鼓:“是花女士吧,我是孟俊侠。居委会罗主任给我来了电话,说您查问我姑姑孟小冬的宅子。” “对对对,孟大娘。” 就在半小时前,我还去了东四三条的居委会,按着《梨园冬皇孟小冬传》中关于孟家后人的线索,打听孟家人。孟俊侠,孟小冬的亲侄女。 罗主任说:“三条是有孟俊侠这个人,不过她早就搬走了,我们也不便告诉你。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孟小冬的,这样吧,你留下联系方式,我问问她,如果有这回事,由她决定是否给你回电吧。我们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我道谢后径直来到这个派出所。 “哪儿的宅子啊?”孟大娘问。我心中暗叹,果然如周老伯所言,大艺术家,好多房产啊。 我忙答:“轿子胡同6号和8号。” 大娘迟疑了一会,无语。我的心怦怦乱跳,看来不是啊。 “轿子胡同的,你说的是新门牌号吧!” 原来她是耽误在门牌号的记忆里啊,霎时间我好似抓到了救命稻草,沉底的人挣扎出水面,有了新的希望。 孟大娘仍在电话中对我这个陌生人念叨:“我只记得老门牌号啊!好像是35号院和36号院,反正姑姑买下后带我去的,我记得,”她顿了一下:“从东四三条西口出去,进窄窄的轿子胡同东口,然后右拐走到头,再左拐一点,路北就到了。那是两个并排的小院,不大。前面的轿子胡同,进口太窄不能进车,但姑姑说要坐车的话可以从钱粮胡同进。” 我忍不住激动地插话:“哎呀,我也开车的,第一次看房我就说了这同样的话!”,六十多年来街道走向没变,使得我和孟小冬当年的口吻保持了高度一致! 孟大娘说她是家中长女,与姑姑一起生活了18年,是晚辈中接触孟小冬最多的。我找她问,还真是找对人了。1940年的一天,孟小冬曾告诉她新买了院子,带她去看看玩玩。 我因欣喜若狂而失语片刻,终于迸出一个短句:“我在派出所,不方便,晚上回电。”一言既出,后悔不迭。大娘肯定迷惑,该不是我在公安局犯了事。 放下手机,愉悦的花瓣令全身心舒展。扫兴地是,警花把单子半递半扔出来:“办完了,看看内容都对不对。” 我扫一遍单子,“临时居住证明?”我对她叫道:“我要长期居住证明,听说投资四合院有政策的,可以迁入户口的呀!” 她用一种“内行对外行”的自信眼神看了我:“老外只能办临时居住证明,知道吗?不管你住多久,没有户口!” 好吧,我折起证明,安慰自己,花映红,你现在自己宣布以“孟小冬私宅第三代女主人”的身份入住轿子胡同吧!抬腕看表,2007年8月23日的下午四点。 此刻,我踩出的脚印是重叠着孟小冬几十年前的脚印,又有几个人能有这番幸运呢? 因为一个偶然的传说,我寻梦,一定要将童话变成真实。 我快步走回当年的孟小冬私宅旧址。青砖灰墙上镶嵌着一块汉白玉,上刻着三个隶体字“轿黄府”。轿子胡同的冬皇府啊,定做牌子时,皇帝的“皇”有名称管理规定不能随便用,所以就被龙袍的颜色“黄”谐音替代了。 到了,我却站在大红门前发呆。私宅红门的上端,吉祥如意箍头正中的包袱画着一幅“双喜临门”,两只喜鹊在花间枝头叫闹,门楣上有三幅牛皮纸底色工笔画,左右是古人琴棋与书画,中间是一幅民国时期几个小孩嬉戏娶新娘子的画,活泼有趣。四根门簪上写有江南地方崇尚的“福禄寿喜”,而不同于北方胡同内最常见的“吉祥如意”。 我知道,叩响铜环,推开这厚厚的大红门,就能听见一声低沉的吱哑声,分秒之间会让人感到历经了一个年轮的蹉跎。 此刻,我把鞋底在青砖地面上刻意蹭了几个来回,我想像着,那个浑身充满传奇色彩的孟小冬,60年前就在此进进出出,我踩出的脚印,肯定是重叠着她几十年前的脚印,又有几个人能有这番幸运呢? 曾经的梦,一旦实现,都不敢相信。2004年秋至2005年春,我在北京东四北大街附近的轿子胡同,历经长达三四个月的谈判买下了这处房产。该房产的产权人之一周旦生老先生在一次陪我看院子时随意地向我提及,他母亲徐友筠女士是在1950年从京剧女演员孟小冬的胞弟孟学科手上买的这套房产。他唯恐我不识孟小冬其人,又加了一句:她是梅兰芳的妻子。 我原听他这么说,心里涌上一阵惊喜。我是出生于上海的,在20世纪80年代随一位朋友到过著名京剧女老生张文涓的家,听她说起过“孟老师”。但我毕竟是生在红旗下,知道的更多的是有关梅兰芳官方宣传中的那些内容,我想,梅兰芳的妻子应叫福芝芳啊(其实是梅兰芳的第二位夫人),所以周先生加的这一句反而使我起了疑心,我认为他连梅兰芳的妻子名字都说错了,可见这事不“靠谱”。 周老伯却没有察觉我的疑惑,仍告诉我,在交易这套房产时他已是一个初中生了,正放暑假,见证了母亲徐友筠购房的过程,他亲耳听见孟弟说,他姐姐此时已随丈夫杜先生寓居香港,特委托他代为出售的。如果不是孟小冬的房子,他何必要特意解释呢?周老伯反问我。 我问他有什么能证明的,他连连摇头,“文革”中所有房契上交了。没有任何文件!于是,我重燃起来的喜悦也瞬间即逝了。 我对北京的四合院情有独钟,她的古典之美以及该建筑所赋予的特定京味生活方式,令我向往。胡同里的院子日渐稀少,我有些着急。无奈当时政府有规定,只允许北京户口的市民交易院子,所以作为德籍华人的我尽管有心却也无能为力。2004年夏天北京突然开放政策,要引进外资改造老城区,我就立即决定在皇城根脚下圈块地,故宫进不去,做不了“皇帝梦”,但做个泱泱京城的“小地主梦”也够了,当然,我那时绝没想到这“梦”却是孟小冬的“孟”。 即便听了周先生的解释,但凡见过那个院子的人也不能从情感上来认同它曾是孟小冬的闺房,因为周旦生他们早已在60年代被迫迁出了,房子被划为“市公产”,所以当他们因落实私房政策而重归时,看见年久失修的大杂院。危房庭院中原先那两棵美丽的香椿,树干也被石棉瓦的屋顶紧箍着,奄奄一息。 周老伯和妹妹们已无法面对这样的衰败,他们要维护住这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关于“家”的纯净回忆,唯一的方法就是离开。于是我的寻“梦”之旅也由此很偶然地开始了。 我修建“轿黄府”(前身为孟小冬私宅旧址)前,将周先生告诉我的所谓原孟宅时期的装饰件和物品如门锁衣钩等小心保存下来。这时我已经十分关注这个宅子传说中的前女主人:孟小冬了。 稍得空时我去向周老伯刨根问底,他是1937年生人,他一再说,出于恐惧不敢保存,所有房契和过户手续在划为市公产时被上交或毁掉,所以他无法给我提供直接证据。年近古稀之年的周老伯慈眉善目,头带毡帽,围脖两端交叉平整地叠在胸前,外套呢子大衣,显得很儒雅绅士,见他真诚而不像说谎的样子,我还是留下一个心愿,我一定要去探秘这个宅子的身份谜底。 周老伯建议我去房产部门查,我于是跑了好几处有关部门,因新中国成立前的档案,公务员们推诿拒绝,我颇费周折,一无所获。 有一天深夜我继续在网上浏览有关孟小冬的所有故事和传说,当我读到“孟小冬的家是在离北京站不远的东四三条”几行字时,顿时感到万念俱灰。我立即告诉了周老伯,他在电话中宽慰我,“她是大艺术家,明星们一般来说是有很多房产的。我对你说的,绝对都是真实的。”尽管他的话有道理,我还是失落了良久。 时光流逝,直到很久以后的一个偶然的场合,在一个拐弯抹角的朋友供职的地产部门,有位温厚敦良的副主任被我说动,在电脑上帮我查阅,他并不知此事对我发现和保护胡同人文故事有多重要,以致日后我给他送些小礼品以表谢意时,还很疑惑地与我保持距离,堪称一位模范公务员! 当他办公桌上电脑显示屏跳出京房产档案1950年字第780号及9903号,那已发黄的影印件上,赫然写着过户双方的名字:孟云鹤、徐友筠,我长舒了一口气。这时的我,对孟小冬的家人名字和住所已倒背如流了,孟云鹤就是孟小冬的母亲,旧社会女人是从夫姓的。而案卷右上角的一句小注:“已发还孟张氏”,更锁定了这个结论,孟母原名张云鹤,嫁入孟家后,就被叫做“孟张氏”。我确信接近孟小冬的私宅身份真相的关键钥匙找到了。 孟小冬是孟家的顶梁柱,家里所有的开销由她包揽,她母亲没有收入,所以应是孟小冬买的房子但挂在母亲的名下。这其中有什么秘密?是孝敬老母的善举?还是明星低调处理个人私产?还是。 在德国大学的法学课上获得好成绩的我,对“证据链”的找寻有一种痴迷。我被万种猜测围困,很痛苦,我决心找到孟家的后人核实真相。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我似一只德国工作犬,嗅别分辨,叼出最接近原貌真相的文字,为这部“大片”配像、打上字幕。 深秋的一天,我驱车在机场高速上,车后座上是我家的两位少爷,大少名“马赛”,二少名“雷尼”,他们都有响亮而俗套的中文名字,“黄缔”与“黄添”,喻“顶天立地”之意,兄弟俩前年还上了央视李咏的《非常6+1》。 各位看官,我是在去探访孟大娘家的路上。 “这叫什么路?”我手握方向盘,往后视镜里扫了后座上用德语打着笑闹的兄弟两个。 “Flughafen Autobahn!”(德语,机场高速的意思)这两个未成年人永远不会放弃抢答正确答案和炫耀小聪明的机会。 “这叫国门第一道,”我刚看了一部电视剧,里面是这样形容的。这五个字很能显示出中国人在使用形容词上的想像能力。“有意思吧!”我问。 “门?哪里有门?妈妈,收费站的那个大Tor(德语“门”的意思)?”雷尼惊诧。 “不许中德文混着说!”我头疼,他们总是自创这类双拼的话儿,而我要的是纯粹的语言。 老天一下子阴沉下脸来,雨点噼里啪啦地扫射到挡风玻璃上,好像要与我同仇敌忾地斥责说话偷懒的孩子。 “快关天窗!” 蓝色的小车在雨中轻捷似燕,用速度在国门第一道上划出风的痕迹。车尾还贴了一只黑色的蝎子,那是我的星座。 一阵京胡过门响起,马赛前探身子按下开关:“又是孟小冬!妈妈,她唱的谁都听不懂。京剧有什么好听的,一种吼叫的音乐。”他用天生的弹钢琴的修长的手指灵活而快捷地用周杰伦的歌置换掉了孟小冬的CD。 “这才是好听的音乐。”他俩得意地跟上节拍,但唱跟不上词,马赛说:“他们说,周杰伦的Rap,中文的中国人听不懂,英文的英国人听不懂。”雷尼闻听此语,乐翻了天了,一遍遍地学舌,后座上一片少年稚趣。嗨,孟小冬的京剧戏词听不懂,周杰伦的念白,又有几个搞明白的,还是德国人说的,米卢也唠叨过的,态度决定一切。 终于,将车停在亮马桥路的德国使馆学校门口,卸载了我家两位新生代。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我一踩油门,把外形最乏味生厌、服务却最显德国卓越特色的凯宾斯基饭店甩到车后,我请周杰伦下课,车里又响起孟小冬的《捉放曹》,要不是背景里噪声杂音丈量出几十年的时光屏障,仅听她的声音,就好似她是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人儿一般亲近。音响,活生生地编造幻觉。 认识孟大娘后的这些时光,就是我拧开探寻孟小冬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京演艺与生活这把门锁的日子,我和孟大娘的很多次长谈,所有周老伯说的,都与孟大娘的记忆对上了。我又认识了余叔岩家的后人、与孟小冬大约同时代的京剧老票友们、研究孟小冬的专家们。 一个个画外音都在柔光镜头外给这探幽孟小冬艺术和情感生活的大片配像。而我在不断研读翻阅大量有关孟小冬的书籍和资料时,似一只德国工作犬,嗅别分辨,叼出最接近原貌真相的文字,为这部大片打上字幕。 中秋前夕,我甚至劳请了周老伯和孟大娘的大驾,重返孟宅吃月饼。当孟大娘拄着拐杖细细打量着整修后的院子,不禁感叹道:“真难得!我上次来时还是个丫头呢。几十年了,真快啊!”然后,我扶着她看角角落落,大娘说这个那个和以前一样,我惊讶了,我和孟小冬居然有那么多的审美观是相通的,冥冥之中我感到,她就是在等着我来整理她的私宅,重建优雅的。比如私宅大门原在东南角,我买下时原门道已砌成住房了,大门挪到西边了。修整时我并不知孟宅原大门位置,却将新大门丝毫不差地安在了原处!大娘说,花女士,看到你为我姑姑所作的这一切,我感到很欣慰。 车子驶进朝阳区一个普通小区内,随意找个空处停车,不花钱,等于是对访客不设最低消费,难得友好的物业啊。 孟俊侠大娘住的那幢大楼很高,约有二十层,属于90年代的公房类建筑。楼梯间是简陋的水泥墙,走廊上刷过的墙皮都剥落了,可以说它陈旧脏乱,也可以说它自然,有着斑驳的写实画派意境。电梯一至六层的住户不能用,七层以上的才有权坐电梯上下。 及至我下车时,雨停了,进入楼内的光线强度还可以将台阶照个大致的清楚。我到了孟大娘所住的楼层,一扇防盗门将一截公用走廊封入,门上写着多少号,靠右又有一个小牌子,上写多少号,旁画一个回车键的标志,箭头指着一个电铃。我按一下,照例是孟大娘的老伴,和蔼的赵大爷来开的门。而孟大娘,因为髋部有恙腿脚不便,往往只从室内挪至自家门口,也就是离防盗门五六米远的走廊尽头站着,等我。 我和大娘总是为入座互相谦让一番,然后每次都还是坐在各自的原位上。这是一个两居室典型的平常之家,靠西是一个带阳台的小客厅,十多平米,靠北墙放个圆桌,镂空绣花桌布压在玻璃台板下,孟大娘就挨坐在圆桌的左首,背靠北墙。通常我搬一把椅子就着圆桌坐在大娘斜对面,也方便和她一起翻看桌上孟小冬的资料照片。而牵手孟大娘度过了金婚的赵大爷,坐在圆桌的左边,靠近阳台,在我们谈话间负责倒茶添水、补白释疑、里屋取件以及开门送客。 在这间平淡无奇的居室里,我听孟大娘叙述姑姑孟小冬,听她鲜为人知的生活故事。我曾经幻想着,在引子里,为我的读者营造出浪漫,一如张爱玲《沉香屑》中描述的场景:为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她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她的故事也该完了。 这样的设计后来还是被我放弃了,不知为什么,就是觉得假。也许张爱玲是小说高手,可以肆意营造想像空间,而我,必须要尊重客观存在。你和我,还是接纳在孟大娘家简陋、不浪漫的场景,聆听孟小冬的故事。虽然这里的一切背景与高雅至尊、名贵奢华无关,但平庸的场合抑或有更强的冲击力。 雨又开始下了,秋雨缠人。 我也缠人。各位看官,为了留住孟小冬生活细节的原生态,我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陷于自责、无奈的彷徨困惑中。孟大娘也同样地在经受着情感的折磨。 她说,花女士,我年纪大了,奇怪了,最近发生的事记不住,可是小时候的事,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的,好像放电影一样。你每次来吧,走了以后我都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我是有神经衰弱的,一回忆起解放前的那些事儿吧,我就不舒服,生活规律也破坏了。但瞧见你,挺真心地写我姑姑的书,又不好意思拒绝你。 我闻得此言,心如虫噬。记得小时候看过日本电影《望乡》,由日本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栗原小卷扮演一位女记者,在偶遇一位早年下南洋卖身的名叫“望乡”的老妇人后,得知她的不平凡经历,为了用文字记录下一代日本烟花女子所遭受凌辱的惨痛历史,女记者也困顿于两难的情感煎熬中!一方面,职业使命驱使她要揭露真相,另一方面,她的使命是要让饱经沧桑的老人再次揭开伤疤,女记者虽于心不忍,又不得不为之! 是我打破了孟大娘平静的晚年生活,我既不想折磨孟大娘,又不愿放弃为后人记录孟小冬的机会。没有人能帮我,我是敏感的、脆弱的。孟家后人一如他们“仁德堂”孟氏家族的耿直朴实的秉性,低调地不张扬地生活着,但孟小冬远居港台未回的事实,在解放后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给他们带来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负面压力。回顾最钟爱自己的姑姑,压抑感时时袭击着孟俊侠,76岁的她,因为我们这些渴望了解孟小冬的人而支撑着。 雨点敲窗,催促我讲一支转世醒来的孟小冬的故事,不用抢在沉香屑点完前,一定要在陈凯歌的《梅兰芳》上映前哦,比起“陈牌”孟小冬,孟家酿造的“花记”孟冬皇,绝对原版正宗。 孟俊侠大娘坐在我的面前,花白头发,有些方正的脸庞,隐约留有姑姑晚年的面孔轮廓,而她的厚实的有主见的语调声音,逼真到一如录音里孟小冬给大弟子钱培荣说戏时的口音语气。呵,等不及了,亲爱的朋友,我的眼睛现在就是架在的轨道上的镜头,我的眼泪就是沾湿镜头的雨点,雨中镜头模糊的画面再推进时,犹如谷歌巨大的地理搜索引擎,把显示屏上万千像素中的一个小点的孟宅,拉近放大,放大,更大,渐渐地,屋顶、门窗、院中的树、树下的花、花瓣中的花蕊、花蕊上的小蜜蜂、蜜蜂旁边的孟小冬。 遥远的民国时代的孟小冬被激活了。你准备好了吗?穿越时空,和我一起离开这喧嚣纷扰的现代社会,在孟小冬的故事里过一段隐居生活,在那里欣赏一出传奇。
内容概要
《孟小冬》作者德籍华人花映红女士.斥巨资重修盂小冬故居,使用盂家后人独家授权的影像和文字,在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盂小冬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和心路历程。她是国际巨星眼中的传奇女子,她同时有着男子的霸气和决断、女子的妩媚和柔韧,她像谜一般的生活和爱情,至今令人神往。她,就是孟小冬,人称“梨园冬皇”的中国第一女老生。 舞台上,她一生扮演谈笑间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大丈夫;生活里,她经历了爱情的百转千回,浴火重生,成为余盂流派的一代宗师。 《孟小冬》是国内第一本获得孟家后人授权的孟小冬传记小说,孟小冬同时也是电影《梅兰芳》女主角的原型人物。 陈凯歌:世上的浪漫大多不能成功,“梅孟之恋”也不例外。孟小冬身上的独特品性吸引了梅兰芳,他们的恋情大概只持续了三四年,却对彼此影响深远。 章子怡:我很痴迷这个传奇女子,她是中国第一女老生。她那么爱梅兰芳,却离开他了,这种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孟小冬是20世纪20、30年代被誉为梨园“冬皇”的京剧女老生演员,梅兰芳的前妻。《孟小冬》主要反映了她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生活和爱情。与梅兰芳相遇相恋,结婚四年后二人因一场血案和一段隐情不得不分开,孟小冬经此打击,一度出家为尼。后来,振作起来的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在余府学戏达五年之久,是余门中学艺时间最长,得真传最多的余派传人。1947年在上海最后一次演出《搜孤救孤》,达到其艺术高峰。孟小冬与梅兰芳那段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至今仍令人们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书中配有100多张高质量的老照片,其中孟小冬的一些珍贵照片,尤其是封面照片,属国内首次发表。 《孟小冬》作者,德籍华人花映红女士,斥巨资重修孟小冬故居,多次采访孟家后人和余家后人,在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孟小冬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和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花映红,德籍华人。中国复旦大学学士,德国莱法州立专业大学硕士。 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浦江。在德国生活十余年,硕士毕业后就职于德国KCH公司,继而被派往该集团公司下属的武汉合资企业担任高管职务。2001年武汉电视台将其丰富感人的生活经历拍摄成纪录片《中国角·德国角》。 迁居北京成为孟小冬故居女主人后.她致力于国粹文化和四合院人文故事的保护与传承一花映红精心主持的轿黄府(盂小冬私宅)重建修整,充分展示了一代中国京剧女皇的古典院落神采之美,该建筑自2005年起被《北京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书籍目录
引子 寻梦壹 卯时 日出听梦第一折 龙凤双洗盆架第二折 轿子胡同“8”号第三折 相思鸟第四折 余叔岩第五折 国色天香贰 巳时 隅中说梦第一折 东四孟府第二折 灌唱片第三折 二格格第四折 重庆来客第五折 余门立雪叁 未时 日映品梦第一折 侄女“大俊”第二折 屏风、暗屉与梅瓶第三折 云遮月第四折 大玉子肆 戊时 黄昏戏梦第一折 遇上梅兰芳第二折 邀约《四郎探母》第三折 梅党第四折 兼祧两房第五折 梅孟之恋第六折 谋计联姻第七折 新婚燕尔第八折 刘喜奎第九折 《游龙戏凤》伍 亥时 人定惊梦第一折 横刀夺爱染命案第二折 梅党倒戈第三折 天津飚戏第四折 浪漫爱旅第五折 贵妃醉酒第六折 名分陆 子时 夜半析梦第一折 噩耗第二折 角逐第三折 吊孝受辱第四折 尺寸光阴第五折 胎约染 丑时 鸡鸣解梦第一折 女儿误第二折 石榴树捌 寅时 绝唱空谷闻第一折 梨园冬皇第二折 谢幕第三折 凝晖遗音第四折 只有香如故尾声 追梦孟小冬生平纪事年表
章节摘录
肆 戊时 黄昏戏梦 第一折 遇上梅兰芳 1925年8月的一天,京城的第一舞台有一场盛大的义演,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当天的戏码:马连良和荀慧生的戏排在倒数第四,然后是孟小冬与裘桂仙的《上天台》列倒数第三,压轴的,也就是倒数第二的节目,是余叔岩和尚小云的《打渔杀家》的大轴,就是梅兰芳与杨小楼的《霸王别姬》。 马连良、荀慧生演完下场后,小冬与裘桂仙登台演出,那个时候小冬还不到18周岁,戏码能排在马连良和荀慧生的后面,可以说是名满京华的红伶了,更难得的她是一个坤伶。在北京,辛亥革命后京剧女演员不称“女角”,而叫“坤伶”20年代中期才开始允许男女演员同台献艺。豆蔻之年的坤伶能有模有样地扮演一位须生,使小冬的人气一路飙升。在观众阵阵喝彩声后,余叔岩和尚小云上场了。 小冬他们下到后台,正卸着装,就听见一阵躁动,有人喊:“梅老板来了,梅老板。”周妈正在给小冬解头带,停下手来,小冬也寻声望去,一群人簇拥着梅兰芳从门外进来,舞台提调兴冲冲地迎上去,躬身作揖,亲切地招呼:“梅老板来了,真是时候啊,压轴刚上,这边请。” 大角儿的化妆间是用薄板和帘子单隔出来的,正好在孟小冬彩桌的后面。小冬在上海时就久仰梅兰芳的大名,五年前,也就是1920年4月15日,梅兰芳和孟小冬,当时她的艺名还叫孟筱冬,两人的戏码广告就出现在上海《申报》的同一版面上,但不是同一个戏院,梅兰芳演于上海天蟾舞台,孟筱冬演于上海大世界内的乾坤大剧场,戏单广告上“梅兰芳”三个字在她的名字上面,大大的,引人注目,有她的名字的十倍之大,相比之下,自己的名字不能说是沙子,但也就是米粒大。 如今这个名贯南北的梨园首席名伶就在眼前,朝着自己这个方向走来,小冬心中似有小鹿欢撞,脸上一阵红晕泛起。 她远远看见梅兰芳穿着一身西装,清爽儒雅、双眸柔亮、举止洒脱,天生秀骨中却蕴有一股英气,也就那么瞥了几眼便羞怯地回头来。那些如草之随风的众人呼拥着梅兰芳继续往这边走来,孟小冬听着他们的脚步声响,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上了。 直到梅兰芳被拥进化妆包间内她才定神坐下,发现他根本没有注意到她,这时,她慢慢平静了下来。 带着巨大的好奇心和追星族的热切,小冬卸完妆回到拥挤不堪的池座边上,在靠近角落的地方找了个落脚的空儿,卸了装后的她,并没有引起观众的特别注意,一是池座边上灯光昏暗,二是进了戏园子的客人,眼球是盯着戏台上的角儿们的。此时大家静候当天的重头戏,梅兰芳的大轴戏,历演不衰的《霸王别姬》拉开帷幕,和这些观众一样,小冬也是急切地盼着开场的锣鼓响起来,这是她第一次有机会亲身观摩大师的演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几年来,她听人们念叨这个名字,从上海听到京城,充耳率远远领先于她的回头率,今天终于可以见到这个偶像级的乾旦大王,我倒要看看他是如何征服了戏迷的,她暗暗地想。 梅兰芳与杨小楼的《霸王别姬》开始了,秦朝末年,楚汉相争,霸王中伏,困于垓下,虞姬为其舞剑诀别。台上梅兰芳扮演的虞姬,柔婉清澜。看第一眼时,心中还想着这是梅兰芳,刚才后台的一身洋装的梅兰芳,一个男的。再看时就忘记了,眼中只见身披斗篷的虞姬,在杨小楼饰演的楚霸王的英雄气概衬托下,梅兰芳美丽之致,将虞姬难以别离项羽的哀愁情愫表现无余:“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梅兰芳和着二六板委婉唱着,配以剑舞,姿态之美妙,身段之婀娜,恰似蝴蝶穿花,蜻蜓点水,看得人目不暇接。台下爆出阵阵叫好声,比小冬演时更胜几倍。毕竟是年轻,小冬还有些小孩子气,她想,敢情我演时你们捏着拿着,全是为这大轴省着劲儿给彩头啊。还来不及赌气呢,就看那台上,虞姬涮剑、栽剑,再涮剑、再栽剑,双剑一盖撕开作劈马式一亮,接着云手、反云手、仙人指路,继而耍大刀花、再耍反大刀花、一个鹞子翻身,双剑耍出骑马加鞭。最后虞姬面朝前台耍出一组漂亮的剑花,原地左脚上步,右剑向前一刺,剑搭十字下腰翻身,胡琴戛止,大锣三击,“她”已近乎崩溃,双剑拄地,按剑垂泪。 虞姬的瞬间用力,刃出情止,早已使小冬忘却了原是为去看一个梅兰芳的!神为往之,早已入到了台上的戏里去了,“大王慷慨悲歌令人泪下,待妾身歌舞一回聊以解忧”,回想着这幽怨催人的戏词,她为虞姬而泣。直到她被周妈扯拉出池座,才猛然觉得自己是身在第一舞台的戏场。周妈叫小冬快些离开,师傅仇月祥已来催她了,小冬依依不舍地提了手袋出了场子,一言未发,人似走动的电线杆子,跟着周妈上了包车,由着师傅一路拉往孟府。 夏天的午夜,有些凉爽的微风扑面而来,但此时的风儿太清淡了,冲不走小冬满脑子里的汉军营盘之浓烈血气。拉车师傅哼哧哼哧地在前头跑着,在昏暗的胡同里拐来折去,猛不丁地斜插出个人影来,把师傅吓了一跳,吐出一串骂声,比冰糖葫芦的个数还多,然后是一阵回骂,爆炒豆子般地猛烈。接着这两个开始干仗,后面的周妈和拉她车的师傅赶上前来,把这前头血气方刚的俩小伙给劝开了,这一切,小冬亲眼见着,却如患了夜盲症般,毫无反应,那魂儿已被霸王的垓下之歌借去了,梅兰芳的虞姬,虞姬的梅兰芳,如同晃动的车影紧紧相随,挥之不去。 小冬都不知道怎么进的院门。夜晚躺在床上,一对丹凤杏眼望着月光映照的纸糊绿格窗棂发呆。小冬有所领悟,并且惊叹,只要演技非凡,性别是可以被忽略的,梅兰芳为她开了一扇窗,从这个窗口她看见了未来的演艺目标,她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戏台观音,伸出千只玉手把台下的观众的一颗颗心给抓紧了,不放手,直到自己下了场子。小冬从小接受父亲的三从四德说教,此时还根本不懂男女情事,她心里似藏着一把琴,有什么东西弹拨了那个弦,就是淡淡地一刮一弄,弦儿颤动了,来来回回地颤,越来越弱,越来越轻,而她听见了这细细的颤抖,打着心的节拍,扑通扑通。她只懂角色的行当,她不会为感情定义,她不知初恋的表情。 次日小冬起身,因前夜未睡妥,眼皮有些浮肿。刷牙时她装着无意地问周妈,第一舞台今晚贴了哪几出戏啊?虽没有提梅兰芳老板,但涉世未深的她,还不懂得包藏她的私心,明眼人周妈故意不告诉她,而小冬浑然不觉自己的小秘密早被识破。 周妈是过来人,她头天站在小冬身后,瞧孟大小姐那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儿,就知道有种神灵将要降临到这个花季少女头上了。这一天总是会来的,或早或晚。但是,自己的丈夫曾是戏班的,她是受了伤的,她真不希望小冬把未来交给一个艺人!还因为,周妈是讲究兆头的,她迷信,“霸王要别姬,剑光舞霜寒”,这出戏,戏里戏外,怎么听,都听不出吉利的词儿来!很多年以后,“别离”与“情杀”确实都发生了,周妈更加坚信了自己有算命师的预测魔力。 此时的小冬,由师傅仇月祥负责对外事务,小冬好在年轻,精力旺盛,白天演,晚上演,赶场子,日演几出。仇月祥和周妈帮着小冬打理她的其他事务,父亲孟鸿群因女儿渐渐地唱出来了,心情愉快,身体也比刚到北京时好了许多。他也经常在晚间来到小冬演出的地方,看看爱女的技艺是否有长足的进步,并在散戏时陪小冬回家。 小冬大都演于城南游艺园、前门外的开明戏院、有时也到三庆园、 广和楼等处串演。她又被一帮家人团团呵护住,成了孟府一家的中心,所以,忙得不亦乐乎的她一时忘了梅兰芳。 第二折 邀约《四郎探母》 这天小冬和师傅仇月祥演罢一个日场,正想去“新世界”附近的小店铺里吃碗面。“新世界”里的店贵一些,仇月祥早就和这家小吃店的店主谈好了搭伙的价钱。小冬和师傅出了“崇雅社”的女戏场就遇上了汪绍亭。 “新世界”进门首层正对着电梯间,电梯两侧高大的铁栅栏上,悬挂的都是坤伶们的大幅剧照。右侧是购票处,当时采用的是通票制,购票后各层随意游玩。北部有小有天菜馆,专售南北大菜。东部是“崇雅社”坤伶们的女戏场,孟小冬、程艳芳、李月卿、白素忱、苏兰舫等数十位坤角在这里常年演出。二层有电影院、茶座、商场、杂耍场、远眺京城景色,北望紫禁城三大殿、北海白塔、景山万春亭、西眺苍翠葱茏的西山美景。由于“新世界”是老北京的大型娱乐场所,临近前门大栅栏商业街,北靠“八大胡同”,琉璃厂文化街,东距天桥一箭之遥,各色游客络绎不绝,“新世界”经常人满为患。 汪绍亭此时在梅班里做事,仇月祥和他并不熟,但因为都在梨园界,也是在好几个地方碰过面的,只是还没有一起吃过饭,喝过酒。汪绍亭当时身体还未发福,看上去还比较敦实能干,他把仇月祥拉到一边,热情地寒暄了一通,末了说道:“北京电灯公司总办冯公度家有个堂会,是贺其母八十大寿,已确定大轴是梅兰芳和余叔岩,戏码是《四郎探母》,余老板突然有病,可能会临时回戏。戏提调听说孟大小姐在开明戏院贴过这出戏,故遣我来问问,是否请小冬姑娘明日过去对对戏”。 一听是与名牌大角儿梅兰芳对戏,仇月祥心里已有意答应,但为了摆身价,他故意有些支吾地说:“孟艺员是否愿意,我还得去问问她,汪二爷,稍等。” 小冬见到汪绍亭和仇月祥在那边说话,就定睛仔细看了此人一眼,猛然想起有些眼熟,似在那儿见过,一边想,一边玩着辫梢一边走到自己的大幅剧照下看自己和其他坤伶的照片。 她忽然记起那天在第一舞台的后台,招呼梅大爷的就是此人,但不知他到底是干什么的,也许和梅大爷有关,可是他那天根本就没看见我啊。正好笑自己的幼稚,师傅来了,把汪绍亭的话如此这般说了一遍,这仇姨夫不比周妈那么拎得清,还一五一十地讲,而小冬此时只听进去“梅兰芳对戏”几个字,就够了,先前在后台泛起的一阵红晕又刷地映满两腮,心中小鹿又欢撞起来了,手指绕着胸前垂着的大辫子,嘴上说:人家是大角儿,又紧跟一句:“师傅,我行吗?”但怕师傅回掉,“你陪我去么?”其实,不管小冬愿不愿意,仇月祥心中早就做出了决定。过来问小冬,只不过是走个形式,让汪绍亭等一等。 仇月祥于是回转过去和汪绍亭说定,明日到东四九条35号,中国银行总裁冯六爷家与梅兰芳见面,吊嗓唱戏。汪绍亭也客气地说,他担车钱。 第三折 梅党 次日小冬随师傅到了冯府。临行前,她问周妈穿什么合适。此时的小冬,说是个朴实的少女,却分明有点冒失,算不上娇媚却夹裹着一袭西洋风气。她处在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过渡年华中,离开了女孩子的“幼稚园”,却还没踏进女人的领地,所以她便装的时候,穿得很随便。她在脑后梳一个传统的大辫子,乌黑的辫梢往前一甩就吻着了玉腕上的那只手表,表盘上的晶莹闪亮玻璃面,对阳光下给偷窥她的人一一行刺;她套一件高领斜帮开襟的旧式版样旗袍,粗布面料上画着的却是类似纯手绘的单枝大花图案,吵闹着只有在高档丝绸上才寻得见的引人注目;一对美肩秀臂虽不幸被直线裁剪的七分袖看护得牢牢的,可一双细高跟儿白色洋皮鞋还是从不开衩的下摆里溜出来,一前一后敞着脚背说话。 周妈说,拣高档的衣料穿吧,冯府里全是些头面人物。小冬也是这么想的,就把唯一的一件纯丝绸旗袍穿上了。孟五爷照例过来替女儿把关,这武净行的评审过来一瞧,嗨,心里念叨,这丝绸旗袍还真可以,把女儿的身体曲线多少给显露了,但他说出口的话便是:“不行,换,换,这料子太薄,闺女家显轻佻了。”小冬换上了一件粗布旗袍,图案是均匀分布的小碎花,粉紫色的底儿浅白色的花样儿,除了手表未拿下,全身透出小家碧玉的味道。 进了冯府,钻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圆桌和一群她不认识的文人墨客,他们都已聚在那儿用午餐了,大部分背对着她,圆桌的内侧,她看见了梅兰芳的侧影,此刻他正起身站立,手端一杯,向其左侧的某位敬酒,于是远远瞧去,那满桌的各界贤达、社会名流都矮着,似梅老板的龙套。 汪绍亭带小冬走到冯总裁跟前时,梅兰芳是正被闹哄的劝酒人勾着,未转过身来。梅兰芳不喜喝酒,众人又喜劝酒,一来一去拉着“二锅头锯子。冯总裁忙拉拉左边的梅兰芳,他一回身,不得了,梅兰芳的两只眼睛与那十几双“临时龙套”的聚光灯一起射来,小冬羞得面若粉桃。小冬躬身施礼:“梅大爷”。梅兰芳此时与她四目相对,还礼:“小冬姑娘,别客气”。话音未落,众人起哄戏语,“这是梅大哥!”冯总裁一见,连忙说:“以后就叫梅先生吧。” 梅兰芳此时31岁,头发中分,头油锃亮,白色套装,风度翩翩。他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还好罩上一对憨憨的眼皮,中和出恰当的儒雅浓度。男人眼睛太骨碌,会生狡猾刻薄之刁相,男人眼皮松垂,会出笨措呆傻之愚态,梅兰芳在台下,眉眼搭配,似红花绿叶,给自己的风度加了分数。在台上,他扮女人,这一对芳龄女子最忌讳的憨垂眼皮,好在被画上去的黑眼圈一笔勾销,只露出灵活自如表达情感的明眸。梅兰芳,集上天的万千宠爱于一身。 四目相对时,小冬是先收回眼光的一方。阅历决定目光的力度。在坤伶小圈子里泡着的小冬,再老练也是稚嫩的,尤其当她面对的是一个陌生异性。而梅兰芳的目光,在小冬身上放了长线,不是因为年龄上的优势,也不是阅历上的成熟老到,而是此刻,他回归了扮演旦角的天真的本性,他好奇,所以要把小冬看个明白。 小冬不知,这并不是梅兰芳见她的第一眼!原来,梅兰芳从来就是一个“戏痴”,他自登台始,就有一个习惯,喜欢早早地赶到戏场里,把同日不同台的戏前前后后都看一遍,虚心好学的他,很得意自己的一箭双雕,既过眼瘾,又从同行中偷招学艺。到了近两年,由于自己的名气地位已确立,他的戏码放在大轴是各家戏院铁板钉钉的事了,所以他不再像早年那样,从当日开演的第一台戏就看,而是推到后几场始过眼瘾。第一舞台与小冬同台的那天,他正好赶上看了小冬的演出,见识了她在特有的生理青春期内,嗓音之冲,音色之亮,调门之高,唱腔之朴,当时就暗自钦佩这个偶尔听说过的小坤伶。及至在后台想看一下小冬的便装相,却被一帮人朋友簇拥得身不由己。那一夜,梅兰芳错过了亲瞅本色孟小冬的眼缘! 此刻梅兰芳忍不住,好好地打量了这位小妹妹,把自己那天欠了小冬的目光和今天的一并开支了。 一阵短暂的安静后,大家慌忙地加椅子。桌面上,一批文人哄笑后,梅班惯例话题又全盘收复失地。 他们谈的事儿,对小冬来说,多半还听不懂,插不上话,只好慢慢吃,总而言之,当她听不懂那些名词或名句时,心中只有一桩事搞懂了,那就是,什么叫“高深”。梅兰芳这边众星捧月的阵势把小冬和仇月祥震住了,这才是伶界大王啊,多么强大的阵容: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戏界笔杆子齐如山,艺界活动人士李释戡、樊增香,新闻界人士张汉举等一大帮子人,再想起自己身边除师徒二人与周妈,只有几个人,小冬不禁觉得相形见绌。 回到梅兰芳一身的“三千宠爱”来,梅兰芳有一个好品性,叫有饭大家吃。这个好品性如果放在无一技之长的人身上,那么是会被人利用而把自己摧毁的,还好梅兰芳专心于自己的艺术,演艺行政事务就全被一帮能人揽过去了。一个良性循环圈以民间方式运作了,他们把梅兰芳包装成“角上角”,角上角的梅兰芳更专心,更优秀,获得更大的利益来反馈他们。好品性使梅兰芳成为稳健股,好演艺使他成为绩优股,这两项,使梅兰芳拥有一帮挚友和忠实支持者,俗称“梅党”。梅党的反对者,则把梅党对梅的捧角鼓吹行为讥笑成“梅毒”。 同样一个角儿,捧角力度和好坏可以翻云覆雨,比如形容四大名旦,好的一字诀有:“色以兰芳,唱推小云,做乃慧生,格属砚秋。”但两字诀则反唇相讥道:“梅之脸糙,尚之嗓尖,荀之膀宽,程之腰粗。”行里说法是捧角出名堂,背后要有两个袋子。这左右两个袋子,一个是“钱袋子”,一个是“戏袋子”。 梅兰芳的钱袋子就是冯府的主人,中国银行的董事长冯耿光,这个捧梅的主要经济投资者,人称冯六爷,广东中山人,日本士官学校一期毕业,痴迷好戏,早在光绪末年在梅家就是常客,往来频繁。冯六爷平常叫梅“傻子”,说梅兰芳除了唱戏什么都不懂,人在江湖却书生气十足,是个戏呆子,不过当着众人面,他叫梅兰芳“畹华”。他不仅对梅兰芳的演出倾力资助,对后来梅兰芳闻名世界的美国、苏联之行也慷慨解囊,所以梅对冯六爷是言听计从。
编辑推荐
电影《梅兰芳》女主角在型的传奇人生。 陈凯歌:“世上的浪漫大多不能成功,‘梅孟之恋’也不例外。孟小冬身上的独特品性吸引了梅兰芳,他们的恋情大概只持续了三四年,却对彼此影响深远。” 章子怡:“我很痴迷这个传奇女子,她是中国第一女老生。她那么爱梅兰芳,却离开他了,这种境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