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于尔根·谢贝拉 页数:210 译者:张黎
Tag标签:无
前言
近年来我国爱好西方古典音乐的人,特别在青年中愈来愈多了,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就在当前出现的古典音乐普及规模愈来愈大的喜人形势下,人民音乐出版社选择了德国汉堡罗沃尔特出版社(Rowohlt-Verlag)出版的“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数十种翻译出来,目的是供我国包括发烧友在内的广大音乐爱好者、音乐从业人员(教师、演出工作者)等从事音乐欣赏、学习、研究和教学时的参考。 罗沃尔特出版社是德国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之一,成立于上世纪初,它随着德国百年来的政治沧桑,几起几落,但始终以求新扶新为己任,在推动德国文化创新上有着值得自豪的传统和声誉。“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是罗沃尔特出版社推出的“罗沃尔特名人传记丛书”的一部分。这套书在全德国,乃至所有德语国家都是闻名的。如果你有机会到德国普通的家庭做客,几乎可以在每家的书架上发现这套五颜六色的丛书,部分或成套地排列在书架上,十分引人注目。说这部丛书家喻户晓并不过分,它已经成为人们经常查阅的工具性参考书了。 “罗沃尔特名人传记丛书”涵盖了几乎人类全部知识领域和文化领域,只要某名人对某一知识和文化宝库,诸如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政治、军事、文学和各种艺术门类(音乐、造型艺术、戏剧、电影、舞蹈等)曾做出卓越贡献,或者对社会的历史进程起过显著影响,罗沃尔特出版社就请人撰写成传记性的文字收入丛书,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单行本篇幅不大,一般是200页上下的小册子,但具备科学性和可读性两方面的价值。丛书每个单行本都以传记主人公的名字为书名,书名下有副标题:“以传记主人公的自述作依据,配相应的图片文献加以说明”。副标题强调丛书的两个特点:一是使用第一手材料写成,加强传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关音乐家传记的出版物,中外有个通病,常常把音乐家的天才神秘化或把他们的生活浪漫化,传记作者不遗余力收集音乐家的趣闻轶事,把它们当成认识音乐家的主要窗口,有的甚至用渲染性语言、不确实的虚构哗众取宠。“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不这样,每一个作者在正文前都要做声明,说他写这本传记要打破过去在这位作曲家身上制造的神话,还他一个真面目。二是所有书中均配有同传记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代人的肖像,以及他本人经历的历史事件和音乐活动的图片,做到了图文并茂。这些插图并非用于装饰,而是用形象来说明问题。最近出版的单行本取消了这个副标题,但我们注意到新版传记强调第一手材料的原则不变,书的编排做到图文并茂的努力没变,非但如此,新版还换上了许多彩图。 罗沃尔特出版社物色的撰稿人,都是对撰稿对象、相关领域及有关问题有深入研究并做出卓越成绩的专家,可以从丛书编辑部为每个作者所写的简介中看出。有的撰稿人还是相应研究领域中的权威,比如《瓦格纳》的撰写人汉斯·迈耶先生就是世界瓦格纳研究权威之一。(他因为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渊博学识和突出成就,而且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日耳曼语文学学者,汉斯·迈耶先生被授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罗沃尔特出版社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为“罗沃尔特名人传记丛书”各科的单行本撰稿,使通俗性的小册子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这也是值得我国出版界和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音乐学科中的专家学者效法的。上述的特点和做法,保证了“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的科学性,值得赞扬和推荐。 我们认为这套丛书还有另外两个特点值得指出。 一是丛书的单行本在不断更新。以莫扎特、贝多芬、肖邦为例,单行本已更换成全新的版本,新版由新的撰稿人写出。通过比较,我们注意到新版的观点和材料因学术界对这几个音乐家的研究有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而与旧版有所不同,一般说新版抛弃了作者认为是陈旧的观点,从新的视角来观察问题,补充新的材料。这种做法和我国的“与时俱进”精神是相通的。另外,新版抛弃了旧版堆砌材料的繁琐哲学的缺点,叙述和行文比以前简洁扼要,篇幅也节省了。 另一个特点,是前面提到的文字内容和丰富图片文献的搭配。我国的出版界常用“图文并茂”形容好的出版物,但是有的书刊文字配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图片,看起来琳琅满目,但与文本内容没有多大关系。“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丰富的图片资料与文本内容相得益彰,放在有关内容旁边,起到了使内容具有直观的形象性作用,让读者阅读时不感到枯燥,而且加强了对内容的深刻印象。 为了满足一些读者深入研究的需要,书中的引文都一丝不苟地在书后尾注中标明出处。附带说明:书中若有对我国读者陌生,但对理解本文起加深作用甚至关键作用的人名、地名、名词和所说的事件、问题,原作者没有加注,但我们的译者把这些都作为脚注放在当页的下方。丛书每个单行本都附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完备目录,这是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要的查考依据,书后的对作曲家研究的出版物和重要书目,是对做进一步研究的读者重要出版信息。这些书目大都是在研究史上有了定评的重要著作,也有最新出版的。这两个附录我们原封不动地以原文附在中文版后面。应该指出,这两种附录所提供的资料都是最新的和可靠的,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每个单行本还附有作曲家的生平大事年表,可以帮助读者对作曲家有一个概括性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起到迅速查考作曲家生平事迹和作品完成年代的依据。 丛书还附有传记主人公的同时代或后代的重要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和同行作曲家的评价,或带有箴言性的摘要语录。这些评语常常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是深刻的,有的是切中要害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评论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读者对作曲家的思考和认识。 人民音乐出版社把“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译审任务交给我们三个人,我们感到这个任务很有意义,就欣然接受了。但我们都感到责任重大,因为任务是艰巨的。一是数量大,全套有60本,而且都是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懂德语的人虽不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那样凤毛麟角,但比起英语、俄语、法语来,毕竟人数尚少,合格的德文译者不易寻觅。二是这些书的内容专业性强,与一般的音乐家传记相比,它们具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我们组稿是必须找那些既有较高德语修养,同时又有一定音乐知识的译者。幸好,很多译者都是古典音乐爱好者,他们特别对德国音乐有相当丰富的知识。 但是要翻好这样的丛书,对仅仅是一个懂得德语的音乐爱好者来说,仍有许多音乐专业上的难关要克服。幸好我们的译审小组中有专门从事音乐专业教学、研究的音乐史专家余志刚,还有在普通大学兼任了十几年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德国古典文学专家严宝瑜,以及有过业余翻译音乐类书、翻译经验极丰富的歌德研究专家高中甫。由他们各自组稿的译稿完成后,都由他们精心审校。如审稿时遇到疑难问题,译审小组在人民音乐出版社理论室的负责同志和责任编辑的参与下一起研究解决。总之,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翻译者都抱着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这项工作。因为所有参加工作的人,深深了解完成这个任务意义重大,都愿竭尽绵薄之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普及和提高做一点工作。 以上便是我们要说的话。因为许多话是我们对读者怎样理解和使用这部音乐丛书有关,所以我们把这些话当做“序”放在书前,我们没有认为我们的话是绝对正确的,写上这些仅为读者做参考之用。竭诚希望批评指正。 严宝瑜(执笔)余志刚高中甫 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译审小组 2003年6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这本《库尔特·魏尔》打破过去在库尔特·魏尔这位德国作曲家身上制造的神话,还他一个真面目。书中均配有同库尔特·魏尔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代人的肖像,以及他本人经历的历史事件和音乐活动的图片,做到图文并茂。《库尔特·魏尔》还附有库尔特·魏尔的生平大事年表,可以帮助读者对库尔特·魏尔有一个概括性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起到迅速查考库尔特·魏尔生平事迹和作品完成年代的依据。
作者简介
于尔根·谢贝拉(Juergen
Schebera),1940年生于尕布龙茨(今日捷克的亚布龙内茨),曾经在莱比锡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和文化学。11975年通过博士论文《汉斯·艾斯勒在美国流亡,1938—1948》。尔后成为柏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中央文学史研究所研究人员,1991年以后任出版社编辑。出版过大量关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艺术与文学作品、1933年至1945年之间的反法西斯流亡以及关于作曲家库尔特·魏尔(二十五年以来,一直在研究)和汉斯·艾斯勒的著作。与斯蒂芬·辛顿共同主编过《库尔特·魏尔全集》。
书籍目录
少年和青年时代在德骚
在柏林学习和成人岁月
歌剧舞台上的足迹
新合作伙伴:魏尔与布莱希特
插话1:歌曲风格和史诗性歌剧
捍卫歌剧—流放
巴黎插曲
纽约:征服音乐剧
插话2:百老汇歌剧
最后的岁月
原书注释
大事年表
名人论库尔特·魏尔
作品目录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图片来源
章节摘录
1918年4月底,库尔特·魏尔开始在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学习。魏尔的老师是弗里德里希·E.考赫(对位学)、鲁道尔夫·科拉塞尔特(当时是市歌剧院乐队第一指挥)、还有恩格尔伯特·洪佩尔丁克(作曲法)。“我成为洪佩尔丁克的学生纯粹出于偶然。也就是说,他把我跟另外一个人弄混了。那人曾经问过,能不能上洪佩尔丁克的课程。”除此之外,魏尔还在柏林大学听哲学课:“你可以把我当成此地哲学系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我已经听过两种精彩的大课了。戴苏瓦的《艺术哲学》,对于我来说,每一句话都是天启。我还以巨大的快乐和兴趣阅读了卡西雷尔关于古希腊哲学的论文。” 没多久,这位刚人学的大学生,便给他那些高等学府的教师作出了最初的评语。学习了刚刚一个月,他就说:“他们的确都不够时髦:洪佩尔丁克最多是大胆地、无所顾忌地处理声部间对位自勺_人;考赫在对位法上是个十分拘谨的人,作为作曲家,他是个时髦过头的人,净写些节外生枝的东西。”尽管如此,魏尔并不否认自己在技能方面还是取得了许多进步。7月初,夏季休假开始的时候,他在写给哥哥汉斯的信里说:“当我回首第一学期的成绩时,我相信,……我懂得了什么叫作曲。我在总谱视奏、演奏管风琴和钢琴方面,还是颇有收获的。除此之外,我还学到了对于我的生活来说具有无限价值的东西:从煮麦糁粥到如何正确地跟那些厚脸皮的女合唱队员们周旋。” 从寂静而偏僻的安哈尔特公国首府到帝国生机勃勃的大都会,从规规矩矩的高级实用中学到激动人心的大学生活,对于库尔特·魏尔来说,这是巨大的反差。他热心于看戏和听音乐,还读了许多书。入场券和买书的费用是他自己挣来的,因为父母几乎无法资助他。从1918年5月到9月底,他在柏林福利登瑙犹太教区担任合唱队指挥,这项工作每月至少给他带来二百五十马克的收入。但是,这位年轻人为此得忍受某些委屈:“这些先生(整整十个人)全都不是犹太人,面对歌词束手无策。而且每周至少两次不愿意排练。为此,你不得不在那里闲坐着。”有时还要糟糕:“因为我昨天晚上上了两节作曲课之后,从八点一刻到十二点一刻还有合唱排练,同时还要指挥、在男高音声部中演唱、弹管·风琴,还要对着娘儿们大喊大叫,现在我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什么都不顺手,管风琴的发动机出了毛病,合唱队长找不着调。”不过他还是坦率地向哥哥承认:“对所有这些事情,都得忍气吞声,因’为……我的处境很困难,没有福利登瑙这份薪俸,我无法回家、无法支付我的饭费。” 库尔特·魏尔在德骚与父母度过了两个月的暑假。他在8月份写的一封信中说:“在柏林我的活儿干得很轻松,现在在这个荒凉的环境里,活得却如此吃力。由此可见,我是离不开老师、同学、歌剧和音乐会那种热烈气氛的。天晓得,在没有灰心丧气之前,我能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来。自然,我成不了舒伯特第二,或者贝多芬第二;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而别人,我相信,大都患有这种‘毛病’。” 从9月份开始,学习又继续进行下去。1918年秋天,魏尔在洪佩尔丁克辅导下,创作了四个乐章的《b小调弦乐四重奏》;他还在这几个月里为洪佩尔丁克的歌剧《让我们欢乐吧》做了配器工作。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他的头一部室内乐作品,流露了崇拜音乐前辈(莫扎特、勃拉姆斯、雷戈尔)的自然痕迹。同样,半音和声也是十分突出的,这首弦乐四重奏明显带有后瓦格纳潮流的一切标志。作为和声的样板,魏尔第一次运用了互相关联的五度音和四度音缺省的手法(被大卫·德鲁称为魏尔氏原动机),后来,在许多作品里反复出现过这种手法。托卡塔风格的特殊启奏法,在这里也突出地表现出来,后来成了他的典型节奏形象。 P12-15
编辑推荐
库尔特·魏尔,德国作曲家。1900年3月2日出生于德绍(Dessau)一个合唱指挥家庭。很早就显示出音乐天份,12岁便开始作曲,十多岁时在德绍宫廷歌剧院当伴唱队员。后进入柏林音乐大学,先后随洪佩尔丁克(Humperdinck)和布索尼学习,同时靠在教堂弹奏管风琴、在旅馆弹奏钢琴和当家庭音乐教师为生。曾创作了一些领导20世纪早期音乐戏剧潮流的作品,舞台音乐和音乐剧等。1950年4月3日,魏尔在纽约逝世。 于尔根·谢贝拉编著的这本《库尔特·魏尔》是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之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他的艺术人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