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斯·A.诺伊齐奇 页数:245 译者:王庆余,胡君亶
Tag标签:无
前言
近年来我国爱好西方古典音乐的人,特别在青年中愈来愈多了,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就在当前出现的古典音乐普及规模愈来愈大的喜人形势下,人民音乐出版社选择了德国汉堡罗沃尔特出版社(Rowohlt—Verlag)出版的“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数十种翻译出来,目的是供我国包括发烧友在内的广大音乐爱好者、音乐从业人员(教师、演出工作者)等从事音乐欣赏、学习、研究和教学时参考。罗沃尔特出版社是德国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之一,成立于上世纪初。它随着德国百年来的政治沧桑几起几落,但始终以求新扶新为己任,在推动德国文化创新上有着值得自豪的传统和声誉。“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是罗沃尔特出版社“名人传记丛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套书在全德国乃至所有德语国家都是闻名的。如果你有机会到德国普通的家庭做客,几乎可以在每家的书架上发现这套五颜六色的丛书部分或成套地排列在书架上,十分引人注目。说这部丛书家喻户晓并不过分,它已经成为人们经常查阅的工具性参考书了。“罗沃尔特名人传记丛书”涵盖了几乎人类全部知识领域和文化领域,只要某人对某一知识和文化宝库,诸如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政治、军事、文学和各种艺术门类(音乐、造型艺术、戏剧、电影、舞蹈等)曾做出卓越贡献,或者对社会的历史进程起过显著影响,罗沃尔特出版社就请人为其撰写传记性的文字收入丛书,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单行本篇幅不大,一般是200页上下的小册子,但具备科学性和可读性两方面的价值。丛书每个单行本都以传记主人公的名字为书名,书名下有副标题:“以传记主人公的自述作依据,配相应的图片文献加以说明”。副标题强调丛书的两个特点:一是使用第一手材料写成,加强传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有关音乐家传记的出版物,中外有个通病、常常把音乐家的天才神秘化或把他们的生活浪漫化,传记作者不遗余力收集音乐家的趣闻轶事,把它们当成认识音乐家的主要窗口,有的甚至用渲染性语言、不确实的虚构哗众取宠。“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不这样,每一个作者在正文前都要做说明,说他写这本传记要打破过去在这位作曲家身上制造的神话,还他一个真面目。二是所有书中均配有同传记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代人的肖像,以及他本人经历的历史事件和音乐活动的图片,做到图文并茂。这些插图并非用于装饰,而是用形象来说明问题。最近出版的单行本取消了这个副标题,但我们注意到新版传记强调第一手材料的原则不变,书的排版做到图文并茂的努力没变,非但如此,新版还换上了许多彩图。罗沃尔特出版社物色的撰稿人,都是对撰稿对象、相关领域及有关问题有深入研究并做出卓越成绩的专家,这可以从丛书编辑部为每个作者所写的介绍中看出。有的撰稿人还是相应研究领域中的权威,比如《瓦格纳》的撰写人汉斯·迈耶先生就是世界瓦格纳研究权威之一。因为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渊博学识和突出成就。而且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日耳曼语文学学者,汉斯·迈耶先生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罗沃尔特出版社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为“罗沃尔特名人传记丛书”各科的单行本撰稿,使通俗性的小册子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这也是值得我国出版界和各学科的专家学者,特别是音乐学科中的专家学者效法的。上述特点和做法,保证了“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的科学性,值得赞扬和推荐。我们认为这套丛书还有另外两个特点值得指出。一是丛书的单行本在不断更新。以莫扎特、贝多芬、肖邦为例,单行本已更换成全新的版本,新版由新的撰稿人写出。通过比较,我们注意到新版的观点和材料因学术界对这几个音乐家的研究有新的进展和新的成果而与旧版有所不同,一般说新版抛弃了作者认为是陈旧的观点,从新的视角来观察问题,补充新的材料。这种做法和我国的“与时俱进”精神是相通的。另外,新版抛弃了旧版堆砌材料搞繁琐哲学的缺点,叙述和行文比以前简洁扼要,篇幅也减省了。另一个特点是前面提到的文字内容和丰富图片文献的搭配。我国的出版界常用“图文并茂”形容好的出版物,但是有的书刊文字配了许多花花绿绿的图片,看起来琳琅满目,但与文本内容没有多大关系。“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丰富的图片资料与文本内容相得益彰,放在有关内容旁边,起到了使内容具有直观的形象性作用,使读者阅读时不感到枯燥,而且加深了对内容的印象。为了满足一些读者深入研究的需要,书中的引文都一丝不苟地在书后尾注中标明出处。附带说明:书中若有对我国读者陌生、但对理解本文起加深作用甚至关键作用的人名、地名、名词和所说的事件、问题,原作者没有加注,但我们的译者把这些都作为脚注放在当页的下方。丛书每个单行本都附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完备目录,这是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要的查考依据,书后的对作曲家研究的出版物和重要书目,大都是在研究史上有了定评的重要著作,也有最新出版的。这两个附录我们原封不动地以原文附在中文后面。应该指出,这两种附录所提供的资料都是最新的和可靠的,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参考或依据。每个单行本还附有作曲家的生平大事年表,可以帮助读者对作曲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迅速查考作曲家生平事迹和作品完成的准确年代。丛书还附有传记主人公的同时代或后代的重要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和同行作曲家们的评价,或带有箴言性的摘要语录。这些评论常常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是客观的,有的是切中要害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评论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读者对作曲家的思考和认识。人民音乐出版社把“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译审任务交给我们三个人,我们感到这个任务很有意义,就欣然接受了。但我们都感到责任重大。因为任务是艰巨的。一是数量大,全套有60本、而且都是德文。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懂德语的人虽然不像解放初期那样凤毛麟角,但比起英语、俄语、法语来,毕竟人数尚少,合格的德文译者不易寻觅。二是这些书的内容专业性强,与一般的音乐家传记相比,它们具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我们组稿时必须找那些既有较高德语修养,同时又有一定音乐知识的译者。幸好,很多译者都是古典音乐爱好者,他们特别对德国音乐有相当丰富的知识。但是要译好这样的丛书,对仅仅是一个懂德语的音乐爱好者来说,仍有许多音乐专业上的难关要克服。幸好我们的译审小组中有专门从事音乐专业教学、研究的音乐史专家余志刚,有在大学兼任了十几年音乐欣赏教学的德国古典文学专家严宝瑜,以及有过业余翻译音乐类书籍丰富经验的歌德研究专家高中甫。由他们各自组稿的译稿完成后、都由他们精心审校。如审稿时遇到疑难问题,译审小组在人民音乐出版社理论辞书编辑室的负责同志和责任编辑的参与下一起研究解决。总之,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所有翻译者都抱着高度的责任感,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这项工作。因为所有参加工作的人深深了解完成这个任务意义重大。都愿竭尽绵薄之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普及和提高做一点工作。以上便是我们要说的话。因为许多话是我们对读者怎样理解和使用这部音乐丛书有关,所以我们把这些话当作“序”放在书前,我们没有认为我们的话是绝对正确的,写上这些仅为读者作参考之用。竭诚希望批评指正。严宝瑜(执笔)余志刚高中甫“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译审小组2003年6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勃拉姆斯》是《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的其中一本。本丛书的单行本在不断更新。另一个特点就是前面提到的文字内容和丰富图片文献的搭配。丛书每个单行本都附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完备目录,这是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重要的杳考依据,书后的对作曲家研究的出版物和重要书目,大都是在研究史上有了定评的重要著作,也是最新出版的。丛书还附有传记主人公的同时代或后代的重要思想家、音乐评论家和同行作曲家的评价,或带有箴言性的摘要语录。这些评论常常代表了不同时代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总的来说是客观的,有的是切中要害的。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评论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利于促进读者对作曲家的思考和认识。
作者简介
汉斯·A.诺伊齐奇1932年生于迈森。撰写过一些有关音乐史和文学史的著作(如《论德国浪漫主义历程》,数篇论述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文章,迪特里希·菲舍尔一迪斯考传等),编辑出版了奥地利女作家希尔德·施皮勒的文学遗著,为数家广播电台的晚间和夜间节目和文学节目撰写稿件,为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编写节目介绍手册等。
书籍目录
他的世纪出身与童年他的生活与朋友音乐争论:李斯特、瓦格纳和布鲁克纳创作声乐作品伟大的合唱作品管弦乐作品键盘音乐和室内乐注释年表对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评论作品目录作者介绍图片来源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戈特弗里德·凯勒曾试图使之缓和下来,认为“这是自由市的产物,是在经历了政治局势的巨大变革之后和‘18年来如此痴情地依附于皇帝及其家族,这在古代伟大时期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自由市之子”,这同一位非政治性人物身上突然进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又有什么关系呢?勃拉姆斯传记的法国作者克劳德·罗斯坦在其书中以“历史环境”为标题的一章中曾探讨过这个问题:“这样,汉堡由于其宪章的保护始终是有些置身于德国在19世纪所经历的政治冒险之外。在汉堡,对于那些通过争取统一斗争而引发的、使德国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的骚乱,人们几乎是无所感受的。1848年欧洲剧变时期、因逃亡到美国的匈牙利人要经过这里,这座城市差一点陷入轻微的震荡。由此音乐市场受到了影响,音乐会经营商确实抱怨过音乐厅空荡;而海运船经纪人却兴高采烈,由于需求过高,黑市上船票狂售。汉堡在政治上却采取了完全漠不关心的态度,原因一方面在于上面是这样交代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繁荣。”勃拉姆斯就是在这样的精神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不过,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世纪并不单纯是资产阶级的世纪,从艺术史、音乐史和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古典主义的世纪,也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世纪。事后来看,在1853年第一次离开汉堡之前,没有受到足够学校教育的勃拉姆斯,对浪漫主义尤其是舒曼的音乐(“在我离开汉堡之后,特别是1853年夏天当我在梅勒姆市逗留期间,我才了解了舒曼的作品,并开始崇拜他”。)几乎是一无所知,却能够非常有把握地,可以说未经历任何过渡就进入到了这个世界,确实令人感到惊叹。关于青年勃拉姆斯,汉斯·加尔是这样评述的:“这位满头金黄色头发的约翰内斯曾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诺瓦利斯、布伦塔诺、E.T.A.霍夫曼、让·保罗等人均是他的神圣偶像。他呈献在舒曼面前的早期作品都是地地道道的浪漫主义成果。”这些人的著作对年轻的勃拉姆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在考察他的人生之路时会一再看到的。他逝世后在对其书房进行彻底的清理时(是经宣誓藏书评估师康斯坦丁·库巴斯塔于1897年5月12日签字的),发现除了一些音乐作品外,还有歌德、莱辛、利希腾贝格、塞万提斯、薄伽丘、莎士比亚、蒂克、拜伦和凯勒等人的作品,还有俾斯麦的书信集和演说集,多部诗集、民歌集,其中包括瑞典的和英国布罗德伍德郡歌曲集。
编辑推荐
《勃拉姆斯》主人公约翰奈斯·勃拉姆斯,德国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父亲是低音提琴手,7岁随父亲学钢琴,10岁便在水滨酒吧里演出,十五岁时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开始作曲,此时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