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陈艳娥 页数:58
内容概要
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佛像艺术却具有吐界性,特别在中国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演变。中国的佛像艺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并加以改造和再创作,因其独到的越来越的中国化艺术风格,成为世界佛像艺术的重要一支。
本书是“中国画技法丛书”之一,分步骤讲解了陈艳娥的佛像图的画法与技巧,并收入了她的作品若干。步骤明晰、讲解易懂、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很快掌握佛像画的画法和技巧。
作者简介
陈艳娥,笔名潇竹。1965年生于辽宁鞍山。现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1981年习画,先后师承王叔晖、潘絮兹、刘凌沧等画家。1988年拜任率英先生为师。作品曾多次参加画展。2007年出版个人画集《陈艳娥工笔画集》。2009年工笔重彩连环画《乐昌公主》《月下老人》《章台柳》《红楼十二钗》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发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佛像的产生 释迦牟尼在世及去世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佛教界并无制作佛像之举。当时的佛教徒认为:佛陀是人天之师,他的智慧、人格、道德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完美无缺、至高无上的,因此不能以普通人类的形象来表现佛的形体和相貌。在早期佛教艺术作品中,当需要表现佛陀的存在之时,佛教艺术家们一般用佛的脚印,或是象征佛的智慧的菩提树作为佛的标记。以莲花代表佛的诞生,以菩提树代表佛的成道,以法轮代表佛的说法,以佛塔代表佛的涅磐。 佛像的出现,与希腊文化、雕塑技艺的传人有密切关系。历史学家们称之为“希腊化”时代。这一时期正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执政,阿育王信奉佛教,宣布将佛教奉为国教,还派遣了许多传教师向世界各地传播佛法。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这时,有一些佛教徒觉得,在表现佛陀一生经历的雕刻或绘画等艺术作品中,仅以莲花、菩提树等象征物来表现佛陀本身,显得不够了。于是,他们吸收了希腊艺术的表现形式,开始以人的形象来直接表现佛陀的容貌和身体。当印度北部的佛教徒开始大量制作佛像时,中印度和南印度的佛教徒还严守着“不可以人的形象来表现佛像”的古训。大约一直到公元二世纪左右,中印度的秣免罗地方才开始出现佛像。 佛像的大量出现,还与大乘佛教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宗旨,这一时期出现许多大乘佛教经典,极力赞颂造佛像具有巨大的功德,可以得到无穷的福报等等。于是建造和制作各种佛像、菩萨像很快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二、佛像的传入和发展 大约在两汉时,佛教艺术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最早的佛像出现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起初绘画的风格比较粗糙,以粗放、概括的线条为主,大笔平涂单调的色彩如:红、绿、蓝。早期的佛像画明显带有印度绘画的风格特点,而画面题材大多是佛成道、佛本生以及游化乞食等场景。 由于佛教与中国传统艺术深入的融合,经过中国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融合和创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艺术无论在绘画还是雕塑上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佛像的形象面目清秀,大髻宽衣、神采飘逸。顾恺之、陆探微等艺术家所创作的人物形象就是当时人们生活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到了隋唐时期,受经文教义的影响,佛教艺术有了明显的转变。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佛教的造像,人物造型端庄秀丽,圆润丰满,头戴各种宝冠身披璎珞、臂钏,体态婀娜,这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可以见证。绘画内容则多对《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大藏经典而创作的“西方净土变”“观经变”进行描绘。以佛说法为中心主题使之成为一幅生动、美妙的西方极乐世界图景。
编辑推荐
《中国画技法丛书•案头画范:陈艳娥画佛像》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