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金彦秀 等主编 页数:120
Tag标签:无
前言
肇始于20世纪初1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教育界积极引入西方先进的思想体系,形成现代的教育理念。这次运动涉及范围之广,不仅撼动了中国文化的基石——语言文字的基础,引起汉语拼音和简化字的变革,而且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和创作都带来极大的冲击。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一批文化艺术改革的先驱者通过引入西法,并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力图变革中国传统艺术,致使中国画坛创作的题材、流派以及艺术教育模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新中国的艺术教育最初完全建立在苏联模式基础上,它的优点在于有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完备的教育理念和专门培养艺术创作人才的专业教材,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第一次形成全国统一、规范、规模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但它的不足,也在于仍然固守学院式专业教育。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再一次面临新的变革,随着文化产业的日趋繁荣,艺术教育不只针对专业创作人员,培养专业画家,更多地是培养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就像传统的耳提面命、师授徒习、私塾式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大规模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样,多年一贯制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样制约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这其中,艺术教育教材的创新不足与规模过小的问题尤显突出,艺术教育教材的同质化、地域化现状远远滞后于艺术与设计教育市场迅速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影响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级美术专业出版机构,近年来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聚集了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了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力图打造一批新型的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前瞻性、示范性的艺术教育教材。内容涵盖传统的造型艺术、艺术设计以及新兴的动漫、游戏、新媒体等学科,而且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辐射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与层面。 这批教材的作者均为一线教师,他们中很多人不仅是长期从事艺术教育的专家、教授、院系领导,而且多年坚持艺术与设计实践不辍,他们既是教育家,也是艺术家、设计家,这样深厚的专业基础为本套教材的撰写一变传统教材的纸上谈兵,提供了更加丰富全面的资讯、更加高屋建瓴的教学理念,使艺术与设计实践更加契合的经验——本套教材也因此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活力。
内容概要
本书一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讲述会说话的“舞台”、空间领地绵延、思维与外延、设计切入点、互动与参与、设计实践。每章节提供了大量设计作品作为示例,还配有丰富的背景资料。
书中知识链接板块立体化、多元化地进行各种设计资料、相关术语和专业常识的资源连接,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最新世纪动态,提升自己的眼界;项目实训板块将为同学们量身定做阶段性的、实战性的设计项目和作业体系,帮助同学们有效地、快捷地提高动手能力;作品案例板块通过对大量经典案例和一线设计师市场案例的解析,帮助同学们理解设计原理、掌握设讨方法和建立设计语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会说话的“舞台”
第一节 定位的理由
一、由点到面
二、协调对号
第二节 非公共性莫属
一、公共精神
二、公众话语权
三、公共审美价值
第二章 空间领地绵延
第一节 建筑与外沿
第二节 环境与配套
第三节 外扩与衔接
第三章 思维与外延
第一节 思维与开发
第二节 拓展与外延
第四章 设计切入点
第一节 学会善变
一、设计的五段
二、媒介的转换
三、创意的能动
四、公众的视觉
五、设计语言
第二节 多样性探究
一、元素多样
二、视觉多样
三、手段多样
第五章 互动与参与
第一节 参与
一、广泛参与
二、大众化
第二节 互动
一、艺术的互动
二、设计的互动
三、环境的互动
四、材料的互动
五、公众间互动
第三节 过程
一、艺术体验
二、艺术构思
三、艺术传达
第六章 设计实践
第一节 课堂试验
第二节 实体试验
第三节 外延实验
章节摘录
7.“创造性思维”是走在思维的前面,是超前、创新、有独到见解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思维中,要主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创造的目的是创造新方法、开创新渠道、创立新理论、创造新观点,没有对问题的质疑就没有创新的根基。想象力作为创造性的前提要不拘一格大胆联想,把创新性、独特性、审美性作为创新的基础,我们才会创作出非常有感染力的作品。 多种多样的设计创意思维方式使设计师设计出丰富的作品,这都是围绕着设计的最终目的来开展的思维方式,充分地发挥好自己创意的主观能动性,至于选择哪一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一定的,也不是唯一的。创新是推动设计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的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发展的舞台,现代的设计应该是全方面发展的。
编辑推荐
《公共艺术设计》不同场所环境所呈现出的公共艺术通过作品的视觉形态张力传达给观众,形成观者与作品对象文化上的对话,同时也引领人们对环境场所的瞩目。不同场所区辖内特定环境中,会产生出不同的地域审美、艺术、风格等趋向性的作品。同时这些作品的设计元素构成与场所所在地域中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地理环境、周边景物等环境息息相关的形态,充分地把场所特征细致入微地挖掘表现出来,描绘着人们生活的尊严。 直击教学现场、揭秘教学方案、对接设计前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