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王广文 编  页数:121  
Tag标签:无  

前言

  肇始于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教育界积极引入西方先进的思想体系,形成现代的教育理念。这次运动涉及范围之广,不仅撼动了中国文化的基石——语言文字的基础,引起汉语拼音和简化字的变革,而且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和创作都带来极大的)中击。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一批文化艺术改革的先驱者通过引入西法,并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力图变革中国传统艺术,致使中国画坛创作的题材、流派以及艺术教育模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新中国的艺术教育最初完全建立在苏联模式基础上,它的优点在于有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完备的教育理念和专门培养艺术创作人才的专业教材,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第一次形成全国统一、规范、规模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但它的不足,也在于仍然固守学院式专业教育。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教育再一次面临新的变革,随着文化产业的日趋繁荣,艺术教育不只针对专业创作人员,培养专业画家,更多地是培养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就像传统的耳提面命、师授徒习、私塾式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大规模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样,多年一贯制的学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样制约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这其中,艺术教育教材的创新不足与规模过小的问题尤显突出,艺术教育教材的同质化、地域化现状远远滞后于艺术与设计教育市场迅速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影响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个国家级美术专业出版机构,近年来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聚集了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了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力图打造一批新型的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前瞻性、示范性的艺术教育教材。内容涵盖传统的造型艺术、艺术设计以及新兴的动漫、游戏、新媒体等学科,而且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辐射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与层面。  这批教材的作者均为一线教师,他们中很多人不仅是长期从事艺术教育的专家、教授、院系领导,而且多年坚持艺术与设计实践不辍,他们既是教育家,也是艺术家、设计家,这样深厚的专业基础为本套教材的撰写一变传统教材的纸上谈兵,提供了更加丰富全面的资讯、更加高屋建瓴的教学理念,与艺术与设计实践更加契合的经验——本套教材也因此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活力。  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推动国内艺术教育的变革,促使学院式教学与科研得以跃进式的发展,并且以此为国家催生、储备新型的人才群体——我们将努力打造符合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精品示范性教材,这项工作是长期的,也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出版宗旨所追求的。  谨以此序感谢所有与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努力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内容概要

  《包装设计》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摒弃了传统教材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相分离的教材编写模式,以设计过程为线索,通过鲜活的设计案例,对设计概念、策略、视觉问题的解决进行深度剖析,使学生掌握设计原理,并明白如何将设计原理应用于设计实践。全书通过认识包装设计、材料之美与构造的便利、产生注目力的要素、消费友好型的信息编排、精美的印刷与加工、体验设计过程等六章,提供了包装设计从创意到产品上架全过程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学生设计技能从校园到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认识包装设计本章重点第一节 包装分类一 按产品内容分二 按包装材料分三 按产品性质分1 销售包装2 储运包装3 军需包装四 按包装形状分1 个包装2 中包装3 大包装第二节 包装设计的任务一 提高包装的保护功能1 物理防护2 化学防护3 方便携带4 方便开启5 方便处理二 扩大包装的方便功能1 方便流通2 方便展示三 强化包装的销售功能1 制造差异2 讲述故事3 印象留存四 开发包装的社会功能第三节 作为职业的包装设计设计经验提示设计实例第二章 材料之美与构造的便利本章重点第一节 纸材料包装一 纸的分类与特点1 白板纸2 铜版纸3 胶版纸4 卡纸5 牛皮纸6 艺术纸7 再生纸8 黄板纸9 瓦楞纸相关知识链接二 纸盒1 折叠纸盒(1)摇盖式纸盒(2)开窗式纸盒(3)手提式纸盒(4)异形式纸盒2 软包装纸盒3 固定纸盒相关知识链接三 纸盒结构设计1 纸盒结构术语2 纸盒尺寸设计经典案例解析相关知识链接四 纸筒学生习作第二节 塑料材料包装一 塑料包装的性能1 优点2 缺点二 软管三 泡罩式包装四 CD包装设计经验提示第三节 玻璃材料包装一 玻璃的特性1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2 玻璃的高品质3 玻璃包装制品的可循环性二 瓶子三 广口瓶第四节 金属材料包装一 罐头二 两片罐设计经验提示设计实训第三章 产生注目力的要素本章重点第一节 文字一 英文字体种类与特性1 衬线字体2 无衬线字体二 汉字字体种类与特征1 宋体2 黑体3 圆黑体4 楷体5 仿宋体6 隶书体7 其他字体三 中国书法的运用1 把握国际性与地域性2 强调审美性和文化性3 用手写字体代替电脑字体4 不要刻意使用书法思考与练习设讨经验提示学生设计实训第二节 色彩一 色彩情感1 色彩的冷暖感2 色彩的轻重感3 色彩的距离感4 色彩的味觉感5 色彩的华贵质朴感二 包装的色彩设计1 色彩的色调2 色彩的对比(1)明度对比(2)纯度对比(3)色相对比3 色彩的调和(1)同类色调和(2)近似色调和4 色彩的节奏设计经验提示思考与练习学生设计实训第三节 图像一 商标1 商标的展示2 商标设计经典案例解析二 摄影三 插图四 平面图案五 符号和图标六 条形码设计经验提示学生设计实训第四章 消费者友好型的信息编排本章重点第一节 包装信息版面的构成一 设计元素的主次分析二 主要信息版面三 视觉流程设计视觉捕捉2 过程感知3 印象留存第二节 包装版面的编排原则直观感人二 主次分明三 概念清楚第三节 包装版面编排和基本原理一 平衡二 对比三 张力四 正负关系五 明度六 重量七 布置八 排列第四节 包装设计中常用的编排类型一 对称式编排二 重复式编排三 分割式编排四 钱框式编排五 参插式编排六 均齐式编排七 中心式编排八 倾斜式编排九 边角式编排十 散点式编排第五节 系列化包装设计一 同样式不同色彩的设计二 同样式不同图形的设计三 同类商品造型不同的设计四 内外包装一致的设计五 同样式不同容积的设计六 同品牌手法一致的设计七 不同类商品的组合设计设计经验提示经典案例解析第五章 精美的印刷与加工本章重点第一节 包装印刷的种类一 凸版印刷相关知识链接二 平版印刷三 凹版印刷相关知识链接四 孔版印刷没计实训第二节 包装的印刷制版一 扫描与电子分色1 扫描2 电分相关知识链接二 包装制版1 拼板2 出菲林经典案例解析3 校对4 打样5 晒版6 显影第三节 包装加工工艺印刷经验提示一 印刷二 覆膜上光1 覆膜2 上光相关知识链接三 膜切压凸四 塑料包装结构的膜内贴标相 关知识链接五 玻璃包装结构的陶瓷贴标六 玻璃蚀叩刷经验提示设计实训第六章 体验设计过程本章重点相关知识链接第一节 资料收集与调查研究阶段一 市场调研学生设计实训二 商品分析1 门类分析2 功能分析三 品牌分析1 品牌名称2 名称的开发四 概念的形成1 收集视觉参考资料2 概念展示板第二节 初步设计阶段一 设计诉求1 品牌诉求2 产品诉求3 消费者诉求二 设计元素的提取与开发1 概念元素2 视觉元素3 关系元素4实用元素三 多个设计草案第三节 设计发展与终稿阶段一 确定品牌标志二 确定平面图像三 确定视觉流程四 模型制作五 设计效果实验六 设计定稿第四节 生产前的准备阶段一 生产检查清单二 色彩数量清单经典案例解析包装设计欣赏

章节摘录

  导言:包装设计的目标总是依照相关的产品营销背景,以及品牌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对于商家来说,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要销售出去并获得利润,因此包装设计的基本目标就是促进销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快速清楚地传达出品牌和产品的本质特征。在一般的超市里,大约有4万种不同包装的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有调查表明,只有那些在3秒钟之内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商品才能最终实现买卖。包装设计的任务就是使产品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跳出来”。影响包装吸引消费者的变量因素很多,如价格、广告、销售区域等,纯粹从设计角度来看,正确把握颜色、包装实体造型、图形和字体等视觉元素,能最大限度地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进而在纷繁复杂的零售环境中脱颖而出。文字作为语言的固化符号,品牌策略进行字体的选择和设计。能准确地传达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内容,凡是缺少上述内容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信息主要就是以文字形式传达的。如今数码字体种类繁多,不同的文字式样类群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因此造成了不同的阅读感受。在设计中,运用不同的字体,可以表现不同的商品特征,传达商品信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编辑推荐

  《包装设计》均以国内艺术与设计专业的一线教育专家为主力作者,充分契合艺术与设计教育改革的需要,致力于培育能够与设计产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在结构上以教材的学术性、系统性为基础,综合了教辅书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以及工具书信息量庞大的优势,对传统教材的编写体例与要求进行大幅度改革,将20%的传统教学内容、30%的最新教育理念和50%的经典案例解析与设计项目实训完美融合。本系列教材的出版系国内艺术与设计院校教改成就的全景呈现,对于国内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  20%的传统教学内容+30%的最新教育理念+50%的经典案例解析与项目实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包装设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