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杨德衡 绘 页数:70
前言
中国画是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一座高山。它由三座高峰组成:工笔画、没骨画、写意画。没骨画是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中间状态的一种体裁,是中国画三大表现技法体系之一。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走过了始创——兴盛——衰落——中兴——低谷的曲折发展道路。它既有工笔画写实、具象的优点,又有写意画潇洒、活泼的长处,为业内人士和广大群众所喜爱。遗憾的是,如今画没骨画的人屈指可数,成就斐然者更是凤毛麟角。这样优秀的画种,如今已接近失传,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这种现状,与当今时代不相协调。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没骨画的兴衰跟以下几种因素有关:一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二是时代的审美取向,三是对外文化交流,四是这个画种本身的技术难度。 如今,欣逢盛世,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艺繁荣,国门大开,人们思想解放,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几成“绝学”的没骨画应该复苏了。让我们有志于没骨画复兴与发展的同道及广大爱好者,携起手来,共同为此而努力。 我在美院学习时,从师著名花鸟画家赵梦朱、钟质夫先生学过没骨画。几十年来,也有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应邀编写此书(着重没骨花鸟画),愿为没骨画的复兴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因个人水平与修养有限,缺憾之处在所难免,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杨德衡2010年春节于北京
内容概要
中国画是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一座高山。它由三座高峰组成:工笔画、没骨画、写意画。没骨画是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中间状态的一种体裁,是中国画三大表现技法体系之一。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走过了始创——兴盛——衰落——中兴——低谷的曲折发展道路。它既有工笔画写实、具象的优点,又有写意画潇洒、活泼的长处,为业内人士和广大群众所喜爱。遗憾的是,如今画没骨画的人屈指可数,成就斐然者更是凤毛麟角。这样优秀的画种,如今已接近失传,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这种现状,与当今时代不相协调。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没骨画的兴衰跟以下几种因素有关:一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二是时代的审美取向,三是对外文化交流,四是这个画种本身的技术难度。 如今,欣逢盛世,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艺繁荣,国门大开,人们思想解放,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几成“绝学”的没骨画应该复苏了。让我们有志于没骨画复兴与发展的同道及广大爱好者,携起手来,共同为此而努力。
作者简介
杨德衡,笔名半聪。1939年9月出生,辽宁丹东人。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先后在中国美协辽宁分会创作室、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从事专业美术创作。曾任辽宁画院副院长、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辽宁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 继毕业创作《稻香季节》在全国花鸟画坛产生强烈反响之后,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有的获奖。擅长工笔花鸟,兼长没骨、小写意,尤精画鹤。作品雅俗共赏,有20余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紫光阁、天安门城楼、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总政京西宾馆、总后司令部京丰美术馆、国务院台办等机构收藏。先后在北京、沈阳、青岛、烟台及新加坡等地举办个展。出版有《杨德衡画集》、《杨德衡从艺五十周年写生作品集》。著有《写意鹤技法》、《鹤的画法》、《案头画范?杨德衡画鹤》等。
章节摘录
一、没骨画的定义及其特点 首先,要弄清“没骨画”的概念。什么是没骨画?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不用笔墨,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 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先用墨线勾出轮廓,再赋色的方法称为骨法,线就是“骨”,“骨”指的就是墨线。而不用墨线勾勒轮廓,直接用墨或色点、色线和晕染表现对象的画法,称为没骨法。用没骨法画出来的画,就称为没骨画,也称无骨画、没骨图、没骨花。 许多人对这个名称很陌生,不解其意。也有人望文生义,却又感到很费解。有的人以为没骨画就是水彩画。其实,“没骨画”这个说法并不确切,让人产生歧义也很自然。中国画的表现手段无非是点、线、面,以线为主,才叫有骨,才算中国画。用点和面表现对象就称为没骨,那么“没骨画”就不算中国画了吗?当然不是。这个提法虽然不够准确,但已沿用了千年,为区别于工笔画和写意画,姑且就这样叫下去吧。 没骨画既区别于工笔画又接近工笔画,既区别于写意画又接近写意画,是处于中间形态的画种。因此,它既具备了两个画种的优长,又避开了两个画种的弊端。既然它的主要特点是“直以彩色图之”,就避免了工笔画因程序繁杂而易产生的刻板,显得活泼、灵动,又避免了大写意画因笔意放纵而易产生的“无形”,显得真实、传神。我个人认为,没骨画是“中庸”思想在绘画表现形式上的体现。因此,它更容易为大家所喜爱。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