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薛永年 著  页数:370  
Tag标签:无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术事业的繁荣、美术家们在观念上的突破和在实践中的开拓性探索,是与美术批评家们的努力分不开的。批评家在艺术史上的作用人所共知,毋须赘言。在当今中国美术领域,批评家们的表现是积极、有为的,他们在关注当代中国美术发展、发表批评意见时,力求借鉴美术史的经验和艺术的普遍原理,从学术层面提出一些问题,引起美术界同行者的关注与讨论,不仅活跃了美术界的学术气氛,并对美术创作的走向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国当代许多美术批评家一般都是在美术史和理论领域某个方面有研究的专家,这在他们的批评文章中有鲜明的反映。  美术批评和美术创作一样,需要有探索精神。探索的过程是艰苦的,探索的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同样充满艰辛,并带有冒险性。正是因为包括美术批评在内的一切探索具有这一特点,它对从事探索的人是一种乐趣,并对社会大众产生吸引力和刺激力,从而对他们有所启发,引起他们进一步的思考。美术批评家们发表的见解,要受客观的检验,受历史的鉴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批评文章又都是被批评的对象。回过头来看批评家发表在几年前或几十年前的文章,事过境迁,有的也许己无现实意义,但倘若它们在当时曾经在艺坛引起一些关注和争论,在今天还是有价值可言的.价值主要在于批评家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回应,在于探索真理的精神,还有分析问题的方法。小至美术界,大至整个社会,人们的思想应该是自由、活泼的。文化最怕“万马齐喑”或人云亦云,艺术最忌千篇一律或因循守旧。美术批评家们的不同学术见解,反映出美术界活跃的学术气氛,也反映出我们时代的开明和进步,表明我们社会的勃勃生机。

内容概要

批评家在艺术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美术的现代进程中,活跃在当今艺坛的批评家,关注着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发表批评意见,同时力求借鉴美术史的经验和艺术的普遍原理,从学术层面提出问题,引起美术界同行的关注与讨论,对美术创作的走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丛集结的10位批评家都是在美术史和理论领域某个方面有研究的专家,他们的学术出身、理论体系、研究方向、关注的侧重点、采用的方法论均不相同,但是他们共同关注着中国美术的发展。本文丛集中展示批评家们对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不同的观照与思考,是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从不同角度的梳理与总结,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清晰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争论、探索与开拓。    薛永年先生是科班美术史出身,在师辈的影响下和画友的推动下,其美术史研究与理论批评并进,形成了独特的美术史视角和批评体系——美术史式批评。他重视个案研究,从写同代画友入手,用历史的眼光和反思“文革”的收获,结合他们的实践经验,讨论他们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进而研究同代画友的师辈和学生辈中的佼佼者,认真收集资料,仔细研究作品以及与他们或他们的弟子亲友交谈,像研究古人一样,先入再出,从历史承变方面着眼,论述其“成功之美”和“所致之由”。在研究个案时,他尤其关注画家“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收获。而他对传统及其在20世纪的沉浮的思考,往往结合传统派中的大家,名家的个案来研究。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的思考,他又从近代美术史上画家或史论家的个案入手,从中梳理出美术史的线索和脉络,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沿着他研究的个案,我们看到了他对20世纪中国美术中以水墨画为主的传统派的面貌与发展的认识与梳理。而寓史于评的个案评介文章中,又包含了他对20世纪中国国美术发展的思考。本文集经作者精心筛选排列,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20世纪和新时期美术问题的综论、专论与短评,二是对老中青三代书画家的研究与评论,三是美术史论学术与学术史的批评,较全面地体现了薛先生的理论批评特点和进展。可以说“以今观古,借古观今,从诸多画家的因革承变中,看清审美意识与风格形式的历史发展,重新解读美术史”是作者治学的根本所在。

作者简介

薛永年,1941年生,北京人。中央美术学院1978级硕士研究生毕业。1980年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任教。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术史系主任、研究部主任。现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学报编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美术》杂志编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晋唐宋元卷轴画史》《华岔研究》等,编有《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扬州八怪考辨集》《鉴画研真》等,文集有《书画史论丛稿》《横看成岭侧成峰》《江山代有才人出》《蓦然回首》等。

书籍目录

总序自序第一章  综论  专题  短评 传统资源与文化身份 百年山水画之变论纲 民初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 画院与中国特点 欧游断想 谈写意 境象与笔墨 水墨画的两种语言传统 看两岸油画回顾展 快餐式旅游与符号化山水 在融合中崛起 清新的圳风 迎接新世纪第二章  前辈风范探寻 齐白石艺术的当代意义 黄胄与中国画传统 精诣兼情采  充实亦光辉 崔子范的大写意花鸟画 借古以开今 豪情彩笔话霜红 意悠境美  笔简神完 郭味蕖的治学精神与绘画成就 世范人师忆启功 妙鉴从心手自随 天机一片见神行第三章  中青名家研究 范曾的艺术探索 宁静  清明  深挚 用画笔思考 形神并至  笔境兼夺 写实的突破 以意求神  以拙致工 山河  岁月  真情 走向现代 笔蒙墨养见精神 陈平自己的世界 真精内蕴  大美不言 开拓新境界 承变相生  积健为雄 喜看张仁芝画荷 当代逸品 解读邓林艺术 立于前人之外 学艺相成 在真迹中吸取 油画写意的探索 新理异态华夏精神 宇宙在手  无非生机 灿烂的云霞第四章  史论学术论评 滕固与近代美术史学 黄宾虹与近代美术史学 纠误正讹  阐幽表微 也谈编写现代美术史 开展京派绘画研究的提议 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论文集序 春华秋实美术史论分卷前言薛永年简历与学术年表

章节摘录

  传统与当下,脐带相连,不过近百年来,当下又和“现代”连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到来,久已闭塞的中国艺术人,为了实现现代化,不但睁开眼睛看世界,而且积极引进西方的艺术文化,在美术界也形成了美术新潮。美术新潮有人称之为美术西潮,是因为弄潮者,往往以反传统为思想武器,甚至以西方美术当做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参照。90年代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化步伐,文化上弘扬传统的呼声高涨,前卫艺术也开始运用传统资源。新世纪初的“入世”,中国进入了以西方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进入国际市场,无疑会加快现代化的步伐;西方资本的进入中国,也会带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侵袭。对美术界而言,面临着所谓“走向世界”必须考虑的两大问题:一是怎样在国际语境中走出去,使中国的美术更有效地为全人类共享;二是如何发挥中国美术特有的艺术魅力,为人类做出独特的无可取代的贡献。新世纪之初以来,中国的美术家似乎都在讲传统,反传统论者几乎不见了,人们也都在思考传统与当下的关系。不过,有人强调近代的传统,有人强调古代的传统,有人着眼于传统资源,有人着眼于文化身份。本文即围绕这些问题略抒浅见。  一个世纪以来,对传统的种种看法,都与走向现代连在一起,走向现代又 与救亡和图强的使命密不可分。古代的中国,无论科技和文化都曾位居世界的 前列,但晚清以来国势衰微,列强问鼎,史无前例。为了挽救危亡和奋发图强, 人们开始向船坚炮利的西方寻求真理,以求建设与西方同样发达富强的现代社 会,体制如此,科技如此,艺术文化也莫不如此。

编辑推荐

  我是学美术史的,总喜欢把他们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在同代画家共存的环境中,用历史的眼光和反思文革的收获,结合他们的实践经验,讨论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只有以新的视角或新的方法做本专业的个案,才能揭示出超越前人的确有一得之见而非泛泛的理论认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朋友导师的书,很牛。
  •   东西真的不错,我很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