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朱光潜 页数:19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以诚挚的态度与读者谈心,谈来谈去都是做人的道理。
《谈修养(精)》由朱光潜著,作者这样评价本书:
这本小册子,我知道,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是我希望它在这片时间能藉读者的晶莹的心灵,如同浮云藉晶莹的潭水一般,呈现一片灿烂的光影。精神不灭,这影响尽管微细,也可以蔓延无穷。
书籍目录
自序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给现代中国青年
谈立志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谈青年的心理病态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谈处群(上)
——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征
谈处群(中)
——我们不善处群的病因
谈处群(下)
——处群的训练
谈恻隐之心
谈羞恶之心
谈冷静
谈学问
谈读书
谈英雄崇拜
谈交友
谈性爱问题
谈青年与恋爱结婚
谈休息
谈消遣
谈体育
谈价值意识
谈美感教育
附录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一)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二)
——在混乱中创秩序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三)
——民族的生命力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四)
——游戏与娱乐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五)
——谈理想与事实
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六)
——谈敬
我要向青年说的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自命为“有心人”的看到这种景象,或是嗟叹世风不古,或是诅咒近代教育,想拿古老的教条来钳制近代青年的活动。世风不古是事实,无用嗟叹,在任何时代,世风都不会“古”的。世界既已演变到现在这个阶段,要想回到男女授受不亲那种状态,未免是痴人说梦。我个人的主张是要把科学知识尽量地应用到性爱问题上面来,使一般人一方面明白它在生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意义,一方面也认清它所连带的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责任。这问题,像一切其他人生问题一样,可以用冷静的头脑去思索,不必把它摆在一种带有宗教性的神秘氛围里。神秘本身就是一种诱惑,暗中摸索都难免跌交。 就大体说,我赞成用很自然的方法引导青年撇开恋爱和结婚的路。所谓自然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精力有所发挥,精神有所委托。一个人心无二用,却也不能没有所用。青年人精力最弥满,要他闲着无所用,就难免泛滥横流。假如他在工作里发生兴趣,在文艺里发生兴趣,甚至在游戏运动里发生兴趣,这就可以垄断他的心神,不叫它旁迁他涉。我知道很多青年因为心有所用,很自然地没有走上恋爱的路。第二是改善社交生活,使同情心得到滋养。青年人最需要的是同情,最怕的是寂寞,愈寂寞就愈感觉异性需要的迫切。一般青年追求异性,与其说是迫于性的冲动,勿宁说是迫于同情的需要。要满足这需要,社交生活如果丰富也就够了。一个青年如果有亲热的家庭生活,加上温暖的团体生活,不感觉到孤寂,他虽然还有“遇”恋爱的可能,却无“谋”恋爱的必要。 这番话并非反对男女青年的正常交接,反之,我认为男女社交公开是改善社交生活的一端。愈隔绝,神秘观念愈深,把男女关系看成神秘,从任何观点看,都是要不得的。我虽然赞成叔本华的“男女的爱都是性爱”的看法,却不敢同意王尔德的“男女间只有爱情而无友谊”的看法。因为友谊有深有浅,友谊没有深到变为爱情的程度是常见的。据我个人的观察,青年施受同情的需要虽很强烈,而把同情专注在某一个对象上并不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无论在同性中或异性中,一个人很可能地同时有几个好友。交谊愈广泛,发生恋爱的可能性也就愈少。一个青年最危险的遭遇莫过于向来没有和一个女子有较深的接触,一碰见第一个女子就爱上了她。许多在男女社交方面没有经验的青年却往往是如此,而许多悲剧也就如此酿成。
编辑推荐
《谈修养》以诚挚的态度与读者谈心,谈来谈去都是做人的道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