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 页数:286 字数:250000 译者:童教英 注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春秋史(校订本大学用书)》为童书业先生的代表作。童书业于1935至1937年应邀赴北平做顾颉刚先生的私人研究助理期间,在顾先生指导下,为顾先生撰写了供其在燕京、北京两所大学授课所用《春秋史讲义》,后此讲义修订为《春秋史》出版,成为了春秋史教学与学习很重要的参考用书。《春秋史》将极精细的考证结果以极直白的文字写出,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春秋时期旧的社会因素为什么、怎样地崩溃、消亡;新的社会因素为什么、怎样地萌发、成长。使《春秋史》成为了一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断代史。
书籍目录
校订说明
序
自序
第一章 西周史略
第二章 从西周到春秋时的经济和社会情形
第三章 从西周到春秋时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学术
第四章 种族疆域与列国世系追述
第五章 黄河下游诸国的争雄
第六章 齐桓争霸前的国际形势
第七章 齐桓公的霸业
第八章 秦晋的崛起与晋文称霸前的国际形势
第九章 城濮之战与晋文襄的霸业
第十章 楚的强盛与狄的衰亡
第十一章 晋国的复霸
第十二章 弭兵之约的完成与中原弭兵时期各国内政的变迁
第十三章 社会制度的变迁
第十四章 孔子的出现
第十五章 北方政局的终结
第十六章 南方的混战与吴的衰亡
第十七章 春秋史结论
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又曾远巡西方,东方的徐戎作乱,穆王回军把他打破。又有书说:那时徐戎的君主叫做偃王,能行仁义之道,割地往朝的有三十六国,犯了楚文王的忌,所以把他灭掉。这件事是很可怀疑的。我们至多只能承认周穆王有破徐的事罢了。《左传》说:“穆有涂山之会。”涂山在今安徽省的寿县,这似是破徐后的举动,所以威服东南夷的。《左传》又说:“穆王周行天下。”大约穆王确是一位勤于征伐巡狩的雄主。春秋时的管仲还说:“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迹以成名。”可见不但穆王是雄主,就是昭王也是一位能法文武而成名的令主。《尚书·吕刑篇》旧说为穆王训告四方刑法的话。《史记》又说穆王命令伯羿“申诫太仆国之政”。如果可信,那末穆王不但有武功,并且有相当的文治了。 周室的中衰 穆王传子共王繁扈。共王传子懿王。懿王时据说王室衰弱戎狄交侵,曾迁都犬丘(在今陕西兴平县)。懿王传弟孝王辟方,孝王时和睦西戎,西方暂告安定。孝王传懿王子夷王燮。夷王有恶疾,行为暴虐,周室更衰圆。传到厉王胡,周室就起大乱了。 厉王失位与共和行政厉王是夷王的儿子,秉性暴虐专制。此时周室财政上似发生困难,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弄得民怨沸腾,谤语大起。厉王得到一个“卫巫”,命他“监谤”,凡有谤王的人,即加刑杀,逼得国人不敢出言,在道路上大家以目示意。三年之后,国人作乱,厉王出奔彘地(在今山西霍县)。于是造成所谓“共和行政”的局面。“共和行政”有两说。一说大臣召公、周公行政,号为“共和”。一说诸侯中有个唤做“共伯和”的摄行王政,故称“共和行政”。两说均有问题,我们不能偏信。《左传》上只说:“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所以我们也只能承认厉王失位后由诸侯代行王政,至于究竟是周召二公,还是共伯和,我们便不敢武断了。据说,“共和行政”共十四年,厉王在彘地去世,太子静即位,是为宣王。 厉王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据说楚熊渠曾因怕惧厉王的征伐而去王号不敢称,熊渠时楚国的势力已很强盛,尚且这样怕惧周室,可见那时周室之强;如厉王没有本领,楚人何至这样惧怕?我们以为,周厉王时实是王权和霸权交替的关键,正和晋厉公时是君权和卿权交替的关键一样。厉王厉行专制政治,厉公也厉行专制政治;厉公时晋势极盛,厉公之后尚有悼公的一度兴盛,厉王之后也尚有宣王的一度兴盛;厉王失位而“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厉公被弑而晋卿族遂强;前后的史迹正是如出一辙的。又国人作乱,驱逐天王,这似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事。自从有了周厉王被“流”的先例,于是列国间逐君的事便不断地发生,这又是封建制度崩溃的先声了。
编辑推荐
《大学用书:春秋史(校订本)》将极精细的考证结果以极直白的文字写出,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春秋时期旧的社会因素为什么、怎样地崩溃、消亡;新的社会因素为什么、怎样地萌发、成长。使《大学用书:春秋史(校订本)》成为了一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断代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