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点将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马骏  页数:236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位打遍欧洲无敌手的战神,法国凯旋门和旺多姆铜柱的缔造者。
  一位“摆布世界,就像洪默尔摆布钢琴一样”的政治艺术家。
  有人说他是独裁者,但他是法兰西民族永远的骄傲。
  那么,真实的拿破仑到底什么样?
  他为什么能缔造如此的辉煌,又因何遭遇滑铁卢而最终一败涂地?
  听拿破仑的故事,看拿破仑成为拿破仑的“关键”!
  本书是依据著名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马骏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同名讲座整理润色而成。书中插配有关拿破仑的16幅精美油画,并附赠作者讲座光盘一张。

作者简介

  马骏,1953年生于沈阳。法学博士,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院校育才金奖获得者。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青年时期,上山下乡当过知青、抽回城市当过工人。1978年,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京大学求学,获取了历史学学士学位、军事学硕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国军事历史、外国军事思想和国际政治研究,主要著述有:《马骏别解二战风云人物》、《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马骏说孙子兵法》、《马骏:晚清军事揭秘》、《为将之道》、《世界武装力量发展史》、《外国战争史与军事学术史》、《日俄战争史》、《日本军事战略研究》、《外国军事史学研究概论》、《科索沃战争研究》、《二十世纪经典战役纪实》等著作。
  2005年在百家讲坛主讲“二战人物”。此后,多次成为北京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主讲人,讲授军事历史知识。

书籍目录

第一讲 科西嘉的“小雄狮”
 诞生在律师家的“科西嘉小雄狮”/ 善于思考,喜欢学习/ 性格倔犟,自主能力强/ 自律执着,多张少弛/
崇拜英雄,支配欲强/
第二讲 数年苦寒打造“剑刃”
 “天才锁匠”皇帝圆了拿破仑的当兵梦/ 在少年军校的日子/ 孝心让他与海军无缘/ 嫖娼的污点/ 向革命者开炮/
第三讲 新星升起在土伦
 牛刀小试/ 流浪巴黎/ 土伦之星/
第四讲 铁军洪流
 一切为了战/ 不玩花架子/ 思想的自由换来行动的自由/ “不要人渣”/
第五讲 决胜之道
 把握目标——灭敌比夺城好/ 攻势作战——先下手为强/ 集中兵力——以大吃小/ 出奇制胜——石头、剪子、布/
第六讲 士兵永远第一
 清高是军官的大敌/ 永远不要欺骗士兵/ 疾病比敌人还危险/
第七讲 要能人,不要完人
 英雄不问出身/ 无智慧者不可为将/ 不求全责备/
第八讲 繁荣经济
 经济繁荣才能确保秩序稳定/ 农业是基础/ 大力兴建基础建筑,解决失业/ 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九讲 改造法国
 颁布宪法,结束“民众狂欢体制”/ 制定《民法典》,稳定社会秩序/ 重组公共教育制度,培养真正的人/ 弘扬正气,净化风俗
第十讲 “王霸兼治”的皇帝
 建立王权政治/ 建立警察国家/ 建立民众“心悦诚服”的社会/
第十一讲 拿着战刀与橄榄枝的外交家
 我的目的——掌握欧洲的天秤/ 外交要由实力作为后盾/ 打拉结合,建立安全圈
第十二讲 爱好与作风
 喜欢过简朴的生活/ 喜欢快节奏工作/ 极其矛盾而鲜明的个性/
第十三讲 家庭与家族
 好母亲是心灵的圣殿与源泉/ 如同父亲般的二兄/ “只要能多生孩子,就是好女人”/
第十四讲 超级“大粉丝”
 “乐圣”贝多芬/ 哲学家黑格尔/ 文学巨匠歌德/
第十五讲 帝国的结束
 知进而不知退,能发而不能收/ 高度集权束缚了元帅们的主动性/ 英雄“气短”
第十六讲英雄之死
 到美国去,把余生献给科学/ 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日子/ 巨星陨落

章节摘录

通观拿破仑一生进行的几十场会战,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到,力求消灭敌军的兵力,是拿破仑作战行动的基本目的,是他决胜之道的中心内容。他把这个思想,贯穿于自己的全部军事活动之中。    在拿破仑之前,作战的目的可不是这样“简单”。那时的统帅打起仗来,什么都想要——城池、土地、土地上的民众、财富与女人等等,似乎想通过一次作战要把敌方的全部纳入自己的囊中。要知道,当军队承担起超过其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要求时,则会犯一个兵家大忌——蛇吞象!    从思维理论角度讲,目标与能力必须保持平衡。力量要按照目标的要求去建设,而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到力量的可能性,两者之间一定要保持平衡。如果一个统帅面临着目标过大而力量不足,则要考虑提升力量,让力量达到目标的要求;如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达不到目标所要求的那样,就要放弃目标或者降低目标,或者使目标分阶段执行。一支军队再强,也有其力量的极限。如果作为统帅给自己的军队赋予太多的任务,多到超过军队自身的能力时,那么就违反了这个定律,他倒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拿破仑这个身高只有一米六九的统帅,思想却超越个子高于他的其他欧洲国家的统帅,在这个问题上,他始终看到歼灭敌人重兵集团要比夺取城池、占领土地、掠夺财富与女人重要得多。后来,当有人问他作战的诀窍时,他的回答是:“在欧洲有许多好的将领,但是他们一下子期望的东西太多,我看见的只有一个——敌军的兵力,我全力去消灭它。因为我确信,随着敌军兵力的被歼灭,其他一切也随之而土崩瓦解。”    拿破仑在战争中,从来不是先去夺取敌人的领土,而是首先寻找敌人的军队,并且力图在一次或两次会战中把敌方的重兵集团歼灭,进而夺取胜利。    我举一个战例:1806年10月,拿破仑率法军在耶拿战役中打败普鲁士的军队主力后,继续向东推进,企图将与普鲁士结盟的俄军打垮。    1807年1月,俄军统帅莱昂蒂·本尼格森率领的约七万俄军和八千普鲁士军队,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出发,迎击法军。而拿破仑也调集约七万军队,希望抄袭俄军后路。本尼格森得知法军动向后,返军艾劳,迎战法军。由于俄军与普军距离本土近,拥有良好的作战基地,所以法军在艾劳会战中没有达到歼灭敌军重兵集团的目的。    然而,拿破仑并没有罢休,在双方休战对峙的时候,他不惜提前征召1808年的新兵,向东奔波几千公里赶到作战地域,决定在东普鲁士的弗里德兰歼灭敌人的主力,迫使俄国退出第四次反法联盟。    本尼格森闻知法军进攻,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企图退出现在的阵地,向弗里德兰地区转移。    弗里德兰,现已改名为普拉夫丁斯克,是位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东南二十七英里、艾劳以东十五英里的一个小镇。拿破仑迅即决定夺取这个战略要点,以阻挠俄军撤退。    6月14日,会战打响。为什么拿破仑选定在这个日子开战呢?原来,拿破仑是想讨个吉利,这一天正是他在1800年取得马伦哥会战大捷七周年的纪念日。马伦哥会战,是拿破仑当上法国第一执政后指挥的第一场会战,他对这次会战,一直引为自豪。因为有了这次会战的胜利,法国粉碎了第二次反法联盟的进攻,并巩固了革命的胜利,也进而巩固了拿破仑在法国的地位。    清晨3点,拿破仑下达了作战命令。下午5点30分,拿破仑下达进攻的命令。他给手下大将炮兵司令塞纳尔蒙将军的命令是:用猛烈的炮火对弗里德兰桥梁进行拦截射击,决不能让敌人重兵集团通过这座桥跑掉。    几十门火炮的威力终于发挥了作用。到了晚8时,本尼格森的军队已是溃不成军。拿破仑以伤亡一万二千人的代价,取得了这次会战的胜利,歼灭敌军四万多人,并缴获了敌军几乎全部的火炮。    把敌人的重兵集团歼灭了,剩下的就好办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迫向法国求和。    6月25日,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一世在涅曼河中游一只设有篷帐的木筏上举行会晤,双方最后于7月7日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拿破仑将整个西欧收入了自己的囊中。尤为重要的是,俄国也被他拉了过来,成了他对英经贸战中的盟友。    拿破仑“灭敌比夺城好”的作战原则,是其称雄欧洲十余年的诀窍之一,马克思曾指出:拿破仑两大老生常谈的作战诀窍之一,就是“主力只用于战争的主要目的——消灭敌人”。这个原则,对后人的作战思想影响巨大。    有西方兵学之父之称的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克劳塞维茨参加过拿破仑战争,他的敌人拿破仑给他留下的刻骨铭心的印象是:“拿破仑统帅的法军对普军迅猛的进攻,以力求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作为战略目标。”而自己国家的军队,还把战争目的局限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上面。对此,克劳塞维茨感到极其痛苦。后来,他在《战争论》中提出了自己的感受:“直接歼灭敌人的武装力量,必须被置于首先考虑的位置。”    中国军事家毛泽东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三,就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P60-64

后记

我“认识”拿破仑很晚。我“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那个时代的孩子对外国人了解甚少,除了悬挂在父母单位会议室的几个“大胡子”的伟人以外,几乎再也叫不出其他外国人的名字了。后来,又赶上“文化大革命”,反对“封资修”,如果谁提起除了几个“大胡子”之外的外国人的名字,还不沾上有“海外关系”的边?而沾上海外关系的边,就意味着有打人十八层地狱的危险。结果,我也就把小学课本中发明蒸汽机的英国人瓦特的名字都忘记了。    再后来,国内电影还在被封杀的时候,为了政治上的应景需要,露天放映《列宁在十月》,从中知道了有瓦西里;学会了一句台词——妻子说:“瓦西里,面包没有了。”瓦西里回答:“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荒漠中,有根绿草,也喜悦;重复是记忆之母;儿时的记忆是深刻的——我们这些正值求知欲旺盛期的少年,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好不容易抓到根“新鲜的”信号,一天到头翻来覆去地说着上面的两句台词,结果把“瓦西里”这几个字记得牢牢的了,打死也不会忘记。    我在这部书的开篇用了清末一个书生的事例。当他看到试卷上的题目《项羽与拿破仑》,不知拿破仑是人,还是物,又不能交白卷,于是自以为是地写下一行字:“项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岂畏拿一破仑乎?”意在用这个流传很久的事例,讽刺晚清学子的孤陋寡闻和晚清教育制度的落后愚昧。其实,我感觉少年时代的自己比这个晚清学子好不到哪里去。    感谢邓小平,是他老人家恢复了高考,让我在已经过了最佳求学年龄时,考上了大学。1978年,我考上大学读历史专业。在大学期间,我从原始社会的腊玛古猿,学到现代,知道并了解了许许多多外国人的名字: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查理大帝、但丁、米开朗基罗、彼得大帝、巴赫、贝多芬、黑格尔、克劳塞维茨、老毛奇、福煦、克里孟梭、丘吉尔、罗斯福、巴顿、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卢蒙巴等等,古代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好的、坏的都有。其中还有拿破仑·波拿巴。这时,我才慢慢地懂得即便是那些“大胡子”伟人,也是在对上述一系列,甚至更多人名的“好与坏”的“扬弃”基础上产生的。    拿破仑就是这种意义上无数个人名的一个。    我是在学欧洲近代史时,“认识”拿破仑的。开始还没有觉得他怎么样,甚至还有点奇怪。心想,这个法国人的名字,怎么没有法国人名字中常用的“让”、“热”、“耶尔”之类的字呢?倒是好记,“破轮子”(当时我还不知道晚清那个学子的事例)——那时学外语多用闷办法,在外国字下面标上中国人容易记的谐音,以帮助自己记忆。    后来,关于他的书看多了,渐渐地了解并对拿破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伟人!这是一个英雄!这是一个天才!这“三个”词的评价,一点都不为过!    什么是伟人、英雄、天才?美国史学家威尔·杜兰说:伟人、英雄、天才是“创业人物”,是历史上的“一种固定的力量”。“历史事件透过他并且环绕着他而发生,于是他的观念与决定就成为历史的过程”。杜兰的评价是有见地的。拿破仑在军事上的卓越见识,使得他连战连捷,用“历史常态的”战争,把自由、平等、人权、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等新的理念,送到了几乎欧洲每一个角落,荡涤着传统的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根基,成为新欧洲的创业者;他在政治上的远见,促成了《民法典》的制定,成为二百年以来各国类似法典的圭臬;他对欧洲未来的设计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设想,为冷战以后欧洲的统一提供了蓝图。    所以,他称得起伟人、英雄、天才!当然,他和历史上任何一个伟人一样,都是借势而生、应时崛起,如果没有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他可能还是默默无闻。但是,他抓住了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让历史“透过他并且环绕着他而发生”,进而决定了历史的发展进程。这就是真正的伟人。    然而,伟人、英雄、天才,是人而不是神。他们和常人一样,有自己的呀呀学语,有自己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有自己的如日中天,有自己的黄昏落日,有自己的油尽灯枯;他们和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正确与错误,有优点与缺点。    拿破仑亦然,他也是一个常人!    幼时的拿破仑是问题少年,天天打架,甚至打他的哥哥,打完架还编瞎话,以免受到责罚;他长得不招人待见,既不伟岸,也不帅气,行为乖戾;他性情孤傲,性格近似偏执,自负里深藏着自卑。    成年后,他有一切男人可能都有的弱点:虚荣,追求“高枝”;好色,甚至在不满十八岁的时候就嫖过娼,有名有姓的情妇有四五位;暴躁好斗,三句话谈不来,就想动手打人、张口骂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人,却成为了伟人,他的人生轨迹究竟是怎样的呢?伟人与常人,巨大的反差会激起人们走近拿破仑、了解拿破仑的兴趣。而这本小册子,就是想为读者提供这样一个入门向导。    2011年上半年,《百家讲坛》的孟庆吉先生给我电话。2005年,我在《百家讲坛》做《二战人物》系列节目,孟先生就是我的编导,他是一位非常谦和却认真的电视人。略略寒暄过后,他问我能否做一档古今中外名将的节目。我答应了下来。思考几天后,列了一个名将的名单,其中特别推荐世界公认的四大战略家: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拨、恺撒、拿破仑。《百家讲坛》栏目经过研究,拍板选中了“拿破仑”。制片人聂丛丛女士及孟庆吉先生、吴林先生对“拿破仑”节目的构想设计给予了非常好的指导。因为我不是“电视人”,只不过是一个教书匠,对电视语言不太熟悉,孟庆吉先生又从电视语言艺术上给予了辅导,以便讲出来的东西更好听,更好看。经过半年的时光,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终于把“拿破仑”做完了。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中华书局的宋志军、娄建勇、陈虎与我在几年前的出版过程中,配合默契,相互信任,合作得非常愉快。他们听说我在《百家讲坛》录制了新节目,马上屈尊向我约稿,让我感动。    中华书局是百年老社,《百家讲坛》是新时代的名栏目,我能在他们提供的平台上,向听众或读者奉献我的成果,不胜荣幸。    在录制《拿破仑》的过程中,2012年3月3日20时38分,我亲爱的母亲不幸去世。母亲在临终前的“回光返照”时,还问我什么时候录完《拿破仑》,并嘱咐我,如果播出时,别忘了给她的一些幼时的同学与年轻时的同事打电话,因为他们一直喜爱我的节目。    想起母亲,悲又从心来。    母亲出生在旧时代的中国,家境贫寒,因外祖父患病早逝,母亲自幼与外祖母相依为命,没有感受到一点点的父爱,饱尝世态炎凉。    然而,刚强的外祖母怀着对未来的期望,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拒绝善良者让其改嫁的劝告,带着独女过着艰难的生活。    母亲是外祖母的期望和未来。她也没有辜负外祖母的期望,当共产党来到她们家乡时,她毅然参加了革命,并于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全国解放后,母亲一辈子也没有离开教育岗位,为培养合格的国家建设者尽着自己的力量。    1952年,母亲来到东北与父亲成婚。先后生育抚养了三个儿子。母亲养儿成人、教儿成器,把她节俭、勤奋、诚实、友爱他人、励志的品格与精神传到了她的三个儿子身上。在我们的学龄期间,母亲每天都督促我们学习,检查我们的成绩。当年少无知的我们进入梦乡时,母亲却在灯下为我们缝补因淘气弄破的衣裤。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当全国停课闹革命都不上学时,她把我们带到学校图书馆,恳求图书馆老师把我们关在里面,让我们学习;当恢复高考制度时,我们兄弟三个已经过了最佳的读书年龄,是母亲到处给我们找复习书籍,请老师给我们做辅导,最后使得我们考上了大学,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    母亲一生人品似梅,坚韧自立,虽与世无争,却告诫我们兄弟三个努力正直、诚实可信、不苟苟且且,为党、为社会尽心尽力。母亲时常教导我们做任何事,哪怕是再小的事儿,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告诫我们“不要迈过良心这道坎”,“迈过良心这道坎活着,也等于死了”。对于我们兄弟三人的每一点成绩,她都会给予微笑与赞赏,这笑容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与嘉勉。    我们兄弟三人成家有了孩子后,母亲又把全部的爱施惠到了孙辈身上,辅导和督促他们学习,严格要求他们品行端正,关心着他们每一步的成长。孩子小时不懂事儿,吃饭哭闹,母亲就学着动物园里几乎所有温顺的动物的动作,哄着他们吃饭;每年过年,母亲都在压岁的红包上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与性格,认真写下对他们的寄语与期望;当他们考上大学,她笑得比我们还开心……    母亲贤慧如兰,视每一个儿媳如己出,和她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和谐,轻声慢语,没有和儿媳红过一次脸,像对待女儿一样关爱着她们,尽力帮助她们减轻家务负担,让她们静心工作与生活。    母亲给予我们的爱太博大了,每当我们来到她的身旁,一碗汤、一碟菜、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亲切的眼神,都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的母爱和家的温暖。不论哪个儿子和孙辈,只要他正在遭遇困难或病痛,他一定是母亲那时最牵挂的。想起母亲,我们深感内疚,我们给母亲的回报太少、太少,而母亲始终恬退隐忍,以巨大的包容和宽容爱着子孙,直到临终还给我们留下了深情难忘的目光……    而今,六十载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支撑着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母亲终于累了,慢慢地垂下她辛勤的双臂走了……    母亲,您给予儿子以生命,您给予儿子以今天的一切。在本书付梓出版前夕,我以上述这些话表达我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思念。    马骏    2012年4月5日于京郊寓所

编辑推荐

  拿破仑的永久“魅力”。他是每一个军事家学习的典范、“军迷”心中的战神、政治家眼中的“伟人”、普通大众心中永远的“迷”。  揭秘拿破仑的成功“密码”,富有启示。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传记,而是通过拿破仑本身的性格优缺点、他的带兵之道、选将之道、决胜之道、治国之道等等不同侧面,探求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又为什么最终遭遇滑铁卢而一败涂地?  细节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比如拿破仑的长相、性格、家庭、爱情等等。  本书作者马骏教授,特别会讲故事,富有个人魅力,拥有大批忠实粉丝。马骏教授是著名军事历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长期作为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科教频道,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的嘉宾,出镜率非常高。  本书为央视《百家讲坛》重点打造的新选题,现已经频频播放预告片。节目将于5月14日开始播出本节目,一共十六讲。书中插入有关拿破仑的16幅精美油画,并附赠作者讲座光盘一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骏点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4条)

 
 

  •   看过百家讲坛才买的,跟电视基本一致,只不过少了一些口语,语法规范了一些。看马博士的书,不仅了解了拿破仑的军事才干,还感受到他的人性光芒。而且博士能从家庭教育、军队管理、做人做事、古今中外、地域风貌方面阐述,让人受益。
  •   拿破仑,一代伟人,这都和妈妈的严格管教分不开,拿破仑也是一个孝子,面对海军和陆军的选择,他听从了妈妈(圣灵)的声音,放弃了喜爱的海军,而选择了炮兵学校,并且努力修学分,提前毕业参加工作,从而减轻妈妈的负担,但就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他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努力学习数学,地理,历史等等,只要他认为对自己讲拉的事业有所帮助就不遗余力的学习,这更是每位学子应该学习的;再有他的精力旺盛,显著的管理才能,杰出的军事才能,无不让人钦佩神往,虽然他用战争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但是他所统治的时代人民生活虽然清贫但是精神很富足,这就是一个妈妈教育下,并且在不断成长中有了自己主见的一代伟人--拿破仑!
  •   在百家讲坛,马俊老师讲的拿破仑很好听,书也值得一看!!!
  •   马骏博士,就意味着收视率!
  •   喜欢马骏的风格 书的内容和纸张都很好
  •   拿破仑的骄傲不是战绩而是法国民法典
  •   不了解拿破仑的人,读了此书,可以对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尤其是他的做人和做事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逻辑,值得我们深究。
  •   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拿破仑
  •   本书通俗易懂,是了解拿破仑的最佳选择。
  •   通过这本书,让我从多个方面了解了拿破仑,我很崇拜他!
  •   孩子喜欢拿破仑,慢慢研读
  •   讲述拿破仑的一生
  •   内容很好,比较详细的了解拿破仑,,孩子看完我也看看
  •   了解拿破仑一生的好书
  •   书很新 很好 百家讲坛讲的人物都可以用于初学者 学习研究 特别满意
  •   在百家讲坛,听到的,就买的真本书,挺好,就是百家讲坛老师讲的。
  •   百家讲坛的书一直以为都支持!
  •   这样的书实在是太好了,几乎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进而改变他们的命运。当你犹豫彷徨的时候,读读可以果断,当你因为拼爹不行的时候,读读可以增加无穷的勇气。
  •   老爸说挺好
  •   书很不错!我喜欢!
  •   书跟百家论坛一样
  •   是我喜欢的书,质量还不错,要求妈妈给我买的
  •   俗语云,矮个子的人更聪明,学习。
  •   很好啊,孩子特别是男孩喜欢
  •   好good太好了
  •   很有收获,推荐
  •   孩子要求买的,希望她能喜欢
  •   拿帝的传奇
  •   我正在读呀,感觉不错。
  •   希望马先生也点评一下其他名人
  •   读后很受启发,值得回味
  •   内容很完整,引人入胜
  •   不错的书,孩子喜欢,大人也抢着读
  •   质量还不错!以后还会继续在当当买书
  •   看到马骏的微博,被他吸引了,所以买书来看。还可以,不错,一些话说的相当有水平的。
  •   经典伟大之作
  •   这是马骏老师在百家讲坛讲的拿破仑,经过加工润色而写成的书,涵盖了在百家讲坛讲到的内容,而且比电视里讲的内容丰富了许多,更加精彩!马骏老师在百家讲坛把拿破仑都讲活了,正是由于马骏老师的精彩讲述,现在写拿破仑的书销售火爆,真有洛阳纸贵的势头。强烈建议喜欢拿破仑的人、喜欢马骏老师的人,人手一册。相信会给你带来愉悦!
  •   超喜欢这本书,超喜欢拿破仑
  •   听了百家讲坛再买此书,喜欢,讲得极好
  •   老师给上初中的孩子布置的暑假必读课外读物,想来应该是不错的一本书,有时间自己也看看。
  •   内容非常好,但印刷质量有点不大理想
  •   平邮时间有点长,书在运输中有点破损,别的都很不错的!
  •   对拿破仑研究的挺到位
  •   写的不够全面,只能算比较好读,要了解拿破仑还需要看看别的。
  •   内容丰富细致独到,讲解风趣客观直接,含辩证思想于拿破仑的荣辱得失。
  •   很一般,毕竟不是大家,也就这水平
  •   作为日渐衰落的百家讲坛所出的图书,质量不高可以理解。马氏一书,无论行文还是论述,都有缺陷,有刻意神化拿破仑的意味。
  •   本书侧重于人物研究,通过拿破仑的少数事例来分析他的各方面成就。不适合想全面了解拿破仑的朋友。
  •   觉得还行。军人讲军人。
  •   我会说我根本木有买纯粹是来看吐槽的~~也木有看,随手打在3星
  •   当做扫盲书
  •   内容也就消遣了解一下。
  •   书看完了,很受益,推荐商界精英学习
  •   值得一看,蛮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