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丁以寿 页数:184 字数:170000
内容概要
丝与茶,就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标志了。
我们中国人自己,如果要谈中国是什么,往往讲不清楚,又是地大物博,又是历史悠久,又是儒道佛,云山雾罩,一套又一套。殊不知老外对这些根本搞不明白。他们对中国之认识,大抵即从那光洁滑韧的丝绸和甘酽清冽的茶里来。抚摸着丝、品着茶,自然对中国就有了一份敬意:能生产这样好东西的国度呀,那该是什么好地方!
茶与丝之外,还足以代表中国的,当是饮食文化和玉文化吧。饮食文化,蒸煮炒炸,许多技艺是迄今世上其他民族仍未掌握的,相关之文化也是其他民族辨识我们最重要的指标。饮食中的酒文化,也与其他民族不同,独树一帜。其中的蒸馏白酒,我以为即由中国道士炼丹时创造,与欧洲及阿拉伯之蒸馏法不同。它和酒曲之发明、运用,乃我国对世界酒文化之两大贡献。至于玉,更是中国审美文化之代表,人们不仅喜欢藏玉、佩玉、赏玉,更要用玉礼敬天地鬼神。一切优秀的人物形象、德行,均以玉来形容,玉也是最高的审美标准。例如瓷。瓷器在许多场合也被视为中国的象征,然而瓷之品味其实就是仿拟玉的。陆羽《茶经》曾评论邢瓷越瓷之优劣,第一条就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可见一斑。故玉与酒、饮食文化,和丝茶一样,都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质,足以为中国之象征的。
中华书局出版的这一系列书,据主事者言,除讲这几件事外,亦延及服饰、瓷器、陶器、家具、建筑等物质小道,科举、礼仪、民俗、宗法、书法、音乐、体育、天文等精神诸端也在筹划之列。凡此种种,非经国之大业、儒道佛之妙义,然而中国文化之精要,正藏于其中,值得细细体会。
作者简介
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硕士生导师,安徽省茶业学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茶文化教学和研究,主编或独著《中国茶文化》、《中华茶道》、《中华茶艺》、《黄山毛峰》等,参编或合著《茶文化学》、《中华茶史》、《中国茶谱》、《茶席。茶会》等教材和著作7部,发表论文40多篇。
主要承担本书(“茶之道”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除外)的编写工作并统稿。
章传政,茶学博士、博士后,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茶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安徽省教育厅“安徽茶叶科技发展史及其学术评价”、省博士后科学基金“徽商经营茶叶模式及绩效研究”等课题,独著《轻松自制养生茶》,参编《中华茶道》、《中华茶史》、《世界茶文化》等教材和著作5部。主要承担本书“茶之道”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编写工作。
书籍目录
茶之史
茶文化的酝酿
茶的利用源起
饮茶的起始和发展
茶文化的酝酿
茶文化的形成
饮茶的普及
煎茶道的形成和流行
茶书的创著
茶文化的发展
宋元茶文化
明代茶文化
茶文化的衰退
茶馆的大盛
茶具的发展
泡茶道的衰退
茶书的衰退
茶文化的复兴
当代茶艺和茶艺馆的兴起
茶道的复兴
茶文化研究的活跃
茶之性
茶之真
茶树起源和原产地
中国茶区
茶叶加工
茶之善
茶叶的化学成分
茶叶的保健功能
茶之美
茶叶的命名
茶叶的分类
色彩缤纷的中国茶
茶叶品赏
茶之艺
茶艺概论
茶艺分类
茶艺编演原则
基本茶艺
玻璃杯泡法茶艺
盖碗泡法茶艺
壶泡法茶艺
……
章节摘录
茶文化的酝酿 茶的利用源起 茶的发现和利用,传说始于神农时代。茶的利用,最初当是作为食物行之于世的。道理很简单,在生存第一、果腹第一的原始社会,茶绝不会首先作为饮料,也不可能首先作为药物使用。神农时代农耕已经萌芽,但采集、渔猎仍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是十分自然的事。可以肯定,用植物作为果腹的食物是原始人最初的出发点,在此前提下,采集茶树芽叶烹煮食用便顺理成章。 茶叶在被先民长期食用的过程中,其药用功能逐渐被发现、认识,于是,茶叶又成为人们保健、治病的良药。茶的药用功能已为古今众多的药书和茶书所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疑为“茶”字)而解之”(《神农本草经》),说的是茶有解毒功效,这种功效已为现代医学所证实。 古人对茶的药效进行总结,再上升为理论,写进医书和药书,这个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神农食经》也说到“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正因为茶能治病,所以古人又把茶归入药材一类,如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列举了20多种药材,其中就有“荈诧”,即茶叶。华佗《食论》云:“苦荼久食,益意思。”华佗是东汉名医,而他所证明的茶叶能够提神、益思的功效早在西汉的著述中就已出现。西汉及以后的论著对茶的药理作用记述更多更详,这说明茶作为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茶在作为饮料前主要是用作药物的。 茶的饮料作用,是在食用和药用的基础上慢慢形成的。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将茶作为饮料?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作了“茶由药用时期发展为饮用时期,是在战国或秦代以后”的推测,这个推测应当比较可信,但先秦时期的饮茶可能只局限在巴蜀及西南地区。 脱胎于食用和药用的茶的饮用,很长时间里都带有食用和药用的烙印。“煮之百沸”,源于熬药。“采其叶煮”的“茗粥”,显然源于食用。即便唐煎宋点,也是连茶末一道饮下,所以也称“吃茶”。中国又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到底是从食用还是药用演变出饮用,已无从探究,抑或兼而有之。 饮茶的起始和发展 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茶的饮用既脱胎于食用和药用,故最先的饮茶方式源于茶的食用和药用方法。从食用而来,是用鲜叶或干叶烹煮成羹汤而饮,往往加盐调味;从药用而来,用鲜叶或干叶,往往佐以姜、桂、椒、桔皮、薄荷等熬煮成汤汁而饮。 应该说,中国人饮茶不晚于西汉。西汉著名辞赋家王褒《僮约》是关于饮茶最早的可信记载。《僮约》中说“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烹荼”、“买荼”之“荼”即为茶,既然用来待客,不会是药而应该是饮料。《僮约》作于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故中国人饮茶不会晚于公元前1世纪中叶的西汉晚期。 汉魏六朝时期的饮茶方式,是将茶煮成羹汤而饮。煮茶,或加冷水,或加热水,煮至沸腾,乃至百沸。 从两汉到三国,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物,饮茶仅限于王公朝士。晋以后,饮茶进人中下层社会。 中国人饮茶习俗的形成,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此时期,上自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中及文人士大夫、宗教徒,可谓社会各个阶层普遍饮茶。饮茶成一时风尚。 文人士大夫饮茶风气很盛。张载、左思、杜育、陆纳、谢安、桓温、刘琨、王漾、褚裒、王肃、刘镐等文人士大夫均喜饮茶。茶,作为风流雅尚而被士人广泛接受。 晋惠帝蒙难初返洛阳时,侍从以“瓦盂盛茶”供惠帝饮用,可知惠帝日常生活中应当饮茶。南朝宋人山谦之《吴兴记》载:“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在温山建御茶园,茶叶专供皇室。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时期,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提神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 道家清静淡泊、自然无为的思想,与茶的清和淡静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中国的饮茶始于古巴蜀,而巴蜀也是道教的诞生地。道教徒很早就接触到茶,并在实践中视茶为成道的“仙药”。道教徒炼丹服药,以求脱胎换骨、羽化成仙,于是茶成为道教徒的首选之药。在茶从食用、药用向饮用的转变中,道教发挥了重要作用。道教徒崇尚饮茶,其对饮茶功效的宣扬,提高了茶的地位,促进了饮茶的广泛传播和饮茶习俗的形成。 同期的佛教徒也以茶资修行,以茶待客,同时,平民阶层的饮茶也越来越普遍。 饮茶起源于巴蜀,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向广大中原地区传播,饮茶由上层社会向民间发展,饮茶的地区越来越广,中国 人的饮茶习俗终于形成。 茶文化的酝酿 中国茶艺萌芽于晋。西晋杜育《藓赋》中有不少关于茶艺的描写:“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蔌。”意思是择水要择取岷江中的清水,选器要选用产自今浙江上虞、温州一带的瓷器,煎好的茶汤,汤华浮泛,像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灿烂。酌茶,指的是用匏瓢酌分茶汤。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茶文学的发轫期。中国茶事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其时,茶的故事已在志怪小说中出现。《搜神记》、《神异记》、《搜神后记》、《异苑》等志怪小说集中有一些关于茶的故事。孙楚、左思、张载、王微撰有涉茶诗篇。杜育的《藓赋》和鲍令晖的《香茗赋》是以茶为题材的散文。 现存最早的涉茶诗是西晋诗人孙楚的《出歌》:“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荼荈”即是茶,“荼荈出巴蜀”,说明直到西晋时期,茶仍是巴蜀的特产。 最早的涉茶文是西汉王褒的记事散文《僮约》,其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之语。 两晋南北朝,茶由巴蜀向广大中原地区传播,茶叶生产地区不断扩大,饮茶从上层社会逐渐向民间普及。从汉代开始,就有了客来敬茶的礼节,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成了普遍的礼仪。不仅如此,茶也成为祭祀的祭品。从晋代开始,道教徒、佛教徒与茶结缘,以茶养生,以茶助修行。两晋南北朝,茶文学初步兴起,产生了《荈赋》等名篇。中国茶艺亦于西晋时萌芽。这一切说明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P3-6
编辑推荐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国诸多的优良传统里,客来敬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礼节。无论你是身处乡野,还是跻身于都市,茶的影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并且喝法更是各有千秋。《中华茶文化》由丁以寿和章传政著,系统地介绍了茶的由来,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未来走势,进而揭示了中华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与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关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