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玉文化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殷志强  页数:182  字数:17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们中国人自己,如果要谈中国是什么,往往讲不清楚,又是地大物博,又是历史悠久,又是儒道佛,云山雾罩,一套又一套。殊不知老外对这些根本搞不明白。他们对中国之认识,大抵即从那光洁滑韧的丝绸和甘酽清冽的茶里来。抚摸着丝、品着茶,自然对中国就有了一份敬意:能生产这样好东西的国度呀,那该是什么好地方!
茶与丝之外,还足以代表中国的,当是饮食文化和玉文化吧。饮食文化,蒸煮炒炸,许多技艺是迄今世上其他民族仍未掌握的,相关之文化也是其他民族辨识我们最重要的指标。饮食中的酒文化,也与其他民族不同,独树一帜。其中的蒸馏白酒,我以为即由中国道士炼丹时创造,与欧洲及阿拉伯之蒸馏法不同。它和酒曲之发明、运用,乃我国对世界酒文化之两大贡献。至于玉,更是中国审美文化之代表,人们不仅喜欢藏玉、佩玉、赏玉,更要用玉礼敬天地鬼神。一切优秀的人物形象、德行,均以玉来形容,玉也是最高的审美标准。例如瓷,瓷器在许多场合也被视为中国的象征,然而瓷之品味其实就是仿拟玉的。陆羽《茶经》曾评论邢瓷越瓷之优劣,第一条就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可见一斑。故玉与酒、饮食文化,和丝茶一样,都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质,足以为中国之象征的。
中华书局出版的这一系列书,据主事者言,除讲这几件事外,亦延及服饰、瓷器、陶器、家具、建筑等物质小道,科举、礼仪、民俗、宗法、书法、音乐、体育、天文等精神诸端也在筹划之列。凡此种种,非经国之大业、儒道佛之妙义,然而中国文化之精要,正藏于其中,值得细细体会。

作者简介

殷志强,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曾在国家文物局、美国、澳大利亚接受专业培训。历任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现任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兼任中华玉文化中心顾问、江苏省馆藏文物定级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玉器研究,擅长中国玉器鉴定,出版《翡翠》、《东周吴楚玉器》、《中国古代玉器》、《旅美华玉》、《说玉道器》、《鉴玉甄宝》等专著多部,发表中国考古学、中国玉器研究论文100多篇。
主要承担本书“玉道”、“艺道”的编写工作并统稿。
多丽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有多篇玉器研究文章发表于《中国文物报》、《鉴宝》等报刊。
主要承担本书“器道”、“文道”的编写工作。

书籍目录

玉道:精神见于山川
 传统辨玉方法
 以德辨玉重伦理
 以色辨玉重美感
 以质辨玉重价值
 以器辨玉重用途
 宝玉同称显价值
 矿物学上的玉
 软玉与硬玉
 闪石玉
 昆仑玉的历史与现状
 昆玉传说
 昆仑多玉
 和田玉闻名的历史真相
 玉中之王
 文化使者
 岫岩玉的本质
 古玉新识
 主要种类
 玉器鉴别
 台湾宝玉风采
 多彩的玉石
 绮丽的珊瑚
 ……
器道:厚德载物
艺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文道:君子比德于玉

章节摘录

传统辨玉方法    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玉器的历史之长、材质之富、品质之佳、雕刻之精、形态之丰、用途之广,令其他文化艺术难以与之媲美。古今中外研究专家、收藏家、鉴赏家说玉道器各有侧重,或重玉材之美,或重形态之美,或重用途之妙,或重雕刻技艺及玉德含义,形成了辨玉方法、玉器称呼的多样化,以玉单称有之,以玉宝合称有之,以玉器并称有之。    以德辨玉重伦理    中国玉器八千年经久不衰,发展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中国人将玉德比拟人的道德品行,将玉人格化,以此作为评价、判断一个人行为善恶、品德高低的标准。能将玉从石头中分辨出来,是普通的平民工匠;而能将玉从理论上加以道德阐述的,则是儒家学者,玉德一直影响着中国玉器数千年的发展。玉不隐所短,表里如一,象征人光明磊落;玉绚丽俏美,象征人追求美好生活;玉数千年不朽,象征人有坚定的信念、理想和目标。总之,人的意志、品行,均可用玉来比喻。    最早从理论上对玉加以德性阐述的应推东周时期的孔子。《礼记》中子贡问于孔子的一段话,记载了孔子论述玉十一德性的理论:    子贡问于孔子日:“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多欤?”孔子日:“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从这段文字和《诗经》等早期文学作品看,早在孔子之前,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风尚,从近年考古出土的大量组玉佩等玉器资料观察,至迟在商周时期,玉德观念已经形成。孑L子审时度势,总结当时诸侯国贵族用玉的实际情形,把握玉的特性,将其上升为士大夫的道德规范,提出了“君子比德于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精神见于山川”等君子贵玉思想,将玉的特性归纳为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性,实际上是儒家道德规范大全。    至东汉时期,许慎在编著《说文解字》时,对东周时期诸家的玉德学说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和科学的解释,将玉归纳为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而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许慎概括的玉之“五德”,实际上指的是玉的色泽、纹理、质地、硬度、韧性五个特性。    玉的十一德、五德观念,还反映在汉语词汇中,玉立、玉折、玉碎、玉言等词语,都以玉的特性比喻人的德行涵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玉成为士大夫有道德、有修养的表征。    那么,玉德究竟指的是什么?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说:“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儒家的玉德观念、辨玉标准是从玉的自然属性上升到儒家行为规范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德”实际指的是玉的质地及品性,“符”指的是玉的色泽。“首德次符”,就是辨玉时把玉质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玉的色泽;而“首符次德”,则是指识玉时色泽比质地更重要。    以色辨玉重美感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从石头中将美玉分辨出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能凭据经验,以直觉、直观为基础,以多数人的喜好为依据。玉之美最直观的呈现,是玉石五彩缤纷色泽的外观,所以,玉色的艳淡就成为辨别玉石优劣的重要标准。    《石雅》中指出:“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质。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袭。”同时又说:“每遇宝石,辄以色别。”以色辨玉宝石,成为玉宝石分类、分级的重要依据。至今矿物学界、工艺界,仍使用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银晶、茶晶等名称,这就是以色辨玉识宝。    鉴赏家也十分重视玉的色泽,按照色泽对玉进行分类定名,曾有玉“十三彩”的说法,还有玉之“九原色”之说,有元(玄)如澄水的瑿,有蓝如靛沫的碧,亦有绿如翠羽的琥、黄如蒸栗的坩、赤如丹砂的琼、白如割肪的瑳等,这些均是以色定玉名。    从玉色上也能分辨出玉石的优劣。《古玩指南》的作者赵汝珍在综述前人玉色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玉以白色为上,白如酥的玉最珍贵。黄玉和碧玉亦贵,黄玉如新剥熟栗色者为贵,谓之“甘黄玉”;碧玉,其色深青如蓝靛者为贵,王心瑶在《玉纪补》中说:“碧玉中每有黑星又有非青非绿如败菜叶者,谓之菜玉,玉之最下品也。”在清代,玉宝石白者以羊脂玉为尊,绿者以翡翠为贵,红者以红珊瑚为美,蓝者以青金石为佳。这是以色泽划分玉宝石的等级。    在古代,不同色泽的玉琢成不同的玉器,有不同的用途。《周礼》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清代《会典图考》也载:“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蜜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上述所载都是选择与天地、日月、东西南北色泽相近的玉石,用以祭祀与佩戴。    以质辨玉重价值    大自然中玉宝石硬度、色泽、透明度与光泽度的不同,均与材质有关。由于材质的不同,玉宝石的价格亦有天渊之别。以科学方法从材质上对玉宝石进行辨别,则是近一两百年的事。自1863年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对来自中国的玉器进行了矿物学分析以来,地质学家一直注重对玉石质地的分析与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不仅搞清了玉石的种类与特性,而且还基本摸清了主要玉器的原料产地,同时对一些重要玉石的开采使用情况也有了一定了解。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制作,大部分就地取材。红山文化玉器广泛使用岫岩玉,良渚文化玉器主要取材于江苏茅山山脉及浙江天目山脉,目前已经在江苏溧阳市小梅岭等地发现的透闪石软玉矿,其矿物结构、矿物成分与良渚文化玉器几乎完全一致。    新疆和田玉在新石器时代已被利用,商代可能已经形成规模采掘。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怪玉鸟、玉羊头经矿物学鉴定为和田羊脂白玉。先秦时期关于玉德的儒家学说,都是以和田玉为依据的,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和田玉在当时已相当流行。秦汉以后,新疆和田玉成为中国玉雕工艺的主要材料,成为皇室玉雕业的当家玉。    P3-6

编辑推荐

《中华玉文化》由殷志强、多丽梅著,系统地宣讲与传授中国玉和珠宝首饰的关系、珠宝玉石门类的历史渊源和近现代科学理论、珠宝首饰在政治史论、社会礼俗、考古文博、地质矿产、创作设计以及经济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玉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中华书局策划的这个文化常识系列,目前已出玉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丝绸文化和茶文化5种,16开本印装,图文并茂,印制精美,内容通俗易懂,是茶余饭后浏览的上佳读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