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名字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李文君  页数:303  字数:1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从秦始皇到溥仪,皇帝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为保障皇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逐渐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皇帝名号制度。名不正则言不顺,皇帝的名号,往大了说,是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皇帝合法履行皇权职能的标志;往小点说,它能反映出这位皇帝当政时的具体社会状况,也能部分反映出皇帝本人的性情与好恶。    皇帝的名号,顾名思义,有“名”与“号”两部分内容。名这一部分,包括姓名、表字、小名、别号等,普通人也有,并无独特之处;号这一部分,包括庙号、谥号、尊号、年号、陵号、生日节名等,除部分高官有谥号外,其余都是只有皇帝才配享有的,是皇帝的专利,是远离大众的,笼罩着神圣感。皇帝的名,既有与普通人相通之处,也有反映皇帝高贵身份的地方;皇帝的号,则有一套专门的制度来规范,已被纳入国家的礼仪范畴之中。如果说皇帝的名属于皇帝自己,还能部分反映皇帝个人性情的话,皇帝的号,则完全属于国家,反映更多的是国家利益对皇帝个人的评判。    本书内容,由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八篇文章组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皇帝的名,包括小名、绰号、表字、别号、改名五篇;第二部分属于皇帝的号,包括年号、陵号、生日节名三篇。从结构上看,名的部分多,号的部分少,头重脚轻,并不平衡,称“皇帝的名号”,有“名不符实”之嫌,不如称“皇帝的名字”来得贴切,所以本书就以《皇帝的名字》作为书名。    本书没有写到的“庙号”、“谥号”、“尊号”等,是皇帝的名号中最重要的部分,之所以没有涉猎,一是鄙人才疏学浅,驾驭这么大的题目,一时不知从何着手,有力不从心之感;二是谈到皇帝制度时,这些都属于无法回避的部分,为释疑答惑,前贤屡有谈及,笔者再哕唆一番,除了堆砌材料外,也未必能超越前人,露怯不如藏拙,还是不写的好。    本书的内容,分为“名”与“号”两部分,本书的行文方式,也因内容的差异,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小名、绰号、别号等篇,涉及的礼仪制度少,内容又新鲜有趣,行文风格比较轻松;表字、年号、陵号、生日节名等篇,要交代的背景提示多,饶是精心编排,内容还是略显沉郁。好在沉郁让人深思,也不是全无是处。究竟如何,还请各位看官自己评判。    本书引用到的素材,都在史料后随文附注,一一说明出处。正史之外,所引材料多出自私家笔记,很是分散,随文交代来源之余,书尾没有再列举参考文献目录。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本书末尾附有《历代皇帝小名一览表》、《历代皇帝绰号一览表》、《历代皇帝表字一览表》、《历代皇帝别号一览表》、《历代皇帝改名一览表》、《历代皇帝陵号一览表》等六张表格。不厌其烦地附上这些表,是为了补充正文的不足。正文的容量,毕竟有限,采用表格,无疑是扩大信息量的最佳方式。拿小名一篇来说,正文写到的小名只有十一个,表中所列小名却达到一百余个。将众多皇帝的小名、绰号、别号等都集中在几张表里,是为了便于您查找所需的信息。    写到这里,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段话。晚清人刘声木在《苌楚斋随笔》卷一说:“凡人自撰一书,其心思才力,必有专注独到之处,他人见之,未必遽识著书人苦心孤诣,必自作一序,详述授受源流,标明宗旨。”我撰写这本小册子,说专注独到之处固然挨不上,说苦心孤诣更是抬举了自己,但无论如何,“详述源流、标明宗旨”还是必要的。絮絮叨叨一大堆,也不知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了没有?序言,虽然有人不断地在写,却是很少有人去读。也罢!就此打住,您还是直接看正文吧。    2011年3月18日

内容概要

皇帝也是普通人,皇帝也有粗鄙的小名,皇帝也有生猛的绰号,皇帝也有风雅的别号。
皇帝不是普通人,皇帝的统治有专门的年号,皇帝的坟墓有专用的陵号,皇帝的生日有专称的节名。
《皇帝的名字》是一种另类的皇帝史话,作者李文君以史料为依据,用讲故事的形式,写了历代皇帝的小名、绰号、表字、别号、年号、陵号、生日节名等等。全书材料扎实可信,文字形象生动。书后附有图表六幅,详细罗列了关于皇帝名字的信息,并一一注明出处。读罢《皇帝的名字》,在关注了形形色色的皇帝之余,也会让您在姓名学方面有全新的收获。

作者简介

李文君
內蒙古卓资人,1975年11月26曰生,历史学博士,副编审。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出版社。撰写历史论文廿余篇,著作两部:《明代西海蒙古史研究》(2008)、《紫禁城八百楹联匾额通解》(2011)。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
皇帝的小名
皇帝的绰号
皇帝的表字
皇帝的别号
皇帝的改名
皇帝的年号
皇帝的陵号
皇帝的生日节名
附录 图表

章节摘录

小名,也叫小字、乳名、奶名,是一个人出生后不久取的名字。比起大名(学名、官名)来,小名是非正式的名字,具有顺口、随意、粗鄙、记事性强等特点,随意里透露出亲昵,粗鄙中洋溢着真爱,寄予着长辈对孩子无限的期望。宋人方勺在《泊宅编》卷四记载了个有趣的小名——“十狗”,可以说明小名有欠雅驯、记事性强的特点:“状头(状元)时彦,母怀之弥月,梦数人皂衣,肩舆一金紫人,径入房中。明日,犬生九子皆黑,晚遂生彦,故小名‘十狗’。《同年录》见之。”状元时彦,因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九个“黑狗哥哥”,所以小名叫“十狗”。宋人俞成在(《萤雪丛说》卷上谈到小名时说:“尝观《进士同年录》,江南人习尚机巧,故其小名多是好字,足见自高之心;江北人大体任真,故其小名,多非佳字,足见自贬之意。”地域不同,小名用字各异,但对孩子充满爱意的初衷却是一样的。    中国人对小名很是关注,早在唐代,陆龟蒙就辑有《小名录》二卷,记载自秦至南北朝间知名人物的小名,开创了专书辑录小名的先河;此后,宋人陈思辑有《小字录》一卷,记载从汉到北宋的各类人物的小字214个,各条分列出处,只记本事,不加评论;明人沈弘正又补《小字录》之遗,编成《小字录补遗》一卷。上述三书,收集各类知名人物的小名,从秦汉到宋元,一脉相承。受此启发,宋朝大诗人黄庭坚的外甥洪遂(少蓬、驹父)编有《侍儿小名录》三卷,专录女子小名,开女子小名专录之滥觞。继之,宋代有晋阳张邦畿《侍儿小名录拾遗》一卷,汝阴王锤(性之)著((补侍儿小名录》一卷,晋阳温豫(彦几)撰《续补侍儿小名录》一卷,此三书呢于裙裾之乐,满足文人的幻想,用名浮于实的猎艳笔法,将与女子名讳相关的故事收集在一起,杂出不伦,勒为一篇,离小名之本旨已远,当时就被人诟病(宋·周焊:《清波杂志》卷九,明·钱希言:《戏瑕》卷一)。这几部侍儿小名录,后被清人张廷华(虫天子)收入《香艳丛书》中,由此也可推知其内容。宋人王徘,也曾收集古人小名小字八百来件,分为五卷,准备编一本“小名录”,后来因种种原因未果(宋·王株:《野客丛书》卷三○)。清初有长洲人尤桐编撰的《宫闱小名录》一书,题为小名,却多记两汉至明代的女子名讳,只有一小部分女子记录了小字。全书共四卷,第一卷记后妃,公主外戚附之;第二卷记列女,凡妾妓有节行者皆附之;第三卷记妾婢,杂类附之;第四卷记外国(少数民族),寇盗附之;最后还附有莆阳余怀补辑的《宫闱小名后录》。清代另有李调元辑《乐府侍儿小名录》一卷,赵庆桢《青楼小名录》一卷,史梦兰《青衣小名录》二卷,这些“小名录”,对“侍儿”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小名”的兴趣,离陆龟蒙收录小名的初衷已越来越远了。    与常人一样,一些看似威严的皇帝也有着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名。汉唐以来,一些皇帝为了方便百姓避自己的名讳,大名多有点怪,爱用生僻的字眼,如汉元帝刘爽(shi),唐僖宗李儇(xuan),宋孝宗赵奋(shen),明孝宗朱祜樘(cheng)等,可他们的小名却与常人一样粗鄙,一样通俗。    从皇帝自身来看,相对而言,开国皇帝的小名最为知名。不少开国皇帝出自草莽,民间的习俗给他们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一些史书记录下他们粗鄙的小名。继任皇帝多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像祖辈那样草根味十足的小名,显然不适合已经贵族化的他们。与开国皇帝相比,继任皇帝的小名少了些许质朴,多出几分文化气息,离小名平直的本意越来越远,反而不那么活泼可爱了。    从朝代来看,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时,生逢战乱的皇帝最爱起小名,社会相对稳定的宋、明、清等朝皇帝的小名最少。战乱年代,给孩子起个有寄托的小名,让他们顺利成长,是人之常情,皇家也不能免俗。至于现在几乎看不到的宋明清几代皇帝的小名,或者是他们本没有小名,抑或是后世避讳制度渐严,文网已密,说话者不敢言传,行文者不敢记录亦未可知。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唐太宗的名字“世民”,是在他四岁时才取的。当时,有一位岐州的善于相面的老先生见到李世民,说他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听了此话,李渊很高兴,因此采用“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起名“世民”(《旧唐书·太宗纪上》)。由此可推知,在没有取名字的四岁之前,家人一定会用小名称呼李世民。《新唐书·李建成传》也记载:李建成小字“毗沙门”,李元吉小字“三胡”;《旧唐书·李建成传》还提到高祖李渊呼叫着太宗李世民的小名对裴寂等旧臣说:“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亲兄弟三人,建成、元吉的小名都被记录下来,唐太宗的小名却因他当了皇帝,需为尊者讳,故而略去不书。    再说两个宋代的例子,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卷二记载:宋仁宗的舅舅李用和,与姐姐李宸妃离别时,年方七岁,李宸妃给了弟弟一个缂丝肇囊,作为日后姐弟相认的信物。李宸妃入宫受封为妃后,派手下的院子去寻找失散的弟弟,院子发现李用和的线索后,又“复问其姓氏、小字、世系甚悉”,又解其肇囊送给李宸妃仔细观看,最后终于姐弟相认。同书还记载:宋真宗杨淑妃的弟弟叫杨景宗,从少年起就不安生,喜欢四处流浪,结果触犯了王法,脸上被刺了字,发配到军营当差。一次真宗回宫,杨淑妃与众妃嫔在宫门口迎候。大内宫墙外是一圈御沟,沿御沟站着一排担任警戒任务的士兵,坐在车中的杨淑妃向车窗外望去,猛然发现士兵中有一个人像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杨淑妃让人“问其姓氏骨肉,景宗具以实对,太后(杨淑妃)泣于车中。(杨)景宗惟知其女兄在掖庭,疑其是也,遂呼太后(杨淑妃)小字及行第”,最终姐弟相认。显然,在当时,小字是个人最隐秘的信息,除了家人故老,一般人是不知道的,唯其私密如此,在这两出姐弟相认的戏里,小名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普通人的小名尚且如此私密,皇帝的小名,自然没有人敢冒着“大不敬”的罪名说出去,记录下来。    下面就以时代为序,选取几位最为典型,也最为知名的皇帝的小名,做一番简要的叙述,愉悦读者的同时,也顺便阐述一下小名的相关知识。    P1-4

编辑推荐

从秦始皇到溥仪,皇帝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为保障皇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逐渐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皇帝名号制度。皇帝的名号,往大了说,是国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皇帝合法履行皇权职能的标志;往小点说,它能反映出这位皇帝当政时的具体社会状况,也能部分反映出皇帝本人的性情与好恶。李文君编写的《皇帝的名字》一书的内容,由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八篇文章组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皇帝的名,包括小名、绰号、表字、别号、改名五篇;第二部分属于皇帝的号,包括年号、陵号、生日节名三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皇帝的名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从名字说开来,很特别的一个视角。推荐!
  •   以为又是花边,又是牙慧,谁成想很好看。把作者的《紫禁城楹联》这本也买了一起看,作者不是浪人。
  •   真的值得一读,有的东西在别的书上看不到。
  •   值得一读。有知识且风趣。
  •   之前买了很多书,还没看,希望好吧
  •   领教了!抱拳
  •   给自己读历史时找的一本资料书。
  •   应该是一本好看又好玩的书----尚未细品----
  •   通俗的书籍,内容却很丰富
  •   不错,有信息量
  •   薄薄的一本,没什么特色,权当工具书看看
  •   很好看,满全面的……
  •   感覺拿上後沒啥意思....這種樹在書店裡看完就行了,連目錄也沒有 太不方便
  •   有一部分写得还可以。
  •   这本书绝对属于历史读物中的“另类”。刚开始看,便觉得趣味无穷,堪称一本“绝书”!作者从中国历代皇帝的小名入手,向读者传递了大量有趣的历史知识。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打喷嚏,这个“喷嚏”叫法,还与人们耳熟能详的唐明皇有关呢!作者旁证侧引,从皇帝名字的角度写成厚厚一本专著,呈献给广大读者分享,可见下了一番苦功夫。这种做学问的态度令人钦佩!强烈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