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张中行 页数:29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张中行作品系列:负暄琐话》作于80年代前期,所记多为30年代初北京大学旧人旧事以及发生在作者身边的趣闻轶事,其中不乏对当年学界风云人物种种风范的记录。1986年出版。 1988年秋日起,作者又将陆续写就的辜鸿铭、张庆桐等五十余篇,集为《负暄续话》,于1990年出版。
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
原名张璿,字仲衡。后以名字难认,改今名,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晚年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
自20世纪80年代始,十馀年间,相继有《负喧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净《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书籍目录
序(吕冀平)
一小引
二章太炎
三黄晦闻
四马幼渔
五马一浮
六邓之诚
七林宰平
八熊十力
九马叙伦
二零胡博士
一一苦雨斋一
一二刘半农
一三刘叔雅
一四朱自清
一五温源宁
一六杨丙辰
一七顾羡季
一八周叔迦
一九魏建功
二零废名
二一孙以悌
二二叶恭绰
二三张伯驹
二四红楼点滴一
二五红楼点滴二
二六红楼点滴三
二七红楼点滴四
二八红楼点滴五
二九沙滩的住
三零沙滩的吃
三一归懋仪
三二张纶英
……
章节摘录
他没有出家,所以佛教界通称为周居士。是五十年代前期,《现代佛学》月刊改制,旧新交替之际,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森隆饭庄吃一桌纪念餐,周先生和我都以编委身分参加了。森隆是有名的餐馆,能做中西餐、荤素菜,素菜尤其出色。这一次因为人兼僧俗,所以菜兼荤素。我注意座上客的表现,有的出家人喝了酒,也吃了荤菜;周先生却严守优婆塞的戒律,既不喝酒,又不吃荤。席散后我想,周居士名实相符,可算是真信;至于有些人,那就是自郐以下了。 还有一件小事,不只可以说明周先生的“信”,还可以说明周先生的“受”,这所谓受是得受用。周先生不爱货财,不聚珍异,这是佛学看世事的眼在生活中起了作用。周先生有个侄子,是某大学的教授,好古董,尤其爱古砚,不惜用重价搜罗。有一次,周先生同我闲谈,提到他侄子藏古砚的事,他说:“玩古董玩到我侄儿那样算是最高了。”我以为周先生是推崇他侄子的眼力,赶紧问其底细。周先生说:“他不久前来北京,下车就往琉璃厂逛古董铺,遇见一方很久无人问津的端砚,他看是宋砚,买了。很得意,装在书包里,见谁向谁夸耀。可是看见的人都说是假的。我侄儿一点不泄气,说一定是真的。你想,玩古董,能够自己骗自己,得到满足,真假又源阁那条路,搜罗善本书籍。周先生却相当怪,公子王孙,偏偏不声色狗马,而走人佛学。 三十年代初,我上北京大学时期,周先生是哲学系的讲师。其时我在故纸堆中翻腾,范围还限于本土的正宗,所以没有去听周先生的课,不知道他讲些什么。离开北京大学以后,一阵心理的风把我吹到儒家的圣贤以外,我暂时放下司空图而念柏拉图,放下四书五经而念《六祖坛经》。这其间我还编过一种佛学月刊,于是同周先生的交往就多起来。日久天长,了解也就多起来。他为人严谨谦和,生活朴素,待人诚而敬,总是惟恐别人疑为怠慢的样子。佛学造诣很深,知识博不希奇,可贵的是能信,也就是并非“文字般若”。著作不少,秦火之馀,我还存有《虫叶集》和《因明新例》两种。 ……
编辑推荐
所谓记忆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齐备,又不清晰,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 我这些琐话,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琐屑,就主观愿望说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